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记录系统初始化时,对磁盘的分区和挂载情况;
命令:df 查看磁盘或目录的容量
查看已挂载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等,可以不加任何参数,默认是按k为单位显示
常用的选项有-i -h -k -m等
-i 查看inodes使用状态
-h 使用适合的单位显示;如G
-k-m 分别以K、M为单位显示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命令:du 用来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
du【-abckmsh】【文件或目录名】 du不指定单位的话,默认显示单位为K
-a 全部文件和目录的大小都列出来;如果不加任何选项和参数只列出目录(包括子目录)大小
-b 列出的值以bytes为单位输出
-k 以KB为单位输出
-m 以MB为单位输出
-h 系统自动调节单位
-c 最后加总
-s 只列出总和
常用 du -sh filename 查看目录的大小
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命令:fdisk 磁盘分区
fdisk 是Linux下硬盘的分区工具,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命令,但是fdisk只能划分小于2T的分区
fdisk【-l】【设备名称】
-l 后边不跟设备名会直接列出系统中所有的磁盘设备以及分区表,加上设备名会列出该设备的分区表
最后使用partprobe来强制让内核重新找一次分区表,或者重启
格式化(make file system)
命令:mkfs、mke2fs、mkfs.ext2、mkfs.ext3、mkfs.ext4
mkfs.ext3 /dev/sdb1
命令:e2label 用来查看或修改分区的标签
Ext3通过resize2fs命令可以弹性的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
检查修复文件系统
命令:fsck、e2fsck
挂载/卸载磁盘
在挂载某个分区前需要先建立一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是以目录的形式出现的。一旦把某一个分区挂载到了这个挂载点(目录)下,那么再往这个目录写数据使,则都会写到该分区中。这就需要您注意一下,在挂载该分区前,挂载点(目录)下必须是个空目录。其实目录不为空并不影响所挂载分区的使用,但是一旦挂载上了,那么该目录下以前的东西就不能看到了。只有卸载掉该分区后才能看到
命令:mount
直接使用,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已经挂载的所有分区,以及分区文件系统的类型,挂载点和一些选项等信息
mount 【分区】【 目录】
-a 把/etc/fstab中出现的所有磁盘分区挂载上
-t 用来指定挂载的分区类型,默认不指定会自动识别
-o 用来指定挂载的分区有哪些特性
--bind 把某个目录mount到另外一个目录中
mount --bind /home /date
mount -o remount /data/ 重新读取/etc/fstab文件中的内容
命令:umount 卸载磁盘
-l 当遇到不能卸载的情况时,使用-l选项
设置开机挂载:
/etc/fstab 是开机时的配置文件 实际文件系统的挂载是记录到/etc/mtab /proc/mounts 这两个文件中
使用mount -a 检查是否设置正确
格式:
物理分区名/卷标 挂载点 文件系统 缺省设置 是否检测 检测顺序
LABEL=/ / ext3 defaults 1检测 0不检测 0 不检测 1 优先检测root 2 其他检测
第四列中常出现的参数:
“async/sync” : async表示和磁盘和内存不同步,系统每隔一段时间把内存数据写入磁盘中,而sync则会时时同步内存和磁盘中数据
“auto/noauto” : 开机自动挂载/不自动挂载
“default” : 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的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它包含了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ro” : 按只读权限挂载
“rw” : 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exec/noexec” : 允许/不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但千万不要把根分区挂载为noexec,那就无法使用系统了,连mount命令都无法使用了,这时只有重新做系统了
“user/nouser” : 允许/不允许root外的其他用户挂载分区,为了安全考虑,请用nouser
“suid/nosuid” : 允许/不允许分区有suid属性,一般设置nosuid
“usrquota” : 启动使用者磁盘配额模式
“grquota” : 启动群组磁盘配额模式
原文地址:http://ttxsgoto.blog.51cto.com/4943095/165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