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 DATE_FORMAT() 函数用于以不同的格式显示日期/时间数据。
可以使用的格式有:
格式 描述
%a | 缩写星期名 |
%b | 缩写月名 |
%c | 月,数值 |
%D | 带有英文前缀的月中的天 |
%d | 月的天,数值(00-31) |
%e | 月的天,数值(0-31) |
%f | 微秒 |
%H | 小时 (00-23) |
%h | 小时 (01-12) |
%I | 小时 (01-12) |
%i | 分钟,数值(00-59) |
%j | 年的天 (001-366) |
%k | 小时 (0-23) |
%l | 小时 (1-12) |
%M | 月名 |
%m | 月,数值(00-12) |
%p | AM 或 PM |
%r | 时间,12-小时(hh:mm:ss AM 或 PM) |
%S | 秒(00-59) |
%s | 秒(00-59) |
%T | 时间, 24-小时 (hh:mm:ss) |
%U | 周 (00-53) 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 |
%u | 周 (00-53) 星期一是一周的第一天 |
%V | 周 (01-53) 星期日是一周的第一天,与 %X 使用 |
%v | 周 (01-53) 星期一是一周的第一天,与 %x 使用 |
%W | 星期名 |
%w | 周的天 (0=星期日, 6=星期六) |
%X | 年,其中的星期日是周的第一天,4 位,与 %V 使用 |
%x | 年,其中的星期一是周的第一天,4 位,与 %v 使用 |
%Y | 年,4 位 |
%y | 年,2 位 |
下面的脚本使用 DATE_FORMAT() 函数来显示不同的格式。我们使用 NOW() 来获得当前的日期/时间:
结果类似:
如果要格式表中的数据,可以用:
2. MySQL 数据库中日期与时间函数 FROM_UNIXTIME(), UNIX_TIME() ...
实例: date => int(11)
1、FROM_UNIXTIME( unix_timestamp )
参数:通常是壹个十位的数字,如:1344887103
返回值:有两种,可能是类似 ‘YYYY-MM-DD HH:MM:SS‘ 这样的字符串,也有可能是类似于 YYYYMMDDHHMMSS.uuuuuu 这样的数字,具体返回什么取决于该函数被调用的形式。
2、FROM_UNIXTIME( unix_timestamp ,format )
参数 unix_timestamp :与方法 FROM_UNIXTIME( unix_timestamp ) 中的参数含义一样;
参数 format : 转换之后的时间字符串显示的格式;
返回值:按照指定的时间格式显示的字符串;
参考链接: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0/en/date-and-time-functions.html#function_from-unixtime
1、UNIX_TIMESTAMP()
返回值:当前时间的UNIX格式数字串,或者说是 UNIX 时间戳(从 UTC 时间‘1970-01-01 00:00:00‘开始的秒数),通常为十位,如 1344887103。
2、UNIX_TIMESTAMP( date )
参数:date 可能是个 DATE 字符串,DATETIME 字符串,TIMESTAPE 字符串,或者是一个类似于 YYMMDD 或者 YYYYMMDD 的数字串。
返回:从 UTC 时间‘1970-01-01 00:00:00‘开始到该参数之间的秒数。服务器将参数 date 解释成当前时区的壹个值并且将其转化成 UTC 格式的内部时间。客户端则可以自行设置当前时区。当 UNIX_TIMESTAMP() 用于壹个 TIMESTAMP 列时,函数直接返回内部时间戳的值;如果你传递壹个超出范围的时间到 UNIX_TIMESTAMP(),它的返回值是零。
注意:如果你使用 UNIX_TIMESTAMP() 和 FROM_UNIXTIME() 来转换 TIMESTAMP 值与 Unix 时间戳的值,精度会丢失,因为这个映射在两个方向上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说,由于本地时区的更改,有可能两个 UNIX_TIMESTAMP() 会映射到同壹个 Unix 时间戳的值。 FROM_UNIXTIME() 只会映射到原来的那个时间戳的值上。这里有个例子,在 CET 时区使用 TIMESTAMP:
参考链接: 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0/en/date-and-time-functions.html#function_unix-timestamp
来源: http://my.oschina.net/bairrfhoinn/blog/72772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prils/p/451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