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读高中时的优秀学生,读大学后时常翘课也不看书,性格偏激却没有立场。对知识不热爱也不追求。千人一面,被体制同化,愤青又拜金。这是在持续优秀中走向平庸吗?原因有哪些?
高中时代,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们普遍在情绪上有一种叛逆、逃脱或者释放的倾向。其中一部分学生寄望于课本外的世界,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吞吐几口新鲜的空气。相较于其他人,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宏大的关切主题,而这些很容易让他们树立起「才子/才女」的形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可能会为此受到同学们的追捧,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满足,并可一定程度上对冲高考带来的焦虑。
大学时代的游戏规则全然换了一套,「心忧天下」不再是一种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行为,而社交广泛、名企实习、花前月下、远渡重洋等才更易获得他人的瞩目,于是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在这些现实标准下突然变得「平庸」了起来。他们看上去与其他人没有区别,是因为,这种「没区别」,和高中时代的「有区别」一样,都是在当时获得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不过佼佼者中的一部分人没有适应新的变化,因此连没区别都无法做到,只能消沉和逃避,这些反应,表面上是对环境和体制的反抗,实质上是源于无法继续获得社会认同的失落。
然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人的高中时代,尽管他们很优秀,尽管他们有宽广的知识,有很高的心气。但是,有一道坎,却始终没有迈过去,这使得日后的「平庸」几乎成为必然。这道坎,就是没有逃脱他人认同感的诱惑与限制。他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内核,一个由「我是谁」以及「我到底要成为谁」所构筑的内核。缺少稳定内核的结果,就是他无法为自己的成长做出几年、十几年持续一致的努力,太容易被外部因素所扰动,当环境剧变之时,他也会随之调转航向,重新来过。
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疯狂地追求着很多东西,却没有反思过自己为什么要追求这些。我们争先恐后地买房、买车,我们笑谈着「卖肾」买 iPhone,我们为各种名牌神魂颠倒,我们在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媒体上八面玲珑,我们在知乎上写答案然后等着赞同票一点点刷上去。这些都构成了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媚俗」的生活。
在一个钟鼓齐鸣的地方,你会失去驻足倾听的能力;在一个霓虹闪烁的地方,你就无法发现事物本身的光泽;在一个人流如梭的闹市,你会忘记原本行进的方向。以旁人的眼光作为自己人生的参考线,你会为追逐一个内心并不想要的东西,而气喘吁吁地奔跑;更糟糕的是,你的人生会被割裂开来,变成很多碎片,每一块碎片都用来讨好特定的一群人。也许,以一个较小的几率,你最终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也很可能是平庸的。如果你做不成「自己」,再大的成功又有何意义?
趋同的益处简单而直接,你可以很容易地融入一个集体,与别人有更多共同的兴趣,聊天时有更多的谈资,获得长辈更多的称赞,甚至,你会成为一个小群体中的明星。而它的代价是缓慢而隐蔽的,它会让你不去努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才能,让你失去变得与众不同的所有可能性。曾经有一个日本小说家,从小学开始,成绩就很不好,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大笨蛋,当然他自己也这么觉得。不过他很早就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看小说。到了高一时,他的成绩在全年级四百多人中都排到了倒数几名,可他对此却是不急不躁,不仅不迎头赶上,而是「变本加厉」,开始做一件同学老师家长万万没想到的事:写小说。每天晚上,他用小伙伴们做作业的时间伏案写作,一上来就是长篇,一写就是几十万字,这样写了多年,遭遇了几次挫折之后,终于成名,他是东野圭吾。
所以,内心坚定的人,从来不忌惮做一些不寻常之事。那些在别人看来疯狂的举动,对自己来说却可能是最好最安宁的选择。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