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杂谈
穿得利落点,拿个Macbook Air坐3W咖啡里,十分钟之内就会有风投来搭讪——要是知道你是出身BAT,兴许你十分钟就能拿到几百万元。
这些组织与公司,毫无例外都是由IT巨头离职员工创办的,他们都属于庞大的IT圈“在野派”。
李一男是谁?可能人们早已忘记,他曾是任正非钦定的华为接班人。15年前,在任正非的鼓励与支持下,李一男以华为分销商身份创办港湾网络。可是,只过了一年港湾网络便犹如脱缰野马与旧主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坊间有传,华为设置了“打港办”处置“叛将”,与港湾竞标时不惜零报价,并数次打出知识产权牌阻挠港湾融资。结局可想而知,港湾终被华为收购,被变相“消灭”,昔日的接班人从此辗转流离,消失于IT圈主流舞台多时。
李一男的故事让人唏嘘,却深刻地教育了后来的在野人,他们总结了三种谋略用于处理与旧主的关系:下策主动示好暗送秋波,如早期的蘑菇街,曾甘做淘宝的补充与合作者;中策避而远之相忘江湖,如卖座网,做腾讯不做的狭窄领域;上策低调做人盼主投资,如百度刚刚宣布投资前员工门旭光参与创立的51用车。
从2010年至今,中国IT圈第三次创业潮携移动互联网东风而来,出自BAT的离职创业者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主角。只是被捧得再高,在野的新人们也深知“避讳”与“低调”的必要。
2010年,执掌百度创新部的陈枫遇到了麻烦,对她提携颇多的上司任旭阳赴美脱产学习。虽然陈枫曾参与孵化出百度影视、杀毒以及百度币等“重器”,但创新部依然不是核心部门,如果失去上司扶持将无比尴尬。于是,陈枫选择了离职,先是玩了两年,然后开始寻思创业。
几乎未经多想,陈枫就排除了游戏以及与流量密切相关的项目,她选择了与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以及与百度几乎没有关系的美妆O2O,创办了“美丽来”品牌。而且,她有意采用了“重布局”,招聘了100多位美容师,每天都沉浸在培训美容师的繁琐工作中。某种程度而言,陈枫更像一个没有门店的美容店老板,低调到了骨子里;如果她不说,你不会知道她曾是百度的“枫姐”,一个曾经在百度创新部叱咤风云的厉害女人。
其实,陈枫的老上司任旭阳回国后也选择了创业,他创办了一点资讯。2015年2月,凤凰新媒体对一点资讯追加投资7000万美元。有趣的是,任旭阳一直未做只字宣传。须知,他曾是百度的一位公关总监。
一个事实是,百度现有员工4万人,离职员工则达到6万人,创业公司不胜枚举。陈枫在百老汇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群里扔几个百度离职工程师的简历,几乎是“秒没”;喊一声人人车的李健在哪里,分分钟就来报到。这是一个天然聚合的IT人才库与创业公司数据库,而且质量上乘。
但陈枫并不打算从中图点什么,也没人敢图什么!百度人信奉工程师文化,聚会AA制很平常,一切讲究自然,怎么爽怎么来,彼此之间也没上下、没大小。
如果拉来赞助,事儿准黄,赞助商的idea不好,喊烂的人不会顾及人家的面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出来创业,百度人也保持着原来的低调,很少做宣传;合作方面的事,两人对路就热情似火,不对路就互不搭理。
百老汇并非孤例。一个IT巨头年头久了,搞一个离职员工组织并非难事。最早,新浪有“毕浪”,网易有“离异”,奇虎360有“飞虎队”……他们大多也保持着与旧主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与气质。
2010年,阿里巴巴离职员工群人数接近爆棚。由此,在前员工李治国、寿远等人的张罗下,阿里巴巴离职员工组织的“前橙会”应运而生——所谓“橙”,就是延续了阿里巴巴的Logo与工服颜色。
每一个跟过马云的人,都多少喝了些“鸡汤”。与百老汇不同,前橙会从一开始就走商业化道路,搭建了一整套的“创业鼓动系统”:创业者可以在“福云咖啡”会见投资人,如愿获得“阿米巴基金”天使投资后,可以在“福云咖啡”租用办公室,也可以入驻“福地创业园”。走完这个流程的,就包括蘑菇街与快的。显然,前橙会的盈利点绝非收取租金——在其目标里赫然写着:服务100家橙子企业上市。事实也表明,阿里系创业者是IT圈融资速度最快的一伙人。
2009年,腾讯离职HR潘国华发现自己多年前创办的一个QQ群“永远一家人”人数接近3000,介绍人事、引荐各种资源的消息日益繁多。潘国华索性以这个群为基础,创办了“南极圈”,专门定位于为创业者进行投融资服务。
从很多迹象来看,南极圈一直在谋取腾讯官方的认可。这很符合“鹅厂”人的气质——即使分手也还要做朋友,靠着“鹅厂”才有饭吃。但恰在关键时刻,腾讯又一位离职HR侯峰出现了,他也做了一个离职员工组织:“单飞企鹅俱乐部”,这在事实上构成竞争关系。
侯峰经历了2009~2012年腾讯从几千人到2万多人的暴涨期。他发现一个规律,每一位腾讯员工都有一个QQ号,并在各个时期的HR那里集中。因此,侯峰联系了腾讯历史上的一百多位HR,征集离职员工的信息。据侯峰透露,潘国华并没有给他回复。
两家的较劲在所难免。两家做任何活动都会征询旧主腾讯的意见:准则做;不准则废。如果腾讯准了一家,否了一家,被否掉的随后就会跟上被准允的。然而,大家在较劲时都忽略了一点:“鹅厂”永远喜欢自己做主,任何好的东西都可以被“鹅厂”借鉴。2015年3月2日,“腾讯校友会”上线,专门为腾讯离职员工服务,这堪称整个中国IT圈的独创。
胸怀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识时务者方为俊杰:随着创业潮的加速,腾讯系已有超过500家创业公司,估值过亿美金的就有10家。所以,如果腾讯继续漠视这股力量,任由阿里巴巴、百度、雷军等资本势力瓜分,无疑是和自己过不去。
在此之前,转作投资人的腾讯创始人曾李青很大程度上撑起了腾讯的胸怀——他大多只投资腾讯系企业,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2007年,曾李青投资了老部下汪海兵创办的淘米网,后者最终在2011年于美国上市。
曾李青与淘米网的成功,总是被IT圈在野人津津乐道。不知从何时起,被原公司或老上级投资成为了一种向往,犹如荣归故里。以致曾李青的一些投资逻辑被有意淡化:所投公司至少要从树干层面上绕过腾讯,以及自称比马化腾还牛的人,纯属瞎扯淡!
在这方面,马云与阿里巴巴的名声算是比较糟糕的。阿里巴巴除投资过李治国创办的口碑网、王皓创办的虾米网,再无实例。这种并不大度的形象,因支付宝前员工程维创办的滴滴打车而更趋恶化。
程维一直都很“乖”,他的辞职并非因为与阿里交恶,第一位天使投资人也是阿里巴巴前高管王刚,属于来路“清白”。即便搞不定技术,程维也没有挖阿里巴巴的工程师,而是去挖角百度与腾讯。但他眼睁睁地看着阿里巴巴投资了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快的,最终为了生存不得不迈过心中的那道坎,以一个前阿里人的身份接受腾讯的投资。如果他不那么做,腾讯转身就会投资“老三”摇摇,留给滴滴的将只剩下2013年寒冷的冬天。
这件事被丁香网CTO、阿里巴巴前员工冯大辉当成了“炮轰”老东家的论据。虽然“不要认为阿里投你是应该的”,但非议颇多,不少人支持冯大辉的观点。
李治国的身份在“阿里系”非常特殊,作为第46号员工,他主导开发了至今依然非常重要的“诚信通”。2004年,李治国离开阿里创办了风靡一时的口碑网,并于2006年被阿里巴巴投资,进而被全资收购。据传当时马云曾表态“投阿里人创业只此一例,不会有第二例”。2010年,李治国再次离开阿里,成立阿米巴基金转作天使投资人,并如前所述成为前橙会核心骨干,更与阿里一起投资了快的。
考虑到滴滴打车在前橙会中的会员身份,李治国实际上就是近来滴滴与快的合并案的初期牵线人。如非是李治国的撮合,数十亿美元将在激烈的烧钱大战中灰飞烟灭,阿里、腾讯都将血本无归。事后,前橙会也因此次事件而大放异彩。
只要是在一个圈子里,人缘与人气总是有着微妙的瓜葛。一向不重视人情世故的李彦宏,这些年也开始明白亲民的重要。
2013年,素来冷眼旁观的百度开始与百老汇联系。起初,双方只是停留在“有没有人想回厂”的问题上,后来上升到合作层面的磋商。
2015年百老汇年会,“百度七剑客”中的郭眈、雷鸣、王啸均现场出席,李彦宏还专门委托两名高管到场问候。春节,百度还通过百老汇向离职员工发去了明信片,上面写着:相濡以沫、不忘江湖。
其实江湖上早有传言,百度将从百老汇200多家创业公司中入手,补充其业务版图与盈利潜力,毕竟“复婚不用再经历热恋时的苦楚”。
中关村创业大街流行这样一个段子:穿得利落点,拿个Macbook Air坐3W咖啡里,十分钟之内就有风投来搭讪——要是知道你是出身BAT,十分钟你就能拿到几百万元。
陈枫很能领会这种“光环加身”的感觉,“一个年会,约了16个风投机构,结果来了30多个。”2014年,数家知名机构试图投资“百老汇”,将其打造成商业化运行的人脉平台和商业孵化器,都被陈枫婉言谢绝。
BAT待遇优渥,为什么还出来创业?侯峰一语中的,“与出来后可能得到的东西相比,那些不值一提。”
资本的追逐,无疑为近年来IT圈在野创业人群的膨胀加了一把火,并衍生出两种对创业者来说“包赚不赔”的资本玩法。
其一是业绩并购。一些业绩不甚理想的上市公司,可以与未上市融资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协商“借壳换业绩”,满足创业者上市套现的同时,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
比如,2015年4月,在纺织行业苦苦挣扎的蓝鼎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高升科技100%股权。一旦收购成功,蓝鼎股份就能华丽转身变为一家盈利的互联网公司,连续的涨停板早已提前启动。
其二是概念重组。一些局限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为迎合互联网+等新潮概念,可以收购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使得自己具备互联网+属性从而推高股价。
比如,2015年3月,本是传统文化演艺公司的宋城演艺,全资收购了互联网视频网站六间房,这使得宋城演艺立即就拥有了互联网+的热度。
在这一方面,华谊兄弟王中军似乎早有先见之明,近年来连续投资掌趣科技、收购银汉科技、卖座网,可谓是恶补互联网,华谊股价较之一年前上涨近一倍。
所以,对今天的IT圈在野人而言,没有必要苦哈哈等到上市,也没有必要幻想着被原公司收购,甚至不用考虑盈利——他们的身份就很值钱。
只是,风什么时候停呢?
转自:商界
标签:杂谈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tennysonsky/article/details/4564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