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它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不过,流感嗜血杆菌仍是会导致其他不同种类的病症。
因其基因组较小,流感嗜血
杆菌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而又能自由生存的生物。它的基因组包含了1,830,140的DNA
碱基对及1740个
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测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策划,于1995年完成并刊登于《
科学》杂志上。
于1930年,流感嗜血
杆菌分类为两类,即荚膜菌株及没有荚膜的菌株。虽然已知荚膜类的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或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是毒性的主因之一,但
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病因却仍未完全清楚。它们的荚膜能帮助它们抵抗在没有免疫的寄主体内的
吞噬作用及不触发补体介导的裂解。没有荚膜的菌株则较少侵略性,但它们能诱发炎症而产生其他病症,如
会厌炎。接种HIbB结合型
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
3预防治疗编辑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
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
磺胺、
青霉素、链霉素、
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
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
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
感染,尤其是
脑膜炎、
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口服
羟氨苄青霉素,20kg以下儿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约30%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
酰胺酶且对
氨苄西林耐药。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
磺胺甲基异啰唑/
甲氧苄氨嘧啶(SMX/TMP)儿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成人则为口服1~2片(每片为160mg/800mg),每日2次;头孢呋辛0.2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
头孢克罗儿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强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忌用)。对非
耐药菌株,在小于20kg儿童可予氨苄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每日2~3g),在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则为250mg~1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尚可使用
阿莫西林,对小于20kg儿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对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诺酮和
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
杆菌亦有抗菌活性。
4DNA定序编辑
因其稀少的
基因体,流感嗜血杆菌是第一种排列全数基因体,而又能自由生存的生物。它的基因体包括了1,830,140的DNA
碱基对及1740个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排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策划,于1995年完成并刊登于《
科学》杂志上。
5症状诊断编辑
大部份流感嗜血
杆菌都是机会性
感染细菌,即它们会在寄主体内生存而不引起任何疾病,但当某一些因
流感嗜血杆菌[1]
素(如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出现后则会引发病症。流感嗜血杆菌一般有六种菌株,称为a型、b型(又称乙型)、c型、d型、e型及f型。
由流感嗜血杆菌自然产生的疾病只会在人类出现。在
婴儿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
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及急性细菌性
脑膜炎。偶尔地它会引致
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
感染。自从1990年开始,美国使用HiB结合型
疫苗后,HiB病症的患病率减少至每十万名儿童有1.3名儿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引致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没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儿童的
耳朵感染(如
中耳炎)、眼睛感染(
结膜炎)及
鼻窦炎,并且联带
肺炎。
Hib肺炎通常发生于1岁左右儿童。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感冒,50%左右早期出现胸腔积液。菌血症和脓胸不常见。大部分受无荚膜菌株感染的成年人产生类似其他细菌性肺炎的
支气管肺炎。
痰液
革兰氏染色示大量小的革兰氏阴性球
杆菌;此种细菌对培养的营养需要较为严格且往往寄生在上气道内,因此培养常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流感嗜血
杆菌与
肺炎链球菌都能在人类的上呼吸系统中发现。一项有关它们之间的竞争研究指出,在
培养基内,肺炎链球菌能以过氧化氢攻击流感嗜血杆菌及能排除在表面流感嗜血杆菌生存所需的分子。
当两种细菌一同在鼻腔内时,两星期之内,只有流感嗜血杆菌能够生存。当两种细菌分别地放在鼻腔内时,两者皆能生存。使实验鼠的上呼吸组织暴露于两种细菌时,发现有格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当实验鼠只是暴露于其中一种细菌时,则不会出现这些细胞。
实验证实当中性粒细胞放在已死的流感嗜血杆菌时,它们会强烈攻击肺炎链球菌。而这种攻击相较没有死亡的嗜血杆菌时,则不会这么强烈。但暴露于已死的流感嗜血
杆菌中,则不会有任何对生存的流感嗜血杆菌有所影响。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性:
当流感嗜血杆菌被
肺炎链球菌攻击时,引发了免疫系统攻击肺炎链球菌。
两种细菌的结合引发了只有其中一种细菌存在所不会引发的免疫系统警报。
至于为何流感嗜血杆菌会不受免疫系统的影响则不得而知。
由于使用了Hib
疫苗,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流感
嗜血杆菌感染已近消失。寄生于成人上呼吸道的流感嗜血杆菌常无荚膜(非b型)。这些菌株可移行于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下呼吸道,常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加重。
流感嗜血杆菌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iopy/p/455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