标签:
开篇
其实希望酝酿一篇自己的中长篇或者连载已经有很久了。 不管怎样,今天都希望有一个开篇,但最后会写成什么样,我也说不好。
----0422
晚上下班回来打星际1,对于一个35岁+的程序猿来说,实在是说出来有点可耻的事情。所以克制起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它卸了。几天后在看了若干书,和背了几页英语字典后,终于打开博客。
起初1,2年前触发我真正有想法开始写这的原因是那时相对于现在鲜有的空闲,和偶尔的颓感。而现在忙碌后,反而有了心思写这个东西。
今天偶尔又翻看了一些文字,终于熬不住要码点什么(什么文字,后面会提及)。
总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35,男,天秤座。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IT外企。不算忙,也不算闲,由于是新成立的中国分公司,因此工作条件相对其他的经典IT外企来讲,要差很多。但对于豪华办公室的追求,看起来已经对我没什么吸引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经历的公司不是新成立部门,就是新成立的业务或者小组,因此也几乎没有进过什么条件甚好公司,因此对于公司的硬件条件,也就没什么要求,而后也发现,对硬件条件没什么要求的人,都还比较好相处,因此,公司的办公软条件就显得格外好,没有从前的那种勾心斗角和憋屈。公司的招人策略也比较中庸,大部分投奔于此的基本都是跟我差不多的岁数,经历也差不多,或者曾经意气风发过,现在打算找个安稳地方平稳过渡,甚至干脆已经做好了养老的打算。因此不像有些公司两极分化严重那种技术牛人和菜得一逼的人都一大把,我司的技术人大多中下到中上水平,真正可以达到架构级别的寥寥。也因绝大多数上了点岁数,对于技术的追求,可能已经没有到那种痴狂的地步,所以绝大多数同僚都可以cover自己的工作内容,但仅此而已。
其实公司不算是正统的IT公司, 也没有纯粹的互联网基因, 核心系统的主流架构是.Net。跟大多数外企一样,核心技术压根不在中国,至于业务,更没有什么好说的,压根就不是国内的土壤可以滋生出来的业务。 因此,也就没有了深入研究业务的必要。因为没有牛人,因此,从前因为要换工作被迫要面试时啃过几本书,加上边学习边摸索实践和曾经尝试的创业项目(都不能称谓创业项目,都没有实际步入运营的节奏,但的确曾有过的想法,姑且这么叫)的失败经历,小有的积累,倒成了项目的顶梁柱。但毕竟曾经是学渣,对于自己的资质和作用,还是有自知自明的,或许, 正是因为顺应了人的成长,35岁的程序猿, 必须懂得。
一、
还是要稍稍聊一下一个老旧得要吐的话题就是, 35岁国内的程序猿,应该是转型还是继续坚守岗位?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我觉得根本没必要回答。转型的条件无非那么几条: 自身条件, 机遇。成功转型(注意,不是转型=>成功)需要有自身的能力基础,即目标方向的提前知识沉淀,没有目标方向的沉淀甚至些许积累都没有的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美女却总有在这个行业中独天得厚的优势。
我说的是真正的颜值在70分及以上的女猿,不是是母的就叫美女的那种。前公司有的美女要换工作几乎不需要准备面试,如果对公司的品牌要求不是特别高,想去哪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机遇:对于这个就更不好说了, 或许你已经对心仪已久的职位已经打磨过了一些,并且考了PMP或者CFA,信心满满地准备去做PM和金融分析师。但,市场上的职位木有勒~~~~~~~~
因此,转型成功,基本就是要从一开始就预谋好的,否则就是成功率不到10%的行为。
暂且抛弃一些无奈,35岁的程序猿,究竟需不需要转型?现在的我觉得只要不是内心太脆弱,就没必要。
但大约5,6年前的时候就觉得转型的必要性比较大。那时连考了3次才过PMP,总以为是个宝物,现在也才觉得外国人对国内的认证和培训,除了捞金,还是捞金。就跟北大青鸟这种一样,没法得到任何实学。
只是现在更倾向一种用“管理的思维做技术”,规划、预算 、范围整理变得习以为常。沟通的方法技巧也成为更重视的内容。
其实还是有些受益的,尽管没法以此来名正言顺地去做管理。
<续>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hy1234/p/444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