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垄断竞争
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和寡头一样,是介于竞争和垄断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但是垄断和寡头是完全不同的,寡头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理想状态,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几个卖者。
卖着的数量少使得激烈的竞争 不太可能。而且,使企业之间的战略相关性极为重要。与此相比,在垄断竞争之下,有很多卖者,其中每一个卖者与市场的相比都很小。垄断竞争市场不同于完全竞争理想状态,是因为每个卖者都提供略有不同的产品。
3.短期中的垄断竞争者。由边际成本交边际效益确定价格,再由价格确定产量。
企业有利润。说明在这个产量时,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
企业有亏损。说明在这个价格时,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
由于需求曲线的这样的移动,垄断竞争企业最后达到图上的所示的长期均衡。
在这种均衡时,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企业赚到零利润。
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差别:生产能力过剩与价格加成。
左边表示垄断市场的长期均衡,而右边表示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企业生产有效规模,平均总成本最小。与此相比,垄断竞争企业生产小于有效规模。
完全竞争之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垄断竞争之下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由于垄断竞争企业生产小于有效规模,说明企业在垄断竞争之下有过剩生产能力。换句话说,垄断竞争企业可以增加产量并降低生产的平均总成本。
第二个特点是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所以垄断竞争企业总是渴望得到更多顾客。因为他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以牌价多销售出一单位产品就意味利润多了。这也就基本解释了为什么垄断竞争企业那么愿意打广告来吸引顾客。
新企业的加入带来了两大效应:
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性:由于消费者从新产品中引进中得到了一些消费者剩余,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正外部性。
抢走业务的外部性:由于其他企业从新竞争者进入中失去顾客和利润,所以存在与进入相关的负外部性。
广告支出来源于消费者,
消费者希望在广告中得到商品的质量、功能、外观、价格。
政府应该对广告的监管:1.过滤广告的真实性,2.当广告的信息不能得到验证时,应该禁止。例如眼镜参数信息广告。3.广告信息的偏差,例如,全场一折起 这类广告。
商品逻辑:
中低端商品:你有我也有
高端商品: 你有我就不去买,我只买你没有的。
品牌: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ugl7/p/451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