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苏省会议中心 南京·钟山宾馆(2012年4月21-22日) |
以"突破与提升"为主题的"2012高校GIS论坛"将于4月在南京举行,由南京大学和工程中心共同承办。高校GIS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已在北京九华山庄成功举办三届,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GIS教育界最有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论坛。 |
赛迪网直播小组正在现场进行图文、微博直播——2012高校GIS论坛! |
主持人:尊敬的李院长、曹省长、陈校长,“突破与提升2012高校GIS论坛”现在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国科 学院徐冠华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李德仁院士、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教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副局长李朋德、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副校长 程荣庆教授;科技部国家摇杆中心副主任景贵飞博士;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白泊先生;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史照良教授;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先 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先生;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方裕,中国地质大学、中地数码集团总裁刘永教授。 首先我们有请南京大学程荣庆副校长致欢迎辞! |
程荣庆:尊敬的李院士、曹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共同相聚在南京,隆重举行“突破与提升2012高校GIS论 坛”,在此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的筹办与大力支持的教育部、国家测绘地理局、国家摇杆中心及江苏省各 级主管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业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强化 地理信息资源社会化的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经济格局和社会形态产生重大影 响。国家信息化有力制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今年是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我们非常荣幸承办第四届GIS论坛,高校是 GIS创新的源头,南京大学地理信息学科,始建于1957年,是在国内最早开展的此专业的高校之一,我们希望借助GIS论坛这样的论坛,与大家一起探讨信 息发展,共同为我国GIS教育、科研与产业的发展探索前进的道路。 高校GIS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首次来到南京,这是大家对南京大学GIS学科发展的充分肯定,我代表主办单位郑重承诺,我们将做好东道主,切实保障论 坛顺利举行,同时预祝GIS论坛越办越好,祝愿再创辉煌,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 |
主持人:谢谢程校长热情洋溢的致辞,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工程中心联合主办,下面有请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卫星发表重要讲话。 |
曹卫星:尊敬的徐冠华院士、李德仁院士,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今天我们相聚在南京大学共同出席由教育部科技司及南京大学四所高校主办的“突破与提升 2012高校GIS论坛”,首先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组合,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借此机会在教育部、科技部、国 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及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江苏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高校GIS论坛选择在江苏召开,我们感到十分荣幸,江苏地处东部沿 海,是经济增长比较快,开放程度比较高,发展活力比较强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与兄弟省区市一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转方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些反映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了突破,去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 财政收入突破五千亿元,研发投入超过一千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地理信息技术理论研究,应 用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和沿海滩涂区数字采集,新地图建设和地理国情监测,初步建成省级地理信息技术框架和现代测绘体系,保障改 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加强海 洋测绘工作,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既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阵地,本次论坛紧扣时代主题,深入研讨教育与产业发 展。我们要充分应用本次论坛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为开拓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作 出应有贡献,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来宾在江苏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
主持人:谢谢曹省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下面有请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丛远东讲话。 |
丛远东:尊敬的李院士、徐院士、曹省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在这春意盎然,我很高兴来到了《非诚勿扰》的六朝古都南京,参加这次 论坛也很高兴,在这里结识了各界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GIS教育的突破与提升,谋划超越,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向出席这次领导专家和各位 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地理学科90周年,已经在社会上荣获各荣誉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向为承办这次会议作出无私奉献的中地数码集 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产业协会,以及所有为这次会议作出贡献的支持单位和承办单位衷心的感谢和深切的祝贺!地理信息产业正在发生着第三世 界的变革,这个变革表现在国家的层面,将地理信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服务业态,加强地理信息建设,加速数字城市建设,这次变革在体制和机制上,从中 央到地方成立了地理信息的管理机构和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这次变革表现在产业的发展层面,地理信息技术也就是三四年的发展,走出了金字塔,从教育走向市场, 许多人担心,我们在地理信息系统干什么,我想这个问题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了。现在每年我们地理信息专业学生都是在全国所有的教育专业是排在第二位,开辟了 新的市场,地理信息产业服务,已经进入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这个成绩实在令我们欢欣鼓舞。我不是搞这个行业的,我也是借这个机会,成为新产业革命的标 准,三个时期,计算机成为现代科技的一个表现,但是我们现在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地理信息技术一直为当代信息化革命的一个突出性标志。我想可以预见,未来的十 年,人们可能会像现在使用计算机、使用手机,地理信息技术的产品,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必须创新一样。 中地数码成功举办了三届高校GIS论坛,我们师生叫九华山论剑,这一次是第四届高校GIS论坛,是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国家以教育为本教育以人才为 重,GIS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的教育应该跻身世界前列,紧密结合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市场规律,做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大力探讨南京大学的,做到产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让大家为之而努力吧! 我们这个协会叫中国地理产业协会,由教育界、商界等的领导组成,由69人组成的协会,由跨行业、跨部门的25个工作委员会,有从事GRS、GPS、地图 学、地理学和IT等方面专家,各类专家169人,为产业发展能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和咨询。我们这个协会的职能和服务协调和维权,学会是学术性组织,协会是 行业自律性组织,我们是为大家搭建一个科研和交流的组织。拥有我们的平台,地理信息软件的咨询平台,每年召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信息产业大会10月 10号到13号在广州召开,还有世界华人GIS大会。中国地理信息的产业报告,是我们国土资源的副部长主持的。我们在座的同学,我们愿意为你们服务,我们 非常欢迎你们来。另外我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致力于解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此外,我们有一个会刊叫《地理世界》,现在是由我们协会 来承担,欢迎大家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协会愿意为在座的各位老师和朋友提供应有的服务和专家咨询,原以为我们江苏省和南师大,原以为我们在座的老师和学生进 行服务。借这个机会感谢大家对协会工作的支持与厚爱,希望大家多交朋友,继续关注参加协会活动。 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们生活幸福,谢谢大家! |
主持人:谢谢丛秘书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本届论坛也是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的100多个学术活动之一,丛会长也是南京大学的杰出校友,是我们哲学系的校 友,所以他在中间褒奖了很多南大的历史、校庆、发展等等,非常感谢中国GIS协会的支持。陈骏校长由于在沙特阿拉伯有外事活动,所以不能出席,让我代表对 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祝贺!各位领导、各位代表,4月24号是HJT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发表一周年,教育部为此大力开展了协同创新,也就是提升高 校创新能力细化的活动,教育部科技司是本届论坛的第一主办单位,由于临时的国防科技活动,副司长不能亲自来,为此科技司发来贺信,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南京大 学在教育部挂职干部,我们的刘教授代读贺信。 |
刘教授:“突破与提升2012高校GIS论坛”在南京举办,向各位领导、学者、代表表示亲切问候。GIS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也希望新型服务业态,在此背景 下举办论坛意义重大,高校GIS论坛促进了高校和高校,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具有一条龙的优势,因此成为我国艺术与发展的主题军,推动GIS事业的 发展,祝愿论坛取得圆满发展,教育部科技司2012年4月20号。 |
主持人:谢谢刘老师,各位代表,本次论坛于前三届在各个操作的环节上,尽管有所更新,大是依然保留了高校GIS人物奖,高校GIS新秀奖,GIS优秀实验 室和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新增了奖项,经过大家积极的申报,以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方裕教授为主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产生了几个奖项,接下来进入颁 奖环节,获得本次高校GIS创新人物奖的各位教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李宏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教授、南京大学杜培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 周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立强教授,有请各位代表上台领奖! 获得高校GIS新锐奖的是南京大学程亮教授、南京大学肖鹏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万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罗显刚教授、同济大学谢欢教授、中山大学刘小平教 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盛浩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陈国良教授、滁州学院王春教授,嘉性学院郑春教授。 获得本届高校GIS新秀奖的是南京大学陈焱明教授、南京大学张学良教授、北京大学纪晓璐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方建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徐旺教授、清华大学彭 霞教授、同济大学刘世杰、诗经师范大学江岭教授、中山大学康停军教授、郑州大学陈首彬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李旭龙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刘会增教授。 获得本届优秀实验室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信息实验室、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GIS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 院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地理计算与遥感解译、甘肃农业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广西大学广西大学商学 院旅游管理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实验室。 |
我们经过严格的评审产生了11篇优秀论文,他们是南京大学黄昊,中国地质大学王红平,中国地质大学刘晓慧,武汉大学汤武。清华大学陈杨,南京师范大学曲东 方,中山大学向自云,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刘海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厉安达,中国矿业大学刘毅,山东科技大学刘冰。 中地数码是GIS论坛成果培养基地,公司自成立之初一直关注GIS教育,与一百多所教育共建了GIS实验室,由南京大学单位承办,为了共同实现即所教所用 的目标,GIS的深入应用,中地数码集团在这些日子里向中国高校GIS发起单位一起,向南京大学进行软件捐赠。下面就有请中地数码集团的总裁刘永进行捐 赠。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本次开幕式最后一个环节,提升实验室水平,是高校GIS论坛的核心工程,始终秉承了这个宗旨,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与全国近百所高校 一起合作,连续举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是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激发热情,提高技能,促进就业为目的,目前该大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 GIS领域最权威最高端的赛事之一,得到了老师、学生与社会的共同认可,此刻我们将迎来第四届高校GIS技能大赛,本次活动由中地数码数码承办,下面让我 们来一起见证此届大赛的华丽登场!我们有请中地数码刘永总裁陪同徐冠华先生、李德仁先生共同揭幕! |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有请李德仁局长、徐冠华院士他们在做报告过程中再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本届GIS论坛向以前三届进行了创新,首先在这次开幕式之前,我们请了12位名师走进南京各个名校,开展了GIS演讲和科学技术的普 及,其次合影尽管是一个古老的但是由于前三届会议场地的原因,一直没有能够完成会议代表合影始终是一件遗憾的事,今天的话也稍稍有点遗憾,又是门外的大草 坪正在整修,本来能够容纳600个人合影,现在我们目前的容量只能够容纳300人,在宾馆的大门口合影,所以一挥而就有请所有的嘉宾注册代表,各个高校的 老师到中山宾馆的正大门合影。在合影以后,我们由于领导的时间的原因,我们有请李朋德教授做《资源三化及后续测绘的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报告,有请徐冠华院 士做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有请李德仁教授做地理信息的产业化做主题报告! (茶歇) |
主持人:接下来是综合论坛环节,我们请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方裕来主持本次论坛,大家欢迎! |
方裕:下面我们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副局长李朋德做《资源三号及后续测绘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报告。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副局长李朋德: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高兴参加这次GIS论坛,这是第四次,也是第一次离开北京,到南京大学来举办。在报告之前我想 说,对GIS我是非常热爱,因为我是1987年到国外学习GIS的,所以20多年了,看到GIS的发展,非常开心,非常高兴,GIS从政府驱动到产业驱 动,建立了很多的时代,尤其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地理信息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地图浏览走向服务,现在我们有两大类服务,一个叫基于地理区域的政府管 理,再一个就是基于位置的进行服务。一个给政府服务,一个给老百姓服务,都是我们在座搞GIS人的专业方向,不论是给政府服务还是给百姓服务,都需要平 台,都需要数据,不论是机制数据,还是我们关注的信息,都要在平台上,在网络上进行有效的整合。但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研究,不止是我们通过手机和测量手段 获得数据,更重要是各类数据,无论是航天、航空还是地面移动摄像采集的,只有影象最真实最直接反映地球,这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地理信息工 作比较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
我们面对着一切的竞争,一切的矛盾,从传统的我们说质量数据到二维数据,到三维数据,静态数据到动态数据,地上数据到地下数据,我们都在极大的数据量,非 常带宽的服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进行突破,所以也希望我们从事地理信息的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强业务推广,加强我们这个产业,我们所从事的 业务才能更好的发展,下面的话,我就把我们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有关情况向各位做一个汇报。 我先简单说一下资源三号现在的情况和未来规划给大家做一个汇报,第二是进展情况,第三是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产品模式和示例,第四是服务策略,最后一点是发展 报告。参会对象大家很清楚,我们无论是从卫星、空间站、飞船、高空飞机、高空气球各种的工具都为我们搭建了这一个体系。测绘本身也为人造卫星提供空间定 位、定轨,从传感器来说,我们知道的有主动的、有被动的,扫描式的非扫描,有数据的有影象的,总之我们在运用到个轴各样的传感手段来获得地球的真实现状。 火箭技术发展是从二战以后,民用和军用都在发展,我们国家是从长征,下一步是长征五号、七号。人造卫星本身有几个类型,涉及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太阳 同步轨道,近轨道、中轨道和远轨道等等,有正向、逆向,一般是正向为主,业务用途有军用有民用,技术上说有科学卫星,实验卫星,还有应用卫星。 |
我们用比较多是陆地资源卫星,美国发射了lansat系列,然后是SPOT系列,马上要发的是6、7号,然后中巴资源卫星系统,去年发的资源一号,刚刚移 交给国土资源部,现在是资源一号系列的,资源三号系列是测绘卫星,资源二号卫星是军用系列。再一个我们观测地球还有更多的卫星。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和产业密 切相关的,是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去年11月份法国又发的卫星,这是0.8米,0.5米,现在在高分辨利率的越来越多。与我们有关是卫星导航技术,从 GPS到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2020年覆盖全球,将成为整个全球的第四大导航系统。我们现在开发了一系列技术,可以兼容多个卫星导航 系统,还有有关的是雷达卫星,不管是刮风下雨都可以采集地面信息,像加拿大的和以色列等等,对于测绘对于地理信息来说,我们有三维信息,所以我们希望卫星 能够具有立体成像的能力。同规立体有摆动,通过卫星摆动来获取方式。这是一些具有立体成像功能的卫星,像资源三号是通过同规立体,高分像这几个都是通过快 速感动而成的,国外测绘卫星性能和指标都很先进,形成网络,具有很高的商业化价值,具有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现在资源三号是第一个,2的 10次方。我国的卫星情况,从资源二号和摇杆系列,北斗系列和风云系列,我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列,咱们国家的卫星是全国各个单位,现在正在走向新的阶 段,就是以业务化运营为主。资源三号进展,资源三号卫星是08年3月份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实际上是04年,我们得到了国家批准,四年的争取,三年的设计和 今年在太原发射,卫星包括六大系统,应该说卫星本身,再有就是卫星的发射场,测控系统,地面系统。这个是当时发射的一个现状,咱们李老师还有很多同志到现 场去看了,是震天动地,非常震撼的一个现场。这是咱们国家在卫星建设发射中是很自信的,不像北朝鲜。资源三号卫星本身有四个相机,向前、向下、向后看的相 机,主要靠前后两个相机构成一个标准的立体,中间也可以形成立体,这样三部立体,我们讲三向立体精准度更高。前视、后视是3.5米,正视是2.1,就是2 米的相机,宽度是5米宽,是5.8米的四波段,目前是我们国内最高的。整个卫星周期是59天,对全球扫描一段,重访周期是5天,工作寿命是4年,卫星重量 是2.6吨,形成的基高比是0.88,卫星是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第五研究所研制。 |
这是相应的参数。卫星本身有四五个功能,一个是相机分系统,还有一个是图象传输,还有一个可以一边传输一边记录,在国外可以先记录再传输,再一个可以存储 30分钟的扫描结果,有一个姿态与轨道控制分系统,每天在天上要下掉10米,每20天卫星轨道要调整一次往上推,根据这次测绘结果一个月需要推一次,大卫 星平台非常稳,再是测控分系统,天线分系统,有两个天线,一个天线是对应的,天线是支持450兆,加450兆双级化的传输,这个是目前国际上最领先的,最 领先的。另外一个结构和机构分,热供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配备了对天空拍照和姿态配置的,所有卫星上面配的东西,就是中国最高的水平,咱们叫超豪华配置 的卫星,所以这一次效果非常好。这是相机部分,大家看到这旁边是三个相机,根据不同角度,夹角是22度,基高比是0.88,我们的焦距是1米7的焦距,下 面光谱,下面这个是反射式望远镜,通过三次反射,相机达到了1米75的焦距,同时一次可以获取四个波段频率新型光谱,通过三片来拼接形成的。 |
运输火箭长征4B是由长征三院研发的,我们发射的时候是历史上最冷的一次,零下20度,这是没有过的。卫星测控就是西安测控中心,他们不但是在中国,还是 外国的,都会研究,包括碎片研究。三个接收站,喀什、密云和三亚站,由中国的卫星中心和中科院地面站负责数据接收范围覆盖全国。我们卫星采取点对点传输, 轨道从600公里到500公里之后,在西藏没办法接收数据,现在还在做移动的接收站,同样我们形成三个固定站。 |
业务应用系统是国家测控局承担的,包括土建配套设施,业务支撑平台,再一个业务应用系统,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最终形成这么几大分系统,业务支撑管理分系 统,业务运管,地面几何检校,数据分发还有国土资源的应用示范,这是十个分系统,构成了这么一个测绘,卫星的应用系统,这个项目一共是2.8个亿,整个卫 星工程是17个亿。最后建立了内网、外网,大类的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最后形成上千个CPU,有20台高性能计算机构成的服务器,每天的数据量,收到的数据 是上T的,生产以后是4个TB,还有转载大量的阵列。我们国家在天上飞还要检校,以前我们是俯视检校,这一次做了几何,通过地标来反算卫星上面的元素,对 一些误差进行改正。工作状态到4月9号,昨天是一百天,测试圆满完成了,在4月9号是93日,影像28650景,现有存档数据16.94TB,完成了 7100万平方公里,目前国内可用的有三千多万平方共米。国外数据很少就是存了以后拿过来的,过去在中国区域和东亚,像哈萨克斯坦这些区域比较多。这是中 国区域的情况,这是云量低于20%的数据,这是40%,60%,80%,每天数据要存到档案里面,这是国内的。现在有很多省已经提出。接收和处理情况,对 卫星有三种之成像模式,测绘模式、资源模式,高精度测绘模式,卫星数据量非常大,采用1:4和1:2压缩,压缩以后离开地面,然后再恢复,看起来像马赛克 一样,如果解不好就会出现这个问题。第二个就是卫星的回传模式的实验,昨天下午是完成了战略测试整个工作的测绘,有几项工作,回传,卫星平台都是达到国际 领先水平。这是大连地区的,通过18个有效控制地及计算,经过检校,传感器校正,区域网平差,利用其余14个控制点进行精度检查,得到平面中误差是 2.92米,高程中误差是2.07米,远远超过要求,以完成测绘要求,现在卫星更新两万五。专门做了靶标,我们在河北布置了这些标,来测控点的,然后测 量,再进行扫描。这是观察敏感度的,沿着轨道方向,中间这个的话可以用来测分辨率,测的结果是2.06米,就是通过这个测出来的,因为每一个靶标有云层覆 盖。这是当时靶标的情况,大是测辐射的,小的是测几何的,当时高分的处理没下来,是因为中间传输出了问题,喀什的天线上积雪太厚,参数丢失,后来没有停 电,有没有及时察看数据,准备再查一次的时候,卫星已经给清掉了,这一次数据下来以后我们就赶紧进行存档。几何检校情况,实验室参数还有内外方位元素标 定,无控制达到了3.4个象素,全控制可以达到0.12个象素,非常清楚。 |
现在的产品模式,卫星形成三种产品,初级产品,就是原始数据,辐射校正,还有初级系统几何校正,基本就是传感器校正产品和系统几何校正产品,高级是精纠正 产品和正射纠正产品。立体测绘产品是我们的根本要求,基本立体影象产品,高级立体影象产品,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数字线划图,数字栅格图。这一块 大家都比较清楚了,我们就过去了,还可以比如说坡向图,坡度图。这是大连地区的,我们作为三线阵,这是同一个时刻拍照的时候,这是前面的相机,这是中间的 相机,这是后面的相机,可以看到,这个相机是8线拼接而成,在经过辐射以后这些条纹。这个的话是不同时间,我们看到三个相机拍的,这是后视、正视和前视, 三线阵的优势就是可以立体,这是大连的影象数据。这是做的DSM,这是在大连区域测的1:50000的地形图,这是上海的一张东方明珠区域。咱们这颗卫星 可以看到阴影,因为中间阴影是比较长的,这是山东的的数据,这是朝鲜我们做的DSM,因为无控制情况下,我们的精度能达到20米以内,所以可以测全球的地 形图。这是迪拜的沙漠绿洲,这是世界第一楼,最高楼的迪拜的楼。这是迪拜的国际机场。这个是西班牙的一个港口,这是我们航天王院士看了照片以后,在航天科 技大会高兴的不得了,说我们从来没看到我们的影像能这么好,这是长江的,这是松花江上面的冰层覆盖。这是江苏,这个是鄂尔多斯的DOM,这是墨西哥的,这 个互联网上都有了,这一块是做了立体,真色彩影像,我们看到这个地方,这国家测绘局的大楼,右边在这边是西科大,这边是五棵松体育馆。还有条带的DSM。 |
第四方面介绍一下服务策略。正常生产计划,是由测控提供,全球覆盖式,不侧摆。按需生产,按用户需求,不可以侧摆,应急生产编程,根据重大应急事件编程, 需侧摆。国家局卫星中心编生产计划发给资源生产中心,他们再进一步编发到西安,提前一天把这个指令发上去。标准产品将统一自动化生产,应急产品自动化生 产,深加工产品由地方各级党委和测绘企业完成,大宗用户产品,数据库半成品。类型包括公益、应急、商业、公众、公共、国际国外还有用户在用,目前政策是国 内现在免费使用,希望咱们在座的同学,大学、企业可以申请资源三号的数据。数据特色,是有立体影像服务,产品再加工服务,还有产品的定制服务。数据政策, 我们现在国家的卫星都是实验性的,卫星可以用来实验,现在还没有政策,怎么定价是由发改委来说,现在正在探讨,目前咱们是尽可能多的利用,体现国家卫星的 价值。过去就是要制定管理办法,是要提出技术指导,5月9号以后将开交付会议,交付给国家局,然后开用户第一次会议,由各个省来采集相应数据。测绘地理信 息国家局更新以后,现在定了新的战略,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四句话代表了我们整个转型,由生产型转向服务型,由事 业单位到管整个企业,整个市场。我们要建立相关体系,还要建产业体系,要建我们网,一个是地球参照网,还有一个是系列地形图和系列地情图。针对这个平台, 我们要进行四化,建立我们的信息化体系,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卫星,更多的影像,从分辨率,高时效上都有要求。还要形成星地一体化自 动化的卫星数据处理应用体系,要提高测绘卫星的投入产出比,后面由企业投资卫星建设。3月31号国务院批复了陆海观测卫星业务体系规划,由我们国家整个地 理观察体系,是由温家宝总统亲自制定,与国家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联合编制的,测绘的卫星包括了资源三号、后面的02星、03星、04星,还有 一个固定雷达,这个和海洋共用的类型,还有很重要就是高分系列的系统。 |
们做的规划,希望是在明年年底把资源三号的第二颗星,中国以后隔两年发一颗,永远保持资源三号在天两颗以上,后面再发的要做的就是一米的,还有是0.5米 的,希望通过企业投入来开展,形成2米基、1米基和0.5米三个系列。雷达我们也有规划涉及,要满足困难地区的,我们带的是双相机的立体,加上双波段激光 脉冲,还有冰川的监测都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国家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因为我们航空是完全靠政府投入,而且是半军事化半军用化,在市场上做的不够,目前我 们卫星立项又很复杂,由中央军委、总装备部、总参谋部,然后再由财政部,到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然后再到专业委、办、局,刚才说的陆海计划是其中的一 部分,已经经过了衔接,实施的话由航天科工集团和中科院和高校都在研制方面进行投入。投入机制还需要创新,一个是财政部门提供了运营维护费,发改委提供是 基础设施费,经常是卫星做好了,配套没做好,地面应急设备才逐步到位。科工局负责航天项目,尤其在资本运作方面,本国企业愿意投入航天测绘方面,国家测绘 局与航天集团建立了项目协议,希望后续加快我们系列化的测绘系统。 |
最后我国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各行各业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更加急迫,更加多样化,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所依赖科 技基础发展迅速,地理信息产业前景广阔,地理信息服务产品将更加繁荣,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大融合将实现跨越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前景无限!祝愿咱们各位从事 GIS的,在这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
方裕:下面我们请徐冠华院士《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大家欢迎! |
徐冠华: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今天非常高兴谈到高校的GIS论坛,我确实感到很兴奋,因为无论是在照相的过程当中也好,或者在发奖的过程中也好,我看到的 都是一副年轻的面孔,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我想这正是中国GIS下一步发展的希望所在,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今天之所以谈这个问 题是因为全球变化问题问中国以至于对于整个人类的未来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了解这个问题,参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对我们国家来讲,走出一条中国应对全球 变化挑战的道路极为重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在地学领域的工作者,当然也包括我们从事遥感技术这方面研究的工作者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和责任,最近这两 三年,中国在全球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特别是在高校,清华、北大、南大、师大等等都成立了自己的全球变化研究院,发展非常快,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 这些研究院当中,从事遥感和技术研究的同志们占了相当的比重,所以看到今天这么多年轻人,我们真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全球变化的研究当中,对我们国 家未来的发展,也是人类的前途,做出自己的贡献。 |
大家都知道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就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先后,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所引起地球系统的工程全球温度的变化,这里面包括了大气和海洋 的循环,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我想可持续发展是指的这样一种发展,它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这样一种发展,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子就是需求,当然这个需求不仅仅是指的部分富裕人家,富裕人群或者对国家的需求,而我讲应该特别强调是对 贫困人口的需求。关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我个人还有些认识,我在后面将会要集中的谈一谈。 |
自从1992年巴西里约联合国气候大会以来,全球环境和气候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的重视,它不仅仅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成为各国政府和全社 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我今天想分成四个部分来谈一谈,包括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历程和新趋势,中国应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最后着重谈一谈 中国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战略和应对全球变化挑战必须要理清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部分也要谈一谈全球变化给人类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现实与挑战, 当前我们谈全球变化突出的是谈什么,这个很明确,就是全球变暖,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标志,联合国政府气候研究委员会,也就是IDCC,在2007年发布了 它第四次评估报告,这个报告指出,从1906年到2005年1000年间,地球表面增温0.74度,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我这个 图就是第四次评估报告当中,1850年到2005年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右下图是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报告,也就是中国从1951年到2009年平均气温的 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一看在百年气候上中国升温的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也就是从1951年到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上升了1.38度,自 然环境的变化当然一定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系统,IDCC第四次评估报告也指出,如果大气当中温室气体含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二十世纪末全球增温将增加1.1度 到6.4度,这将可能对食物、农林产品、人类健康等产生重要影响,这个看法还不甚一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变化,将对于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结 果。 |
全球变化除了对人类生存条件造成的影响以外,人类要应对全球变化,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影响,大家都知道,国际社会为了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减轻不利的影响, 这些年不断开展了碳减排的国际谈判,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当然这些行动也都带来了政治和外交的博弈,经济和技术承载,能源和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新的 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解决。可见全球变化在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如 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合作开展变化的研究大概已经超过了30年,所以我在报告第二部分就简要回顾 30年来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历程,简要的介绍发展的新趋势,二十世纪以来,在国际科联等主导之下,国际社会先后建立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生物圈计划,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以及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等一系列全球变化国际研究计划。 |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已经成为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也是综合性最强的国际科研合作计划,当然推动这些合作计划发展壮大的主要的动力,就 是服务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烈的需求。全球变化研究的特点是什么?我想它从一开始就是不仅仅重视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和对科学规律的探索,而且更加注重把 全球变化和人类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像右边的图所表示的,在2011年IDCC就发表了题为《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一颗重负之下的行星》第四次科学报告,面向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以后,国际全球变化的研究更加强调关注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IGBP、 WCRP、IHDP构成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也就是ESSP,联合实施了以旨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四大联合计划,像右图所表示的,四个联合计划分别涉及 到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食物、碳、水和人类健康四个方面的问题。30年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什么进展,概括起来三个方面,第一,对地球系统运行的 过程有了新的理解,第二认识到人类活动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的驱动力,因为这个问题一直是有歧异的。第三,全球变化研究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地球系统运 行过程方面,地球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存在自然变化的范围,比如这是Vostok冰芯的数据,能量变化范围有一个上下线,在过去50万年地球系统循环当 中,这些数值循环出现,在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驱动方面,揭示了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二十世纪气侯变暖的主要原因。这是南京冰芯的资料,它显示了在过去一千 年过程中,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从公元一千年到公元一千八百年基本上是在维持在180BPL,但是从1957年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高,超过了 工业革命前几千年的上升量,到二十世纪末增加到280BPL。在全球变化技术手段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立了多手段地球变化监测和监测体系,这个图是看到 亚马孙流域的变化,当然这个可能也是在座很多同志从事的工作,包括遥感和GIS的监测,就是在全球变化当中是不可或缺重要的组成部分。 |
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在酝酿着新的变化,它的主要特征还是进一步的强调全球变化要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它的特点就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加紧密 的融合起来,国际科联和国际社会科联推出了更为综合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到去年12月,国际科联正式提出了“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研究”的倡议。国科联和 国际社科联在2010年总结了全球变化和可持续研究的五项重大挑战,包括预测观测响应和创新,其中预测是核心,也就是要提高对未来环境状况和预测的可靠 性,刚才咱们提到对本世纪末的温度的预测是1.1度到6.4度。 |
今年3月26号到29号,也就是半个月以前,ESPP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了“重负下的地球”国际大会,这个会议的主题就体现了当前国际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 展研究最新的方向,也就是要满足全球的需求。包括食物、能源、水资源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要转变生活方式,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道路。另外 还要创新对地球系统的管理。 |
现在我谈报告的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首先简要的介绍中国的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中国是全球变化国际四大研究计划的发起 国之一,也是较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国家。2010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在过去30年,中国科学家围绕多个领域开展了 大量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我们这个图的右下方表示是根据历史文献当中的记载和过去有关的研究结果所建立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 年冬半年温度的变化序列。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相对稳定的冷暖阶段当中都夹杂着气温升降的变化,温度升降速率最快的三个时期,包括公元五世纪后期 到公元六世纪后期的增长过程,也就是南北朝时代。公元十三世纪中后期到十六时期前期的转冷过程也是在元朝,以及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时期增暖的过程。中国 科学家还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型,模拟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和大气碳的交换,得到了下边最左边的结果,这个研究表明在同时考虑未来气候变化 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情景之下,未来一百年中国陆地生产系统的生产率将持续增长,由二十世纪末增加到二十一世纪末增加到39.9亿吨每年。30年以 来,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全球变化的合作研究,多个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实验都是由中国参加发起的。中国应对全球变化的行动是多方位的,除了科学研究以外, 还开展了减缓制定基础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一系列的应对活动,所以下面我就谈报告的第四部分,谈一谈未来中国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关注的重要科 学问题。 |
科学技术部组织的战略研究提出了中国全球变化的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以及相应的措施。2010年中国启动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提出了未来 10到15年,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将沿着事实、过程和机理,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观测和数据以及模式等五个大方面发展,而过去三年来每 年投资大约五亿元人民币来支持这方面的研究。这和过去只有个别项目的研究来比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
刚才谈的这些方向是应对了国际空间组织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向,同时我想今天重点谈一谈中国要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应当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的问 题。第一,是要妥善处理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减排和减缓适应并重,第三,加强研究,努力减少全球变化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 问题。第一个问题,妥善处理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基本的观点是这样,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求人和自然的和谐,还需要人类 社会自身的和谐,国际应对全球变暖,就是为了解决人为导致的人和自然的不和谐,但是解决全球变化问题不能够以牺牲社会发展,特别是不能够以国际社会不均衡 的发展为代价,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不均衡是人类社会不和谐的一个根源。根本内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内乱,固化国家间已有的发展不平衡,将使得世界难 以实现和平和稳定,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IPCC的报告指出,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增暖很可能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主要是源于化学能源 使用和土地利用,这些都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产物,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人均二氧化碳累计排放和GDP数值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 上五个发达国家,从1900年到2005年的情况,其中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都存在高速增长期和高峰期。历史来看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人均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 和GDP的值是高度相关,所以任何国家曾经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人均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完 成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二氧化碳高排放的过程,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阶段,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 放快速增长的阶段,还远远没有到来。而目前国际上有多个减排方案,比如G8的方案,OECD的的方案等等,这些方案都是以IPCC的预估结果为基础,以稳 定的目标进行设计,它假设的前提就是2050年大气当中二氧化碳的目标浓度是450BPM,如果按照这种假设,2012年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的空间是 2226.3亿吨,如果以2005年的全球人口总量来计算,从今天开始到2050年全球的人均每年仅仅能够排放0.82吨碳,或者折算成2.99吨二氧化 碳。 |
我们看一看联合国曾经给出了一个人类发展指数,HDI,用这个指数来划分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而上面我们提到的,我们能够人均分配的,每年0.82亿的 碳,这种排放仅仅是处在温饱的发展水平,这就是说如果确定人均排放,每年是0.82吨碳,那在清洁能源完全能够大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之前,世界上所有欠发达 国家将只能够徘徊在温饱线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将不能够实现。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明确的提出发达国家应当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同时为国际社会采取缓和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确定了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今年已经是 《京都议定书》确定的第一承诺期的最后一年,但国际社会减排的成效不彰,仅仅少数发达国家开始了实质性的减排行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维持 区域间和国家间发展的平衡,在当前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过程当中,国际社会应当遵循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给出 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切实可行的减排和适应方案。 |
第二个观点,就是应对碳源排放是实现减排的重要一个方面,减缓和适应并重,减排温室气体是当前国际社会减缓全球增暖行动的主要关注点和着力点,包括使用新 的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核能等等,以及转变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等,这些措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耗资巨大。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增加陆地和海洋的 探绘对减缓也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用环境改善的功能来解决排放的问题。经研究1990年到2007年因为热带森林被毁灭而释放的碳每年大约29亿吨,人类 积极的植树造林有效保护了森林系统。这些都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持续的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措施,每年固碳300万吨,为减轻全球变暖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同时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都有积极的作用。地球增暖,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它能够有效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已经得到了国际科学 界广泛的关注。当然在前些年大家还以笑谈,开玩笑的办法来谈这些措施,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什么是地球工程,它就是通过 人为的方法改变地面辐射表面的功能,或者直接减少大气当中温室的浓度,来减缓气候变暖的效益,目前已经开场的地球工程的方案,包括植树造林,还有海洋的问 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最后有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工程方案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情景下,采用向大气停留层排放一些化学物品,都会导致温室气体上升,其 效果非常明显。当然适应和减缓一样,也是人类应对全球变化的重要措施,两者相辅相成。采取有针对的适应战略,是世界各国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发展中国家也 尤为如此。 |
第三个问题,就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对减少全球变暖科学认识不确定性。涉及到几个方面,第一过去两千年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到关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二 十世纪变暖的贡献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判断。第二,关于温室效应的机理,它关系到将全球变暖归应于人类活动的理论基础,根据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 的理论基础,也就是气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问题。第三,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作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以至于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都依赖于 对气候变化的模拟的结果。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预估情景的可靠性,我举个例子。比如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模拟为例,IPCC综合集成了22个模式为气 温随高度变化的模拟结果,并且给出了观测图,对模拟结果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右面这个图,其中红色的是表示模拟结果,蓝色和绿色表示观测结果,模 拟结果显示大气升温最快的高度是在10公里,而且呢为地表温度变化的两倍,但是观测结果显示大气增温最快的高度是位于地表,两者的结果正好相反。第四个不 确定性,是关于两个预值的问题,决定着人类所面临的危机的程度。与之对应的是温室气体浓度的上限和人类碳排放工作的上限,也就是涉及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 紧迫性,刚才谈到1.1度到6.4度,这个区间是非常之大,所有这两个,这个之间的措施每差一度,完全就是两个样子。当然我们说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存在这 些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作为执行气候政策和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的出发点,这种科学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和由此带来的风险是不能够忽视的。所 以未来的国际社会应当更好的开展多因子、多学科、全球性的联合研究,尽早的形成对全球变化的确定性认识,同时应当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导 向。在社会发展中加强全球变化的研究,以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来讲,上述谈到的三个问题的认识和基于这个认识所提出的全球变化的解 决方案,对于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我就讲这么多,我想我们现在各位都是研究GIS,有些还是遥感GIS,我真心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够参与到全球变化的研究当中来,谢谢! |
主持人:谢谢徐冠华院士,下一位报告是李德仁院士,题目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 |
李德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面我做一个报告,我讲就GIS继续发展和产业化做一个报告。第一个讲地理信息学的崛起;第二讲取得的成就;第三讲产业化发 展的;最后做一个小结。 地理信息学的崛起和发展的话,应该是在最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世界关注的一个成果,为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上说的很清楚,地理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确定 为三个最主要的技术。地理信息学研究的空间及传感器的研制发射,信息的传输以及涉及到理论问题,包括空间环境模型和空间环境的监测,这是理论的,在这个基 础上可以支持我们做遥感数据的处理,空间探测数据的结果,需要集成,来做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通过服务于来就过程应用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的环节,我们的 对象是地球上人类的活动,这是一个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说我们地理信息学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人类只要存在就需要研究我们的环境,要解决我们地球有 多少年还能活着,已经活了50亿年,但是要解决环境、灾害、资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地理信息学,国家的建设需要,国防建设也需要,国家安全也需要,我们已 经走过了制海权、制空权,到现在制天权,制信息权的阶段,这是我们打赢信息化作战关键的问题。国家经济社会需要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需要我们空间信息 技术设计,国家社会信息化需要我们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来为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城市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化交通等,从而形成新的信息产业链,作为这个国家新 的经济增长点,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全世界有美国、中国和欧盟等50多个国家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建传感器一体化的组网,对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九大 问题,能源管理、水资源的问题以及气候的预测,农业的可持续、生态学等,这九个问题是我们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这个系统是一个GEOSS,这是我们现在讲 的,是一个系统的方式。你集成度高要系统,所以这个系统观测很重要,美国目前有160个卫星,我们国家呢,现在大概有50多个卫星,2020年我们国家会 有120,可能会达到140个卫星。我们的航空平台,无人机飞艇、气球等,地面传感器,本世纪将达上百万个,你们的手机就是一个传感器,你拍一个照片可以 上传,视频可以上传,所以这个可能还不止,按照无线网的一个预测,2018年世界上有7万亿传感器的网服务于70亿人,每个人就有一个。这是我们的遥感商 业卫星走向商业化,分辨率越来越高,有一米的,有0.5米的,有0.41米的。那么还会建0.25米的。这就是我们看,LKONOSII是0.85米的, 这个旁边是中国0.5米。这就是国家测绘局和我们三个院士在现场看着这个卫星发射。这个东西发上去以后,它还有三个,三个线阵和一个多光谱,可以在世界上 任何地方采集数据,可以采到二千到四千公里长,宽度是52公里,现在已经超过了两千多万平方公里,有用大概是30%,这是第一次下来,我们在那儿看到的地 形从东北大连附近,这是2.1米的,这是3.5米的,这个就是瓦良格在这儿的,融合在一起2米1,这是慕尼黑的图象,这是上海在一体东方明珠和它的影子, 所有数据处理都是我们学生去做的。这个是西安的。 |
关于这个卫星坐标轴,如果通过软件处理可以达到什么精度,和google相比较,跟地面控制比较,用了不同控制点检测,武汉大学在河南嵩山周围一个一百多 米大型实验室,我们定仪器是天上的即便是存在这个位置,是不是真的,就交定轨,第二是要定制,这个叫做定标,通过地面的大量的一比高精度的,几百个控制点 和1:5000的地图,作为定标。定标的结果,大家可以看,这嵩山是7.44,还是控制点。洛阳是14.3,法国是8.9,我们对外宣布,我们的研究精准 有于15米,比法国15米还要好一点,我们经常是超过10米,再看一个精度,如果要控制点是三个点,这个是大连的那个地方,做了18个控制点,14个做检 查,在4个控制点的情况之下,它的平均就是2.9,高度是1米8,所以它是优于硬像素,中间这个抽掉,精度也是3.05,1.81差不多。法国通过两个像 素的交叉可以达到5.4米,我们是2米5,3米5。这是一个什么标志呢?这是一个中国人发的30年的卫星,从无到有,实现了从有到好,这不是我说的,总书 记说的,好中求快,这个转折,这是一个标志,所以航天部门把资源三号作为一个标杆,以后所有的卫星应当有这么好的精度,我们全球需要多少米呢?20米,我 们不能到外国去做人家控制点,所以这个指标非常重要。为什么做的这样好呢?我们分析原因,第一选的是大平台,不是小平台,2.6吨,是个大家伙,不是一个 小傻瓜。第二个,采用是三线阵,且中间线阵是2.1米,保证立体测图和影象判读的需要。采取双频GPS接收机,保证定轨高精度。这个双频接收机是第五研究 所研究出来的,这是中国的航天在进步。有1024的灰度差别,增加的很多数据量,增加了传输的困难,都是要解决的,我们是精心设计。第一次设计是我亲自写 在纸上的,所以制造部门觉得非常的难,我跟他说了一句话,我让你们难,是让你们上水平,你们轻轻松松的做中国没有水平,没有水平就没有世界竞争力,所以 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我们综合数据的处理,我们做了定标与验证,这就是你们这次会议的主题,主题说的是什么,我们要突破与提升,我们整个工程差不多将 近20个亿,如果我们再逐步提升老百姓的钱就扔掉了,我们还不是人家,就对不起老百姓,这就是我要补充的,我们在座的年轻人,这是你们的责任。 |
所以国家要有重大专项,这个重大专项是2013年,我们八个人提的建议,为了做这件事情,到后来2006年,把它定下来,投了460个亿,要做平台,要做 各种的传感器和各种应用,后来李克强副总理又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一个,分辨率要提高到0.3米,时间分辨率要在20米情况之下随时定点观测,我们要做一个 0.15米的卫星。陆海观测卫星最近是李克强批下来的,我们导航定位系统要抬头,我们要在2011年实现12颗局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18年现在要变 成35颗全球服务,这个系统跟GPS,一个接收机可以接收四个系信号,最后可以做到30%到50%,我们带载人航天工程上,我们在2018年要装一个80 米基线双天线,就可以实时收到地面的情况。我讲的机会,为什么我们要那么专业,那么多学生,大家觉得还挺好,这就是国家有这个需求,有这个投入,我在讲这 一段,我希望同学们要重视起来,要把你们的力气使起来,在这么好的情况之下,我们赶上一个好时代,要为我们国家的空间信息技术的,达到世界最好水平做出你 们的贡献。 |
下面这个数据有了,就可以做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有这么几个,我们简单的说,接下来做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一个空间的位置为关键点,整合地球上相关 自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各类数据资源,我们在网上就可以做到一个数字地球,数字南京、数字江苏,你们做的就是这个专业。我们总结了五个在过去20年中 国人的成就和进步,第一个,我们从二维GIS已经做到了三维。第二,实现了对地球多分辨率多时态不同时间的观测和分析。第三个实现了基于图形,基于影像实 现地球目标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第五个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信息网络共享与智能服务。第五,通过兴趣点实现与非空间信息的关联以服务全民。这也是我们这个专业的一个优势和特点。 |
下面我们再休息一下,我们欣赏一下这个成果,这就是我给我的老家泰州做的一个数字三维的泰州,这是我们研制的一个三维数字技术,你看这个电子屏想到哪儿就 可以德国打开,现在我就把你们带到武汉,看到武汉大桥,看到辛亥革命,下面讲的是图影,这样一种东西,我们现在到武汉的光果,三维的,这就是一个把全球数 据的集成,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上,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负操作和联网数据库进行实现,这就是GeoGlobe,这就是我们的技术软件,这是在武汉市,我们还 可以把它,还可以看武汉市三维的GeoGlobe。下面看一个精细模型。这是一个清晰的真三维文化的宝藏,中国的莫高窟。 |
(短片) 这个就是讲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把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的故事和真三维的图像结合在一起,我们去年申请了一个项目,我们还要从色彩的复原,要研究当年的色彩 是如何的鲜艳,从化学原因,能显示不同年代的敦煌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我们讲GIS。刚才讲的这是一个应用,再看在城市的应用,我们这几年也是做了一个 863的项目,这个给了三千万,做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如果能看到上又能看到地下,好多地上和地下集成在一起。这样的三维,我们要求是快速,快速到什么程 度呢,像形成的堰塞湖,我们得到了地矿扫描仪的地形,晚上就要加工成一个图,构成这样一个堰塞湖的真三维,第二天清早把这些数据送到温总理的办公室让他进 行决策,这就是用了GPS无地面控制,如果你做一个礼拜领导不要你这个结果,时间就过了。当初在那个时间,我们还把移动测量系统和手机式测量系统到现场做 了测量任务,建了灾区三维的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灾区三维系统,用以地貌修复和民政部的赔付依据,这就是现实情况,哪个房子出现倒了,哪个房子没有倒的,赔 的钱是不一样的,你的房子没倒电视没坏,家具没坏,这就是我们做的灾区的三维信息系统,灾前、灾后,就把灾害进行分类了,日本的地震,灾前影象做提取,提 取了12万平方米,地震之后还是这个地区,我们再提出防龋只有1.02,随时92%。我们在无人机应急起飞,飞机起飞实时传回图象,我们的软件是一个快速 的CPU运行处理的,10秒钟生成影像,25秒目标变化检测,25秒全部船回来,就把这个送到战位上去,我们今年正在上的项目是1.8到2个亿的项目,美 国人说2020年,美国发现目标到消灭目标10秒钟,中国怎么办?最后我们就讲了三句话,空间组网通信,天上有天际互联网,自主控制的飞行,导弹打过去飞 机要过去,就落实中国人也要现在做基础研究,我们这个研究是一个申请项目的前提条件,我们有35秒钟,我们再快一点,我们最后的标题是一分钟,所以这个项 目有可能今年立项,不是我们GIS单独做,我们清华、北航、理工大、重庆大学一起做这个,是技术学部、机理学部一起,我来牵头,这个是我们地理信息这个技 术要做到一个快速的实施的规划检测,这是做干旱分析。不断的获取数据,把监测结果,云南在2009年、2010年气候干旱,我们洞庭湖,鄱阳湖数据不断被 获取,最好是阳澄湖,这个就做到了。从2010年9月、2011年的3月,2011年的11月,就把洞庭湖的水质,这是一级水、二级水、三级水,这个湖水 一直比较好,武汉大学在这里有一个水监测实验站,我们的教授,生命科学院的教授长期坚守保证这个湖水的质量,如果把图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这是最差的水, 这是三类,夏天是三类,二类、三类,对吧?现在这个湖的水能保持很好的武昌鱼 |
东部城市现在在下沉,24张不同实验的数据在研究上海的下沉,我们两家合作,他有一个算法,是微软的,很贵,我们教授就研究中国的,我们叫CTA方法,现 在分析方法是我们的方法,都一起在做研究,我们就拿地面的水质测量作为检查,在上海国土局一起做,我们最后发现这个方法,不管外国方法和中国的方法都能达 到3到4个毫米的水平。这是我们讲的成果,多实像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第三个实现了图形影像的一体化,我们现在看到是数字城市,有质量数据,有城市的模型, 有街景的图象,这三个通过GPS观点可以互动,用户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测量,然后这边有坐标,这两个点的距离,这个以周围环境循环,做规划。我们最近又做了 一个新的系统,我们2011年推广新的系统,把这个上面装的净化扫描仪,全景照相仪,这个整个精度多少呢?是3米,相对精度是5个厘米,扫描速度1小时可 以到80公里的的速度,开这样的车子。又采集了激光点源和全景的影像,激光点源是三米的,用软件套在一起的,可以看。这个仪器,这个全是我们自主做出来的 技术,美国的太贵不好买。我们到一个隧道里面进行侧面,红外激光,这些我就可以提供用户一个真三维的信息系统,快速生成了。有了这些系统干什么,我们不要 再野外测量,就在家里测量,这是影像,每个上面都有坐标,你随便点一个点,你点这个点,你想想在哪个点的坐标,你点两个点的坐标就是一个距离,三个点、四 个点就是一个面积。 |
时间关系我就不解释了。这个成果很GIS结合在一起,这是天津河西的一个情况,可以看到这就是影像,如果这个影像和外面是相同的,说明你是对的,要是不相 同就是错的,就不愿意到不知道的地方去打仗,因为环境不同。我们用这样一个概念做了数字城市,已经做了将近200个,泰州也是我的老家,我们做好了以后向 总书记汇报,我们全是自主产权,没有外国人的东西,我把我同学请来进行航拍,这样子做了一个真三维,9个平方公里清晰三维的模型,这是公园,有全市 1200公里的隧道影像,这是我们中学,这是我们的公园,这个系统是这样做的,有三个出口,增加了全景影像,增加了三维的经济模型,另外通过数据中心,把 保密数据通过原数据目录管理进行成果发布,这是保密的需要。可以从注册中心到政府各个部门来共享,老百姓公共平台上在互联网通过二次开发,比如把旅游文 物,LBS导航,这三个口,解决了安全与开发。这是克拉玛依做的,我就不演示了。这是克拉玛依市长让做的。第四个特点我们不再是用简单的二维,我们走向了 一个共享与智能服务,我们面向服务,我们部门之间数据进行共享,我们公共部门经过处理,这些的在线服务,这就是我们现在GIS可以提供支持的。这样一来的 话,内部服务数据共享和在线对老百姓服务,这样子解决了智能服务的问题。这个智能服务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是一个信息空间信息服务网的概念,组织这样一个 网,进行服务。资源可以为注册服务,地学知识可以服务,传感器也可以服务,所以把各种资源,我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云计算连接在一起进行服 务,我们目标是有一个很好的服务质量,有一个很好的可视化的环境,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一个例子,我们在武汉市公安局做智慧公安的时候,把25万个摄象 头跟GIS连在一起,这个GIS就是街景,这是一点就出来了,图像就传回来了,全市有摄象头的地方,你点那个就可以,有需要事情了解的时候,在办公室就可 以点到,我们把GIS和传感网进行连接,这就叫智慧城市。这是一个手机做智慧管理的,手机发现一个垃圾,拍一个照片传过来,我们马上收集用软件就可以上 传,上传到监管中心,一分钟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知职能部门,然后去现场清理垃圾,然后再拍一张照片,这两张照片的时间差就是政府处理问题的时间,这个给 两会代表看一看,我们怎么为老百姓服务的,把我们的数据,软件知识连在一起,注册、查询、数据集成,信息处理也可以在网上做。我第一次做实验是和美国两所 大学还有欧洲的一个工程中心一起做的。这是内部软件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第一次把传感器,把卫星传感器,把无人机,把无形传感器,把各位摄象头作为资源参 加GIS,得到了美国的一百多个发明奖。现在讲过程,它是用的什么呢?用的是无人机快速预处理系统流程,刚才演示过这个过程。我们做快速处理,多航带同步 处理。这些东西怎么发给用户呢,我们把多个服务器,做了实质性数据传输,时间他能够接受得了。这是在运营之中的,那么影像的,现在有将近一百个城市,我们 这个运行一年以后,11.2亿人点击,最大的作用,把中国对南海主权划进来了,越南人点击最多的,原来查都是说他的,现在中国说是我们的,他是不是泄了 密,最后出去以后,表明了中国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影响。李克强参观的时候,看了学校和学生,温总理是到的河北,他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这个系统的话,不 是光自己用,可以为人家服务,就把这个你不需要做技术服务,你这个服务,你刚才的端口,国家电力集团把电网的安全性也加进去了。 |
中国可以显示出哪个地方可能会发生地震,会向这个地方发出预警信息,这个正在试行,非常好。云计算我们也关注,云服务为什么要做,国家里面没有水,就要到 水厂里面调水,云计算是一个公共服务设施,为所有网上的人解决存储、解决、服务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遥感也是要这样做,我们好多人多在做空间的云计算,我 们做了云计算的遥感图象处理技术,云计算的空间,我们要做基于云计算的增值服务。我们我们的用户,我们的手机,这就是从1970年到现在整个硬件、软件和 整个系统的变化。所以这样子的话,互联网有了以后就是进行转移,转移到现在,最后就成为虚拟的服务。 |
三个能力,共享建设能力,共享存储能力,共享交互能力。云计算中心生态是这样的,有自己计算能力也可以,你没有也可以,我们有基础设施服务,有平台服务 商,有软件服务商,这样有软件集成商。有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平台作为服务,软件作为服务,除了微软 谷歌、亚马逊以外,我们武汉大学做了一个Open RS,863已经给我们钱了,我们要做一个免费的平台。这就是算法提交,这是做查精度的,你给我做一个EDISON边缘提取算法。你如果软件好你要说出 来,大家欢迎,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环节。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要求我帮你做影像,我可以借鉴,和运行相结合。怎么上这个网呢,这里有一个地 址,www.openrs.org,这两个地址是单独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整发布,但是我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有超过50个软件部门,包 括几何和物理。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能一一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我们今天的成就,第五,有了兴趣点,做的这么好干什么呢,让人用,让谁用,让老百姓,这 是在武汉,我也演示了,你查这个百货公司在什么位置,网址在哪儿,你查麦当劳,点它的网站找它的电话,你如果想把你的单位也放上去,这儿有一个上传的界 面,我就不演示了。 |
下面接着讲产业化,这么好的技术应用在产业,李克强总统去年5月份在测绘创新基地座谈会上讲,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指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市场潜 力巨大,地理信息产业不仅可以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智能交通,手机通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利于扩大居民消 费,而且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他表态,要积极发展地理信息,要加强政府引导,抓紧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的规划,完善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方 面的政策措施,要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李克强副总理已经讲了,而且要我们完善投融资机制,不断扩大投入规模,2011年,是2011年1400个 亿。2015年五千个亿,2020年超过一万个亿,需要有智能导航,需要有空间导航,它呢是一个,模式要做商业模式的创新,产业员工的发展和应用,和用户 的发展,武汉有两个呼叫中心,有四个工程中心,有那么多物理实验室,武汉的条件我就不念了。数据布局,卫星和传感器,平台和数据处理等领域,数据融合、数 据管理,支撑运营,下游各行各业大众应用,武汉市上游有56家企业,中游有37家,下游有76家,这是2011年的统计数据。它的应用很多了,电子政务、 数码城市、智能交通、位置服务、精准农业等等。怎么发展,四个要素,没有技术不行,要有市场,要开拓市场,要有创新的技术,要开拓市场,要有资本,要加强 管理,缺一不可。我们在座的人你光有技术,你后面的三个要素你搞不起来。发展是按照国务院领导讲的是政产学研用,政府要引导,产业是主力,学研做技术支 持,人才支持,用户要用得起来。 |
最后结论,这是一个高科技产业,我们大家从事的,我们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还将取得成绩,需要我们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要进行提升,形势喜人,我们创造美好 的未来,发挥你们的才华。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一个按需服务的水平,能够提供正确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给需要的人在规定的时间和他规定的地方,我把这个服务改 成四个Rirgt,谢谢大家! |
方裕:今天上午的报告就到此结束,下午仍然是回到这里,按照会议的时间,再见! |
主持人:今天我们下午推出这四位教授、领导,那才是大牌的,首先我们先隆重推出我们第一位,叫做国家教学精英,这个不多的,我们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只有三 个,他下午报告的题目也是非常新颖的,我就见过一次,我想下面我还是以隆重的形式推出我们第一位,汤国安教授,大家鼓掌! |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汤国安:这个题目其实我在2010年在同济大学,童晓华教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大会主题是GIS的美好,我说我来讲讲 GIS的美,出了这个题目以后呢,其实我觉得要做好这个报告非常难,因为这个思考既有技术思考也有哲学思考,但是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我还是把它做出来了,当 时呢做完了以后,感想还是不错,今天想拿上来以后给继续大家共同来交流,我们能不能从一个主题的视角来看看我们GIS的问题。 |
首先我们的报告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个呢我们是GIS美吗?首先我们来看当代美学家认为美应当包括美的本质、审美性质与审美对象,三个层面的的内 容,美的基本类别有自然美,也就是自然事物与自然界中的美,和社会美,社会事物的美。我们讲,我们现在地理信息科学作为新的学科出现了,那么它有没有它的 美学,是我们值得探索的,法国科学家认为,真正的科学家不是有用才研究自然,他们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快乐,而他们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如 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索,生命也就不值得存在,我们知道数学,我们学数学的时候,我们为之陶醉,因为一个几何证明。实际上我们非常愉悦,我们从中也 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和谐性和奇异性带给我们每的享受。物理也是一样,无论是牛顿的F=ma,还是E=MC。 |
GIS的出现对传统的地理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给我们有助于传统科学的新潮美。有人讲GIS的出现,地图受到了冷落,其实一点不要奇怪,因为一个年 轻人,对新潮东西不去追求,反而对那些是奇怪的,但是当我们追求一个新潮以后,我们反过头来又发现传统地图学有美的特征,所以地图学这两年又回潮了,就相 当于西装穿多了穿旗袍也好看的。既融合了这些学科的美的特点,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美。对这些美进行认识与凝练,是必要的。也是学科发展必然。有利于把握 GIS学科发展的脉搏与方向,有利于对GIS学科特征的认识。有利于修整GIS技术与产品的瑕疵,也有利于提升GIS研究与学习的兴趣。 |
那么我们来看看GIS有哪些美,我简单的凝练一下,不知道对不对,第一个是他们有融合之美,结合之美,辩证之美,层次之美和变换之美等等。首先来看融合之 美,GIS融合之美在于有效吸收,测绘科学的精密、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管理科学的效率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学科兼容并蓄,形成自身的和谐之美, 发展之美和巅峰之美,就相当于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血缘很远,他们结婚以后,得到的一个非常健康的小宝宝,我们GIS就是这样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我们再来看 GIS的结构之美,无论是它的数据结构、功能结构各种各样结构都存在美学特征,就像我们有的教授把课讲的出神入化,就相当于看到了一个机器,机器动起来以 后,我们感受到它美的特征,我们GIS美,不但是看到了数据结构之美,其实也源于我们对自然空间本身美,但我们在29次方做的时候宇宙是这样的,我们一步 步向前走,25、23、22,我们看到了银河系,再走21、20、19、18、17、16,看到了太阳系,再走,12、11、10,我们看到了地月 系,9、8、7、6、5、4、万米高空,3、2、1,十米高空,零,继续走1,负1,负2,负3,负4,负5,负6,负7,负8,负9,负10,负11, 又回到了刚刚的过程。这个从哲学层面来讲是一个再循环,相当于爱因斯坦没去世之前在讲,向上无限和向下无限才符合规律,如果一层才奇怪。我们GIS研究是 在这么大地理里面的可以描述的层面,总之从这个层面本身来讲,也是相当美,我们再来看GIS变换之美。所有的质量数据,所有的栅格数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 讲,可以看为你整体台面的,那么是这个统一到哪里,统一到质量,这个思路好像是统一到了质量了,栅格挺郁闷,其实矛盾对象双方在一定情况下对项目转化与融 合,我们刚刚当选的中科院院士董建华教授,他早期有研究,实际上是一体化,他做的工作就是让矢栅和一体化结婚了。我们再来看看GIS的展示之美及,多种现 代媒体展示手段在GIS中集成应用,使GIS对地理对象的展示出现了缤纷的界面美,绚丽的动感美,逼真的三维美,在许多用户眼中,GIS的系统产品以及其 他附属产品。我们的各种表达方式,走的越来越多了,我们有SOA,还有3D的表达。 |
我们再来看看GIS的统一之美,对科学问题的归纳与提炼,是科学家对问题深化研究的高级阶段,其中在众多纷乱的科学与技术命题中,经过抽象与分析达到了理 论和方法上的统一,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创造的美。我举个例子,在2006年ITC选拔优秀学生,这个学生出了一道题,学生回答的很快,这是圆柱投影,他 说能不能写一个出来,他就写了一个圆柱投影,教授说我让你写三个,你只写一个我只能给你一分,学生说你要是给我一分,就证明你是非常付钱,因为这三个投影 都是所谓的圆柱投影,只是落到了地图表面上的特例,如果我的圆柱投影是一个零,一个是无限大,这三个投影就达到了统一,教授特别惊讶,当时就给了学生满 分,而且是全额奖学金录取。大家注意我们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把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提炼,从中融合到了美的享受,我们再来看一看,GIS解决 之美,对自然和科学提炼,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进行展示,这是科学研究基本方法,GIS数据、理论、技术与方法,也经过充分的提炼,使人感觉到简洁之美,因为 价值在前面,结构和简练。其实没有必要,人脸也是一样,只要了解到我们基本构架,我们通过少有的几个点,就可以感觉到人类的灵魂,这是一个男人在走路,这 是一个女人在走路。通过几个点,以及点的动态变化,我们就能模拟出人的形态,因此它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GIS研究也是一样,我们提出了地貌检 测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地貌的特征,可以得到好的结果,我们再看第三个,如何让GIS更美。 |
要让GIS更美,对于GIS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进一步主动深入研究学科的美学特征,对于GIS系统开发,要将GIS系统真正开拓为美的平台,对GIS教学 和学习,对于GIS传播和接受美的特征,包括研究美的概念模型,美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研究如何研究GIS来有助于开发,作为我们的教师,作为GIS教 师,不但要将课堂变成传播知识的平台,更要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使之成为传播GIS美的殿堂。我们要充分展示GIS美的特征。那么如果乏味就会是这个状 态,课特别美的艺术价值就会这个状态,我们也要把GIS美不但从传统凌玉象非传统领域拓展,我们有一个教授很有意思,还有人研究美学GIS,我们还有人在 研究方言GIS,我让我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叫中国美女GIS,是西门庆地出版社。还做了中国美女的三维分布。 |
我来做一个结论,我们正在从事一项美丽的科学事业,正因为她美丽,才使得我们对于她这样的倾心与热爱。对于GIS科学美的有一个渐进的认知过程,掌握这轴 美的内涵,特征与规律,有利于学科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无论在GIS四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还是专业学习,多应当有一种审美的心态,这是做好工作的 关键。欢迎大家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学院各专业研究生,我们每年招70名左右的研究生和17名GIS的博士生,谢谢大家! |
主持人:汤教授的报告精彩不精彩,下面请我们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史照良,他做的报告是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热点问题,让我们有请他做报告。 |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史照良:我觉得GIS论坛特别好,几个讲座也特别的有典型性,我们李院士报告高了GIS的技术性,我们汤教授的报告体现了艺术 性,我要体现它的草根性,草根在哪儿,所以我今天要把这个介绍一下,当前测绘地理信息这一块一些热点问题,GIS论坛包括在江苏有它的特别的意义,因为江 苏是涉及到社会工程类的本科以上院校有12所,涉及到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本科高校有20所,应该说这是在全国来讲没有哪个省,哪个市有这么多的 测绘类的高校。所以我们江苏经常开展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江苏或者我们当前的一些测绘地理信息应该,仅供大家参考。 |
我想讲五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数字城市建设,第二个方面就是地理国情监测,第三个就是天地图,第四个是我们的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第五个是地理信息产业园。 前面有教授讲到了地理信息产业,所以我着重谈一下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从前任总书记到这任总书记和总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 成,330个省辖市数字城市的建设,那么数字城市框架,主要是一库、一平台,五个应用,一个库就是基础数据库,平台就是没有生命网的一个平台,一个是政府 网的平台,还有一个公共网的平台,公共网的平台就是我们天地图。那么还有五个应用主要是,每个城市的典型性就不一样了,主要是示范应用,因为时间的关系, 江苏省应该说在2006年响应国家号召,在徐州、泰州数字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全省13个市,在今年5月份之前有12个城市将 完成数字城市的评审和启动工作。数字徐州和泰州完成了国家级的验收,在去年中央8个新闻媒体在采访过程中就充分肯定了我们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特别是 对徐州,把荒地变宝地,数字城市让荒地变宝地,使原来的塌陷地变成了现在的可供应用地,就是把矿地一体化,把地上地下统一在一个坐标系上,进行分析。腾出 了三万亩耕地指标,按照目前江苏的价格至少在100亿,我估计。那么就是300个亿,这就是我们数字城市带来的贡献,徐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每年都会去拜会 国家测绘局,感谢他们做的工作。 |
这就是地理服务公共信息平台,这是数字泰州,上午李院士已经讲了,我就不多讲了。这个是在环保的应用,现在的非洲,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和国家政策的规划,这 几年没有了,原因是什么?是建立了一个太湖监测平台,我们所有向太湖的每一个排污口,每一个排向太湖的河流都有我们的监测,实时测试各项指标的含量,一旦 发生超标马上就发出信息,就传到环保员的手机上,传到我们南京监测平台,这个平台在去年环保部开环保信息化过程中,专门进行了表扬,并在全国展示,受到了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所以每次他介绍的时候,他都会说这是由测绘局提供的。跟环保有关系的,原来我们现在所有的干部,比如说我们的书记、局长,以前是 经常下去考察,现在是不需要下去考察了,直接在平台上可以看到,非常有用。 |
这里就简单一点,第一个数字城市建设,我相信数字城市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吃力不讨好。第二个我谈的地理问题监测,我也知道今天的李局长就谈这个方面的, 他也讲了卫星,卫星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是技术设备的升级,我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技术测绘上升到测绘与地理信息的更新,那么国家测绘局叫测绘地理 信息局,江苏省测绘信息局也叫测绘地理信息局。我们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明长城长度8851.8公里。这都是我们国情,很多人都说我们国家 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我们,我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不是960万平方公里,这不是正式发布,这是要从技术上面谈这个问题,大家也不一定要外传了。东西跨度有 60度,5200公里。沙漠化每年有18.21,还有我们这个城市大城市。国家的交通压力,水危机,垃圾卫生,生态退化。我们现在城西干道,我原来走18 公里,现在要走30公里,原因是整个城市基本瘫痪,主干道经常修路,非常马上。 |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角度描述的,涉及国家命脉的体系,是以地球表面自然人物和空间的变化,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内容,对国家落实基础的基本条件,做 出宏观整体的综合性描述,跟我们的测绘一模一样,变化特征,就到了我们的地理。这个监测,地理国情监测就是利用我们现在测绘技术手段,综合各个时期的结果 进行分析。从测绘与地理信息,那么地理这一块就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是对地表自然环境组成机构及其规律,自然环境构成与变化的规定, 使描述质量管理相影响的规律,是描述自然环境评估预测规划优化的规定,人文地理就是社会的特征和差异。所以你大部分都是在东部地区,那藏族是分布在西藏和 青海,以及四川的部分地区这个就是人文地理,有宗族信仰,有各种不同的文化差异,那么经济地理,它是研究经济地区活动的区位,以及能力和自然地位,这里我 们要参与国家的决策,中央领导也明确指示,要充分利用我们现有资料进行地理建设,现在很多部门都在搞,普查和监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基础,是我们的业务拓 展与延伸,是科学规划、决策的基础,是独立客观监督的依据。总体上面,十二五期间,2012、2013年完成地理国情信息普查,2014年进行每年的监 测,这个我就不多讲了,我想讲一讲监测的内容。 |
一个就是地形地貌,我们国家平原有多少,植被的覆盖,良好的生态,植被很重要。第三就是水域,江苏69%是什么原因,14%水域,这个是怎么来的。我们有 一些交通设施,居民的管线,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好比如说我们国家开发区,每个开发区国务院批,一般情况下都是几十平方公里,但是你走到哪个城市去 看,大几十平方公里,一个小县城,我们江苏沭阳,我去看那个也是大的不得了,这个开发不控制不行,好比如说这个的管理,这个是农副产品的监测,这个是禁止 开发的,以及监测。这个是三江源植被覆盖的监测,这个是19个主要城市的监测。还有一些水源地的监测。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太湖这一块,这么多化工厂,对不 对?把这个小小的太湖,三千多平方的太湖围在中间,肯定不行。江苏在这一块也进行了试点,成立了领导小组,在两个县开展试点,同时我们也在这方面的工作。 好比如说我们的滩涂,我们要完成270万亩耕地,就相当于一个小的城市,或者是一个县,这么大一个地不开发,要补充我们的耕地不足。我们江苏地区跟其他地 方也不一样,江苏地区属于海拔高层,我们沿海都是在一到二米,就是在我们西北也是二十几米,所以这样地面沉降给江苏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刚才也是汤教 授看到了,历史上的三次海沉,九十年代苏州工业园区开发的时候,苏州开发区地面沉降每年至少5公分,100年就是分的,本身就是高的2米多,那就是要到下 面去了,很多投资商非常他投资的企业安全性。所以我们要进行地面监测,这个呢是对江苏的影响,当时的达到30公分,这都是我们的结果。这个是江苏地区的板 块的不一样,也在几毫米。这个是我们每年的地面沉降,所以有的地方很大,有的地方达到15公分,一年下来最高的达到15公分,这个是沉降的,这是一个沉降 的一个情况。所以沉降非常严重,尽管我们在九十年代末,省人大通过了一个法案,就是要禁止苏南地区开采地下水,我们现在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前两年大概在一公 分以内,已经控制的非常好了,但是这个趋势像苏北在推开发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开发的最危害,这个地面沉降就越严重,主要原因,我分析不仅仅是地质方面原 因,可能还是我们城市太大的原因,硬质路面越来越多,渗水就很少,带来了地下水供应不足,但是开采地下水的热情不减,每个地方都有温泉,都在开发,怎么能 不沉降呢?这是冰川的,湿地的。 |
主要成果,大概就是这么几个,几个规则,最后建立一个系统,每年把这些数据全部向社会发布,大家可以来进行查询。天地图,应该说是我们国家的一号工程,原 因就是我们国家安全,美国地图非常坏,美国所有军事设施要经过审核才能标志,但是中国的东西他故意给标出来,比如说把我们二炮司令员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全部 挂上去,把很多的位置全部放上去,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我们国家多次跟它进行交涉,他不听你的,所以就是我们要做好,不仅仅是我们更多的工作, 对国家也有贡献,算是我们的主观,这一块,这几年我们花大力气,来打造天地图。作为政府的公益平台,产业化的技术平台,服务平台,国家安全的保障平台。我 相信现在大家上网有人说慢,但是我们现在,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说,我今年3月份,今年2月份到3月份,我花了一个半月时间,在5月份肯定可以全部上完,放 到天地图上去,每两年更新一次。任何的地图网站也比不上我这个现实,我们要保证它的数据的鲜活性,使用的便利性,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方便。由于时间的的关系 我就不多讲了,江苏省地图测绘工作。我们就是要把东海的水下给管好,把我们的五大湖包括长江水下地基完成掉,我们每年做一次更新,这个就是我们十二五要完 成的目标。有150亩地,建立一个信息产业园,所以我相信通过我们在座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学生共同努力,我们的测绘地理信息将有更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
主持人:作为学者,作为教授他是官员,作为官员他是教授,三大工程,第一个是数字城市建设,第二个就是国情监测,第三个就是天地图。因此从政府,我们今天 在座大部分都是教师学生,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些国家的需求中找到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所以我们以热烈掌声对他们的报告表示感谢!下面我们有请南京大学的柯长青 教授,他报告题目是创新驱动,科教结合与持续性,主要是谈GIS人才培养的内容,有请!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柯长青: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刚才两位专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我是来自高校的,所以我结合 GIS它的发展最新趋势,和我们南京大学GIS人才,培养一些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来培养高素质的GIS人才。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汇报,这 是一张我们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电子地图,从这个图上来说,我们的地理学院现在东大楼,每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要去食堂吃饭,那么这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 的空间关系,那么从这个地图上我们寻找路径,就可以得出我们这个GIS,也就是说我们GIS问题就应运而生。另外像我们现在一直在网上购物,也是非常普及 的,我们进行购物的话,是叫网上配送,也离不开我们GIS进行网上到货选择,然后进行配送。另外我们现在的美食也非常多,我们要寻找家有特色的美食,也是 可以通过一些网上进行搜寻。另外像我们的住宿等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用GIS来寻找最优的住宿的地点,另外的话像公交、出行,然后自驾游,现在是高速公路 网四通八达,我们都离不开车载导航对系统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 |
主持人:作为学者,作为教授他是官员,作为官员他是教授,三大工程,第一个是数字城市建设,第二个就是国情监测,第三个就是天地图。因此从政府,我们今天 在座大部分都是教师学生,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些国家的需求中找到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所以我们以热烈掌声对他们的报告表示感谢!下面我们有请南京大学的柯长青 教授,他报告题目是创新驱动,科教结合与持续性,主要是谈GIS人才培养的内容,有请!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柯长青: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刚才两位专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我是来自高校的,所以我结合 GIS它的发展最新趋势,和我们南京大学GIS人才,培养一些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来培养高素质的GIS人才。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汇报,这 是一张我们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电子地图,从这个图上来说,我们的地理学院现在东大楼,每天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要去食堂吃饭,那么这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 的空间关系,那么从这个地图上我们寻找路径,就可以得出我们这个GIS,也就是说我们GIS问题就应运而生。另外像我们现在一直在网上购物,也是非常普及 的,我们进行购物的话,是叫网上配送,也离不开我们GIS进行网上到货选择,然后进行配送。另外我们现在的美食也非常多,我们要寻找家有特色的美食,也是 可以通过一些网上进行搜寻。另外像我们的住宿等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用GIS来寻找最优的住宿的地点,另外的话像公交、出行,然后自驾游,现在是高速公路 网四通八达,我们都离不开车载导航对系统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还有像我们农业生产的工作,怎么样的灌溉等等,都是离不开GIS。还有像我们在一些道路,比 如说高速公路的建设,我们通过GIS和光线,进行最佳路径,最小的工程量,最经济的生活方式来进行选线。还有大坝的选址,是考虑地质条件,要考虑水位的落 差,还要考虑建设工程量,对所有的信息可以在GIS里边通过空间操作来实现大坝最佳位置的选址,还有我们无线网络的通讯基站,我们也可以借助GIS,来选 择合适的位置,看基站能覆盖到多大的范围,还有像我们一些管线的维护,尤其是我们底下管线,地下管线经常挖爆了,或者自来水滴漏问题比较多,如果我们建立 了一个详细的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可以尽量减少地下水,自来水等等这一类的损失。还有在我们的土地管理方面,我们可以用GIS系统做一些二次开发,建立土地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我们做的一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例子,同时现在在地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市中心,一些商业中心,那么它的地下比较 高,我们可以通过GIS建立地下监测信息系统,来对一些房产开发商等等,对他选择一些建商品区还是商业区等等做一些指导。另外还有像配电网等等,这个也是 离不开GIS的,还有像汶川地震灾情损失的、监测、评估还有飓风的灾害影响范围,我们完全都可以借助GIS来进行一些灾前的预警和灾后的评估。 |
在城市研究的时候,我们也是离不开我们GIS,可以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这个例子就是南京市几十年来扩展变化,同时我们可以用GIS系统来分析城市扩展 变化,而且可以把GIS结合在其他的一些模型然后和未来的城市扩展变化模拟。同时呢,像用GIS可以做地下水情,可以做一个变化的分析。同时进行商业网 点,商业网点的布置,我们就可以用GIS来进行分析,来选择最佳的商业网点,然后建立相应的商业店铺,然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前面这么多意思,其实就是 GIS的拥有,我们可以归结一下GIS到底是什么,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那么更是我们教育培养GIS人才所需要结合前面的特点来进行的,那么对大众来 说的话,普通大众来说,GIS就是一个可以说,它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电子地图,比如说我们要找市委市政府,可以把电子地图找出来,GIS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地 图工具,我们可以用GIS来编制各种各样的地图,不同地图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像比如说林业上的分析,还有人口密度的统计,完全就可以通过我们编制工具来 编制这样的地图,同时对于业务管理来说,方便信息度,我们有大量的空间技术,比如说非常方便,对一些项目决策来说,它是一个智能化的参照伙伴,比如说我们 在讲滨江规划时候,我们可以借助GIS做一些景观的模拟,然后做一些非常漂亮视觉化的效果,达到重大项目和决策作用。 |
同时,对科学研究来说,GIS是有力的分析工具,这个分析工具就体现在空间上。我们说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扩散,怎么传播的等等,那么这个就可以用我们 GIS进行分析。 通过前面这些例子,我们就可以对GIS做一个定义,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然后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理论,通过科学采集、存储、管理和空间顺序, 以提供对规划、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这样就形成GIS的工具。GIS它的源头,学科源头就是地理学,地理学它是GIS的一个学科基 础,又称为GIS之父,地图学它是地理学的信息载体,所以说这个地图学又称为GIS地图。有下面一些特征,它是应用开发、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管理、 工程分析等等,那么从学科上来说的话,它是横跨了我们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测绘遥感学等等,所以它是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我们看在这个 交叉最终体现,一个是计算机的科学,还有一个工程科学,有理工交叉节气的特点。民用特征的话,就涉及面更广,像能源环境、大气都涉及到GIS。一个是工程 学科特征,第二个是工具学科特征。 |
GIS人才素质培养,也要从这三个学科特征来进行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对GIS人才的需求,培养方面,一个是要做基础研究,第二个重视应用开发。第三个是 行业应用,所以GIS专业人才社会化总量,毕业生就业的门路也非常广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GIS人才培养的话,一个是从操作型一直到复合型,从低端一直 到高端这么一个人才的培养面。培养的话也是基于我们前边刚才提到的一个学科特征,比如说他学习有厚基础、宽口径和复合型这样的人才培养特征,这个厚基础、 宽口径和复合型,就需要其他的技术开本领,还有着一些道德品质等等,所以这个都是我们在GIS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才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从知识 结构上来说的话,一个是要强化数理基础和空间基础的,第二个要拓展领域,再一个是专业知识还有专业技能,这样深度的知识结构。最后我们就得出来了这样一个 技术人才培养,相应所需要具备的一些技能和运用领域,比如说人才培养是从基础人才到高等级人才,这样的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人才的培养是跟社会的需求是有关 的,那么我们现在技术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等高新基础发展,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贯穿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融入到GIS人才培养里边,创 新驱动,然后促进了我们对GIS人才培养,我们南京大学的这个专业是创办于50年代,是在我们李述彭院士创建的,后来在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 我们的黄教授编了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也把我们GIS专业在全国带领的有一定的知名度。 |
所以说我们在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学科技术的创新驱动,经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经过了教材建设,那么也经过了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在课 程改革方面,我们有GIS设计与实践等等国家的课程。GIS专业基本课程相应也根据课程的技术进步情况,做了相应的课程的更新,在教材建设有十五、十一 五、十二五,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又提出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呢,我们建了在中国数字科技管理学院,这个主要是 通过,相当于一个小的范围,虚拟的选择一个选择GIS基本知识的一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我就不详细讲了,它主要是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基本知识,在居住区 来选择这一个超市,通过这个体验区可以实现怎么选择对一个GIS的体现,体现GIS最佳选址。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我们地理信息学院体验区去体验一下。 |
这个主要是详细情况,就是选择一个超市几个方面,比如说人口、交通、区位各方面的因素,来通过不同的空间顺利,进行空间分析。最后选择、确定最佳超市的建 成地点。只有这样商家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 这是通过各种各样数据分析,最后就完成任务,然后就就可以来获取经济利润。同时我们在GIS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将我们的科学研究的成果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重大研究成果应用在教学,像这个里边包含了GIS案例素材库,另外通过GIS实践课的改革,通过活泛一些国际交流,请知名学者进行讲座,广泛的开 展师生的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培养我们GIS的高素质人才,那么这个呢就是一个将我们GIS的一些科研成果,就是在规划里边,我们通过 GIS分析结构进行规划,这些规划成果应用于我们的GIS人才培养。另外像空间分析评价的结果,也应用在我们基础的人才培养上。还有像GIS空间布局、优 化研究,这些成果的话,也是应用在我们教学里面,还有像GIS地图,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些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个是土地应用的研究,这是综合合作的一 个项目,我们国家的发改委合作的一个项目做了一个江宁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其实用了非常丰富的遥感GIS,这个其实是在我们GIS人才培养上 全部应用的教学案例,建了教学案例库。同时我们在GIS项目里面,也进行了应用,因为会用到的非常多的GIS空间分析,GIS建设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我 们教学案例库里边,应用于我们本科生和教学。还有像我们用3S技术做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也会运用到非常多的遥感技术,这些技术做的成果,最后也全部应 用在我们教学案例库里边。同时呢,我们是国际学会交流这一块也是非常的活跃,2009年,我们和国家遥感中心,还有空间局进行了合作,有很多的学生进行了 参观。请很多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扩大我们本科生的知识面,像李朋德,他以前也给我们做过报告。这是这样几个方面,当然我们也有更多师生的互动交流活动 也是有的,通过科研,去年这样的话,可以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科研训练是通过,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我们最近几年都为国家很多项目,我们一个 项目基本上有几十个导师参与,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我们基本上从三年级开始,到我们的本科生就直接参与了我们科研训练项目。所以说提前介入研究性的教学工 作。本科生参与了GIS系统的开发,像土地规划应用管理系统,这是本科生参与,因为本科生相对来说编程能力比较年轻,就是比较强一些,参与了这个工作。像 浦口土地的规划管理系统,像常州市的宗地地价评估信息系统,本科生参与系统管理开发以后,进行二次开发,就做了非常好的锻炼,锻炼和学生非常好的二次开发 的技能。还有需要我们根据一些设备,来获取校园的一些图,建立三维的数字校园,现在也是做的非常好。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参与国内外相应的GIS开发等等一些 大赛,这样就有自鉴和朱芳莹,还有建的3D建筑模型,这都是本科生直接参与了工作。还有像ESRI GIS也开发了一些别的系统,也是获得了奖项。大赛我们这儿的学生都是积极参与,支持的工作。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的国际学术活动,通过大的学术活动,让 我们的学生和大家面对面交流,这样对人才培养的话有非常大的作用。 |
所以说我们在GIS人才培养精英这么一个过程,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地理信息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我们到后来阶段就是到了人机交互阶 段,到八十年代的话,就是早期我们这个GIS培养,就是用早期版本的GIS软件,再后来的话就是GIS操作。到了2000年代,就是有移动GIS开始出 现,到2005年海量数据管理,空间共享,通过不同发展,GIS技术经历了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的软件,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云这些阶 段,现在看地理信息云的话,我们前几天GIS这个论坛名家走进高校的活动,老师都讲的学术报告,像我们对教学人才培养这一块,也是要把云计算和互联网新技 术传授给学生,所以说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这一块也经历了这么一些阶段,是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软件、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云这些阶 段。根据不同的阶段,所以说它技术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是说相应的特征体系的调整,在地理信息阶段的话,增加了一些计算机的特征,那么加 强学生的时间控制能力,我们排了很多的实习课,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改革,让学生更多的实践。在信息系统软件这个阶段,就相应增加了GIS设 计、空间数据苦还有地理信息学等等这样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改革的话,这个是多媒体教学,那么我们提出了一种概论,这个也是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教材。在 GIS cience这个阶段,提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概念,地理信息机理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理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构建GIS教学案例库方面做了一些改革。 在ervice,我们做了一些相应方面的资源库的建设,在GIS云这个阶段的话,课程体系,进一步作出调整。增加了计算还有开源GIS的教学内容,最后我 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一个总结。GIS就是1953年就是加拿大的学者首先提出了GIS的概念,也就是将传统的技术学向计算机系统转变,经过50年的发 展,GIS已经从最初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发展为广泛的信息服务,发展为国家空间信息的关键技术。面对GIS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 以受到高层次综合型GIS专业人才为目标,构筑GIS高端人才培养与创新技术基地。我的报告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
主持人:现在我们知道南京大学为什么这么牛,这是管科研的副院长,把教学能够做到跟我们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把这个学科构造起来,所以我们对它的报告表示感谢! 我们下面还要请一位牛人,他作为学者他是教授,作为企业家呢,他是副老总,下面我们有请谢忠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地理空间信息云引擎关键技术研究,大家欢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忠: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科研工作,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地理信息发展,刚才各位教授也谈 到了云计算,在云计算环境下,地理信息必须要向云来进行发展,我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云技术发展及趋势,第二我们要来架构这个云要有什么样技术,怎么样 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把云打造出来。那么最后就是把我们的实践,我们做的一些工作来做一些介绍。 |
主持人:现在我们知道南京大学为什么这么牛,这是管科研的副院长,把教学能够做到跟我们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把这个学科构造起来,所以我们对它的报告表示感谢! 我们下面还要请一位牛人,他作为学者他是教授,作为企业家呢,他是副老总,下面我们有请谢忠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地理空间信息云引擎关键技术研究,大家欢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忠: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科研工作,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地理信息发展,刚才各位教授也谈 到了云计算,在云计算环境下,地理信息必须要向云来进行发展,我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云技术发展及趋势,第二我们要来架构这个云要有什么样技术,怎么样 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把云打造出来。那么最后就是把我们的实践,我们做的一些工作来做一些介绍。 |
谈到云计算,是信息科学,经过科学发展得来的。实际上大家再回顾一下,那么云计算从我们计算机1946年发明第一台计算机开始,我们计算机要完成不断增加 的任务,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面临的危机,从危机把我们任务分布到,我们通过网络,通过网络把专业领域连接起来,把分布式计算更加规范化。现在建立 一些,像我们个人比较强大的这一块,我们建立大的计算工程,网络化计算能力再集中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云计算。到底云计算,我们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一个轮回。我们的地理信息技术也是有相应的进展,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简单对比了一下,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地理信 息数据存储技术,地理数据计算技术,和服务技术,这三个方面,传统的技术在传统的GIS平台,或者传统的技术平台这一块,它是有相应的技术缺陷,不能完全 满足云计算时代的空间信息计算的要求,在这个中间信息计算的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要求在我们存储方面进行虚拟化。服务和数据,就是我们所有的这些工程开 发,在资源里面能够进行不断的迁移,而且我们的服务能够整合,就是这么几个特点。归纳起来,云计算下面我们需要一个引擎,支持云计算的引擎,这个引擎特点 就是有四个,可伸缩性。功能与数据的分离,自适应性,还有我们的功能服务的聚合性,通过具体,必须要有这几个特点才能称得上云引擎,才能对架构进行相应的 计算。构架物理信息空间的一个中心,大家可以看到计算中心,最下面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把这些物理资源通过相应云操作系统到云的虚拟化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变 成一个标准化的虚拟资源。 |
在这个虚拟环境之下,我们才能够架构我们地理信息的云的服务层次,首先我们设置云空间信息的基础设施这一块,包括相应的存储、集群、管理、安全等等的一些 技术设施,那么还有软件,那么在软件上面,包括我们的地理计算服务,目录服务,安全服务,数据服务,还有相关行业和行业应用服务等等,有很多的,我们的服 务管理,服务的跨平台。我们建构地理信息云,地理信息云需要有一个引擎,需要有一个基础的引擎,那么我们把技术引擎里面需要涉及到相应的技术方面,第一个 就是微内核群技术。就是我们把相关的地理信息核心的功能,核心的这些处理,等等的功能把核心功能,形成一个微内核,把一些大部分构成其他的,数据交互,数 据的前端和末端,前端数据来怎么来的,跟用户交互操作等等这些东西,要剥离出来,剥离在之外。每一个功能都以服务形式存在,我们的虚拟资源里面能够帮助进 行单独的服务,我们要设计的非常好,设计的非常标准,相同的功能,或者相似的功能就组成了一个微内核群,通过这个微内核群进行了一系列扩展的连接。通过微 内核群的技术,我们就很容易来实现跨平台的操作,大家知道在云计算时候,我们对用户都要隐藏我们所有平台的信息,我们这个跨平台就指我们要跨操作系统,要 使我们微内核群,我们的GIS系统在各个系统下面都可以运行;另外我们跨GIS平台,现在很多用户建立了GIS用户系统,这些系统之间要相互的交流,就需 要能够通过一个相关的处理让它能够跨平台。这个我们就通过数据中心的分界线,实现平台的一个跨越,那么这是跨操作系统相应的硬件平台,硬件架构。我们在跨 平台基础上组建了虚拟化,大家也都知道云计算的一个核心就是虚拟化,包括我们所有的资源能够虚拟化,能够动态的,增加动态的,能够有一种,我们的地理信息 数据也需要来进行虚拟化,那么我们的数据模型,通过微内核群的技术实现虚拟化的总体,那么整个就是说,实际上建立一个高效无缝,多尺度,多时相的管理。 |
虚拟化存储管理,GIS应用到了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可视化的展现,现在信息应用发展,我们二维,我们平面,我们三维GIS,三维信息系统越来越多,还有时 空,还有其他的同样数据来源不仅仅是满足于我们地图这一块,那么我们空间,空间来源的,今天上午李院士讲的遥感。我们除了地面空间以外,还有地下空间的应 用,也是我们会整个空间管理应用的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就是通过在虚拟化,在虚拟化的建设设备支持下,在虚拟化环境下面,能够构建流程,我们的三维的展示, 构建相应的数据分析,这里面运用技术,包括我们的二维模型构建,包括我们的动态可视化等等,进行相应的集成。关于技术里面,我们所有在谈到云计算,到网络 计算到云计算过程中,在我们所有信息服务,我们可视发展以服务形式来提供的,我们的服务一系列的,提供了地理信息的服务,服务于人群,服务就需要进行相应 的管理,和管理维护的这么一个技术。包括我们的帐号,我们的安全管理,我们的服务的发布注册等等一系列的工程,另外一块在云基础上,我们更重要的一块是聚 合,怎么样来聚合我们的各种服务,我们的服务能够动态的,来聚合相应的系统,聚合的管理,这是技术的管理方面。 |
通过管理系统集成,可搭建的技术,能够灵活自由来构建我们各种各样应用系统。整个在云上面各个应用能够做一个功能,能够动态来构建应用系统,构建出我们用 户需要各种各样的应用。作为一个地理信息云计算的云引擎,那么在云的环境下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我们需要支持高性能计算,现在高性能计算要支持CPI两 种计算机群的计算。 |
下面我们云引擎的实践,我们所开发的一个云引擎的基本架构,来构建相应体系。我们在4月10号发布了服务平台,这就是云引擎,这是我们的数据中心,这是跨 平台,包括实现我们空间信息数据的高度集中。通过这个板块能够让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再上面,我们构建的一个叫Appcenter应用中心,我们通过极端 的开发和构建,能够提供相关各种各样的系统方案,同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通过设计中心,应用设计中心的工具来快速搭建开发相关的应 用系统,在不编程情况下搭建相关的应用系统。这是一个基本通信的部分,我们从云引擎的管理,我们把这个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包括开发服务,在管理平台里面 数据管理的一个情形。在服务平台,我们的架构,相应云的服务的服务设施,服务技术。我们整个通过这个云平台,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可伸缩虚拟存储,通过集成共 享形成相应的云引擎,通过云引擎可以构架我们各个行业应用的一个机制,包括各个方面一系列应用的云技术,实现我提出的几个目标,全方位的服务。通过云引 擎。开放式大平台,资源高度整合。 我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四个报告是非常的精彩,第一个报告是把我们的GIS和艺术相结合起来。第二个报告是我们把GIS和政府的需求结合起来;第三个报告是我 们GIS,我们教育应该干什么事;最后一个报告是把我们GIS和我们现在最新的云计算,等等无线网这样的技术结合起来了,所以说今天下午四个报告都有特 点,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上面四个报告表示鼓掌! |
主持人:各位代表,2012高校GIS圆桌论坛,前两届论坛分别叫做GIS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及GIS的就业、产业与事业。那么简单的概括呢,可以叫 做GIS的三天三业 。这一次呢筹备组想了一个题目,叫做“GIS的新服务、新技术、新时空”,简称GIS的三新。我就想,按照这个思路,下一次的主题,这一次是三新的,下次 应该叫做三长。简要介绍一下GIS的圆桌论坛,GIS4圆桌论坛是在主席台,有一排椅子围成一个圆弧的一小端,底下所有的代表呢,是一个圆弧的一大圈,合 起来称之为一个圆桌,既然是圆桌,大家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在旁边的少数同志发言机会多一点,但是请大家完全以平等的方式交流,在台下就坐的代表如果能把台 上的代表问倒,或者往死里整。 |
他们是方裕教授、刘永教授、丛远东教授、史照良教授、白泊教授、邬伦教授、安荣教授。有请他们上台,这个党找不到了,请有关工作人员跟党联系一下。在清华 大学党还没有找到的时候,我向大家推出一下北京大学的邬老师,在昨天的南京大学报告当中又提到了云计算,我觉得在前年报告还是云计算,我不知道为什么天天 在提云计算,我昨天睡梦当中琢磨了,琢磨出来的,是不是邬伦的原因,好像跟云有点关系。开个玩笑,各位代表,那么当前GIS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新兴的服务, 其实在今天上午的主题报告和下午主题报告,大家已经多谈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包括今天整理出版的激情飞扬讲话当中也提到了,在南京有一个《非诚勿扰》的节 目,这样一个服务不仅仅是信息联系,GIS已经把男女的配对信息在空间上、时间上表达出来了,大概丛秘书长会领跑中国的公益事业。除了这样一个服务以外, 我们有更多的服务,最近国家地理信息研究学提出了中国地理的监测,这也是一个新的服务业态,新的GIS服务的话,进一步的促进了也就是说支援地理信息,智 慧地球等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这样子一个高度的发展,我们又可以看到它把我们GIS最关心的时间、空间从力度上,做了这样的预计。从尺度上变得越来越 广,特别是在今天李德仁教授又提到了天空一体化的体系,让我们看到了GIS的新时空、新目标、新未来。 |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党的到来!昨天我们党安荣教授和童小华教授在东大做报告的时候,他们提出城市规划的这一个问题,他们提到的是两个问题,不是同一地 点,同一时间,你们两个都是提到了规划的问题。开个玩笑。那么我就接下来的话,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出现了很多的新型服务业态,除了地理国情服务业 态,我不知道还有其他方面的新型服务业态可以来用GIS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各位嘉宾可以先仔细考虑一下。那么我想先请底下的代表,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就是关于地理信息的新型服务业态,各位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专家,请先考虑一下。各位有什么问题最好是脱口而出的,能不能先抛一块砖出来。 |
提问:老师你好,关于GIS新的服务业态,我自己说一个,不知道各位老师是不是认可,GIS或者是数字城市整个的这一套系统里面,可以设计出一种信息化的 城市开发模式,这个信息化开发模式可以使得传统情况下,原来有地域的城市开发转变成为网络城市开发,使得城市开发里面,也就是形成的这些城市要素,不再依 赖于形成土地的局限,而是通过网上平台,使得这些城市要素来自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几乎来自于全国甚至全球,依靠全国或者全球的力量整合起来开发出一个新的 城市,我再说的简单一点吧。也就是实现城市的异域开发,城市不再限于当地的局限开发,而是由异域,转化为其他地方的。 |
主持人:是不是请邬老师回答一下,顺便翻译一下。 |
邬伦:我没太听得懂。 |
主持人:请党,党很聪慧。 |
党安荣:为什么我主动请缨来说,其实我要先给大家道歉开始,大家发现我迟到了,为什么迟到了,因为这位提问题的同学,因为我们昨天下午在走到东南大学的时候认识的,他提了和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所以我在这儿就先给大家表个歉意! |
主持人:党也会认错。 |
党安荣:我就这个同学的提问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为什么迟到,就是在讨论这些问题讨论的非常热闹,忘了看表了,直到会务组老师给我打电话,我才赶紧跑过来。 刚才这位同学我觉得他很不简单,首先我们还是给他一点掌声,然后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他是一个大三的同学,不是学GIS专业的,是学数学的,但是他在自己 修数学过程,对我们城市开发的问题有很深刻的思考,而且他的思考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所以他刚才所提的问题,就是说根据他所观察到的有关城市 发展这种现象,他认为我们现在经常做一些,无论是经济开发还是城市发展,我们往往政府主导,先给来一个什么规划,这样我们城市建设往往达不到相应的目的和 目标。所以他就想出了一套办法,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城市,正式开始建设之前,我们就来一套建立信息技术的网络,然后来进行有关的未来城市的经济社会的一些方 面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我基层政府或者是企业向城市建设的开发,未来想法,我未来一系列基础设施或者是企业、商业等等,按照每一个方式发挥信息之后,让更 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正式决定城市建设之前,构建起来一套相关的体系,那么当你对这个体系构建到足够一定的规模,一定的经济总量,一定的运行的模式之后,再 开始做城市建设,和思维的方式。所以基于他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到底我们这种方法是不是可以提供给作为支撑,刚才大家也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自己感觉可 能这样的一种思路是值得肯定,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我们任何一个供应商,或者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借助于网络上所发布的一些信息,不管你这个信息有多 么的详细。那么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社会因素,经济的因素要去考虑,所以呢,吸取信息的支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自己感觉这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先说到这儿,先抛一块砖头跟大家表示一个歉意,然后我们继续进行讨论。 |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请各位先回答一下我刚才的问题了。你觉得有哪些东西是GIS新型的服务业态,我不知道是从邬老师开始还是从? |
方裕:刚才教授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这是我们铁齿伶牙的名牌主持人,所以我觉得现在的GIS发展,绝不是走在一个,我们过去叫做阳城白雪的阶段,我们现在 服务的渠道,服务的模式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拓宽,关键的问题在那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够了解我们现在哪些部门,哪些企事业单位,以及哪些我们集 团的用户需求,这个是非常重要,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讲我们广州市,去年曝了一个奖,也是说的我们GIS服务模式的研究,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在广东有个 例子,他是专门做,把这个啤酒,每天的啤酒,送啤酒。他是做啤酒配送,实际上过去大家觉得,你们主要做传统的,做什么规划部门,做国土部门,实际上在他们 那套应用的领域就更大,比如说他们送啤酒每天早晨,大概这些人都是在广州市差不多每天送的啤酒有20个点,规模是非常大,就是要送的这些点。小店也送,送 的过程中,这些人都是用小车,送上去以后,他作为配送的人他知道这个客户应该在哪个地方,但是呢这个位置他并没有在我们空间上能够反馈出来,所以我们有一 个公司他就做了一件事,他说我把你这些配送点,我们可以用空间的方法把它能够空间化,这个企业这个好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不在现场能够管理现场,提出这 个思路就帮助他做,一下就匹配了60%,本来是要三个月做的事,他们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做完了。 |
主持人:这个系统好像是你开发的吧? |
方裕:没有,做了一点工作。 |
主持人:挣了多少钱? |
方裕:这个钱这样,钱我是做开发的,真正是企业赚了,我们拿的小钱,好不好?这个事情实际上我们认为现在开拓市场,关键就是我了解不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 能干什么,这个鸿沟就是一张纸,大家一捅破愿意进入,我认为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市场是非常大的。我觉得我们开拓市场是非常大的,我把话筒交给他。 |
主持人:我们说所见即所得,你只要有需求,我就能满足,是不是这个意思。丛秘书长掌握太多的宝典,能不能贡献一点。 |
丛远东: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数字城市,什么叫智慧?你比如南京要炸这个桥,就要提前进行规划和考察。新型服务业态,我们形成一次新的革命,如果将来我们 建设三维,我们人力的管理和服务,我们服务业态,这个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我们知道,我们要有一套完好的应用,我们有一个信息发布。我说一个事情,现在我 们在座的各位专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管理的思想和管理的行为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想我们的智慧城市就可以实现了。 |
主持人:谢谢丛秘书长,丛秘书长是哲学出身,上升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层面上去了。史局长。 |
史照良:我想借助我们南大校友,原来我们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告诉我的,他在2005年12月31号,记者都登过报的,他在登车的时候,跟周围记者介绍了 一下,他说GIS不得了,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这一位省长姓吴,我想他这个目标今天没达到,但是他这个愿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座的地理人共同努力,这个肯 定能达到。 |
主持人:刘总。 |
刘永:李老师提的问题空间非常大,又很具体,就是GIS如何为新型服务业态,我觉得刚才我们教授说的非常好,无所不在,无所不能。GIS这几年越来越走进 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身边。我觉得今后GIS就像我们用水也用电一样的方便。那么我们每天都在用水和用电,好像没有感觉,但是我们一旦离开它的时候,我 们就会遇到困难。那么GIS我想以后也会是这样,离开了它,我们就会遇到困难,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我们不再关心是谁在为我服务,只关心我们接受 了它的服务,我想这就是我们所有做GIS人的目标,也是我们在座年轻的朋友要思考未来我们的目标更快的时间。 |
教授:GIS不得了,给社会带来了富裕,取得了大的成就,现在GIS是什么,能干什么,我认为GIS的是1980年,但是当时我和咱们现在认识不一 样,GIS现在到底怎么发展,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所谓的30技术,GPS这是大家都认可技术,后来出来的4D,这是移植美国了,美国当时过去的那些传 统,系列地图网。那么现在GIS的发展到哪个阶段,我前段时间和人了解,现在GIS发展是什么,我这里说一下,GIS现在的发展关键有三个S,三个S,也 就是聊天聊出来,三个S,第一个S标准,也就是GIS必须走标准化的道路,搞GIS必须参与标准,不管是企业、高校、政府,要有统一的标准,这是第一个关 键。 |
第二个关键,可持续,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GIS我觉得也需要靠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既要考虑到昨天、今天同时也要考虑到明天,不要追求50%的发展速度,但是可持续的发展,我觉得和经济是一样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S,战略思维。谢谢大家! |
主持人:刚才他说的不得了,了不得,中间少了一个东西,叫做存在幸福了不得,寻找原因得不了,改进措施不得了,谢谢! |
主持人:刚才他说的不得了,了不得,中间少了一个东西,叫做存在幸福了不得,寻找原因得不了,改进措施不得了,谢谢! |
教授:我发现满春教授不光是做教师的,而且还是做名主持的,今天人比较多,目前的这些主持人不如满春的发型比较好,又显得成熟,永远跟着你走。而且呢满春 教授不光是有风范,今天给我们出的题目,我认为出的非常好,新服务、新技术、新时空。刚才几位嘉宾领导、专家,谈了很多看法,对我们也非常有启发,那么我 呢也试图谈我的想法。首先是关于新服务,从过去现在和将来来看,我们GIS大家都知道最早的是它的范畴,大家的理解就是地理信息,那么后来的话到90年代 的时候提出是另外一种,最近几年对这个S理解的话,提升到了一个信息服务。在过去实际上服务也有,只不过以前的服务GIS是面向政府地理研究等等,这个服 务到目前为止,到现在应该说有了很大的长进,不过还没有到头,因为这种服务的话,在我们国家与之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在空间这一块做的还不错,但是实际上对 于我们这些方面来说,我们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那么这种服务的话,显然刚才前面刘总还有几位专家说,实际上我们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实际上我们是随时随 地,需要我们的地理信息服务,也就这么一个需求的话,意味着我们服务的方式将要改变。因为以前服务基本上是这种专业对专业,GIS对某一个应用的专业,或 者某个政府。很多方面从它的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形式,很多方式,开放程度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那么面向企业,面向老百姓呢,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政府部门可 能会对GIS的一些信息中心,对我们企业应用,你不可能要求我们企业你也去搞GIS中心,所以对我们个人的话,我们南大五个硕士生,或者五个本科生你才可 以用GIS,才可以得到你要去什么地方怎么走,这肯定是不现实的。这样的话意味着我们整个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都要创新。反过来对我们建设也是一 种新的契机,刚才前面也都提到了,我们的地理信息产业的定位,不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也是现在国家倡导的唯一同时还是新型的服务业态,据我们的调查, 在唯一同时对信息服务。 |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话,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真正让企业和我们的社会公众确实能够得到这个服务,毫无疑问这个产业可能会比目前其他的一些,一两个公司,或者是某 一个方面,我们做过这儿一个测算,将来信息服务产业应该是万亿级的。那么这个是我们服务将来的明天,现在的话公众信息服务和企业的服务刚刚开始。那么可能 将来的发展,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就是说,我们可能就能够得到相应的信息,相同的服务。这靠什么呢?要靠新技术,显然的话这么大量的,相当于是一个海量信 息,如果定位到这种程度,不光是随时随地了,可能是一个无限的服务,或者是一个近乎有限的服务,那么这样的话,我们信息怎么来进行服务,就相应的需要进行 交流。我们空间定位信息,我觉得现代的测量技术手段,但是变化,我认为将来就是把物联网整个整合在一起,我们需要云技术。那么最后的话呢,可能对于我们 GIS发展来说,完全可能是一个新的时间和新的空间,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总的来说,我认为可能最近开始,GIS应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这个 GIS和个人不应该是本身,包括我们GIS协会,产业协会,比如上海世博会,包括目前我们所谓的定位导航,定位导航如果没有地图,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另外 定位导航服务,你没有大量的PY的信息,你也不知道到哪里,所以的话,我认为从未来的发展来说,可能将来能够是一个方向。 |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方裕老师做一个简要的点评。 |
方裕:关于新型业态谈的也比较多了,但是这个面是很大的,我从GIS角度,干什么的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中我们很关心的就是在众多的领域中能够加上地 理位置的信息,或者地理位置的成分,使得这些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化,和将来更加概括化,我要想谈的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说GIS确确实实不管,有的 人85%,有人说95%,能不能进行信息都和它相关,不管是多少,反正是绝大多数。解决不了,所以我们现在80、90%的信息如何进行相关,你解决不了。 那么GIS本身技术上。我们的分析手段,分析方法也还有很多的局限,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所谓的三维,用的计算机学科术语来说是三维实体表面。所以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尽管90%多少多少,但是并不是说GIS就能解决90%多的问题,不是。所以这有待于我们的年轻一代在GIS的核心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突 破,使得GIS能够解决问题,刚才我已经说过,需要GIS,能够用GIS来解决的方面不断扩大,这个是我认为在座的年轻人使命所在。 |
主持人:因为GIS还有很大努力的空间,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也使我们不担心。刚才方老师和邬老师发言当中已经阐述了,对GIS有新的服务,支撑技术当中已 经提到了GIS及未知服务,也提到了邬老师提供的自愿信息技术,更多的话,还涉及到云计算、物联网等等的互联网的拓展和进步的这些技术,其中也说到了刚才 方老师提到的三维特别是智慧地球的这样一个技术,那么这一些新的GIS技术的话,能够一方面帮我们来支撑很多新兴的服务,第二方面也改变了我们地理信息系 统有关空间,有关时态等等的认识和操作的局限性。 接下来的话,是不是下面的代表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针对我们嘉宾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 |
提问:你好邬老师,刚才说到我们GIS应用,比如说不能简简单单跟企业合作,各方面的服务,就是做的还不好,比如说公共服务,但是我认为如何要展开新技 术、新服务的话,我们能不能再进一步去看,比如说现在我从仙林到南京南站我坐地铁,需要一个小时,但是我从南京南到上海也就才一个小时,但是现在由出现了 一种局限性,比如说我可以看着坐的实时路况,我关注的是时间的成本,能不能省下,我认为即使下一步跟产业,比如说跟公交公司做一种合作,然后从公交公司来 突破,比如说大站快车,公交公司怎么发展,不应该走进每个人,而应该去跟社会的各行各业去发展,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
主持人:各行各业都是由人来组成的。 |
邬伦:这个同学问题提的太好了,也代表他比较深刻在阐述这个东西了。你提的这个问题恰恰说明我们地理信息服务需要有创新,需要有发展,比如说你刚才提的第 一个方面的问题,我可能还有地位上的考虑,说明我们现在的服务,还不够广,还不够全;第二个的话,反过来对于公交公司比如说加密一些班车,比如说有快车、 有班车等等,我们刚才地理信息服务简简单单,目前我们有很多专业技术网站,搜狐和新浪都有,就是简单的,看个路线,或者是查找几个商场有什么酒店之类的, 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公共信息服务,但是我们将来可能真的需要智能化,或者智慧化,我要求是省钱的方式也好,我要求是快的方式也行,在这个期间公交公司也好, 或者是我们的交管部门也好,或者我们城市将来从规划部门也好,能够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进一步优化,这个信息服务将来不是一个简单,现在服务就像我们 刚才刚用GIS,只是用了查询,你水平再高一点的话,可以做分析,再高就是做比对,恰恰你刚刚所说的,正是将我们的新型服务要发展,而且的话这个发展,不 是说服务于一两家企业,而且形成一个地理产业的生态,一个生态链。比如说现在电信,电信的话,现在苹果起来,大家比较喜欢,但是不仅仅是物的问题,精巧的 问题,微软和苹果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链,我们想想看,大家想想iPad和iPhone上面有多少个软件,在这个服务过程中还有人再搞服务,包括我们政府很 多服务,它的发展,它的繁衍,可能会深入到我们每一个方面,我们地理信息,那么实际上我们GIS不要把所有的工作到我们这个学科来解决,我个人以为,刚才 说的那些,多说两句,个人以为将来再进一步新时空的发展,可能是外在隐形系统,李院士也有相关的计划,就是信息技术时代。 |
我举个例子,世界上将来的话,我们所有信息可能都会加实名标签,更多的也就是行业里面自觉或者不自觉。就像我们以前,五十年代的时候描述社会,共产主义,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电气化,我记得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发表论文,说是基于计算机的什么分析,我们现在发表论文谁还说基于计算机,肯定是用计算机,现在 很多论文肯定是基于GIS。我想将来真正到了新时空的阶段,可能GIS已经成了,但是我们所有一切新型的都砸上了一个时空标签,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反过来 的话,我们刚才说的,那么是一个外在的原因,谢谢! |
主持人:他们对话说明了一个情况,就是刚才丛秘书长说到的,要改造一个人不容易,要改造世界就太难了。第二个话,刚才又说到的,这个技术真正的走向成熟以后,可能这个技术的也就服务于全社会了。 |
提问: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山东科技大学刘冰,我有个问题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就是我看新技术、新服务、新时空。 |
主持人:一位是7位男嘉宾,1位女嘉宾,非常7+1。 |
提问:在新技术当中,在云计算这一块,就是他当然也是一种新的技术,也是一个新的服务模式,也是一种能够给我们创造一种新时空的一个东西,那么实质上现在 这个云这一块,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惑,也可以说,因为云这个词在我们汉语里,几乎可以加到任何一个名词后边或者动词后边,就是有很多误区和泡沫的东西。你 像他在支持这种。 |
主持人:是云给你的困惑,还是云计算给你的困惑。 |
提问:云计算和云模式这一块给我很多的困惑。 |
主持人:你用过云计算吗? |
提问:简单稍微用过一点。 |
主持人:能举个例子吗? |
提问:在分享云计算的服务当中,因为这个计算模式,计算的共享,或者是通过云来使用的话,它是一种新的东西吧,就是说云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并不是很难琢磨 的东西,我就在想,如果说作为我们,如果是做企业的话,做到这个企业当中,这个我们都在用云,怎么样来使用它的这种成本控制,你像,能够一个企业能够把握 云的成本。 |
主持人:你的问题是不是说,能不能由哪位专家帮你诊断一下。 |
提问:我请一下邬伦教授,在云和即时的结合方面,在发展上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怎么样消除我们这个泡沫和一些误区,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我们刘永总 裁,因为我对中地这一块也比较感兴趣,因为我们学校在中地这一块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中地的技术下一步和企业的发展,和云结合起来,有没有这样一个阶段性的 策略或者是目标,好,谢谢! |
主持人:谢谢,你挂号挂的是邬伦教授,我想给你寻找一位专家叫方裕教授,因为方老师关于云早就有了非常精的概括,就在上一届的圆桌论坛就有过经典的论述,如果您是中地的发烧友或者是追星族,应该知道中地最近有关云计算已经有新的产品推出来了。 |
方裕:这个事情是这样,云计算也好,物计算也好,它就是一种技术,这个技术提出来是七十年代的后期,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了,一直很疑惑。原 因是对它的期望过高,因为这个分布式计算,首先就要涉及大量的机器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解决非常复杂的同步问题,所以一直到现在到后来分布式计算,七十年 代,我们就换名字,我们就改为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新鲜可靠的保质期,是越来越短的,所以网格计算是比较早的,云计算、雾计算、水计算,最后到水了。因为 大家对于它的期望过高。这里面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是如何能够理解计算核心,这个事情现在,我反正觉得,大家全部都理解还要很长很长时间,不要说刚做一点 东西,张三的问题没过呢,张三过了,李四的还没过呢,这个一串下来,也就是说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等待,用计算机行话来说需要解决许许多多的同步问题,来来回 回,现在这个问题作为计算领域讨论是可以的,如果说我们淡淡的谈云计算,跟GIS结合,谈不清楚,原因是计算逻辑的程序,秩序我们搞不清楚,我们就没法谈 这个事情,这个问题到底是变快了,还是变慢了,这是我们之所以到现在,原因呢,就是技术问题,计算逻辑的问题,计算逻辑的形式化搞不清楚。搞不清楚算到哪 儿才能知道,这个事情。 |
主持人:在地学上面特别明显,地学的魅力就是不可预测。 |
方裕:要在适当的程度上去应用,适合我们的领域问题,不能一谈就是云,一谈就是雾,一谈就是雨,仅此而已。真正要做实际上,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应用呢,这是 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有一套这样的办法,这个我觉得可以有专业,不是说不可以考虑,源头上把事情搞清楚以后,搞清楚了以后,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淡淡只是谈云计算是不行的,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没有。 |
主持人:谢谢方老师!一步一步发展到最后是裕计算,是方老师的时代。 |
邬伦:我想稍微通俗解释一下方老师说的,方老师说的确实对云计算也好,云服务也好期待太高,现在各地对云计算炒作也太多,以至于我们对云计算很多的理解, 通俗理解也不对,前些年大米也炒的很凶,有人卖的米比别人的卖的贵一倍,就是炒作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如何来解析,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从应用角度 来看云服务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新的东西,在我们信息领域,在我们传统行业,我们很多在,我们比如说最简单的道理,只有电场发电你才能用,你不用学电力的 知识,我昨天举了个例子,我们古代云服务的话应该是专利,你要买东西不用自己去买,你只要掏钱就完了,看你的服务收费,不就是你的云服务吗,同样的,刚才 那位代表问的,说我们这里到底怎么来用这个问题,对企业,对公众,然后的话,如果要是从复杂的角度,这个问题方老师已经谈过非常明确了,可是还是有不确定 性。对我们企业来说可能有这么几个大问题,像刚才这样的,我们怎么样管理我们的商业网点,广州有个公司做的很好,怎么样把这些给管起来,你说自己搞一些数 据,自己搞一些工程设计和工程分析,那也不现实,我们能有这样云服务企业来打造这样的网站,全国的公司都可以在这个上面来定制它的服务,把它的相应的要 求,那么这种云服务就是很现实,事实上的话现在有一些企业,也是已经进行了应用,遥感技术我觉得对企业对公众是这样,你不需要自己买这些数据,你在网络地 图,当然很复杂的查询没有,最简单的驾个车什么的马上就可以告诉你,这是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
我想的话,可能就是这么一个路线,可能先是一些简单的,由一部分大的这样的网站来建设,来逐渐的扩展,在这个地方可能会延伸出,广告公司就是做广告的,比 如说在这个城市买了一千个、一万个广告牌,在这个上面看它的位置,看它覆盖的范围。GIS最高发展阶段我们就像我们看金庸武侠,练了49招,最后可能没有 招的阶段才是最高的。 |
主持人:有请刘总。 |
刘永:刚才两位专家把技术这一块解释的非常好,解释的非常清楚。我还是延续我刚才所说的,其实我前面说了,刚才陆老师也说了,以后你不要问谁在为你服务。 |
主持人:问题是中地为他提供服务。 |
刘永:你得到服务就行了,所以中地实际上也在思考未来的服务业态,那么我们近期4月10号发布了IDSS,就是共享服务平台,应该今天下午的报告谢老师介 绍,我们IDSS功能特点,以及它所带来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它是云服务的一个有机。那么我们会每年持续的根据现在的社会需求提供我们的新产品的发布。下 半年,我们还会推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平台的发布,明年或者说我们已经成果出来了,还要有一个应用的过程,未来的2到3个新产品,陆续要发布,那么我 刚才说他们学校开了这个课程,我希望我们的同事能够关注这个学校,我们要跟踪他们的需求,同时我们也会思考如何使GIS服务渗透到各个不同的角落,让所有 需要GIS技术支撑,来为本业务服务的这些企业,这些开发的技术人员,甚至是在校的大学生,都可以廉价的使用GIS技术,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去观察社会所 需要的GIS应用。如果说,有这么一个环境,我想GIS的服务,就会逐步的达到我说的,非常方便,我用一个小时我就付一个小时的费用,不需要去开发,也不 需要去买软件,甚至也不需要配置硬件,那么这一块刚才,这是我们GIS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的责任,中地已经在朝这个方面的需求在做技术公关,和技 术法系。所以也希望所有的,也为我们GIS的厂商提供更多好的思路,我觉得现在GIS企业的发展,不在于它的技术,而在于需求思路的突破,这是一些思路的 突破,它超出了技术的范畴,那么等于我们做技术的人,有了新的想象,新的目标去突破,我想刚才方老师和邬老师都是资深,我觉得技术这一块这么多年,不管是 原来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到现在的云计算他们非常清楚技术发展的轨迹,那么真正的要达到我们生活所感受到的那样的一种状态,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能够描 述我们到底要什么,实际上是最难说清楚,你问他要什么,他其实有时候说不太清楚,所以呢,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提供,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廉价的使用 GIS的技术,让他们去观察身边的需求,如果真正到了这个时候,我想GIS的服务,新型业态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我想说这个能不能明白。 |
主持人:谢谢刘总,我想接下来请你们公司的代表再介绍一下你们的产品。 |
中地数码:刚才那位老师提的问题,我在报告里面也提到了IDSS,我们目前因为涉及到用户里面,涉及到空间保密等等各个行业,各个行业数据都能用于公共领 域,需要各家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需要在他们自己家里面挂一朵云来用,我们做了一个IDSS,打造自己的私有云,来提供相应的,造云的一个东西,我们发布 的一个就是造云的。 |
主持人:谢谢!尽管我们现在还在云里雾里,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云计算技术已经拓展到我们GIS应用范畴,同时刚才基本上还没有讨论到物联网技术,也 让我们更多关注了生产生活的细节。还有很多的技术在推动着GIS,不管是空间时间,都在大踏步的推动着,接下来各位代表还有什么问题。 |
提问:各位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现在云计算是从计算机行业。是从计算机行业出来的,自从提出云计算之后,比如说邬伦老师,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既 然是,一直要跟着我们计算机行业走吗?我们GIS有没有它自己新的技术,或者说我认为GIS,当只有它提出来自己新的技术,我才认为它可能会成为一项服 务,因为这个云它本身是计算机行业,像GIS,大家都会认为其实还是计算机的东西,有没有现在一种,是不是以后我们可能可以讨论一下,以后我们GIS中间 有新的技术,让我们重新来引领信息产业的方向,这个问题,谢谢! |
党安荣:谢谢,我试着来回答一下。我自己理解是这样,GIS的诞生,其实呢就是有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技术本身,一个就是应用的需求,咱们回想到六十年代 初,有GIS的时候,也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要进行资源管理。同时有了计算机的技术,为什么要回想和说这一点,因为GIS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以 后,一方面是技术的推动,再一方面就是应用的,可能离开这两个方面,我们去思考GIS本身到底是什么,可能确实值得我们在座的GIS从业者或者学习者思 考,除了我们技术支撑核心需要之外的东西,就我个人来讲,我目前还没有找到。从早期的,比如说咱们要把GIS发展思路的话,从单机到网络的,到社会,到现 在社会,一步一步走来的话,基本上还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技术支撑和业务驱动。GIS发展大家有它有很多的期望,比如说讲到随时随地,,我们应该有自己 的期望,另外社会对于信息技术本身也有它的期望,这个期望概括起来可能有5A,我们知道景区有5A级景区,酒店有五星级酒店,我们可能也有5个A。我想就 是怎么样把这五个A,要从我们技术本身提供多大的支撑,然后另一个方面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结合得好,我们路径,就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是会更多一 点,第二个我想这样,就是说是不是在我们结合的过程当中,会对技术本身的发展提出来一些需求,这样有可能,但是到底是什么呢,我自己没有特别想清楚,因为 我自己本身关注的领域,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应用,对于城乡规划这个领域来讲,有它的一些特殊需求,我们目前基本上还是根据这些需求来寻找一些技术的途径,然 后来按照这一层方法再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想刚才这位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人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自己还没有很好的答案。 |
主持人:不是你没有,是你也在做规划,我呢也做了一点,当时有一个乡长说的,能够预测一年是圣人,能够预测两年是神仙,能够预测三年一定是疯子,你没有到疯子那个阶段,所以没有预测那么遥远。 |
邬伦:党教授的发言引起了我很多的启发,刚才这个问题确实我们这个行当的问题,为什么GIS是原来的地理信息系统,原来是地理信息科学,当然同时,虽然是在地理信息科学,实际上的话呢,在我们很多研讨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
主持人:这个问题我不明白了,计算机科学是人工科学,一切困难都是自找的。 |
邬伦:对对对,计算机是人工科学,计算机都是深造出来的,结果我们人还要去学还要去考。 |
主持人:邬伦老师的意思,就是GIS的三个S,系统还没搭建好,科学还没弄明白就开始服务。 |
邬伦:但是他刚才说未来趋势,现在做的主要是,基于一种描述,把点线面融合起来,构成了我们现在目前的GIS的架构,那么这里面的话,基本上是一个力学, 它的主要内容,我个人认为有三大块,一块是模型,主要是数字模型,第二块是技术体系,包括我们怎么样把点线面管理起来,第三块刚才说了,就是我们如何结合 应用的这些个方法。从未来方法来看的话,首先是很多方面不能满足我们将来说的随时随地这样的需求,包括如何来解决这个用户的需求,怎么能够更友好的解决。 因为人的思维,不是像我们现在,你把这个世界把它机械的变成一个点线面然后进行关联,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包括小孩子,不会使用GIS,但是他也会对周围的 空间进行一定的思维,对于地理空间的认知,我想是这样来,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未来的方向。当然这个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呢就是目前 的GIS,都是把它变成了一个精确坐标,可是我们应该到哪里去。那么包括我们在网上查询也好,分析也好,怎么样GIS能够把它完全实现,要有这么一些团队 另外再研究所谓的地形GIS。反过来的话方法体系可能在新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可能会引起一系列方法,包括我们现在说的GIS,包括我们前面所说的资源 GIS,还有很多获取的方法,在这个方面我想也会有新的进展,比如说在几年前,我们讨论十二五GIS的规划,其中有一个就是视频GIS,我们每个城市花了 多少亿,几十亿计,装了十万甚至二十万个探头,没有那么多人去看。怎么样从这里面通过视频信息,来挖掘资源信息,比如说路况。这个方面的话目前也有,我们 当时在讨论,但是的话,实际上现在部分在美国已经有了,增强GIS。这样的技术方法也会是一些新的,可能这一部分都是我们这些可能要结合,另外从应用方面 可能也会有一些创新。 |
提问:我是问刘总两个问题,今天这个会,我想主要是从技术角度谈GIS,然后从技术角度谈的肯定有很多,我在这里边刘总是跨越技术和企业,刚才邬老师也谈 了,就是说GIS是一个生态的环境,一个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里头肯定是有物种,一个生态的一个食物链,这个食物链,当然你需要维护生态系统, 咱们GIS生态健康,这个里边可能有技术的因素,有制度的因素,管理的因素,还有一个实物。我们作为企业,可能就是资金、价值,你的价值链是什么,所以说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生态系统,GIS生态系统,它的价值链是一个什么东西,怎么认识,这是第一个问题。价值链,那么可以从资金的角度,从你生存的角度, 我想从刘总的角度谈一下,这是第一个问题,价值链。 第二个问题也是,现在的新技术很多,刚才方老师也谈,云计算实际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对于普通者来说,对技术的总体是一个新的一个组成的一个理念吧,那么我 感觉呢这可能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重新的组合,或者对技术新的概念,产生了概念。并不是说原来没有这些东西,当然有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我认为这个 概念要发挥了一定作用。比如说苹果公司做的iphone,我觉得它的商店是非常伟大的一周模式,它这边创造价值,我不是很准确的表达,好像70%苹果从这 里产生,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概念,新的模式,新的生态管理,小的生态价值链。刘总将来有没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新的概念可以产生,基于现有的模式,有 没有新的概念推出,新概念推出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效益,新的增长,两个问题。 |
主持人:请代表简洁一些。 |
刘永:我想问一下您是? |
提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刘永:我想问一下您是? |
提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刘永:一般谈到这个问题,我谈这个有点夸谈,我想他提的这一块意义是比较深远,就是价值链这一个概念,和企业本身追求的价值链这是两个概念,价值链。你比 方说包括产业链,它是从应用上面构建的一个,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从价值链上面,构建不同的,有的人,有的企业追求它的社会效益,有的企业追求它的经济效 益,有的企业追求它的企业的综合环境等等。那么构建了一个社会的价值链,那么我觉得他可能是想了解中地所选择的价值链。这一块话很长,我简单的说一下中地 它的一个发展过程。 实际上对于我本身,我原来也是一名老师从事教育的,现在来做企业,是技术服务于社会,我们最早是成图开始的,从成图到GIS品牌,到现在我们从事参加科技 部863项目研发。 |
主持人:刘总,时过境迁,你的成功经验没有太大的意义,你有没有什么好多失败的教训可以介绍一下,因为失败是接下来的成功之母。 |
刘永:过程当中,我要告诉大家,所有的成功它的失败比别人遇到的更多,那么跟人一样的,如果你遇到的挫折越多的话,你去面对它,你去思考改变它,你就会比 别人进步的快,那也是一样的,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别人要多,因为我们是高校背景的企业,我们要面临,我们科研、教学和市场,和科技进步,我们的选择, 所以我们始终以技术发展为我们的主线,那么在2007年、2008年我们发现光有技术不行,而且我们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开始重视了市场宣传以及 基础,也就是像高校论坛,像我们GIS时代网等等一系列,这都是这样的举措,其实都是发现问题才会思考改变,那么我刚才说了,我们现在,我们要发布新产 品,实际上也是面临发现了问题,就是我国“十二五”提倡,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以自主创新来发展企业,那么我们今年也到美国去做了一个考察,有十多 个人的团队,我们也在思考与国际接轨,以带领我国的GIS产业发展,所以我觉得中地的价值链,始终是这么多年的积累,如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发挥我们的技 术优势,同时我们也会把我们的一些体会和企业,以及各个小去分享,我记得在前几次高校论坛的圆桌会议上我也曾经提过,因为中地也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逐 步形成科研发展和产业发展,我也希望中国的高校也能够从这样的一个模式,去体会高校企业的艰难,这些高校老师是没有这种体会的,因为做企业和做高校,在社 会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做企业是在大海里面生存,一个小舟随时会遇到台风和大船。 高校是政府背景,因为我自己也是高校老师,我觉得把好教学,把好科研是它的本分,它的累的时候可以安稳的睡一觉,但是做企业从来不能够让你睡一觉,所以这 就是我们这么多年一路走过来,但是我觉得中国企业有非常多有社会责任的,他们会思考企业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一直也在倡导中地所有的员工,我们这么多年是做 GIS坚持到现在,我希望我的员工和年轻一代一定要坚持GIS研究和GIS发展走向世界的责任和旗帜一定要持续的扛着和传下去,可能这个是我说的中地的价 值链。 当然我们有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但是我觉得中地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在实现,只能说我们的能力有限,所以呢,我们想通过高校论坛这样一个平台,借助于所有我国 的资源优势和这样一些专家和同学老师的智慧,那么我们大家一起为我国GIS的发展,我想我刚才的回答,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满意。 |
主持人:谢谢刘总。刘总她讲了很多的经验,但是我想到,如果你想获得她更深内涵的经验,那得靠你自己去进行数据挖掘。这位还有什么问题。 |
提问:今天感觉各位专家的发言上我收获很多,特别是方教授还有党教授的谈法,让我感到有很多启示,很深刻。我想在我们目前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可能我 们都需要的是一种冷静的心态和思考,所以我提的问题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我是一位来自公安系统院校的老师,所以我对公安系统当中的高科技比较关注的,研发 时候的公安部推出了,开展了金盾的二期,进行了这样一个工作格局,也开展了信息平台搭建工作。我想问的是地理信息在行业当中的应用,如果能具体到公安的信 息平台就更好了,在行业当中的应用,大概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是什么,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期限的话,我想问一下从起步到逐 渐的成长起来,大概需要多少年的时间,在目前的国情下。
|
提问:在刚才他把产品我们看了一下,我同事找了一下他家半天没找着。 |
主持人:江苏的没找着。 |
提问:他家的,没找着。GIS上面可以找到。 |
主持人:那我们国家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 |
提问:在街景方面,我感觉好像缺少真实感,不知道是我的错觉。 |
主持人:请丛总做一个解答。 |
提问:借这个机会我也提一个问题,我是思考。我是希望GIS这个行业也能出一个谷歌或者百度这样大的搜索引擎,但是它搜索出来的可能也是一条一条的结果, 在点击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个,以GIS作为支撑的这么一种,社会化的形象。这样呢,我想它一定可以把百度或者谷歌的饭碗抢过来,所以到那天我希望刘总,这 个产业,或者说这个效益完全另外一个层面了。我想问的,因为这个涉及到几个问题,我就想问,我想问一下我们丛秘书长,我们地理信息产业,有没有这么一种, 有没有在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有综合实力的公司会出现。 第二个,我也想问一下作为政府,像我们的史局长,我也想问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政在这一块数据的政策上面,如何,涉及到政策方面会好一点,这是一个问题。 |
主持人:你想要什么样的政策? |
提问:就是想从这几个方面,一个是从企业考虑,另外一个从我们方老师这个地方也想知道一下,这里面肯定涉及到云计算,我们的智能这一套程序,总技术上目前方老师感觉到这个还要发展多长时间才能做得到。 |
主持人:你只要交钱就有这个服务。 |
照良:这个我们也很关注,每一个行业应用它的一个普遍性和它的生命力,一开始国家推出,在公安的应用,GIS应该说不是我说好,是公安部门说好。一个是我 们市一级常州已经有了这个系统,是一个行政专家,负责做GIS建设,建设完以后,非要找我去看,我觉得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去了以后,到现场亲身看到他的指 挥,我才感觉,一个是效率高,为什么呢?就是说一接警,同时这个电话已经被发布到报警点最近的警察手里面了,所以他规定农村地区15分钟以内必须接警,城 市必须5分钟到,我觉得提高到这个速度应该是用户可以接受了,老百姓也可以接受了。 第二,一旦有案件发生了,他马上把摄象头调出来,调出来以后,根据报警的情况,可以随时,摄像都可以进行跟踪,把南京所有的关卡全部卡住了。出了南京,南 京外面还有很多卡口,因为联网了嘛,比如说在1912年喝酒,喝酒喝多了,晚上十一点多就开始打架杀人,开着车就跑,警察追,发现第二天在句容卡住了,非 常有效。涉及到涉暴、涉枪这些人员,一查身分证号码,就可以用计算机计算出来,我要从广州再买一张票到拉萨,因为这个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你今天到钟山宾馆 登记,公安局都可以查到,这样一般抓笨贼都比较容易,要是全国通缉,以己之力去对付就很难。我们GIS是提供的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服务,但是它的需 求,我不是做公安的,是公安来提的,所以我相信就是说不仅仅,我GIS,不是我无限的能力,是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够解决的,所以这是一个。刚才很多人提 到,就是未来GIS或者地理信息服务是什么样的,我说最简单的意思,我们地理信息提供一个平台,一个电网,你家里的用电,你不关心这个电是水力发电还是火 力发电,对不对,发电的人他是不担心我发过去你家是用360还是220还是110,他不关心的,但是你家家户户现在用电算就行了。我们GIS的厂商是什么 人呢,相当于电厂的,怎么计算呢,很简单,就是现在手机,发个信息就可以了,这么简单方便。 |
主持人:我们用电不关心哪个厂商,关心的我们肯定是电力公司,电力公司肯定是国有单位,我们地理信息想要交费了,是交给测绘局还是交给GIS产业协会。 |
史照良:我是讲的,我们现在做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再工信部,不在测绘局。整个社会要统一,你搞你的,所以我们搞测绘局,搞一个什么,这个公有就是公有,私 有就是私有,这是一个。 第二位女士提出来的陈老师,陈老师提出来的,这个是需要我们政府去思考的,我相信通过这种共享的,我们的数据,我们数据这一块,我们提供一个公共产品,那 么就是公共服务,不是一种商业产品。所以我们要,尽量利用财政的资金来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我就讲这么多。 |
主持人:如果你的服务是用于公共服务,我们就免费给你,如果你要进行商业化的话,对不起,照常收费。 |
史照良:只要是高校老师做科研的,连刻盘的钱都不要,我们江苏省很多高校都在使用,我们提供这些数据,不管你是要什么数据都不要钱,如果你是搞经营就不行,老师都可以无偿使用,就像无线网,你出了校园就是收不到了。 |
主持人:谢谢史局长对我们教育科研的支持,谢谢! |
丛远东:谢谢这三位老师提的问题,我想一个是观念,一个是政策。生态环境不管是技术配件,还是我们信息服务,都必须考虑这些问题。刚才说这个GIS建设的问题,我们江苏的常州和江苏的淮安都做了这个。只要我们在座的各位把技术做好,服务做到家。 |
主持人:谢谢丛秘书长,丛秘书长对于中国地理信息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责任重大,那么这一次责任同样也适应于中国地理测绘协会,有请白秘书长讲两句。 |
白泊:时间不多,我不多讲了。我觉得GIS发展应该从,我们先说GIS系统,应该提供是产品,现在提供是服务,应该说大家更多的,作为高校论坛讨论更多的是高校和企业怎么发展,从服务来讲不仅仅是服务问题。 |
主持人:讨论的是机制体制的问题。 |
白泊:我觉得GIS发展,要做好服务,服务领导,服务对老百姓就是最终服务对象,应该把GIS普及化,需要我们协会、学会、高校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发展,中间学科更多的广泛应用,最后GIS地理信息科学会取得更加了不得,不得了的成就。 |
主持人:谢谢,最后两个问题,鉴于时间关系。 |
提问: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一个问题,GIS在维护国家安全,打赢未来战争方面,肯定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支撑,保证服务作用,我想请各位老师和专家介绍 一下,另外我们中国的政府、高校和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在不涉密的情况下能不能给介绍一下。我们在这方面,在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哪些不足,下 一步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GIS在这个方面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谢谢! |
史照良:我先介绍一下,我是参加了信息系统的建设。 |
主持人:去年还是前年。 |
|
史照良:这个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就是信息化的战争,确实是地理信息,全军在南京开了信息现场会,给了非常高的评价,通过数字化战场建设,能够很好保 护,非常准确,非常有效,非常便捷,非常快捷,获得胜利。但是确实有一个互动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军方的网络跟地方的网络实际上是,严格意义上讲是隔离 的,我们在做的时候,只收集了14个部门,包括公安、交通、水利、气象、测绘等等14个部门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危及到军区以后,会转换成另外一个系统, 这个对平时保障服务,战时应战会带来一个问题,怎么解决保密和共享,这是可能我们在技术上要进行研究。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该保的必须要保,我们如何 从技术上来把要解决保密问题,又解决共享问题,这需要我们测绘人,需要我们地理人去研究的。 |
主持人:谢谢! |
提问: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想问两个问题,可以吗?一个是产业方面的问题,一个是问一下学科方面的问题。前段时间看过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说2010年我国家具行业创造的价值是五千亿,计划到2020年。 |
丛远东:2011年是1500亿,2020年是一万亿。 |
主持人:云计算算出来的。到底什么是地理信息产业,什么是IT信息产业,很模糊。 |
提问:我就问第二个问题。我想问刚才计算方式,算的是单纯的是价值产业,还是把相关计算机和网络都算进去了。我想再问一下方裕老师还有党教授,刚刚说到GIS的发展,方老师态度比较保守。 |
主持人:不是比较保守,是比较淡定,他已经能够预知未来很多年。 |
提问:他说GIS有好多技术,好多问题没有解决,然后呢,他说GIS通过技术推动,然后技术支撑,需求推动的这么一个学科,刘教授也说要把GIS发展成各 行各业都能用,类似于一个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类似于这样一个工程的服务行业,我想问的作为一个学科的话,GIS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还能走多远。因为老是从 应用上说,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搞三维,三维功能一直到后来3D,一直到玛雅越来越多,三维模型,我们把这个加进去。 |
主持人:你这个问题我已经明白了。 |
提问:感觉GIS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气象万千。涉及面太广了,润物细无声的感觉,GIS本身东西在哪里,作为一个学科的话,它应该何去何从,还能够走多久。 |
主持人:请坐,关于GIS理论问题以及它走多久和如何发展,这都是北大、南大这样的理科院校在讨论,像清华、中国技大他们不考虑这个问题,说你想干啥我就帮你干,接下来有请北大或者中山大学。 |
方裕:你把问题给我翻译一下。 |
主持人:他说GIS能走多元?到底是不是继续搞GIS,还是说走不了多远赶快换行。 |
方裕:是这样,走多远,没有尽头,这是毫无疑问,不可能说走到哪一站会停下来,这是不会的,没有到底的时候。只要不断的研究、努力、实践,克服了老的困难还会有新的困难,所以永无止境。 |
主持人:天天有需求,天天就有饭吃。 |
方裕:一些核心技术像标准状态,这本来就这样,这个好像跟事物发展规律不太一样,本来就有高潮,短平潮,本来就是这样,建立了一段时间就突破。 |
主持人:我们有请这位嘉宾再进行补充一下。 |
嘉宾:我站在辩证法的角度来回答一下,任何事情都是无止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叫与时俱进,如果说我们这个行业到底能走多远,那我 们再回答,它是一个无止境,从最初大家只能做点地图,发展到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来做,一直到现在手机能做,以及到将来的云计算,我相信接下来的一浪高过一 浪,一浪比一浪更有特色,总的来讲,我刚才也说了,我认为我们整个发展,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一次挑战机遇,关键我们能不能抓住,就是说我们能 不能渗透到我们这些需求部门,我们了解不了解,实际上这个东西是无止境的,不能说我们没抓住,但是学科有它的特点,刚才丛秘书长也在讲,你这个发展,我们 现在用的都是计算机的东西,用的都是这些,我们很简单,如果没有测绘,没有这个技术,你搞什么云计算,你没有它,这是我们的基础,但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是 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发展,如果说我们在座大家都努力做这个事情,我们相信我们事业的满园春色是越做越大,那才能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就 这么多。 |
党安荣:本来他们已经讲到很高潮了,我应该不用说了,但是我想因为这位代表体的问题,我有一些简单的思考,我们就是跟技术走的话,我们GIS本身,叫做地 理信息科学,或者叫做地理信息系统本身在哪里,其实邬伦教授在我刚才回答之后他的补充很好,大家在专业当中学习都知道我们GIS有本身的体系,有它的理 论,有它的技术和方法,尽管我们说技术推动非常的重要,牵引也是我们发展重要的基础。但是呢,本身GIS的一些基础的问题,比如说数据问题,我们要做分 析,数据本身就是很重要,我们下面坐着同济大学的童小华老师,他们做的就是数据的这方面,这就是非常基础理论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尽管我们取得很多 的成果,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再比如说数据模型的问题。随着技术本身的推进和应用的需求,发现这样一个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就摆在我们面 前,研究这些基础问题,我想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尽管是在技术推动下,尽管是在技术牵引下发展,这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对技术本身才能 有价值,有意义,我们必须要去关注,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原因引发的我们自己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需要去关注的。我们在座有很多是这个专业的同学,那么可 能要关注一下这个方面的进展和所存在的问题,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谢谢! |
主持人:谢谢,自从我们人类有了文字之前,已经先有地图了,地图,一直到后面,包括到今天的数字地图,地理信息技术,一直从我们的老祖宗,而且还会伴随着 未来。刚才邬老师也说了,说云计算早就有了,你们不是看到他已经追进去了,所以肯定是有饭吃,你不用担心说地理信息系统路还能走远,地理信息系统路能走多 远,会一直走下去,有可能这个名称会变,事实上大家一直在蠢蠢欲动,我们应该把地理信息系统改成什么,大家不断的演进,我们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空间当 中,一切空间要素,都是我们的资本,我们这一个产业,这一个科学,这一个技术,是越来越美好的前景,真正的最后一个问题。 |
提问: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想问一个比较现实一点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因为我周围有一些朋友他们学了比如说机械专业了,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是实实在 在的,就是机械图或者是到公司里面可以生产出来的,他们那个就业就非常容易了,就业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而且基础工资特别高。但是我们技术方面的就业,说 实话是有点不太乐观,但是最近也有一些好消息,比如说国家要转变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也就是我们的服务业,我们GIS也是处 于服务业方面,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就我们行业如何结合国家发展第三产业的契机,如何来发展好我们的本身的行业。 |
主持人:你现在是老师还是学生? |
提问:学生,二年级,研究生二年级。 |
主持人:你的成绩怎么样? |
提问:成绩还可以。 |
主持人:你的技能怎么样? |
提问:技能,挺好的。 |
主持人:如果马上进行GIS的二次开发大赛,你觉得能掌握的技能比他们多吗?经济学家这么辛苦,华尔街还有人失业,地理信息界看看刘总,一个一个的腰缠万贯,我相信你能够战胜他们也是能够腰缠万贯。我想女同学能提一个问题,或者女士。 |
提问:各位专家老师,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提一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感慨,想抒发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可以。 听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回答和提问,我想出了这么一句话,就是GIS开创了新时代,利用新技术,提供新服务,GIS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是曲折,谢 谢大家! |
主持人:谢谢你,能介绍家门吗? |
提问:南京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 |
主持人:各位代表,我们的时间已经到了,结束,按照惯例,最后请各位嘉宾每人说一句祝福的话,请白秘书长开始! |
白泊:祝GIS科学取得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祝高校论坛越办越好。 |
刘永:我想借中地的愿景和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人人享有地理信息服务,致力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让我们人人在享用工业信息服务的同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幸福感。 |
方裕:祝GIS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
党安荣:我们刚才讲到GIS发展和5A的目标,我就首先想祝我们GIS在5A目标发展当中能够蓬勃发展,同时祝我们的高校论坛能够在蓬勃发展道路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祝各位代表在发展过程当中掌握自己的角色,谢谢! |
史照良:将GIS进行到底。 |
丛远东:抱团发展,大家可以随时与我联系,我愿意为大家效劳。 |
嘉宾:新服务要长效性,新技术,要长发展,新时空,要长拓展。 |
4月22日 二次开发分论坛 |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们在这里很荣幸在与各位业界精英在二次开发分论坛聚首,共同探讨我们GIS的二次开发,我们的应用开发内容。在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的出席表示衷心的感谢! |
地理信息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热点,他们我们在经济社会、国民经济建设及人类生存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那么目前物联网、云计算、共享服务等等逐渐深 入到人们的事业,通过二次开发为各个GIS开发应用,为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在此我们今天,我们安排了八位来自高校、企业二次开发方 面的精英,为大家分享基础GIS、地质灾害、三维校园等等,我们论坛人不多,希望我们会场能够活跃,能够有一些活动,整个论坛我们要有互动才能精彩,大家 昨天下午也看到,圆桌论坛,互动热烈以后很精彩,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针对演讲者,能有沟通和交流,让我们的论坛更精彩。首先开始我们分论坛的议程。 |
首先邀请的是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二次开发部的谭谧,为大家讲解GIS二次开发基础。 |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谭谧:我是来自中地数码集团平台二次开发部的。我今天讲解的主要是有三个方面,主要是一个C/S模式的二发开始,再有一个就是B /S模式,还有一个是数据开发。我们数据类型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我们矢量数据是一个典型区土层的一个直接加载,或者是以我们的地图文档形式进行一 个加载。还有是我们的瓦片工具,通过裁减制成一个瓦的数据。第二个非空间数据,主要是文档相关的数据,或者是数据库的表数据,这是我们的一个数据类型。首 先是我们一个C/S模式的二次开发,C/S我们主要有三种方式:一个是我们执行应用程序的API的接口,这一种开发方式;第二种是我们的基于C++对象的 开发,面向对象的模式;第三种是我们基于COM的组建和空间,一些电压的动态库,这是我们一些接口模式的开发。我们在组建开发系统架构上面,我们把一个复 杂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分层的结构,我们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我们的核心GIS模块,主要是包揽了我们所有的GIS功能;第二个模块就是把我们的 GIS功能分为空间的形式。在我们应用层系统上通过我们分端多密度的一些控件,开发我们自己需要的功能,一些应用于我们真正的行业上的应用,那么这种层次 的一个架构,它是与我们语言的宏观性,可以支持VC、VB的工具,使我们的开发更简易,没有像API很复杂,它在接口开发上面比较简易,它主要是提供我们 一个基本模块的功能,然后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基础模块之上进行一个核心的扩展,还有针对我们的不同行业进行一个应用上面的扩展。 |
我们在C/S的二次开发体系架构上面,主要是一个最底层是我们的GIS数据,再下面一层根据我们GIS的功能,提供的一些C++的对象,或者是我们的动态 库,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分装我们的组件或者是插件的形式。在这个上面我们可以提供,根据我们这几个选择,根据我们不同开发工具,开发我们的应用系统。 这个在组件开发案例上面,后续有南大腾龙开发了一个电力设计行业中对专题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稍后由陈经理为我们讲解。 |
第二个是我们的B/S模式的二次开发。我们这个主要是结合Web和GIS的结合,在GIS上面的应用,它的应用是我们二维跟三维的数据发布,还有功能上面 的应用。在三维上面主要是我们的真三维的一个展示,还有导航,三维景观的一些漫游,在二维上面主要是地图编辑、属性查询,或者是目前空间分析这些功能。在 WebGIS上面二次开发体系主要是三个层次,下面主要是我们GIS的一个数据,包括我们的一些商业数据库和本地数据库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主要是在我们 GIS的一个接入平台进行管理,GIS平台提供了我们的核心功能,这些核心功能进行我们,通过我们的WebGIS服务器,把这些功能分服务,比如说地图服 务、空间分析的服务,或者是投影转换等等的功能服务,这是我们的WebGIS服务器,或者是用于地图的发布器,上面一层用于我们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分成 Web分物层,我们有可以很多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的Service,或者是AGC,在Web客户端,通过我们不同的开发方式,比如说我们的服务客户端,还 有脚本其他方式,调入我们的服务层进行开发,主要应用于我们的浏览器或者是桌面版或者是移动端的开发。我们把这个简化Web的架构,最底层是我们的GIS 功能服务,主要是提供我们的GIS服务接口。在上一层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Web服务层,在这一层我们可以分端为不同风格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的REST,或 者是SOAP,或者是OWS,再上面一层是我们提供的GIS二次开发库,调用我们服务层,进行我们客户端的开发。这是我们的WebGIS二次开发体系。在 针对以这种B/S模式的二次开发,我们常用的有一些二次开发方式,主要是我们的Flex Silverlight,Ajax等等,它的开发方式上来柱面是控件加代码的方式,控件语言主要是我们是MXML的标志语言,主要是在界面控制上面,使我 们的界面效果更好。后台的代码主要是逻辑上的控制,我们的开发环境主要是Flex的,这个是基于MapGIS的数字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这个会有上海的周经 理为我们的讲解。第二种是Silverlight,它主要是二次开发动态库,它是XAML+C结合的方式,后面有案例,一个是南大腾软件有公司提供的内河 船运监控系统;第二个是在我们二次开发大赛上面获奖的作品,由成都大学的李同学为我们讲解。 |
第三个,就是我们基于Ajax的开发,在数据的交换查询检索上面,是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前面三种是富客户端的开发,主要是功能控件,在开发上面比较简化 了,它这种开发在效果上面是比较绚的,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用户体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的脚本,我们脚本在服务器端我们采用是一对一,或者是.NET的框 架,我们在脚本上面也同样封装了我们的脚本库。后面由我们中国地质大学的罗老师基于IGServer的信息化建设,还有我们山东科技大学MapGIS传感 网的寿光设施,后面会由我们的刘教授为我们讲。这种B/S模式二次开发,是一个高效率的开发模式,也高度集成,易扩展,在我们二次开发库上面可以根据自己 不同行业的应用进行一些扩展功能。这是一个扩展,在客户端上的图形绘制,可以根据你的不同,进行一个网格或者是图片的填充,还有我们在页面展示上面会用的 标注,还有我们客户端进行一些信息的统计。或者是我们在进行一个走线的时候进行一个均标绘制。 |
第三个是我们的数据中心,我们在GIS开发体系上面,进行了我们的面向过程,面向系统,还有我们的面向服务。在这种上面的演化呢,经过了我们的面向结构 化,以及我们面向组件,后来我们经过演化根据特点,后面是面向搭建的,这种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我们和面向搭建的开发技术是GIS发展的新阶段。那么数 据中心的这种体系架构,主要是有两种路线,一个是C/S模式和B/S模式,这两种架构它可以C/S把B/S进行结合来开发系统。我们再下面是我们的多源异 构数据,第二层我们的数据中心,再上面就是我们应用系统的搭建。在多源异构数据,主要是在我们的数据库,可以对我们多源数据进行一个分布式的完密。它进行 实现了数据化的层次化的管理。在功能仓库,这个我们就提供了相应的功能方法库还有插件,还有流程库,这个主要是在对我们的功能进行一个复用,可配置。这一 层的功能,在我们的数据中心可以,中心数据设计器是我们真正设计系统的搭建平台,我们所有功能是在数据中心器进行一个创建和搭建,后面我们数据中心框架进 行一个运行,这是我们基于C/S模式的GIS应用系统,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单独开发一个C/S的运营系统,第二个是C/S跟我们B/S一个结合,可以在我 们的数据中心这一块进行一个Web发布,主要是通过我们的WebGIS服务器,把我们的地图还有GIS功能通过WebGIS功能服务器进行一个发布,还有 刚才我们的GIS模式,通过Web服务,根据我们统一风格,进行一个发布。通过我们GIS提供的搭建平台,进行我们搭建表单,这个搭建平台,本身就是一个 Web站点,我们可以搭建我们的功能表单页面,就是我们的外部站点的运行,在我们的搭建运行我们的框架,这是C/S跟B/S结合的两种方式,那么再搭建平 台,我们可以提供的基本插件东西,我们可以是,可以零搭建或者是零编码进行一个搭建,可以进行我们开发本身行业应用的插件,注册到我们的表单里面来。 |
数据中心我们也提供了相应的案例是基于SOA的数据中心分层架构下产品设计与实现,是由我们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解。基于这种GIS二次开发, 我们也提供了系列教程,是比较成熟的,基于富客户端,还有我们搭建平台的一些教程。中地数码集团,我们是提供了一些特色的一些服务,通过我们上门培训,及 时答疑,通过我们MapGIS直通车提供相应的帮助文档,以及我们的一些应用解决方案,这是我今天的讲解,谢谢大家! |
主持人:谢谢谭谧的精彩演讲,这个题目就不再进行应用了,后面的各个应用,希望大家对每个演讲者以后,会后能提两个问题,留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提问,进行一些互动。 |
下面有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显刚老师,给大家介绍基于MapGIS IGServer的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请演讲者控制时间,20分钟。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显刚:尊敬的主持人谢忠老师,尊敬的各位在座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以及来自全国GIS行业的各位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我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在这20分钟里面的话,跟大家分享一下MapGISIGServer地质灾害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
主要从下面五个方案跟各位老师朋友们介绍一下,分享一下,从建设意义和现状,包括GIS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因为我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也涉及到或者是做了 地质灾害相关的项目,借此机会也是,我们一些经验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希望在谢老师,一会儿还有现场的,如果有互动的话,大家可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事情,以 后我们也可以互相探讨,推进我们国家地质灾害信息化,能够做一些相关的事情。再一个第四个,是基于MapGIS IGServer在二次开发,我们也基于Map方面做了一些信息化的建设。 |
建设的意义很多了,我们知道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人民的生命财产越来越重要,不能够死人,不能够造成太多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的话是必须发生的,我 们怎么样把这个必须发生的地质灾害,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还有人员伤亡。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这是一个背景。我也找了相关的图,我们国家每 年都有这样的地质灾害,这是地质灾害的情况,2010年统计三万多起,造成的包括滑坡泥石流,还有地面沉降,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是直接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 量的。这是一个对比情况,从2001年到2011年全国地质灾害发生的对比情况,十年死亡情况,有很多人,特别是2010年差不多达到三千人,这是已经知 道姓名的,还有不知道姓名用多少,这个是统计大概也是这样的,有姓名的我们统计出来。这个区域分布大家可以看到,全国各个地方都有,但是西南或者是中部、 西部这一块为主,集中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这一块,从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这个有一个图在中间,甘肃、云南还有湖北也有很多的地质灾害。重大地质灾害也 有很多,像贵州和甘肃舟曲的,也造成了很多人员伤亡。所以说我们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从事地质灾害建设的话,是每个科技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 务。所以说从国家政策来说,也是做了很多这样的国家政策相关的规定,从2003年11月份发布的,我们国家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条例,从国家政策上要做这样的 事情,从“十二五”规划,中共中央也制定了相关的建议,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止体系,加强重点地区的治理力度,还有2010年4月6号,2011年6月17 号,包括相关的政策也是给我们从政策上保证我们做地质灾害这一块。这是一个大的背景,第二块是地质灾害建设意义,从地质灾害建设的话,我差不多总结了一 下,可能是不止这个意义,从政府的决策到国土资源,因为地质灾害还是属于国土资源,对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起着必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从地质灾害环境,水文 地质等等,为整个行业信息化也创造了这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一个是对服务,服务的基础化、产业化也会体现一些帮助跟支撑,这是地质灾害。还有一个 的话,地质灾害的现状,地质灾害信息化的现状,这是刚才前面我们大家介绍的整个政策这一块,地质灾害信息化现状,主要是有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刚开始制定规 划,完了以后建立数据库,完了以后做相关的软件,还有一些相关系统,完了到现在的话,也开始构建整个信息构架的事情,是走过了这样一个地质化现状。 |
在行业来说,也产生了这些问题,包括也做了很多相关的东西,从资源上还有相关的建设上,从全国来说也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但是也面临一些困境,表达形式。 包括集成度,包括服务的质量或者要求有所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果就不介绍了,这个内容比较多,在国土资源部也建立了三峡库区,包括有一个专业网络连 接,包括监测点的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思路,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上包括政策都可以查到相关信息,我前面说了,为我们做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政策 的依据。十二五总体规划的话,也就是说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地质灾害的数据中心,构建两套体系,一个是网络通讯体系,还有整个服务体系,做好三项服务,这是 我们十二五地质灾害总体目标,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地质灾害系统,从前端到后端,包括灾害发生之中和之后,我们可以做很多软硬件集成,包 括一些信息化不同的,应用系统还有数据中心的建设,这个是地质灾害信息化的现状之三,从刚才前面也是围绕着题目来讲的,前面讲的东西来做的,“十五”期间 相关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取得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包括建了相关的系统,包括取得的成就,也会面临着相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也就是现 在这个阶段,沿着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每个省里,大家如果跟各个地方环境总站接触的话,有的地方建立了预警 系统,有的地方没有建,这个地方也可以做相关的研究和项目的工作。包括GIS在项目灾害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的话,有很多了,这边就不念了,从数据从标 准,从信息化水平发展不高等等这些东西,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的确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我们才要做 相关地质灾害信息化工作,从四个方面,一个是建立一个标准,建立这样一个标准流程,包括建立这样的服务体系等等这些设想,第四块是,我们要做地质灾害必要 性,也跟大家分享,怎么样用MapGIS IGServer做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 |
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可以做的内容,不局限这些内容,从气象预警,共享服务平台,预警预报,专业监测,移动应急,视频会议,指挥会商,地质灾害数据中心等 等。GIS刚好可以把我们的这些空间,这里面刚才介绍的相关GIS功能,包括采集、编辑、查询、分析还有这些空间输出,可以刚好很好应用到刚才前面的应用 系统当中去,这是一一可以对应起来。这个IGServer就不介绍了,简单看一下,因为可能是,这个是IGServer相关的功能。另外IGServer 建立这样的一个地质灾害信息化平台,从地质灾害信息化平台,它的体系结构也是分为这种多腾的体系结构,底下是地质灾害五大类数据,专业数据、空间数据、专 业文档还有共享服务数据,这是我们地质灾害,基本上很多行业也是这么建设的,文档数据是日常治理的,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利用GIS构建数据库,还有报表等等 这些东西。利用这些服务,可以很方便通过WebGIS IGServer快速的开发,能够构建,在治理、监测、应急送报各个地方很快速发布的系统,管理系统。从建设内容说的话,分了四大块,第一个是IT基础环 境设施,第二是地质灾害数据中心建设,第三是地质灾害业务系统建设,第四是运行维护管理。第四因为它是软硬集成,跟昨天主题汇报里面很多专家介绍了物联 网,地质灾害也是类似于一个物联网,从前面传感网到后台,是户外到户内整合物联网持续的应用。IT基础设施又分很多,网络中心、数据传输、视频会议会场, 移动平台这些建设,这里面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够一一介绍。 |
数据中心建设的话,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数据仓库,第二个是共享服务平台地质灾害行业特点是从部里面到省里面,到市里面还要到县里面,各个大众用户,构成是 这样一个分层结构,必须有一个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把这些相关五大类数据,能够建成,能够分布式管理,同时的话能够集成统一调用,这是数据库这一块。数据 仓库监测的话,这是一个体系结构。第二个是数据共享服务监测的话,第一个的话,就是构建这种OGC的标准服务,因为地质行业有很多数据不能完全提供,必须 从水利也好,气象也好,或者是国土也好,都能够从它那边调用数据,他可以通过OGC服务可以从其他的部门获取这些数据,同时我们这边做了一些地质灾害的服 务的话,我们也希望向政府提供这种服务,所以能够系统更好交流或者是互联互通,也要采用OGC的标准,方法进行共享的机制,向外提供交互地质灾害的系统。 |
第三个就是我们业务系统建设,业务系统也有七八个,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监测预警系统,还有速报系统,还有应急管理系统,还有治理工程系统,还有 信息发布系统等等,也不仅这样一些应用系统,还有很多东西。从地质灾害的工作内容来说的话,我们这个开发可能跟其他的二次开发不太一样,我是从地质灾害的 整个工作流程,为什么做这些事情这个角度,跟各位专家和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分享,从地质灾害工作内容,分四个不同阶段,到日常工作,汛期的时候,大家知 道全国汛期有的地方不一样,有的3月份到10月份,有的5月份到10月份,汛期的预警,还要出现灾情时候的建设,灾害发生之后干点事情,不同的阶段,可能 建的系统不太一样,这些系统对应着前面差不多七八个系统,在不同的阶段可能要做不同的事情。地质灾害的信息化管理可能要做这些相关的东西,对功能上面列出 来,这一块就是开发模式,下面这是整个地质灾害信息化的系统框架,实现功能的话左边也可以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用户,这是整个体系结构相关的功能,也是 跟我们前面刚才介绍的,整个在地质灾害信息化结构体系是差不多一样的,这是行业的应用,这是这一块。界面,这是很早,我们很早做的,界面不是那么美观,但 是功能上可以体现出来的,这是03、04年做的系统。第二个是监测预警的系统,这是前面的一些功能,这一块也是监测预警的体系机构,从灾害中心到整个的体 系结构,这里面预警,专业监测,还有群策群防。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有一个应急的流程,这是应急流程的国务院规定的,包括国土资源部规定,从地质灾害发生的 话,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各个得到应急的方式不太一样,应急体系结构,左边也是功能点,这一块的话,也是它的结构体系,从数据到应用,到功能到应用, 整个形成这样的系统体系结构。应急就是这样的系统界面,预报,速报的系统,也有这样的一个管理模式,速报的工作流程,这是速报的功能。速报的这样一个系统 界面,还有一个是防治工程的管理,主要有三大不同模块,这一块左边也是这样一个功能。这是一个速报的工程治理的界面。还有信息发布,做好了系统要怎么样对 外做一些信息发布,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简单过一下。运行维护管理,是从把它刚才做的相关东西都管理起来,这是包括硬件整个一体化的建设方案。 |
最后呢也是希望通过大家,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国家的地质灾害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我们能够发生地质灾害的时候少死人,最好是不死人,就像四川省长说的,最好能够听到骂声也不要听到哭声,谢谢各位老师! |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提问的,各位有没有问题需要跟罗显刚老师进行交流的,没有,就谢谢罗显刚的精彩演讲,下一位我们请大连东软件信息学院周慧老师给我们介绍基于SOA的数据中心分层架构下产品设计与实现,有请周慧老师! |
大连东软件信息学院周慧:尊敬的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12高校GIS论坛二次开发分论坛,我报告的题目是基于 SOA的数据中心分层架构下产品设计与实现,我主要汇报提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一下传统体系架构优势与不足,第二个是介绍基于SOA的数据中心 分层体系架构,最后会拿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介绍一下SOA分层架构下实现的系统的设计。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应用程序开发,尤其是GIS应用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体系架构的发展也经过了从两层体系结构到三层体系结构,到 SOA体系结构的一个发展变化。最后呢是由中地数码公司提出了一个数据中心的分层体系架构。我们依次来看一下这些传统的数据架构,首先是二层开发的体系架 构,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应该在最开始开发的时候接触过这些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做底层的数据访问,主要是与数据库、数据源进行交换,另 外一部分就是与用户交流,要实现这个数据所具备的业务逻辑。这种体系架构缺点非常的明显,我们把管理数据还有与使用数据相关的应用逻辑都集中在应用程序本 身,如果说我们是多个应用程序集中使用一个数据库,这种情况事实上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数据库修改,就会导致每一个应用程序,将会是非常麻烦的过程,我举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某个公司开发了一个信息卡管理系统,那么它有这样一个要求,他说某一个客户在90天之内逾期未进行付款,我就要冻结信用卡的, 冻结它的信用程度,这样一个业务规则,事实上是很好实现的,大家脑袋里面回忆一下你的数据库管理,非常容易实现这样的规则,有一天业务规章发生了变化,策 略要变换成为60天之后没有逾期未缴款,我就要冻结,这时候就要发生问题了,我要修改这样一个数据,必然会把每一个应用程序数据规则都要进行一个修改,这 就是相当繁杂的过程,于是这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把合理的业务规则从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计算机上分离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数据服务 器上面,这个时候我每一次更新业务规则,就只需要实施一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三层的体系架构的开发。我们看一下三层体系架构主要是怎么样子的,首先在 最底层是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里面主要进行的是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主要有业务规则和业务流程和业务过程,最后呢,最表层是表示 层,主要是用户界面、Web接口和一些会话管理。具体看一下三层的相互关系,那么在最上层的表示层,事实上与用户进行交互了,我们把界面展示给用户看,这 里主要是用于数据录入和显示,负责表示层开发的人,只需要关注与外观显示相关工作,不需要做其他任何的工作。第二层呢是业务逻辑层,主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 作用,一方面在处理业务逻辑时需要用到各种数据库的内容,另一方面将业务逻辑处理结果反馈给表示层,由表示层负责一个显示,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保障程序 运行的一个健壮性。最后一个是数据访问层是最底层了,从数据库里获取或者保存数据。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如果你用三层开发的方式,有很明显的优点,有利于 系统的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将所有问题分开处理,就可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有些人界面设计比较强可以做设计,数据库可以交给数据库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这样 就是做到了易于控制,易于资源的分配。不过三层开发尽管是现在比较中大型的应用体系开发过程中一个比较主流的开发方式,但是我相信有过实际应用程序,应用 系统开发的同学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他还是有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我在这里,我后面要介绍的系统为例,会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假设说我们用三层系统进行开 发,最重要的就是业务逻辑层,我要么只能关注业务流程在办理的过程中,就是它的的一个流通性,也就是我的业务流程,关注是某一个业务流程的顺畅性,忽略了 某一个具体部门的工作完整性,重点要么在流程的顺畅性,要么我就只能针对单个部门办理工作的完整性,忽略了整个业务流程的一个顺畅性,也就是说它的重点只 能放在一个部分,事实上任何一个系统在做的过程中,需要的都是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三层开发就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
为了解决三层开发存在的这种弊端,克服它的缺陷,现在就提出了一个SOA的架构,事实上SOA是面向服务的思想,也是一个从面向对象向面向服务思想的一个 过渡。大家看一下这个框架就可以发现它的变化在什么地方了,它多出来的一个业务服务层和一个业务流程层,那么如果说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SOA的架构,然 后思考一下这两个层到底发挥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作用。SOA作为一种面向服务的解决方案框架,它的主要目的呢是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单元封装成一个服务,让这些 服务具有独立、可互操作、模块化、松偶合的特点。在SOA的架构下,GIS应用管理系统可以独出来,作为一种松藕合的架构,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这个是对 SOA架构的一个简单说明,SOA我刚刚介绍了,它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就像我们面向对象的思想,也需要借助面向对象的语言和一个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框架进 行实现是一样的,SOA这种思想也需要借助一种架构来进行实现,我这里就主要介绍的是中地公司的一个数据中心的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就是基于面向服务的 思想,是利用已有的程序、开发环境制作插件,将各个专题业务封装成综合插件,数据中心框架就提供了符合数据访问标准、方式以及灵活的数据管理框架,将数据 表现的与操作结合在一起。那么这种架构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它是利用了MapGISOK开发环境制作插件。第二,通过各个专题业务封装为功能插 件作为业务服务层。第三,将数据中心综合框架定义为插件容器,作为业务流程层。最后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了用户。我们仔细看一下每一个层作用分别是什 么,最底层数据访问层是对整个数据提供了,整个系统提供了数据的支持,依然是做数据最基本的操作,在功能插件层这一块,就是针对你不同的业务插件,然后来 进行一个设计,不过这个插件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必须要遵循这个架构,框架架构的协议,当我们针对不同的业务,完成了功能插件之后,用户就 在这个框架层,也就是我刚刚介绍的MapGIS K9下面进行一个二次开发,得到具体流程的解决方案,最后在应用层,就向用户提供有好的图形界面以及一些权限管理。 |
这个就是数据中心的分层架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从这个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分层架构上体会出它和前面,它是如何解决前面我刚刚提出来的三层架构的一个缺陷与 不足。我们可以看到,在功能插件层里面,我们针对不同业务提供的功能插件,事实上就相当于在解决某个单个部门,单个办公部门,所要求的功能的完整性,就是 将功能,将它的功能以插件的形式进行提出。而在框架层里面,将我所需要的各个部门的一些完成的功能进行整合,提供一个业务流程的服务,也就是满足了整个业 务流程的畅通性,在框架层面按服务方式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基于服务的开发方式,就解决的三层开发存在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将要讲到的数据中心的开发,我们首 先介绍一下我这一块一个应用的例子是怎样进行实现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技术下,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存储、检 索、处理、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结果输出的信息系统。本应用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该系统建立一个地籍系统的管理系统。我们这个系统目的主要是为了实 现土地地籍业务办理简单化、子都化,建立统一完整地籍管理信息库,建立文档信息与图形的实时连接和互访,实现文档的电子化。 |
我们看一下按照刚刚所说地籍信息管理的要求,在基于SOA的数据中心开发方式下,它的设计应该是如何实现的,首先在数据管理层里面,我们针对的数据分为了 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量种数据源,并且在数据访问层里面实现对两种不同数据源的一个数据访问,那么在功能插件层里面,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完成了一部分的插 件,包括地籍要素管理的插件,地籍信息查询插件,空间插件,系统配件,用户权限管理等等,这一块只罗列出当中很少的插件,事实上针对不同业务部门,需要提 供的功能插件还有很多,然后在框架层里面,也就是MapGIS K9的框架层里面,将这些插件整合成一个服务平台,也就是运行平台,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插件都要遵循一个插件的接口协议,按照某一个具体业务的实现流程去 整合一些服务,随后呢,将这些服务提供给应用层。 |
我们看一下实现的界面,我们界面做的一些比较简单,但是在这一块,我提出的几个功能就可以看出一个插件层的优势,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个界面事实上就是对地 理信息进行管理的时候,它有一个比较严格的用户权限的管理。不同的用户登录上来在主界面显示,红色显示就是已经办完的用户界面,其他表示当前用户所拥有的 权限。根据当前用户权限进行业务办理,明确用户的一些审批权限,这一块是一个管理员用户进行登录所以是拥有最多的权限。接下来就是流程编辑,含义就是说当 我的地籍业务发生变更的时候,只有最高权限者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对应的用户当他再次登录系统的时候,就可以享用他自己地业务流程,事实上在很多应用程序 上面都有可能对业务流程进行一个规范和管理,对用户权限进行规范和管理,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当前插件提供给其他的应用程序进行一个使用。 |
最后就是地籍系统里面涉及到的复杂的一个文档管理,同样的在每一个文档下面事实上也是显示了它的业务的流程,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尽管在前期登录地时候我有 一个流程管理,在流程编辑的时候也有流程管理,在最后进行文档管理的时候,我还要关注一下当前文档进行到怎样一个流程,这一切我都没有进行反复的修改,而 是说把我已有的插件按它的要求进行了一个配置,按照已有的要求进行了一个配置,就是实现了以上这些功能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应用数据中心的分层架构,针对 不同的业务设计,不同的插件,达到了可扩展的使用目的,开发实践证明在设计方式上增加或者减少业务流程非常方便,代码的重用度高,而且效果比较好,非常感 谢各位老师和同学,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
主持人:大家有没有问题想跟周老师交流的?我们感谢周慧老师的精彩演讲! |
下面我们有请南大腾龙软件有限公司陈高峰经理为大家介绍一个开发案例。 |
南大腾龙软件有限公司陈高峰: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南大腾龙的陈高峰,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GIS的高校论坛,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 MapGIS K9平台上的二次开发的经验。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公司,我们是南大腾龙软件有限公司,现在位于秦淮区应天大街1565创意产业园,公司成立于2001 年,从事软件开发以及ERP解决方案等等这些服务高科技的企业,我们公司有近百名开发人员,包括在电力、公安、交通以及重工制造医疗,我们提供的IP的软 件服务。 |
主要业务主要是对于IT服务软件开发以及国际合作和弱电集成提供一些集成业务,这是取得的一些成果。这是我们的一些重点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公司提供了一些 典型的案例和做的一些项目。今天我从两个方面分享一下我们基于MapGISK9平台的二次开发。第一部分主要是内河航运传播监控定位系统。首先讲一下应用 背景,目前我国其实就有很丰富的内河航运的资源,但是呢,很多智能化的监控系统,还是一个空白的地带,如何通过GIS以及AIS船舶自动识别的系统,构建 一个智能化的船舶监控系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讲一下我们这个系统当时的设计结构,包括监控平台,包括船载终端和信息管理,监控平台主要是采用B/S结 构,对于船舶定位,以及船舶航行的轨迹回放,录像的采集以及航区的报警,以及偏航报警以及信息调度这些功能,船载终端是C/S结构,即时通讯和报告等功 能,信息管理就是一些后台的维护。这是我们系统当时的一个结构。主要是通过3G网络传输的位置数据,包括服务上有地图服务器。这个船上有一个LLS设备, 主要是跟车载的GPS类似,采集一些实时坐标。这是一个GIS界面,然后这是测定航须的功能,对于报警可以提供一定的区域报警。这是一个船舶定位。这个是 实时照片的采集,照片的浏览,船上面装了摄象头,满足把照片可以发送到监控中心,这是航行的轨迹回放,可以调查,根据时间段去查询船舶的行驶路线,可以控 制播放速度。这是终端,船载终端的一个系统,它可以进行一些报警,在几百米之内有另外一只船过来了可以进行报警,这是后台的信息管理。有些GIS功能,第 一在地图上实现多条船的位置、速度以及航向的信息。另外刚才也讲了,对船舶行驶的时候需要设定一些航区的限制,对于偏航的这种设定,对于船舶进行报警的设 置,另外在地图上可以查看船舶的历史航行轨迹,可以控制回放的速度和时间,另外一个可以在地图上增加一些兴趣点,标注说明。可以看一下刚才讲的特色功能的 展示,这个是显示用户的兴趣点,当前用户可以在鼠标点击地图上增加自己的兴趣点,并且下次登录的时候可以显示出来。实现的思路主要利用的是Mark类,然 后将土层的数据保存到mark类里面,还有测量功能,这个也是一个特点吧。实现多次测量,还是用的Mark类的工具。在船舶图表上可以显示相关的功能,把 细胞状体做成一个mark点可以实现,设定航区报警,也是一个相关的功能。轨迹回放还是蛮有意思的,让船舶在点上移动更加平滑,长时间轨迹回放的功能。另 外可以将google 地图作为地图来进行切换,提供了这样的控件。 |
刚才讲了,我们讲了船舶监控行业的应用。第二个讲了在电力行业设计中对于专题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在传统的电力设计行业中,对于像电力工程,包括像电厂、变 电站输电线路,还有观测站,水文水位站、气象站、雨量站,以前没有GIS的时候,都是通过管理软件和数据库来管理的,如何能够实现高效并且直观的数据管理 和收支以及空间分析,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课题。很简单,这是用的GIS信息系统,几个功能,就是管理专题图层,然后实现地图的一些基本操作,提供空间查询 以及空间分析,进行关联业务数据库,进行业务的显示技术实现,首先是通过GDB企业管理器。可以通过地图编辑器在里面设计它的属性信息。我们通过.NET 调用OBject来实现它的功能。主要有MapXview控件来实现地图和基本操作。调用简单处理对象,来实现一些图元的增、删、点、拉功能,包括拉框查 询、周边查询,包括缓冲分析等功能。现在我们就在这个系统进行演示一下,截图看一下,主要是这样的一个布局,地图里面有一些数据信息,这个是一些列表,导 航用的,这个是一些地操作工具,包括框查询,条件查询,测距等等,这是业务导航,可以通过点击方式查询到对应的业务点,然后把它相关的属性能够显示出来, 这是一个弹出窗体,谢谢大家! |
主持人:大家有没有问题跟陈经理进行交流的? |
南大腾龙软件有限公司陈高峰:大家对于二次开发有些技术上交流的话,私下里可以做一些沟通。 |
主持人:那么大家都不习惯在这个会场上提问,希望大家在会下能够多沟通交流。现在是我们的茶歇时间,大家休息10分钟,十点二十我们这里论坛的下一阶段继续! |
(茶歇) |
主持人:我们论坛继续,请工作人员把在外面的工作人员召集近来进来。大家知道今年是南京大学的百年校庆,我们外地很多老师同学没有到过南大,很遗憾这次会 议是在会议中心,不是在南大校园里面进行,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们请南京大学的程亮老师给我们做从Lidar到三维校园的汇报,希望通过程亮老师的汇报, 畅游一下南京大学的百年高校。 |
南京大学程亮:正如谢忠所言,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南京,我们可以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正如谢忠所说有点遗憾,我们会场在钟山宾馆,校园里面没有这 么大的会场,有点遗憾。这一次实际上中地和咱们一起来办这个论坛,中地主要是在武汉和北京,南大也算东道主,我今天找谢忠借20分钟的时间,我们带大家去 一下南京旅旅游,看一看我们的老校区,看一看我们的新校区,大概15到20分钟,我简单演示一下。 |
前期的数据采集最后形成了系统,有一定系统定制和开发的内容,好,那么现在呢,我是一个导游,我们是站在南大的这样一个大门前面,我们现在,这个是鼓楼校 区,我们位置是南京市的汉口路,我们可以往前走一走这条主干道,是叫中大,这个地方有一个路牌,中大路,中大路实际上意思是国立中央大学,南大的前身这样 一个寓意在里面,我们继续往前。在右手看到是我们校区的图书馆,这个时候一定有同学想问了,这个图书馆能不能进去,昨天我们李院士提到了地表,地上和地表 和地下三维一体,现在室外和室内的三维,实际上是,我认为这个基础上这样应该是问题不是很大,关键看你这个投入,看你的成本,看你的需求。我们继续往前可 以看一看。我们后面有几位南大同学,看到这个字样,我们看到了南大的校训,叫诚铺雄伟、力学吨行(音),学生一定要掌握我们的教训。我们回到主干道,向前 有这样一栋别离别致的二层小楼,这个二层小楼是民国时期的这样一个民国政府何应钦公馆,当时就叫斗鸡杂,这个地名延续了下来,现在是学校的外办机构,如果 咱们同学想做联合培养,或者出国什么的,这些外办以及港澳台办的这样一个机构。我们说三维的这样一个东西,在于一种身临其境,我们可以比较好的,从各个视 角来看这样一个比较别致的建筑。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建筑的西面,我们从这两个楼之间穿过,穿过这样回到主干道,回到中大路,中大路在前方是一个教学楼,这个 教学楼看起来其实不大,那么但是呢,却承担了我们整个鼓楼校区几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所以这个地方使用的频率是非常的高,我们退回来。我们往右手 走,再往右,前方的这个建筑是南大的这样一个校史馆。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到这个校史馆来看一看,看整个学校的今生和前世是怎么样 的,说到校史馆,这个地方有一个古迹。这是一个叫二源壁,是一个墙壁,是二源,二元意思就是寓意着南大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这是两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 学堂,实际上是三江师范学堂,三降师范学堂是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建的学堂,两江前身三江学堂成立于1902年,所以才有这样的110年校庆,背面另外 一个来源,这个是叫金陵大学堂,那么是在各自发展,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整个合并成叫南京大学,这个叫二源壁。 |
我们现在向北,向北,这个是穿过这样一个花园,前方是一个民国建筑群的这样一个地方,我们的左侧这个地方是当时的礼堂,也是民国时期已有的建筑,再往前这 个楼就是说,南大的同学当然很清楚,不是南大的同学可能也见过,这个楼在很多影片里面或者是学校宣传资料里面有,我们是作为地标式建筑,因为坐北朝南所以 叫北大楼,现在作为学校的行政机构,校长、书记都在里面,这个楼的东边,这样一个建筑叫东大楼,就是我们的地理与海洋学院所在,这个系统里面也实现了一些 简单GIS的查询,我们电极这个东大楼,可以出来这样一个属性的信息,上面比如说写了建筑的名称东大楼,用途是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还有一些简介,比如提 到整个的学院,前身是1921年创建的地理学系。我们穿过这样一个民国风格的建筑群往前走,可以回到当年民国时期的学生宿舍区,我们站在这个草坪上面,看 一下四周,这些楼的名称叫甲乙丙丁,是当年民国时期学生宿舍,包括我们的总书记,前总书记,JZM先生当年在中央大学做学生的时候也在这边住过,好,我们 离开这样的一个民国风格的建筑,穿过我们的体育馆和游泳馆,可以到现在的一些高层建筑来看一看,现在高层建筑一个特色就是冠名,基本上每栋楼都会有一个冠 名的情况,这栋楼是费彝民先生冠名的,还有邵逸夫楼也在这一块,这一块是,主要是偏文科的一些学院。为了节约时间,我想我们可以换种模式,我们行走起来这 个速度比较慢,我们刚才的行走是以一米八的身高的一个人在校园里面行走,以及抬头和低头看的视角,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通过飞行模式,比较快的看一下。可 以飞起来,这样的话整个南大的全貌在我们眼前,可以再高一点,我们沿着这个中轴线从北先南飞一下,飞到南边。 |
好了,这个就是南大的全貌,也做了一些变更处理,核心区是通过螺旋制作来展现一个精细的细节,周边呢,我们基本上是用遥感影像做了这样一个景观的表达,这 是咱们的一个鼓楼校区,今年暑假之后,会搬到仙林校区,仙林校区这一块,我想我们做个简单的展示,当然了,在仙林之前,为了契合我们这个主题,开发这一 块,实际上在系统功能上正在做一些尝试,因为这个系统还在做,大概5月20号校庆的时候投入使用,现在我们同学依然还做一些开发配置的事情,比如说我们 GIS总要做这样一个,除了这样一个可视化,总要做这样一个查询和路径,我们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或者是一些定制或者开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功能。比如 说我们想做查询,我们这样来做的,比如说位置切换,我们想快速去北大楼,如果我们快速向去这样一个教学楼,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样一种通过属性来查询图形。 通过图形查询属性我们做了一个演示,比如说我们地理海洋学院,当然也做了一些路径,应该说要做成这种比如说起点和终点,做成三维路径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本 身受平台制约,我们通过一种变通的办法来做。我们做一些固定的路径,校庆的时候,我们重要嘉宾或者是咱们的一些不熟悉环境的来宾,你肯定需要找一些宾馆、 住宿或者是一些行政机构应该怎么走,我们做了典型的路径在上面,简单的演示一下。比如说我们从物理楼到建忠楼,这样一个路径。有这样一个自动漫游的功能。 这是我们鼓楼校区的情况,我简单一两分钟把仙林校区给大家看一下。 |
仙林校区距离我们这个宾馆向东大概20公里,也可以坐一个地铁,地铁专门有一个地铁站到仙林校区,我们在校区正门口,我们可以简单看一看,正前方是咱们仙 林校区的图书馆,这个地方是咱们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生速度,还有很多是在建的建筑,各个学院,援助是一个天文台。仙林校区情况基本是这样,我是做一个简单 演示,刚好是中间环节,前面听了很多报告,还要做一些技术报告,中间轻松一些。这个演示完了以后,我想一定会有同学可能会感兴趣,这个怎么实现的,对不 对?那么我想是不是会后找时间讨论,技术细节可能短时间之内也说不清楚,好的,谢谢大家! |
主持人:我们感谢度亮老师的精彩演示和精彩的讲解,程亮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一下南大美丽的校园。下面我们有请上海必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周祖才总经理为我们介绍基于MapGIS的数字城市综合服务平台。 |
上海必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周祖才: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上海必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今天我简单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武汉中地合作过程当中基于数字社区这一块的合作案例。 |
我分为几个方面,一个是必途的介绍,一些合作背景,功能介绍,运行环境和关键技术和客户反馈。必途公司是成立于08年5月份,主要以GIS技术为主的信息 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我们也是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商,虽然我们成立比较晚,但是我们发展很快,相应在西安、武汉建立了自己的分点。主要从事业务,上海必途这 一块,我迅速过一块,主要从事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包括我们有一个叫智能都市产品的一个开发,包括商业数据支持,二、三维地图建库加工,桌面出版地图制 作,本身我们也是MapGIS合作伙伴。我们苏州和西安主要是文件加密和网络安全。这是我们主要的业务,这个我迅速过一下,时间比较紧。这是我们的产品, 营销的一些内容,这是我们制作的产品,迅速过一下。上海必途公司核心优势有几块,一个是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地图产业的服务,另外一个是三维产 业服务,刚才南大的程老师对三维这一块已经让大家看了一下,另外我们还在应急预案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下面着重讲一下就是我们数字社区的合作背景。 |
本身必途在09年跟中地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基于MapGIS的解决方案,我们利用既有的资源跟中地数码做了一些项目合作。这个平台介绍,我首先讲一下数 字社区这个案例是上海市一个街道,可能很多嘉宾参加过世博会,里面的数字社区分了几个方面,有三个库,一个是社区的实有人口数据库,另外一个是GIS地理 信息数据库,还有一个是社区资源库,两个平台,一个是热线呼叫平台,还有一个是它的短信群发平台,分了四个系统。社区实有人口信息库,信息管理系统,另外 一个是跟社区的事务联动处置系统,就是大联动的东西,另外就是我们基于2.5维数字地图系统,还有一个助老服务系统,这是总体的平台。这个是社区实有人口 数据库,数据来源主要分派出所以及社区综合协管员,包括计生委,包括方方面面因为他们外来人口管理的比较好,他们能够发动社区里面的大妈和保安,发现有外 来人口进来的时候有奖励制度,能够成功入库可以奖励5块钱,所以在这个社区里面实时人口库是动态的,更新机制特别好。这是我们的一个地理信息库的几个图, 我就不详细说了。同时还有它的社区资源库,社区资源库他把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医疗中心,还有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整合到一块来了。这是它的热线呼叫短信平台, 特别是社区里面一个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社区绿化以及外面垃圾处理,都是有专门的巡查人员,巡查人员可以通过巡查的联动,就是那种掌上的短发发来了以后,跟 后台的平台短信能够迅速收到这样的短信,同时责成相关人员处理,这是一个联动的东西。这是社区的实有人口数据库的界面,这边大家看一下,它是实现以防管 人,在居住地址这一块直接点击,可以在我们地图上显示,定位到房。 |
同时,社区人口这一块有一个信息查询统计系统,这是一个基本功能。这是社区的应急联动,它的事务联动,有他们预案和流程图,相应的有什么事情,可能不是很 清楚,有什么事情他就可以通过系统平台,能够迅速的发送到相关责任人。这就是我们数字2.5维的数字平台,我这里面,这边是菜单,这是内容区域,这是导航 的基本一些功能,它能够实现的是区域的网格化管理,包括人口信息定位查询,生活服务,安防管理以及安全监控,它把消防拴和摄象头都做了定位,最基本的说 法,就是把信息细化到楼栋,这边的信息可能不是很清楚,细到每栋楼,每层楼这么一个形式。每套房里面相应有什么人,可以通过身份证信息落实到房子,然后也 可以通过房子查这栋房子里面有什么样的人,可以有相应的信息,能够定位查询,可以根据名称查询,根据身分证号码查询等等,方法很多了。这是各种生活服务设 施的图上定位,这个很简单的,这一块的东西。这是安防管理,这是社区里面的摄象头,点击可以远程操控,可以在大联动平台上做了展示,这是安全监管。另外就 是平台的助老服务,周家渡社区有一个特色,他把市政上面的安康通以及对讲系统,下面这是它的,几个照片,这是个指挥联动中心,当有什么事情,相关信息,然 后可以发送出来,这是它的一个功能腕表,可以和手机相接,老年人在家里测量血压信息能直接实时传输到联平台,后面联动平台,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你这个是什 么状态,要不要做应急处理,相应的这么一个科技产品,目前上海已经在推这个东西,这就是告诉他请保持安静和手腕稳定。这个是户外的一个一键求护系统,老人 在外面锻炼身体旁边没有人,突发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一键求助,按了以后,后台可以进行监听,以及相应地图定位,周家渡社区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有一个专 门关爱的车,专门的司机,专门的关爱员,如果是谁求救了,这个人相应的信息就传输到关爱员身上,关爱员跟司机直接就第一时间赶到他发生事情的地方,直接带 到医院去,这是周家渡社区已经实现了这些功能。这个就是放在家庭里面的一个对讲系统,有些不是戴在手上的,通过挂在脖子上一键按了以后可以自动启动,在家 里可以和后台进行对讲,比如说家里电没了,可以通知社区,社区专门有人过来检查一下电、水这些东西,特别是老人,这个我大概讲一下这个背景,它的的一个基 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应该是助老服务,现在政府领导最担心是孤寡老人在家里,哪怕有时候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这个是他们的关爱系统,隔一天两天,就主动跟老 人进行联系,询问一下家里的情况。这是运行环境,后面我就迅速过一下,这是处理器,这是它的平台。 |
关键技术,一个就是我们2.5维,再进一步就是真三维了,我们通过地形图,通过拍摄比对,然后做结果。这是一个精细模型。这是放大以后的效果,我们在处理 过程当中很注重局部细节的东西,包括房顶的绿化墙都会很注重,这是管理发布的东西,这是互联网MapGIS IGServer开发,已经有很多专家老师带着大家过了,我就不详细解释了。他能够实现,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和地理信息实有库和资源库的对接,我就迅速过一 下,这个项目得到了客户的大力认可,包括现在我们在有些客户带过去到周家渡社区参观得到很多的评价,在座各位如果有谁有幸去上海,我们可以带着大家一块去 参观,谢谢大家! |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跟周总交流的?没有就下面再继续交流。我们感谢周总的精彩报告。下面有请山东科技大学刘冰给我们介绍基于MapGIS与传感网的寿光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系统,谢谢刘老师!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那么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基于MapGIS的设施农业监管与综合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我们目前正在 和寿光在做,还没有做出一个成果来,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系统。大概分这样一些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是设施农业概念,因为在山东或者是在我们国际上,这块 设施农业应用的现在都比较广泛,实际上设施农业就是说,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生物获得成长条件,从而延长或者是改变生产季节,从而获得最佳 生产是。现在主要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同时用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环境当中,像我们在寿光这一块已经实现了设施农业的观光旅游,大概每年有100多万人 在那儿参观,特别是旺季的时候能够到120、30万,这是设施农业在国际上发展情况,设施农业在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很迅速,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产业,他们设施 农业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对里边的各位环境要素,像温度、光、水、气和、肥进行自动监测和调控。部分蔬菜和花卉,还实现了 从育苗到定制到产收,以及到包装上市整个的流程。目前呢,设施农业的最高水平就是设施工厂、植物工厂,它是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自动化控制条件下来实现这 种全年的生产。 |
山东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就是2011年温室面积已经到了非常大的数字,然后每年的蔬菜销售,都有很多的销售农户,全国各地的车到各地拉蔬菜,也出现了一 些,像我们IT技术的话叫OEM,在外地好多蔬菜卖不了的拉到寿光,再拉到全国各地,有好多蔬菜不是在寿光产的。效益非常可观,是陆地栽培的6倍以上,有 的品种能够高达20倍的收益,每年他们收益还是非常好的,我一个同事本身就是寿光的,他说出来之后,再回到我们原来的那些村里发现,最低档次都是一个帕萨 特之类的,我们上外边帕萨特相当于中档那样的车了,他们村里非常富裕。这是几个事实农业生产的图片,我们国家的农业设施生产还有一些技术落后的地方,一种 情况是设施水平比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我们国内90%的塑料大棚农业设施,都是简单的这种大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对温度、光、水、 肥和气环境因子的调控还已经差,现在是温度、肥料、水可以保证,温度有的可以用升炉子方式来去增加。有些机械化的强度比较低,同时呢,劳动强度比较大,我 们按人均来算,我们的管理面积就是设施农业这一块,日本的五分之一,相当于西欧的五十分之一,美国的三百分之一,技术上有很多不配套的地方,科技含量比较 低,还是属于我们传统农业的发展,只不过在大棚里边出现了,缺乏一些量化指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一直在低水平上进行徘徊。另外由于我们国家一直是实行 的年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到现在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国外是集约化的经营,农场式经营,我们还主要是农户的经营方式,宏观上统计特别难以进行,我们都知道,有 些年头蔬菜很贵很贵,有些年头很便宜很便宜,贵的时候就是种少了,便宜就是种多了,和这个非常相关。那么我们农业发展下一步可能会向城郊型设施农业将会在 面积和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推进,现在大家都在提城市化,都上城市来了,谁还会种地啊,将来会有很大的需求。设施农业结构将进一步趋于合理,设施内配套技 术、操作机械、环境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设施农业的区域辐射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我们设施农业主要是华北、东北和沿海地区慢慢会向西 北地区,西部地区来进行辐射。另外,我们是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说我们地理信息技术也将会在设施农业上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
具体来讲这些问题可以分成这样几个,一个是设施农业分布区域比较广泛,我们直观的感受,每一个大棚,不像城市一样,我们有标识,哪个门户,哪个门牌就可以 找到了,你想找一个大棚比较难了,也没有地址,你必须找到人才能,就是有人必须领着你,你态度找到大棚,你在村里就是邻居,他也认不出这个邻居是你家的, 这个大棚是他家的,只有加上名字的方式才能够实现宏观的管理和微观的这种服务这是和我们地理信息直接相关系的,另外一块就设施农业像温室内部环境和外界环 境比较明显。我们现在气侯变化非常剧烈,特别是像我们靠近沿海的地方,温差水平不是很大,但是风、雨可能会变化比较快,就今年好像是在3月份吧,我们青岛 在一天之内经历了六种天气现象,所以说一天之内变化比较大,前几天他们在,昨天他们在搞环境观察的时候,都是以大尺度,说温度升高多少,能不能搞一个按天 的这种气候的因素来研究一下,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对设施农业来讲非常重要。目前这些工作还难以直接到位。设施农业要对气象数据 进行观察,也要对小气候因素,我们一般称为小气候的预报和服务来进行观察。同时对于里边的生产信息,你像有病虫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植物生长不利的一些消 息,怎么样来获得及时的处理。像一个村农机员特别缺少,我们都知道,大家都不愿意在农村待着,这种人特别少,又不可能跑到每一个点,这一块很难做到,这一 块很难迅速去进行。总体上来讲,农户难以获得农机专家的技术指导。所以说设施农业 需要有效标识位置和名字,并且有效提高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时效与精度。 |
这个和当地政府聊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们说能不能做一个系统,然后和我们签一个协议,我们说先做一做实验,来试一下吧,我们计划采用中地嵌入式平台架构,我 们利用传感器、传感集中器及陆游对不同地理位置设施农业生产情况,小气候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所在地区的气象监测信息,采用移动无线网络技术传到农技部 门,然后形成的这种报警信息,生产指导信息再通过这种,往农户分发的一种方式来提供准确直观的支持。我们当时写了一个,一种混合架构的服务,一个是C/S 和B/S方式的,再一个就是我们把移动服务称为M/S延伸的方式,因为在农户和我们大家之间,他们差别比较大,有的只有,家里只有电话,或者只有手机,没 有更多的服务方式,当然有一些农户家里可能会有电脑,他们这种模式不一样,可以说我们实现了,设计了一种混合架构的模式。另外传感网或者是物联网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一些监测设施直接放在大棚里面,然后由他自动实现往上传输。这是一个硬件的方案,然后我们这一块呢,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还有二氧化碳浓 度传感器,还有太阳辐射传感器,光和辐射传感器,日照强度传感器,生态影像采集器,声讯采集器,信息手持编录器。通过无线模块上传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 提供网络的服务,这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结构图。在综合服务系统上,我们大概是从逻辑角度来讲,应该有一个,这样的一个内容,刚才比较偏物理阶段,这一块我们 有网络中心,然后上传是各种农业服务的内容,当然有一些地图服务,有一些业务服务,这是我们的网络架构,这是对刚才的一个解释。这块我们借助于中地这一块 的嵌入式的平台架构,来对其中的移动这一块的内容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设计,这一块也牵扯到一些,像云计算服务中的内容。我们在其中的功能设计当中,有像设 施农业区划,因为在下一步进行管理的时候,他们也提出来,我们能不能够对某一个曲线范围进行一个初步的规划,这样我们种植面积能够得到控制,也更均衡一 些,我们就做了这样一块功能,比如说蔬菜区,光种某一种蔬菜,实现这样的一个规划。有农技服务,有气象服务,还有设施的区别和分类,另外还有一些地图服 务,另外还有农技的气象服务,还有灾害的预警服务,还有农技的专门的农情和农户信息的服务,还有信息的发布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有短信和网络发布平台,还有 我们大喇叭发布平台,农村里我们还是有大喇叭,我们直接通过那个方式来传递消息。另外还有一些,对比较集中,比较高的地方,或者是我们管理站当中有电子屏 的发布平台。 |
系统的管理这一块,我们主要有这样一些特征,我们是一个全要素更透彻的感知,另外一个是全流程更紧密的合作,因为我们在农户和供应商之间现在存在很多问 题,有的时候农户种的东西卖不出价钱来,现在我们管理在寿光这一块,农户你只要往上交就行 ,你不用管其他的,买菜的过来之后不用管收哪个农户的,只要到这个站里来,到几点来直接发布信息,几点装就可以了,所以说农户不发愁菜卖不出去,来购菜的 卡车都可以提前进行了解。这是云端的互联互通,这一块,这是一个最初的考虑,那么下一步我们可能全面部署的时候要考虑这一块,这个是方便应用,因为农户总 体上来讲科技水平还是和我们科技人员有所差别的,所以这是我们做的更直观一些,这个是更及时迅捷。 |
这个系统在我们寿光市部分温室内建立自动观测点,实时采集气象和生产信息,进行生产指导,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下一步我们可能能够在潍坊整个地方来进行推广,然后通过短信、电台、电视或者是网络来给农户提供服务。科技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 |
我汇报到这儿,谢谢大家! |
主持人:各位有没有需要跟刘老师沟通交流的,没有呢,我们再次感谢刘老师。 |
学生:我想问刘老师,你们上次在蔬菜种植基地传感器都接收哪些数据?都有哪方面的传感器,完了哪方面的数据?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还有光照,肥料用量多少,没有这个传感器,水和其他的温度。 |
学生:是自然条件。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自然条件基本都有。 |
学生:那个传感器一般是怎么工作?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先布点,你像设施农业的这种观光,那个非常大,大概有200米那么宽,1公里那么长的位置,我们就布点,一般采用均匀的一个布点,或者 是有些根据他们要求,不同的蔬菜,因为在观光农业当中,你像里边有很多品种,在不同的品种这一块放置相应的传感器,然后再把,因为那个集中器,我们没有找 到无线AP的设备,如果下一步我们找着无线,可以采用无线的互联,因为现在能接有线设施还是能接的设备太少,大概装的十件、八件的集中器上,有16口的。 |
学生:谢谢。 |
学生:我有一个问题,因为你刚才涉及到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你怎么他它集中到一个模块当中去,这个硬件是你们自己开发?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这个是我们选购的。 |
学生:已有的传感器。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对。 |
学生:你布网的时候,目前都是有线在进行整合,没有用无线。 |
山东科技大学刘冰:因为本身现在没有无线功能,我们在问厂家,能不能研发,他们说正在做,看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设施设备。 |
学生:谢谢! |
主持人:还有没有提问的,没有呢,感谢刘老师,感谢给我们带来农业的大餐。 |
下面我们有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李旭龙同学,给我们介绍龙门山地震风险评估服务系统。 |
成都理工大学李旭龙:尊敬的谢忠教授、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的李旭龙,我把我们去年的一个参赛作品,龙门 山地震风险评估服务系统,给大家做一个交流展示。我今天的汇报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是系统的背景,然后是系统的概况及特色;第三是技术路线,最后一部分是功 能模块的展示。 |
首先是系统的背景,在全球,近些年地震活动比较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比较大的损失,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四川龙门山地区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 点,基于我们以前做过的项目,我们跟老师也进行了讨论,我们就选取了甘孜地区比较典型的四个县,都江堰、汶川、茂县我们做了风险评估的系统。我们这个系统 是基于WebGIS的地震风险评估平台,将地震先评估模型与GIS结合,衡量灾害风险的程度,为减轻灾害损失而制定相应科学依据并进行辅助决策。 |
下面是一个系统概况,龙门山地震风险评估服务系统是基于MapGIS平台开发一套通过已有基础地灾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危险度评价、数据查询与管 理和网站服务为一体的地震风险评估综合系统,设计算法并实现了各研究县市危险度评价,基于WebGIS和危险度指数评估系统。我们系统共分为四个主要共嫩 模块:由地震危险度评价及综合评估功能、历史数据查询等等。这个是我们系统的一个结构,我们系统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第一部分就是地震风险评估与 GIS系统的结合,目前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评价属于刚刚起步阶段,且多数为理论研究。目前只有香港在这个地区做的比较突出,属于国际水平。将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与GIS系统结合起来的话,会更好的发挥风险评估极其辅助决策的作用,也体现出我们成都理工地学优势。第二个利用Silverlight的优势创 建超绚的用户交互性体验。 |
下面就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平台的话,就是我们使用是去年中地公司推出的一个SP2版本,这个版本是专门针对银光的版本,我前几天也看出今年新推出的SP3 版本全部整合到了一起,这个做的还是非常好的。通过K9SP2版本和IGServer主要做的是空间数据处理和地图发布,WebGIS接口的实现。后台我 们选用的是visio Studio2010,客户端用的是Silverlight4.0,我们新学习了一种WCF服务和LINQ语言实现这样一个访问数据库的功能。 |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展示一下我们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一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评估模块,包括了地震的危险度评价,综合评估功能,第二个是实际维护模块,包括历史地震数据查询等,第二个是在线留言模块,最后一个是综合服务模块。 |
系统的数据包括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第一部分空间数据的话,我们就把四个县的点线面图层数据进行了处理,以便发布研究区地图用。数据选择要尽量满足地震 风险评价的需求,包括构造、岩组、灾害点等,我们用的就是K9平台进行处理。这个是我们选择的四个县基础的空间数据的图层。这个就是制作好的一个地图。第 二部分是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包括了风险评估模块使用到的各县人口密度,建成区面积和地均GDP书记和历史地震数据均保存在SQL Server2005中。下面呢,就是我们系统的这样一个主界面。上面包括了一个动态的导航栏,然后左侧的话是功能操作窗体,中间就是地图窗体和工具栏, 这个就是使用银光做的立体切换的效果。主页面,上面一共包括了七个部分,分别是我们系统的简介,第二部分是危险度的评价,和第三部分是动态分析。第二点和 第三点,也是我们系统的核心部分,然后四到七分别就是一些查询和综合的服务功能。这个就是一些基本的功能的截图,这个是一个图层的管理。 |
下面就是风险评估模块,地震风险评估的流程,我们设计的是首先是单县危险指数计算,所有县危险度指数计算,最后是结果展示和绘制危险度分区的图层。下面就 是一个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我们通过历史地震数据进行这样的一个过程,可能看这个会比较,比较繁琐。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个界面进行一下演示,在左侧首先 我们通过选择这样一个研究的具体的县,然后在第二部分这个易损性指数当中就会侧重调出该县,我们的评价指标。上面的话是一个等效震级的预算,我们设计了三 种预算模型,然后可以求出该县的等效震级,假设地震一定会发生情况下,概率为1的情况下,通过对历史地震的数学模型的分析,我们算出一个相当于平均的值。 第二部分就是一个承载体的易损性指数计算,我们通过三个指标的话,分别求出每一个指标的一个易损性值,最后能求出来一个综合的易损性指标就是CV。求出上 面两个部分以后,最后一个就是可以计算到危险度指数,我们整个设计的思路就是说,我们用危险度指数等于等效震级等于承载体的易损性,我们可以求出一个危险 度指数。最后通过求出的值,接下来可以分析防灾等级为几级,等级划分我们在后台直接处理,通过计算出来的值然后进行分析。 |
刚才就实现了一个单点评价的流程,下面是一个综合评估的模块。过程的话,是和单县计算是一样的,我们只是把它所有四个县都进行一下统一的计算,进行统一计 算以后,下面会显示出来一个柱状图,我们可以按右侧查询方式进行查询。比如说我们现在都江堰市的危险程度在2.4,那么它处在一个级别二级,是建立一定程 度的投入,我们求出了每个县危险度指数以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动态分析,根据计算出,我们应用的MapGIS二次开发接口动态生成危险度分区图,并可以框选 查看区内灾害点的详细属性信息。生成栅格图层,过程是刚才我们算出了四个县危险度数值,我们分别通过各个二次开发接口,实现首先是生成点,这个点我们根据 四个县行政区域中心这样一个经纬度坐标生成的点图层,我们求出数字附到点上,这个我们实现了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功能,我们把附多点的点图层进行一个矢量点 线的栅格化,形成栅格图层以后我们进行裁减,最后在页面进行加载,我们整个二次开发接口,就是在这一部分是,应用的比较集中一些。 |
上面顺带再讲,刚才我们就实现了一个整体的地震风险评估的流程,大家可能会感觉我们这个评估的流程会稍显稚嫩一些,我们只是通过了这样一个,我们想展示一 个地震风险评估的流程,然后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系统,就是把这个思路展示一下,属于我们想做更专业一些的话,我们就需要更详细的分析,以及把这个辅助角色做 得更严谨一些,属于我们把这个系统完善更好的话,如果应用到政府部门,或者是商用的话,我感觉也应该是可以的。下面一个就是历史地震数据的查询,它主要就 是应用了刚才讲的进行数据库查询和维护。下面一个就是我们的在线留言的功能,用户可以实时动态的在线留言,如果要是进行管理的话,我们也设置了管理员的权 限进行管理删除。 |
最后就是一个综合的服务模块,综合服务模块,我们也就是想在比赛当中充分展示一下银光的交互性优势,包括了地震常识,应对地震和地震新闻。地震常识,我们 用的是伸缩框,包括关于地震的基本常识,应对地震的话,就是应该,我们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逃生。最后就是地震新闻,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截图,应对地 震的话,我们是做了一个控件,最后一个是地震新闻。就是应用银光的话,它有一些指定好的第三方控件,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他们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去年的比 赛,就是我们B/S高级比赛组当中,我们是唯一一组使用银光的,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还是比较青睐于银光。 |
最后一个就是联系我们这样一个模块,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参赛的时间线,2011年3月份开始组队,经过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把这个系统进行完成,由于3月份的 时候我们也是刚开始接触银光,虽然在二次开发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是在银光这一块,我们通过这几个月边做边学习了一下,刚才也听了各位业内人士和老师的案 例,感觉都很专业,所以最后我做的系统的话,可能感觉就是稍显稚嫩了一些,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也会作为一个经验,继续把这个系统以及其他项目之类的做好。谢 谢大家! |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跟李旭龙同学交流的。请大家提问!没有呢,我们就谢谢李旭龙同学! |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经过整个我们八位报告者的报告,大家对于我们GIS应用开发和一些应用案例,都有了相关的了解,在这个里面刚才有一些同学提出了,要 拷演讲的PPT,我们红征求各位演讲者的意见,如果他们同意的话,那么我们会把相应的PPT,放在网站上面,大家回去可以看一下网站,上午的分论坛就到此 结束,谢谢各位专家! |
教育分论坛 |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上午的讨论会马上就开始哦,首先进行演讲的是滁州学院的王春老师,他演讲的题目是地方学院GI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让我们欢迎他。 |
王春: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地方学院GIS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到目前我们国家有6个设点,本科4、5年的只有滁州这一 个,2010年获得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被选为省级别示范实习中心建设点,201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遴选为“高等学校专业中和改革试点项目”上级 国家教育部。恳请各位专家领导给我们多请意见,我们认为的GIS应用人才基本素质。我们就业、立业、发展、成才四个方面来讲。到我们的高职这个层次,有时 候又到研究性的层次,这个如何去定位比较纠结,我们理解为有一定的就业能力,能得到他能得到的社会待遇,有一定的发展待遇,能变成一个人才或者是独当一面 的领军人物,就业我们强调基本技能,你首先是一个合格的GIS技能,我们调教它的处理、建库、制图及信息服务技能。我们让学生熟悉很东西,我们要学生按时 按标准进行做表。我们要有立业之本,就是完善业主素质。GIS空间数据从采集、处理、管理到信息服务涉及的机能环节和知识点非常多,大多都比较抽象。我们 在实际教学里面提出在大二结束的时候,把学生送到企业里面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在学校我们也创建实践基地。还有就是发展之本,这个有点老套,在我们的学生有 点眼高手低的情况,所以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不熟悉环节的工作和业主的技术,你就达不到创新,主要从日常的教学里面采用一些创新。还有是成 才之本,我们的专业发展很快,知识面很广,我们要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一本院校里面基本进来的时候就这样,二本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都是老师督导下学习, 但是如果不进行培养,那后劲就会有怀疑,我们坚持的成效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在2006年级的时候考了一本的研究生,我学校基本考5大基本上就过了。 |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这一块,我们技术够用,技术实用,我们坚持5个原则,看有点虚但做好不容易。我从四个方面讲一下是怎么考虑的,首先是人才目标的确定, 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在很多的院校里面培养目标在很多部门都可以就业,想给的是一个宽阔的就业渠道,我们在这一块我们在安徽省的区域的特征,我们把 它定位在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卓越GIS应用型人才,我们有抓手做这样的事情。在体系建设这一块,我们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设理念,依据社会需求,明确专业技 能,抽取关键知识,形成核心课程。有些知识点可能是在一分析没有孤零零的联系,有的知识点联系的不是太强,我们保证知识点不会重复,关键的不会被遗漏。实 践教学体系建设,我们以GIS认识性实习—课程实践—操作课程—生产实习—创造活动为主线。我们主要以六大模块去进行实践教学。考核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选 择学习方式。这是我们构结的教学模式。在规范教学方式方法上,我们对工程经用类课程应尽可能采用项目导向式教学方法。对行业应用课程应尽可能以业务过程为 参照系,按照业主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有序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一切实现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模式。 |
人才培养素质监管方面,我们强化基础,推行主讲教师制度。课前我们会做一个摸底活动,让老师教学大纲讲清楚。这里面做一个说课。课间抽查,我们会做一些检 查、督查。综合考评这一块,我们要让先生先会干,这种考核重要在实践课程上,理论上还是用传统的。在后期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人才培养一方面是制度化工作, 同时也是良心工程,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着力做好师资队伍、实践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建立“人文关怀与经济保障并重,特色培养与制度规范融合” 的良好后勤保障体系,从硬件、软件、制度三方面确保人才培养模式。 |
我们主要做师资队伍建设,从专业和能力方两方面优化内部师资队伍。我们还充分发挥滁州交通便利的地域优势,采用贴近企业,贴近政府、贴近名校的三贴近模 式。在实践环境这一块,我们校内与校外并重,这方面我们也得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在校外建了20多个校外见习基地,像这种支持下,我们的规划就能被保障 和执行。管理制度这一块,我们建里透明的激励和惩罚制度,我们采用了“人文关怀与经济保障并重,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兼顾”的良好教学团队。透明化的施训教 训标准,建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学方式。不同学生定的目标不一样学生会有意见,有的标准高有的标准低会让他们不舒服。我们切实推行“项目驱动、工程师进课 堂”,倡导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的观念,让职能技能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当中。要讲的让学生能够接受。再一个是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 持。我们在人才培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专业的比较枯燥比较累,有时候我们的家长会来干扰,有家长会说我们自己安排,我们在进校之前和实习都会讲清 楚,这是系列性的安排,对我们整个的培养质量会带来影响,经过沟通之后基本上都能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是我们做的探索,做的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我 们通过努力我们也经过了全国举办的GIS系主任和院长联系会议,会在我们滁州召开,我们就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们的历年来的GIS成果奖的鉴定,还有全国官 方的GIS大赛等,我在这里面也做一个简短的宣传,欢迎各位老师到我们学校去参观、指导,详细材料我们会装订成册,希望大家多指导多批评。谢谢。 |
主持人:感谢王春老师的报告,有的老师、学生是报告开始以后再进来的,大家听了以后觉得王春对于GIS教学思考非常的系统和体系化,从就业、立业、发展和 成才介绍了GIS学生培养的一系列的考虑,不仅仅考虑到课程设置还考虑了教室,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各位的借鉴,也值得因各位学习。王老师的时间用光了,我们 想留一个问题的时间给王老师。 |
学生:在专业上我们就不问了,在实践当中安全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
王春:在带队老师上一个是纪律要求,在企业里面,我们会跟企业沟通好,我们会签好协议,对企业来讲要尽好管理义务,我们也要做好指导,在企业里面因为各种工伤是企业负责任,如果学生不做好是我们学校的责任,放到企业里面做实习的学生都跟企业有一个实习协议。 |
主持人:谢谢,谢谢王春老师。我们再次感谢。其实刚才无论从问题的角度,还是从报告角度讲到的都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当中,只要学校刚才有实习家 长不会有安排,现在情况不同,有的家长对他的家的宝贝心疼的不得了,这可能是一个新新型下的新问题,还有一个是安全问题,80年代的时候每个学期都没有任 何问题,现在就不一样了,作为老师来讲这方面的压力非常之大,需要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建设之外考虑的非常问题,后面有相关的经验还可以继续交流,下 面我们有请南京大学的杜培军老师给大家做报告,欢迎。 |
杜培军:谢谢主持,可能我很早就站那了。确实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现在好多地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这个是去年在成都有一个GIS开会,我 发了个研交流了之后还有一些东西,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突破和提升,实际上从整体上来说,好几个大师都说了我们中国的GIS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地理信 息系统教育突破与提升:路在何方,绝大多数在座的都是高校的老师,现在整个专业建设或者人才培养面临的调整非常非常地严峻,不管您信与不信我都信了,很多 高校了解都这样,很少有学生是第一自愿报考你GIS高校,市场找工作都找的很好,找工作学生都能找到,是不是很好,是不是跟他学的知识相关很重要,老师必 须正式这个问题,希望能可能力找好工作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比较过20多个学校的GIS课程内容,说的不好听的是一盘散沙,说的好听的是各具特色。课程体 系很多时候不合理,我们开会也讨论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规范和核心课程。我们目前的困境和调整,王春也说了现在做了很多努力,GIS软件也不一定多少,怎 么培养,还有一个王春刚才说了,地方院校培养什么什么,你培养研究还是什么,还有相关专业的竞争协调。 |
地理信息专业还有很多问题,现在挑战非常多。GIS无组织,在这种情况下,GIS教学谁来管,真正从国家宏观教育来说,应该是找不到组织,可以有组织无继 续,无组织无继续就不好玩了。他叫什么协会和专业委员会,有一次中国GIS教育与普及协会,是其他机构冒名办的,别人也意识到了,说实话内涵与核心竞争 力,我们都告诉同学,GIS它是什么什么,它有很多很多,地理、测绘、地图等等,GIS是四无,我们还在建,让它从无到有。各位老师感兴趣同一个学校既有 测绘、又有制图的学校,任何老师差别都不太大,我们GIS专业排到全国第三,那时候不管你信与不信,反正我不信。那个时候就是看表,看表的时候看其他人很 多,这个准业其实内涵不明确,核心经竞争力,现在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地理信息系统,你觉得嘉宾回答问题不是理想的时候,就数据挖掘,我们从GIS专业人来 说,不能说你现在好多GIS学生还是靠操作仪器,我们看教授说的GIS教育可能要崩盘,没有专业规范,我们原来的协会会长也说,应该从教育的资质准入进 入,我们的核心课程与教学内容不明确,课非常丰富,但是就是什么都学不好,跟测绘的比比我会地理,跟学地理的比比我还会计算机。还有就是所谓的就业需求, 我对1万个亿持怀疑态度。这是关于几个挑战。我们要突破隶属限制,提升科学地位;教学部新一轮高校本科专业目标修订工作正在展开。计划2011年上半年完 成,但是到目前没看到。我们要突破隶属限制,提升学科地位,这个东西必须有个家。第二个方面突破组织无序,提高规范程度。找到组织与靠山,规范和评估都非 常重要。尤其是我们中国下一任总理对国家测绘GIS非常重视,这个从组织上来说,国家测绘地理局还是需要靠山,不管从专业委员会,我老说这个事,要忽悠忽 悠,让GIS也有一个规范,你可以两个教职委联合,否则这个专业不认可你就不好了。 |
另外是突破保守观念,提升开拓意识。首先有招生数量、就业率是指向,关键是就业档次,质量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学校都能做的,我们不能老是表扬与 自我表扬,还要搞出新花样新东西出来。类似这样的话专业方面还要进行突破。还有就是教育体系,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课程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比如 软件应用、系统研究、行业应用等等,让测绘学、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增的综合交为背景,我们现在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哪个专业,让其他专业 都跟你的专业没办法比。还有是突破独立作战,提升共建共享。在海洋里面人家得得3个优,你选GIS的时候可能2个优就够了。我们怎么样把资源共享,其他方 面还需要资源共享,怎么样利用这些优质的资源让师资力量提高,还有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测绘里面有这个课,现在有很多大赛,说不好听一点都是自己搞的,大家 都不认可你,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就是要把质量提升。还有就是突破营销模式,提升国货品牌,我们参加好几个招标都是用GIS,我觉得说实话现在RKGIS, 关键是市场份额,很少用我们国产软件,我们参加好多招投标都是这样。 |
GIS专业现在问题严峻,我们辛苦这么多年,现在需要突破,GIS需要一个家,我们要办一个专业就办好。突破与提升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现在有什么困境,做做梦,有什么想法不一定很天真,总是有一些想法,做后唱唱歌。 |
主持人: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成功永远在,虽然时间被他用光了,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问一个问题,从思考问题,或者分析挑战入手,也提出解决的途径。那么在这样的报告氛围之下,我相信也有问题,能允许的只有一个问题。 |
老师:GIS专业到底是哪几门课程。 |
杜培军:测绘、地图、地理,包括计算机这四门都有,这是必须有的,还有摇杆,我有时候觉得这些课程有时候可以合并,GIS的开发、应用,我的想法是8到 10门,我自己这样说的时候,想的核心课程还是没有突破,怎么样合并?各个学校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什么?面向、对象设定的时候没有跟GIS合并,我们跟同 事都进行努力,学校不是你要开什么,VB、VC等等,这样主要是进行突破。谢谢。 |
主持人:好,我们还是热烈掌声感谢杜培军。那么提完两场报告之后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杜老师更多的从学科的角度去分析GIS教学,我觉得各有各的道理,也各 有启发和借鉴,建设、大赛的参加这种企业或者GIS的开发商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值得去思考,很多大赛老师带着学生带着开发的技能都是非 常好的途径,很难想象比如说三家单位共同主办一个GIS开发大赛,目前还很难想象,也许随着共享的搭建和应用,从学生带老师的角度来讲,不管是谁去组织套 路都是一样的。下面我们请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刘海砚教授给我们讲的是突出能力培养,创建地图制图专业综合实习新模式,就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请。 |
刘海砚:刚才两位老师从宏观上讲了一些问题,我从细节上讲一些实践性教学的情况。我们整个军测名称还有所改变,我们从建院开始有66年时间,我们主要是培 养面向部队的制图人才。我们学校整个制图学也再不停调整,前十年也提高出厚基础宽出入影响还是有的,我们最后提出实践性教学是本科里面的主要教学,实践性 教学是我们这里面把岗位的任职能力提升上来,我们依托学科的优势,在本科毕业实习阶段,我们整个毕业实习、设计经历了不同调整,我们现在变成了完成科研方 向的,把两个合并,由不同老师带不同的学生并不是很理想,毕业实习进行结合,把毕业设计内容往前伸,两条线,一条线毕业设计拉长,把专业技能提升上来,我 们从5个方面提出在毕业设计、内容确定、教学资源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等进行组合。 |
下面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个是加强项目设计、着力体系建设。我们建实践教学标准体系,按三层的结构进行建立,我们整个目的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快速适 应我们的制图单位的要求,主要目的让教学跟后面的工作实现无缝的对接,实习队伍是我们军用地图的基本队伍,主要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调整。整个学科的历史 基点非常丰厚,我们整个可以说军用地图都是由我们来实现的,整个部队的情况我们都非常熟悉,这是我们的优势。实习环境主要是一体化的实习环境。在组织形式 方面,在学院形式一套完整的综合实习模式,各种实习资源配套齐全。另一方面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 |
第二个是我们对实习内容的优化问题。我们整个内容仅仅要围绕当前的地图生产任务,主要要实现内容的动态变化和模块化的处理,要求学生完成各项内容,这个是 我们这几年最主要完成的工作,跟我们当前的测绘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十二五”期间我们主要是这些内容,在十五期间是完成采集,还完成了地图出版,25万生 产完了以后就面临着50万的生产,50万做完以后做100万,大家都知道现在用了很多很多数据但是没有地图,就是有也是很成就的,25万和50万都已经出 来了,我们主要是完成这些工作。实习内容和当前的制图任务是紧密结合的,25万主要是利用多元利用的模式,要直接进行制图,要用到很多资料来更新25万数 据。50万生产是在25万基础上的,主要完成工作一个是要实现数据内容更新,还要实现制度综合,这里面我们做了一套的相应内容,这个已经完成了,25万和 50万是完成了全国的覆盖,包括我们周边的一些地区。那么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是世界100万的数据,大家可能用到过数故100万,座标器要按照新的要求来时 间,国内和国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工作量非常大,现在这个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刚才主要讲针对的实习内容。 |
这一块是注重成果转化和丰富学习资源。整个项目组承担了几个大的机图生产工程的项目保障工作,整个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在数据处理,处理编辑、出版等等都有 优势,保障部队的相应技术应用到实习之中,那么实现我们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我们很多名称都要设秘,这些都比较通俗一些,重点是地图制图这一块,这个 系统都是实用化的,同时把我们的系列建立起来,这是一体化的模式,目前还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模式,不仅是要图,还更新了我们的25万、50万的数据库。从数 据处理到直接制版全部实现了硬件处理的数字化。相应的数据资源和建设针对我们实习的时候,实际上是有限区域的,比如我们针对我们郑州地区,用到各种影像数 据,主要来源一个是GM数据,实习的时候是可能,但是建设性是不够的,我们用到了不同尺度的座标器。相应的针对不同的实习单元做不同的实习指导,整个这些 内容。这是我们一些编绘的一些内容,整个从前端到后端到出版都实现了网络化,这是我们的一些相应设备。 |
我们整个在实习过程中,强调过程控制问题,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实习的要求和环境的要求,左右的作业资料都是真实的环境,因为涉及到学生用的图是军用 地图,整个生产环境和我们的实习环境都是一致的,在实习过程要保证作业要求规范,按照这些来执行,我们把学生的岗前培训放到教学环节。还有就是细化目标, 保证实习质量。我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每个环节都要控制住,目的要明确,把主要的让学员掌握实习技能。这是我们列的10个环节。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做的 标准化的课件,这个资料里面包括一千组,主要是编辑和更新有相应对照的标准。这个课件里面红标的地方都是需要更新的地方。上面是没有更新前,下面是更新过 以后的。 |
另外就是我们整个过程中,保证我们综合实习和实习基地所以过程的一致。还有就是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的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个就是日常制度方面, 一个是阶段交流,还有一个是全员评价,还有公开展示。日常交流实施的是一个作业日志制度。最后一个小时要把各种情况进行记录,工作日志作为我们实习的 20%到30%的比重。这个是我们一些日志实习情况,我们整个制图的作风上面也有。另外阶段交流和专题讲座要突出来,我们要按模块化进行,我们学生都有班 会制度,班会的时候总结一下有时候问题,互相之间要进行交流,每一个周的目标是好几个的,工作量非常大,他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在这个之间进行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还有地图质量把关,实施的是全员参与成果评价,我们要求互相审校,成果要在全国展示,展示的成果不是干干净净的地图,而是原稿图,这个图为什么 给A为什么给B要全部展示出来。学生对这一点非常认同。8年来我们组织我们本科实习,从1:25万到1:50万都在按部就班的来完成,专业课讲课的时候是 一段一段的,只有综合实习的时候,经过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能从事科研工作,两条腿都不会短,他会觉得4年还是有所收获的。 |
主持人:感谢刘海砚老师给带来的报告,一看题目跟我们GIS不是很相关,但是最基本的在数据枯,那刘老师讲的就是这些,那各位老师和同学有什么?有吗?没 问题。没问题就有问题,为什么呢?我们GIS的学生如果没做过数字化,没做过数字地图编制那后面是不可想象的,应用数据的精度是什么?那这个环节的训练还 不够,我们再次感谢刘老师。刚才老师讲的是有关数据的问题,如何去应用这些数据库,如果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GIS工程的角度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呢? 我们请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来给大家讲一讲。 |
周顺平: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前面两个报告王老师和刚才的老师从大的方面谈了很多问题,我里面有一些背景跟大家讲一讲,我跟大家介绍的是具体实 践内容。这方面的教学现状,具体内容等,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在现在我们国家一级学科是地理学,还有测绘学和计算机科学,我们知道地理信息系统运用非常广 泛,从它的学科交叉背景和广泛应用领域就决定了我们GIS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可能也是我们这个专业办学比较困惑的地方,在各个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会 考虑我们最终应用的背景,以及我们学生的定位,所以会来决定我们办学的目标,决定我们的课程、实践体系。从人才的社会需求来讲,可以分三个方面,一个是研 究、一个是项目管理,还有特定的生产领域生产的人才,我们现在在GIS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格局,这个格局还是可喜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刚才杜 老师谈的比较多 |
那人才培养主要是一个金字塔的形成,从定位上来说我今天谈的是制度型到应用型,主要是本科的实践教学。我们大致的考察了一下,看了一下不同学校的课程系划 分,主要有这些一些类型,划分的原则或者说方式会有点差别,总的来讲都是涵盖了地理学、测绘学和计算机学,软件开发,从人才培养来讲现在主要是示范类的, 另外像测绘、还有其他一些地理院校,从计算机一类的专业演变出来的人才培养上会有一些差别,在环节当中都涵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二次开发和基础开发,内容 上都有一些差别,在综合实习和很多方面也采用项目式的,不管是什么趋向,人才培养的定位或者方向的差别,在整个教学当中都涉及到GIS软件的,在教学体系 当中我们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计算机和人力开发的课程,这个只是学校最终的定位不同在数量和程度上有所差别,偏向生产型的主要是课程,应用开发性的计算机实 践课程,开发实践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
我们的课程和GIS内容脱节刚才已经说了,数据结构、数据库还有计算机基础都跟我们GIS的概念都不挂钩,完全是纯计算的开发,还有课程与课程之间,不同 的课程,比如说计算机基础到编程语言没有一个衔接,还有一个脱节是基础实习和综合实习脱节,语言课不管是什么,认课老师应该掌握这些基本点,是一些基本的 实践,我们每一个学校在GIS专业当中,为了有更好的效果,会有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有一定的负责度,导致两个坎之间学生跨不过去。还有一个是实践内容和实 际需求脱节,在很多专业里面也普遍存在,我们开发软件系统都看不到应用,这样一些问题应该说是很多值得我们思考,有的学校、老师解决的不错,如果不能解决 的很好会延伸出来的问题,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能完成,还有对于老师来讲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经验,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能对学生给予指导,还有就是科研人员缺乏 连贯性,不利于技能的巩固,还有因为没有标准化,就我们来讲每一次实习,教师资源都是非常稀缺的,这一块我是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软 件开发就会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就不错,还有的只能跟着跑。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会有这样的需求,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课程当中,我们想建立一套阶梯式的教学体 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
这个体系分初级、中级、高级。这样一个体系三个阶段三个层次,对于不同的目标。这是一个更具体一点的内容,类了一部分,学生实习的就是从结构定义到基本的 算法的实现,和我们的空间概念,空间数据的组织还有操作显示相关的,比如说我们数据结构的排序,我们要求来实现像坐标点的排序,在中级里面要求更进一步, 像空间数据,还有和空间数据库结合起来,不是传统的关系信息管理,再一个是和图象进行结合,这是在大二的阶段,高级就是和VB进行结合和软件工程方法进行 结合,我们还有一个挑战级的,是对一些学生他是比较往前面去的,最主要是结合前沿的,甚至是延伸到研究院的一些内容,这样一些实践在我们的教学体系当中贯 穿到各放实际,这样一个教学体系的特征,一个是阶梯式的,难度不断加大,还有就是围绕空间概念,还有数据分析等等设计下来,标准化可以训练我们的年轻老师 和研究生,在模块化,还有一个导向性,在课外也可以往前跑,并且带有挑战性。这就是我介绍的内容,谢谢大家。 |
主持人:周老师为大家节约了几分钟的时间,看看各位老师有什么问题,阶梯式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有意义。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大家共同讨论一下。有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再次感谢周老师。然后按照我们前面的安排,我们应该有一个休息,我们需要休息吗? |
那就休息一下。 |
(茶歇) |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们马上下半场就开始了。主要安排了四位老师跟大家做报告,下面我们有请中山大学的曹凯滨老师,他演讲的题目是高校GIS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大家欢迎。 |
曹凯滨:首先谢谢大家,我是测绘院这一块的,我也是中山大学的辅导副教授,我是受张老师的邀请为大家做这样一个报告,讲一讲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我大概分 5个部分来讲。讲合作需求的时候,从我的生产单位来理解,有一个基础性,还有交叉性和实践性的理解。GIS应该以下的数字特征,有专业的GIS知识,就技 能甚至说求职与创新的欲望,我所在的单位我在规划局,我了解很多行业和部门,不止是GIS人才,很小的像养猪专业户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事业单位政府单位确 确实实在GIS发展中会起到引进人才的需要。从高校来说,有需求的合作主要是因为高校要有研究型,像应用型向技术型转变,课程结构方面的设置不是很完善, 大学里头还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资金,缺乏项目的物质自身,这是学校的情况。 |
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实习基地的主办单位,我们是属于惩办单位,这些年我们在测绘院,以城乡规划测绘为主要基础,以城乡规划信息化为工作重点,以数字增城为工 作目标。从我们来说,我们是一个县级城市,也面临着技术比较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整体的人才队伍还不是很强,学术性研究成果比较低,产量也比较少, 我们迫切需要引进人才来推动发展,我们在“十一五”期间立项做了规划,刚才也说地理信息服务会渗透各行各业,前景是无限的,高校、政府以及我们事业单位都 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把它列到产权三大块进行一个合作,在学这方面是学科的建设以及学生的培养,在研究这方面是行 业的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到我们生产单位,我们主要是提高效率,管理建设等几个方面。这是我们2010年跟中山大学签的一个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协议书。这是 2005年到现在有8届学生到我们实际基地进行实习。我们这个实习一个月,每次主要是大三的学生到我们单位暑假期间开展的实习,累计到现在有200人。 |
再来看一下基地建设,我们中山大学GIS本科实习基地,这个基地是以人才技术生产为结合点,并且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而且遵循市场教育 发展规律,不断地取得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逐步形成互利互补的发展局面。产学研基地模式主要把老师、学生通过技术人才创新跟我们管理人员相互的沟通,然后 我们提供一些生产体系,以及企业的文化,把项目资金以及生产给中山大学生产的队伍和科研的团队,我们主要是总结了一下是三大原则,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信 任的原则和平等的原则。 |
在基地建设里面主要有六大机制。一个是实习机制,我们一年花8到10万引进学生,在解决吃、住、行等文体活动,有一个规范管理的机制,首先生产单位我们会 派出部分管理的部长这一类人到学校进行产前的培训,讲讲单位的情况和实习管理制度、实习内容等,同时学校的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有学生不了解 城市的一些东西,明确交代一下,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在实习辅导上生产单位我们现在有5个人是专职辅导的老师,有副教授级的,有老师的状况,学 校也会派专门的辅导员来负责学生的生活,我们也实行考核机制,校外指导老师在整个实行过程中,会对实行生进行一个评分,完成实习后要求学生实习论文,然后 是资源共享机制,生产单位都有自己特定的资源,这个实习基地沿着这种模式最终实现双赢,还有就是领导统筹的机制,我们这个实习机制会得到双方主办单位的理 解,而且中山大学校领导都到基地进行考察、交流。 |
讲讲实习情况。实习情况我把它分成在时间段上分成三个点,实习前、后、中。前,我们主要做集训,培养课题小组,这是科技、兴趣方面的小组,跟学生交流进行 行业的选择,以及他对课程的选修,实习中,我们就有这些活动安排,欢迎仪式、任务安排、体验工作,然后也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实习后,要求写实习终结, 有些学生甚至跟他讨论,进行论文的选题,整个都是实习不同时间点所做的事情。下面这些图片稍微介绍一下我们实习的情况。在欢迎仪式上我们的局长对实习的肯 定,这些都是领导在讲话,对学生的一些期望,这是校外的指导老师的评论。我们的实习环境不是说很好,我们是尽量利用会议室,没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我们一般 情况下有15到20个学生,多的时候有40个学生到我们这里来实习,这是我们创造的的实习环境。老师会经常去指导。普遍来说中山大学在整个广东省有几个实 习基地,一个是我们的实习基地,还有珠海,还有像其他的一些实习基地,学生反映的情况还是说我们的实习基地对他们关心比较多,收获比较大,这是大家一些参 加的一些活动,跟增城市的一些。指导老师跟学生也是打成一片的。学生会跟我们一些留影做一些纪念,这是中山大学郝书记毕业分配的场景。 |
下面讲讲实习成效,在2005到2011年,在这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很多项目的合作,像完成增城市的数据库的管理等等,和中山大学项目科技局数字增城地理空 间项目,在教学方面我们不止是本科生的教育,也是全方位的。在我们这边有更多的教育、实践的机会在这里,在我们生产单位来说,在这个期间也进行了通报。在 科研成果方面,我们完成了2本书。我们也跟规划局和中山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得国家测绘局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学生就业方面,我们单位接受了5名学生,也向其 他单位进行推荐,在社会效益方面,我们创造了更多的科研项目的模式,这是一些协议书。从学生来说,从2005年到2011年都非常细,是任务型的实习。我 总结了一下,在每一年2005年做了空间模型转化模型,在2006年做一些规划档案分类管理;2007年做数据精简方法;2008年做数据动态更 新;2009年按键精灵实现图形精编;2010年做三维建模;2011年做“一村一图”的工作。学生有很多感言,我最后想就这个说两句,一个是我觉得学生 的综合素质要靠参与项目管理来不断培养,外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是靠加强培训和组建课题小组,还有是对行业认识不够,或者转行比较多,就需要进行积极的引 导,实习是在一个实景的环境里头做实际的成效,有学习、见习和练习。在学校学的知识,要到实践中去磨炼。好,谢谢。 |
主持人:好,谢谢曹凯滨老师,那各位老师和同学有什么想交流的。 |
老师:你们是所有的学生都轮着到基地去? |
曹凯滨:不会,我们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工程,还有GIS方向的。只有一部分,按照我们的生产任务来安排。谢谢。 |
主持人:再次感谢曹凯滨老师。各位老师和同学了非常羡慕中山大学,也非常项目他们的规划院,他们达到了互赢的目标。希望曹凯滨老师的报告给大家一些建议,让更多的学校达到这样的目标。下面有请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盛浩给大家做报告,大家掌声。 |
盛浩: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盛浩,今天我来汇报一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程,听了那么多学老师的讲课,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的本科教育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北航没有GIS本科专业,我们有一个GIS全校范围GIS团队。今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团队,怎么构件我们GIS佛 教育课程的。我汇报的提纲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知识体,还有对于像北航这类的高校GIS的特点,还有汇报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 |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知识体的概念。在很多学校我们都开始了GIS这个专业,它分布于我们的测绘、遥感、计算机等专业,如果没有GIS本科专业,有GIS 课程必须分布于各个课程当中的体系,我们在就业过程当中,企业对于GIS人才是有要求的,我们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的知识体包括了10个知识领 域,73个知识单位,若干个知识点,我们有10个知识领域,这10个知识领域涵盖了这个学科的知识点,并且也面向了社会、企业招聘过程中的需求,对于我们 从业人也素质也有了最基本的要求。在知识点的构件过程当中,并不是完全面向高校的教学大纲,它是由离散的知识单元构成,有核心单元和可选单元,可选单位是 对GIS理论这个学科的知识拓展的过程,那么在这里面我们GIS是知识单位是代表着理论,每个知识点有可以细化到独立的概念,在知识点是可被考评,一共有 1600多个,我们以一个知识单位地图设计原理为例,在这个下面的4个知识点,它包含了,我们再看这其中的4个知识点中,可以明确要求至少有4个,是能够 列举出来准备一张制图时考虑的因素,一个是设计需求,这样使我们任何一个知识点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明确可考察的,在GIS这个知识体的构成当中,是分成三 层的体系结构,第一层是我们的知识域,下面有73个知识单位,同时包含330多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的构件当中是至顶向下设计的,这种设计是以学习的目标来 明确细化到下面的知识单位,就是我们可评估的小目标,涵盖了我们所有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反馈来制订我们的评估标准。我们以知识域来构件我们的教 学大纲,在不同的人才我们讲知识课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三个特点这个课覆盖面很广,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是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传授,对不同的专业我 们有侧重点,在知识体的设计当中有业界的专家参与了编写,其中包含了企业的,所以有面向很多应用的东西。 |
整个GIS课程的特点分析。GIS是一个大课堂,涵盖了穿插在各个学院之间,所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有一些困难。由于我们的信息所有权是规 政府,有很多东西很难拿到,对我们的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不的专业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北航的GIS课程我们有两个明确的要求,我们首先要重视科学知识的 传播,还有专业素养的培养。我们在建设这个课程过程当中,我们在有限的课程当中,总体课程没有超过40个课时,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侧重点,从 个性化到课件到指导材料、实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编写了自己的教学大纲,我们的教案,还有我们自己的教材,这个教材怎么办,是不是每个专业都有这样的教材 呢?我们是这么准备的。根据不同的专业对于GIS的要求不同,我们选取不同的知识单位,来构件我们的课程体系。同时我们在我们的课程实践当中,我们提供了 一个统一的GIS的基础平台,并且进行二次开发。那么上面谈了很多理论建设,我们以北航的计算机专业和遥感专业为例,可以看在我们的右边是GIS的知识体 的知识域和知识单位构成的整体,这个是计算机专业选择了5个知识域,其中涵盖了一些知识点来组建我们的教学大纲。针对计算机专业我们以数据管理、展示、数 据系统的建设为目标,所以知识单位是不一样。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在遥感专业的GIS课程专业设置,主要是这样一些知识。它与计算机专业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是个老师。 |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下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评估,以学生的课程实践效果来评估我们的教学,我们是以学习的成果来进行评估,我们今天选了两个比较突出的,一个是 计算机专业的,全球卫星导向模仿仿真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进行卫星轨道的重要信息提供了易于理解的展示和模拟情况。这是一个演示。这是北斗卫星发射上去的 情况。然后这是我们轨道的名称,同时这是我们的旋转的轨道面了展示。这是我们的卫星轨迹在平面的二维的投影。这我们可以添加我们新的卫星轨道,在个轨道上 可以天下卫星的情况,这个有点类似于在卫星STK的功能,作为一个本科生我们去做这个事情我们认为很不错,这是我们的海洋系。另外一个是我们的遥感专业所 做的GIS的理解,是做了一个单参数,矿物填图的作业,这位学生在利用我们的图象在光谱分辨率发现了新的形成,经过探讨也发了一些文章,在5到10mm当 中,能够识别出来的矿物是不太一样的,看下面的折线图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想象是比较反常的现象。本科生受到启发之后做了一些研究。在我们这些本科生去做 后面的课堂大作业的时候,在实验环境给出的二次平台他们会做感兴趣的研究,在北航研究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在大三的时候会进入到实验室,在这个里面为我们 整个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好,谢谢大家。 |
主持人:那么感谢盛浩老师,顺便我也表示歉意,那刚才盛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北航开展的教学体系、安排,不知道在座的老师有多少了解这套体系。就现在盛浩老师所讲的报告,看看各位老师和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交流,有吗? |
老师:咱们课程教学大纲里面的课程不足40学时,那学生要做这么大的课程是怎么安排的? |
盛浩:我们的大课是不会超过40个学时,我们课上以理论为主,课下以实践为主,除了基础课之外,到专业课都是这样完成的,相当于课上的40个学时,在课下也要付出40个学时,北航有一个特点,有很多奖项,我们每年每个学院有几百项的奖项,他们会积极的完成课外的内容。 |
老师:你们的学生整个实习环境不是很多吗?算不算学分。 |
盛浩:我们的课外的实习环节是不受学分的。 |
老师:有没有实验呢? |
盛浩:这个是没有的,在课堂我们会有一个最后大作业,平时会很少,教考核目标的时候会有一个大作业。 |
老师:你评估的时候是按做和没做来判定 |
盛浩:是按知识体系来判定。按知识点来判定,因为这个是在评价的同时也在评价老师,学生做的不好,大面积做的不好也会考虑老师的问题。 |
老师:在使用之前和之后有没有量化的成效。 |
盛浩: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个知识点?一个是从美国进入引进,我们可能会把知识体的第二板可能也会近期会有一个结果,因为那边有一些比较组动的,因为他们的格 局也变化了,你说的量化,开始的时候我们遇到的了很多问题,到了最后每个专业上的都是一样的,后来我们就有了知识体,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选不同的知识体。 |
主持人:再次热烈感谢盛浩老师给我们回答了这么多问题。这个场景是我们所希望的,能够有这么热烈的讨论是所希望的,下面请到的是南京大学的石志宽老师。欢迎。 |
石志宽:谢谢各位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讲的题目是基于LiDAR的城市土地评估研究,土地价格怎么去评出来,我们依赖的一些特点,二维的数据在评估的 时候有非常严重的问题,经过人工加工的一旦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完全基于地理信息来采集和同土地评估来考虑的时候,这两个问题不一样,你采集的 数据不一定能为城市服务,你的数据可能比较准备不能用于评估,另外一个它是非常严格的一个突变数据。我们回忆一下我们的方法,有收益法,有市场法,还有成 本法、剩余法,还有系数法,路线价法,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方法,在收益的基础上,有一些非土地因素,市场比较好,要求我们的比较完整,交易过程中它不存在 有一些非价格的因素,像行政的或者其他的因素,每一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评估过程中也需要不同的数据。 |
到底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有什么样的因素,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一般因素,这些因素把它定量化难度比较大,另外一个因素是区域因素,道路通 达因素,交通便捷性等等,这些因素和我们的GIS就很大关系,我刚才已经叙述过我的观点,用二维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影响;还有是个别因素。总的来讲有一些 非GIS的因素,和GIS相关的主要是区域因素,这个区域因素用三维信息会比较准备,我们可以把我们城市建筑三维模式,这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做完之后只做 土地评价有点得不偿失,我们希望用一种简单的数据,用非常密集的经过相对比较规则的采样,这种数据会记录地表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数据,我们这个地 方有一些误差,像城市里面大概10厘米的误差是存在的,解决宏观的问题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
属于我们基于LiDAR的数据来进行评估,经过处理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获取三维模型。我们能不能把三维模型给它简化,得到一些点就可以了,再设计一 些评价单元,这跟我们平常的就类似了,我们在设置评价指标的时候会考虑常规的指标,比如说最大、最小、平均、高度、建筑错落、起伏、密度、匀度等等,我们 还考虑到防地的三维指数,我们土地的价格由于评价单元的模式,我们分子上就是房屋建设面积,我们用简单的模型高度来进行平均楼层数,早期的时候想得到一个 房屋体积,这个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一个指数就是三位的植地指数,所谓的绿化量来表述的。第三个就是区域比重,就是区位比度,用一个区域比度来考量另外 一个单元,用的是这么一个区域比度模型。我们的样区是选在徐州地区,这个是获取的影像,这个覆盖2、3、4、6、8、9进行相应的分割,当时考虑为什么要 进行分区,整个进行计算会计算量比较大,所以进行分区,每一公里都进行分区,在一个分区里面有低于高、低分割,这是分类处理的结果,在分区里面设置我们的 评价单元,考虑到城市网格方法,利用网格推荐的尺寸做出的评价单元,把几种方法做成方格的指标值。这个是我们整个区的每个评价单元分布情况,我们把这个评 价单元,指标值和样点进行分析,这个是住宅用地的级别图,右边是商业用地的级别图。 |
最后一个简单的结论,用这种高密度的LiDAR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一条有效地高校地评价城市土地价格的途径,该方法获得的成果将为城市土地基准地价 的编制、提成城市理性发展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撑,为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提出了基于LiDAR点云数据影响分析结果。展开方面基于点运的空 间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新分支,直接基于点云获得宏观信息,构筑微观离散点到宏观信息的桥梁是LiDAR应用的新领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点云的分类精 度直接影响我们的分析结果。构成价格的因素很多,LiDAR信息需要与其他信息有机融合才能走出应用窄的窘境。好,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多批评指正。 |
主持人:感谢石志宽老师精采的报告,给我们又增加了新的血液和内容。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问?我想问一下,您通过LiDAR的方式来获得高度,还有绿地 系统的分布,在地价的评估当中,区位很重要,还有就是交通,周边的这些配套设施如何起来了,地价就会高,你好象就是说这方面的信息没有考虑进去。 |
石志宽:道路的因素LiDAR已经有考虑,点云如何来表述还需要评价单元,用其他单元和相似的区域比度来做差异性的处理,这个指标值区位这方面来考虑,完全区位关系还没那么完整,最大的问题就数据量太大,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要做区位处理。 |
我想区位因素最重要,但是在点云里面怎么区位信息可能也是一个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
党安荣:我们再次感谢史老师给我们的报告和他的解答。下面我们这一个场次最后一个报告有请武汉中地数码科技公司的吴佳贝(音)经理给大家介绍一下第四届全 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的介绍,我们希望吴经理在介绍过程当中要坚持下来,我们在座很多老师恐怕也是过去他们大赛过程当中的指导老师,希望我们继续做优秀指 导老师! |
吴经理:谢谢大家,现在可能时间也不多了,然后我就这个大赛就简单介绍一下,前面南京大学的杜培军老师也说了,现在是大赛群并起,大家都是高校老师对于大赛比较了解。我就介绍一下GIS有什么特色相比较其他的。 |
我们这个介绍分四个板块,第一个是大赛简单介绍,第二个是往届大赛回顾,第三个是我们组委会总结的成功要素,第四个是我们高校合作专区。我们大赛是由中国 测绘学会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教育部工程中心,还有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的,可以看到我们这个 主办单位是由四个中地数码是一个承办单位,四个权威性机构在测绘行业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我们最后学生获得证书上面都会有主办学会的印章,其他两个大赛相 对这方面没有我们的多。如果说学生后面找工作的话,哪些单位对这些全国性协会,可能认可度比较高的话,对他们找工作或者是研究生的话,都会有帮助的,我们 大赛目的主要是面向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GIS的热情,对中国的GIS技术选拔和储备更多的人才。 |
亮点,一个是高端的平台,由全国名校专家命题,还有各个媒体进行综合报道,还有就是我们开放的环境,我们有赛前培训,包括是网络的还有现场的,还有丰富的 学习资料,包括大赛官网上可以下载,就是光盘和纸质版,同学提前报名的话,我们会给他邮寄一些学习资料或者是寄一些杂志,还有QQ等等,还有400热线, 这些都是我们开放环境,如果参与我们大赛的话,体验整个参赛完整流程,可以磨炼我们同学们的意志,提升综合能力,最后的话,我们在颁奖仪式上面都会联合各 个名企促进选手就业,我们前年是在2010年高校论坛上面颁奖的,这个都是比较全国性的颁奖仪式,获奖选手可以和各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是非常 好的平台,下面就是教育丰富的科技活动,我们对学校的相关的GIS社团都有要求,他们想主持哪些活动的话,都会给我们提出要求,我们可以寄一些宣传资料和 辅导资料等等。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 |
这也就是通过参加我们的大赛可以把自己学好的理论只是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前面我们语文老师提到一个产学研,前面也说了学的只是还要下水游泳,才能进行把这 个事实,其实我们大赛也是一个学习理论知识和下水游泳,学生学了这个只是,通过完整的比赛,可以融会贯通,学生参加大赛的话,可以得到我们免费的软件,我 们软件的话是提供180天的试用,我们光盘里面,还有GIS应用工程师证明,可以证明GIS技术使用的程度和情况,还有我们提供非常精美的礼品,举行隆重 颁奖仪式,全国各个知名媒体都会进行报道。 |
学生的话可以通过各个途径学习GIS的操作,一个就是入门学习资料,培训光盘,还有网站上下载的二次开发包和帮助文档,我们都会有提供。像我们这些二次开 发的话,同学们想参加二次开发和我们组委会联系,我们可以直接跟总部研发,他们询问,这样也是一个比较好直接的途径,不像其他的话,可能他们如果技术人员 解答不了的话,无法涉及到内部核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平台直接向我们武汉总部研发来反馈,他们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还有像赛前培训还有视频培训 等等,还有我们的BBS等等。 |
这里下面是一些参赛细则,我大概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大赛主要分为两个大块,一个大块是操作技能,操作技能他可能相对来说是,可能基础稍微薄弱可以参加我们 操作技能组,中地数码提供的工具产品,包括了矢量二维数据制作和遥感分析还有三维地上、地下,三块工具产品都包括,我们操作技能组就是用我们中地数码工具 产品完成我们大赛组委会提供的题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这一套不管是矢量化还是景观这一套流程下来,可以使用我们中地数码的产品。二次开发组我们主要分 为初级组和高级组,初级组可能是面向一些刚刚接触GIS专业的学生,他们可能做了一些作品无法结合行业真是相关应用,就是初级组比较适合学生,高年级和导 师有些项目可以借鉴项目资源,做高级组的开发。包括C/S和B/S的两个方向,我们这些参赛细则下面就是参赛对象,大概就是我们总结归纳的一些,大家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求,参加不同的比赛,可以不同组队等等。这是我们一个获奖证书,包括左边的荣誉证书,还有右边的MapGIS应用工程师证书。这是我们奖项的 一个设置,操作技能组分为制图、遥感和三维三大块。二次开发组分为初级组和高级组,还有奖励的金额,大家可以浏览一下。在我们袋里里面也有大赛宣传单上面 都有。这个是老师的一些奖项,包括最佳老师、优秀老师还有指导老师等等,包括学校的组织奖等等,这是一些其他奖项。 |
我们比赛内容,我们中地数码提供了MapGISK9是全球唯一包含二维技术还有三维技术处理这样一个三大块的软件企业,所以说同学们可以通过工具产品,参 与我们这个操作技能组的比赛。二次开发组我们有大方向有C/S跟B/S两个方向,组件我们有普通的组件式开发,还有我们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我们 mapGISK9独创唯一的一个比较好的开发方式,它是可以任意搭建,可以借助这样一个新兴开发方式,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相对容易的开发方式了解 我们开发它是怎样一个流程,后面包括遥感跟三维二次开发,可以统一在我们这个平台里进行开发,我们通过统一技术管理,通过的技术内含进行调用,同学们不用 调用其他的相关软件,像google本身的,这样技术兼容性比较好一些下面是一些往届大赛回顾,这是08年,08年是我们二次开发大赛,这是一些现场培 训,我们是对一些高校报名相对可能多一点,老师跟我们积极联系,组织培训现场的话,我们会派专门的讲师到现场培训,可能相对其他的大赛,只是提供网络上培 训,或者是本地,比如说北京的可能只提供北京本地的培训,我们是全国性的,如果说有需要,不光是老师还有同学都可以跟我们联系,这是一些往届作品的优秀展 示,在我们光盘里面都会有,同学们可以借鉴往届的作品,吸取他们的精华,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 |
这是08年的一个颁奖瞬间,08年颁奖是在高校GIS论坛第二届颁奖。09年是我们首届高校GIS大赛,这一届加入了操作技能组方向的比赛。09年颁奖是 在GIS产业论坛上面颁奖,这是颁奖合影的瞬间。然后2010年是前年的大赛,这都是一些相关作品简介,我们除了去学校现场培训的话,我们暑期会举行暑期 培训班,要求全国各地学生来我们中地数码本部进行培训,大家可以参观我们软件整个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跟各个学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到我们mapGIS相 关技术,这是非常好的,这是去年2010年的暑期培训现场。这是2010年颁奖是在第三届高校GIS论坛上面颁奖的,这是去年的大赛回顾,都一样,这是去 年的暑期现场培训,来自各个学校都有,去年颁奖是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上面颁奖。 |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参赛成功秘笈,这个方面可能主要是针对学生,这些一是阶段计划安排,我们比来是从3月份到10月份,如果说大家做开发的话,可以规划 好自己的时间,然后做出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作品,这是一个项目实施阶段的把握,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二次开发大赛,就可以了解整个项目是怎么样做出来的流程, 这是我们参赛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是高校合作专区,大家可以通过团体报名建立高校实验室,可以通过记者学会和GIS相关学会,我们也可以举办一些活 动或者是寄一些礼品盒资料,这是我们一个现场报名,这是我们定的这样一个数字,如果说学生想参与我们也可以派人过去,20或者60人以上的学校,我们可以 派讲师到现场培训,有最佳组织奖,下面就是《GIS时代》的杂志的发放,更多的信息,大家可以登录我们2010年的官网,还有BBS和官方微波,QQ交流 群也有,这是我们技术部的电话,有什么都可以直接跟我们进行电话联系。下面是我们的邮箱,我这里也说一下,如果各个学校老师,还想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活 动,我们这里也出版了这样一种书是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包括从二维矢量数据采集到制作,到最后提升到数据中心二次开发这样一个方式,这本书里面都有,大家可 以有兴趣,可以跟我咨询,谢谢! |
主持人:我们感谢吴经理给我们做的比较既概括但是又很清晰参赛组织的方式,不知道在座的老师还有同学有什么不明确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问吗?有吗?如果一下还没想好的话,就下来跟他们索取相关的资料。 |
刚才吴经理也到了,我们现在国内来讲,有MapGIS的大赛,还有其他相关的大赛,可能我们以前有一些学校,也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些老师,有些学 校,同时可能组织过三次,就是三个方面大赛,也会有不同的感想和感受,我们自己,因为在北京,可能地缘的缘故,也有机会差不多每年都参与他们相关的作品的 评奖的过程,确实每一个单位所组织大赛来讲,各有特色,或者说各有千秋,规模和这些包括类型、奖项设置也有大同小异之处,那么我觉得在座的老师还有同学自 己在选择过程当中,一方面当然是我们实践重要的环节,希望同学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然后真正能够实战,能够看看到底怎么去来实现一些系统,或者说实现一些相 关的操作,学习一种开发的能力,技能的这种培养,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和我们学生自己将来的就业什么相关,有些同学比如说想到国土领域,可能咱们 MapGIS就会带这个领域用户多一点,其他有不同的方面,就我参与国这些评奖的过程,了解各个团队的一些作品的情况来看的话,我觉得首先大家应该积极去 参加,如果决定参加对选题非常关键,你不能仅仅满足于我完成了一个作品,这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选择一个当前我们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比较热点的,或者比较前 沿的一些问题,然后呢来开展这方面的事件,为你优秀作品获奖就奠定了基础。目前来说,大家可能说物联网、云计算或者说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在智慧城市、智 慧景区会好一些,关注了整个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前景,一些前沿性的东西,可能就奠定一个基础。相反如果你在非常传统的领域,比如说goolge地图和百度地 图做的那些工作,如果我们来做,这样的作品参赛就没有竞争力,这也和各位老师和同学分享一下。 |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这个环节就到这儿,我们在感谢小吴,是经理,但是大家一看就很年轻。我们报告到此整个咱们这个分论坛就告一段落,我自己还是很 高兴,我们到最后还有这么多面孔在这儿,有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留在分会场,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前前后后大概从30到50人不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体上咱 们这个论坛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上午人数来讲,大概也就是200人左右,咱们大概占到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规模还比较大,所以我想作为分论坛的主持人,我首 先要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能够一直留在会场,能跟其他老师来分享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的经验,对大家表示感谢!同时我们前边有7位老师加上小吴经理,有八位同志 来发言,也要感谢各位精心的准备,虽然时间非常的有限,但是大家准备的材料还是非常的详细,也要对他们表示感谢,当然我们也要感谢中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 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大家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的过程当中,中地是最大的支持,另外还有十所高校相关的老师,相关的机构,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大开过若干 次预备会,因为我本人也是参与者之一,来讨论各种各样相关的问题,总的一个目标希望这个论坛办成我们高校GIS教学、科研、生产或者说产学研结合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平台,希望各位老师参加会议之后有收获,而不是说白白浪费了一个周末,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大家知道我们前三届是在九华山庄,上一次也是教育分 论坛,上次我宣布我们就走出九华,走进高校,今年我们探索了挂的名头叫名师走进高校,是不是名师,但是我不是,但是我还是扮演了一个这样的角色。我们也在 收集后续的反应,看看这样的活动是不是大家所欢迎的,如果说下一次我们在某一个地方举办,目前可能暂时是一个秘密,最后由刘总举办,在另外一个城市举办的 时候,今年的经验觉得这样可以,我们会继续坚持,如果大家觉得反应不好,我们会换一个模式,总的来讲,能够借助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把各位老师从全国各地集 中到这里来也不容易,那么我们希望来的老师有更多的收获,希望大家交流能更加的充分。 |
下来之后,如果各位老师有论坛还有什么样的诉求和建议、意见,随时跟中地数码来联系! |
GIS科技创新分论坛 |
童小华: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有7位做报告,首先我们欢迎南京师范大学张书亮老师,他报告的题目是《城市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
张书亮:各位同事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人越来越少了。今天上午我想做一个这样的报告,叫地下管线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思考,昨天晚上陪伴了南京人16年的,一座横跨南京的高架,爆破了。 |
结合我自己最近做的一些工作选了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讲三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问题的提出,差异性分析和创新型的思路。为什么关注管线这一块?实际上关注管 线和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一些研究也好,或者说科研也好,关注了很长时间,06年的时间我写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全面描述城市综合管线和专业管线的一本 书籍,里面与一些模型数据模型知识规则等等都有一些描述。第二个是从2011年开始,我提供一些技术顾问,今天讲的这些内容,主要是面向一些现状,包括从 教学和科研当中大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感悟,也不算多么的高深的一些东西。 |
2010年的7月28号,是南京管线爆炸事故发生的一天。所以我们南京的市长提出来,在一周年以后的7月28号建立一套系统,所以与这个项目投资。管线的 爆炸事故每天都有,从调查来看,每年的直接损失是50个亿,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城市里面不管是基础的管理还是单位的管理都是比较认同的信息化的 切入点。 |
整个管线目前的地下管线,出现问题的主要有这几个方面,60%跟施工有关系,30%是腐蚀有关系,其他的是地震、占压和沉降。整个的施工占了大头,到处都是施工过程当中的不规范的行为,这些都跟地下管线本身在管理过程当中的一些不规范数据的确实有关系。 |
我们平常所说的地下管线,主要是埋到地面以下的管和线,像排水污水,电力电信等等,主要是管和线两类。所以现在城市里面普遍存在两种类型的地下管线系统, 一种是综合的地下关心系统,这个是国土部门,主要是基础测绘的部门,通过基础测绘工作所产生这样的系统,主要用于诚实的规划和管理。另外就是专业的地下管 线信息系统,贡税排水燃起电力等做的。 |
我们对现有的地下管线做一个分析,作用城市技术地理数据资源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城市投入巨资,按照建设部行业标准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通过探测和系统建 设,形成了系统和地下管线数据库。由城市规划和国土部门牵头的地下管线系统,资金投入更多,每公里数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虽然目前市场一公里还是 保持在两千到三千左右,南京大概是三万多公里费用还是非常高的。第二个时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
地下综合管线和专业管线之间,由于差异性,使管线权属单位虽对其它管线数据需求强烈,但是对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却并不感冒。这里面存在着我们对于数据认同不 一样的综合题。现在仅限于政府的一些规划和市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多个城市地下管线系统的调研,目前整体感觉,目前国内管线的建设运行并不理想。 |
我们再看一下专业管线,这个是进年来管线权属单位纷纷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条件好的单位甚至在运行其二代三代管线GIS系统。犹豫GIS平台自身技术条件企业投入应用目的的差异,权属单位的GIS系统相对封闭,数据资源异构明显。 |
所以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同样的管线,在城市里面被测了两次以上或者多次,不同步探测数据更新费用浪费惊人。系统异构共享交换困难,初级阶段的管理无法实 现管线全生命周期的管控。目前在大多数城市中两类封闭系统普遍存在,所以现在我想做的工作就是可否实现融合?有没有可能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建设模式和管理 模式?从而避免和改善以上的问题。 |
我们首先对两类管线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分类的差别。右侧这一块是综合管线的传统综合管线当中对供水管线的理解,座厕是大部分城市对供水管线的理解。左边的分类和右边的分类大家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其实差异非常大。首先在宏观上不一致带来了障碍。 |
在微观上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在右侧传统综合管线当中以管点需要描述,描述有差异,大家对它的关注点不一样,定义也有差异。几何表达上有差异,综合管线中的 主要是管点为主,在专业管线当中对管点的描述是非常专业的,有对自身的描述,几何关系的描述等等,这一点上综合管线在描述上相对来说比较粗略,专业管线更 注重内外一体化。这个是座厕泵站的表示,最下面可以看到一进几出的开关,还是比较详尽的。 |
在属性内容上差异也很大综合管线里面重视的是管线,轻管点,那么右上角的是专业管线的阀门,所以属性内容的范围和关注点也不一样。那么在专业管线当中更重视管点,就像阀门或者是供电系统里面的变压器一样,更注重点的描述。 |
管线这一块的描述差异仍然比较大,匹配度还是比较低的。还有一个数据模型的差异比较大,白皮模型是用于我们研究所用的。两者之间的数据模型也差异比较大。 |
还有一个数据来源于精度的差异,左侧是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南京有一些好的单位用一些设备仅此而已。其它的还有一些平台的差异,南京的是面向 MapGIS IGSS的构建的一块,移动和有线电视用的是超图的软件,移动是用的SU的软件,从这些系统讲的话,一个平台再一个城市里面差异性非常明显。 |
所以我想能不能做这样几个事情,针对这些问题,针对这些现实性的一些分析,第一个能不能创新一些新的标准?最近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做了一些地理信息要素的 分类和代码。梳理过以后,对综合的代码做了一些扩充和完善,重点做了一个核心分类,叫管段设备设施配件这样的分类,希望把两块的分类体系做一次融合,通过 目前的实验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这个主要解决一些问题。 |
另外一个就是参考我们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解决综合语专业管线核心语义的差别。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数据字典联系这个高语义和低语义的信息呢?这个是重点解决的内容。 |
还有一个做了专业管线和探测数据更新技术规程,修改过以后依然存在一个问题,缺失了探测质量和技术的规程,对于专业管线来讲,没有特别的明显指导意义,因 为对数据的描述内容问题都没有明确的限定,所以依然是采取现有的自行的模式。我们前端时间对南京的官网做了抽检,如果按照平面的位置精度和综合管线做一个 比对,能够达到综合管线准确度的大概还有1%的数据量,所以两者之间的融合难度依然很大,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后专业管线的探测更新过程当中,更需要这样的 专业管线探测加以支持。 |
第二个就是软件的创新,最近我想公共平台这一块大家都很清楚。1+ 31+333,333地级市,31个省级节点已经建成。第二个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核心是空间服务和二次开发接口,目前面临很大的问题,这里面是将重 点针对基础数据的对外的展示,公共平台缺乏核心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公共平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当中有一些工作,从测绘的角度考虑的不到位。 |
我们可不可以从公共平台当中细分出管线,推动管线,主要目的是首先一个目的面向专业管线数据机系统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平台在这个基础上再对外共享。这个实际 上对于目前的公共平台来说,是一种有意的补充。同时又了标准有了软件,同时还要创新管理,我们在3月份我们市长签署了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第四章是重点提到 管线中心的机制机构问题,怎么样做工作,怎么样维护好交换平台这样一个软件系统?通过市政府令的形式,明确的这个职责。 |
再进一步考虑我们能不能创新一些思路,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在数字城管的模式上,推数字管线?做示范做软件通过监管分离的模式,管线也是一样的。所以我想基 于公共平台借助数字城管的推广模式能不能做几个事情?制订为消除语义歧异的数据标准,城市管线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基本规定,新型城市地下管线的探测技 术规程,城市地下管线惯例办法,城市地下管线的数据华管理衷心的机构建立。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关注很多诚实的信息化建设,从我们传统的 从业者角度,大家做管线这个竞争异常的激烈,我们有一些公司有的时候在这个价格压到让你无法想象的地步,这个实际上虽然你介入了市场,但是不能从市场当中 分得一笔羹,可可以尝试这样的模式,首先在传统行业里面吸取精华找到新的创新点。说到这一点,像南京的话,这个软件系统的建设不是传统的原来地下管线具有 经验的管理者,我相信如果说还是我们这几家公司做这个费用还是非常低,南京找了其它三家的企业,在传统管线的基础上,把管线的全生命周期模型这样的流程打 造完毕,这个软件是1800万,如果超过300万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单子了,今天就是简单做一些交流,我想说传统的软件特别是我们测绘软件建设者,或者是软 件厂商,应该思考怎么样在新一轮的建设当中有一定的创新,最后做一个总结。通过开发城市地下管线的共享交换平台,以空间服务带动平台和专业管线系统之间的 数据与功能的共享与交换,形成新兴的城市地下管线分类标准交换标准共享标准,提升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的系统的服务能力,改善数据质量和时效性,创新城市新兴 的地下管线软件建设与推广模式,谢谢大家。 |
童小华:张教授针对这个城市地下管线,我们都知道城市地下管线是我们城市地理信息重要的资源,针对这一个存在的问题,共享的问题交换的问题以及机制管理的问题,张老师给出了很好的创新的思路,我们看大家有甚么问题可以做一个交流? |
问:在全国像地下管线的建立系统的标准分类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
张书亮:技术工程当中的分类还是比较粗的,主要是行业分类,行业分类当中缺少对社会和设施的分类,目前对代码这一块国内还没有人做。目前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做这个事情,主要为了推动共享。 |
童小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 |
问:我对你的题目非常感兴趣,也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一个在地下管线现在可能是以前的管线,建立这个数据库的时候,以前的管线探测是你们做还是其它的单位 做,你们只做系统,还有就是这个管理办法以后能不能想,通过市政府或者什么办法,先把这个管线在埋的时候把这个位置信息测好,不要建好了过若干年再探测这 样造成很多的浪费,还有一个在地下管线你要建立的时候放到公共平台上,因为这个公共平台,我们很多的信息保密的问题,已经都泄露出去了,如果放到公共平 台,我们的地下管线,看不到的现在也会泄露出去,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尤其是通信光缆燃起这些管线,是不是信息安全问题怎么考虑? |
张书亮:安全问题实际上也是项目一开始考虑得,我们现在做的公共平台不是跟数字城市里面的概念一致,主要是参照那种技术模式建立,目前是专网的模式建立 了,目前还没有政务版和专版的模式。那么管理上现在是这样,是一个副局级的事业单位,力度还是比较大,目前在建设过程当中,探测是由专业的探测单位做,目 前管线中心这一块主要负责软件和数据苦的标准的建设,南京的这块测量都做过,而且市政府,实际上很难做到,里面有一个问题,政府是规则的制订者,但是政府 是违背规则制订的人员大部分的竣工测量不做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领导工程所导致的很多情况下很难做到,现在南京我们现在做的主要的思路是这样,管线单位本 身有日常的管理行为,要对质量和精度负责,而不是让政府来戴着这个帽子往前推,像南京原来的思路五年普查一次,对南京这样的城市讲没有意义的,因为基础设 施的建设非常大。每五年普查一次,每五年都需要上亿的资金,这个是不现实的。应该来说实际上做的这个工作,应该是其它城市没有开始做的,大部分城市还是以 探测为主,谢谢。 |
童小华:我们再次感谢张书亮教授的报告,下一位报告的是中山大学 王先伟教授,他的题目是用卫星影象和高数据对三峡水库在不同水位的淹没面积和库容变化分析。 |
王先伟: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三峡水库现在已经有正常运行了大概有7、8年时间了,最高水位的时候,这个片显示的2010年的三峡水库淹 没的状况。对三峡水库从03年开始蓄水,第一次蓄水03年6月份,随后到06年蓄水到156米,第三阶段从08年第一次高水位蓄水到172米,一直到 2010年达到最高水位175米,最近三年已经达到最高水位的蓄水了。在之前我在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过程当中的重力变化的时候,我用之前的文章,研究三峡蓄 水的过程,发现了几个问题。比如说三峡水库在不同的文献报道当中一个是研磨的面积长度有多长,还有库容有多少,像这些数据比如说长度580公里-660公 里,淹没的面积从980平方公里一直到1080公里,以及体积从39.3立方公里到46立方公里,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数字报道,当这种报道的数字基本上都 是从理论上计算的来测算的。我想在实际淹没的时候,在不同水位的时候,淹没的面积究竟是多少?主要利用这个卫星最新的解密的数据,看看这个面积有多少。 |
所以三峡水库大概正常运行的时候,每年的水位变化在夏季2010年7月份洪水季节一直到保持在最低水位145米,洪峰来了,错峰的过程把洪水拦住,这个阶段就是2010年第一次的蓄峰过程,然后7月低是175米,一月份二月份水位的下降,最后到洪峰前的145米。 |
三峡水库的淹没面积,从重庆上游一直到三峡大坝,三峡公司他公布的在大使馆公布的数据报道就是660公里是它的长度,面积大概是1040平方公里,体积就 是39.3个立方公里,这是公布的数据,就在刚才我们看的一样。从不同的文献报道来说引用的数字还是不同的,这是从理论计算上看,我们从实际淹没状况看, 淹没面积究竟是多少,我们用淹没的面积,我们用高层数据还有的就是最新的高层数据30米的数据来看看。 |
来用卫星数据来看看,淹没面积在不同的水位变化是多少?用这个数据得出来的淹没面积验证,我们用高层数据计算出来的,或者用理论计算出来的三峡水库在不同 水位的时候淹没面积是多少?我们这个体积用实测的三峡公司实际报道出来的体积,用SITM90米的数据计算体积,而两个高层数据他们计算出来的体积有甚么 差异?假设计算出来的体积是比较一致的,我们可以用数据得出比较详细的高层水位的曲线。同时我们分析误差。 |
我们所用的数据一个就是三峡公司他报道的流量数据,入库量和出库量的水位数据。卫星数据我们主要是选择从03年一直到10年的数据,我们根据实时的水位检 测的数据我们选择不同的时段,70米就是在建坝之前的水位,另外就是136米,第一次蓄水的时候。还有一个145米,155米175米,水位保持在比较长 的时段。我们会得到一个整个三峡水库库区的淹没状况,总660公里。 |
另外一个ASTER这个是供全球使用的数据,是30米的。这个也是比较这两种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和体积他们的差异性,这个30米的差异有没有比较高的性能上误差上有没有减少这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之一。 |
对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水位重分类,这个面积主要是最简单的节度分类这个从分类的高层,从方法上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去围绕这个基本的科学的问题,不确定性有多少,有没有潜在的误差等等。 |
第一从三峡公司报道的,根据入库量以及水位变化计算出来的体积,还有另外我们也尝试用面积高级计算体积变化,另外就是直接的计算。 |
从结果来看,基本的长度从ASTER SRTM TGE深红色的就是A,红色的就是三峡公司报道的长度。ASTER的长度小于175米的时候,深红色的就是A,根据ASTER SRTM会达到在这。所以AS,比SRTM比三峡公司实测的数据都比较短一点,造成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数据,得到推论,高程数据的时段不同,水位季节变化在 冬季和洪水季节有10-20米的变化,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如果是误差,另外就是获取的时间季节性不同,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再看面积的比价,蓝色的就是 LANDSAT的数据,红色的就是三峡公司报道的,最后面积是根据我们根据ASTER得到这个长度,计算这个面积。最后根据SRTM得到的,这个是实际报 道的。135米155米的时候,这个是175米的时候,SRTM相对小于三峡公司报道的。因为还没有175米最高水位的面积,155米135米的时候会看 出来,得到来的数据还是比较一直的。 |
最后我们来看看,比较三峡水库的体积在不同水位的时候,会看出来,ASTER得到来的偏小,这个是SRTM在136米,145米155米170米175米 的时候,实际上SRTM,都会小于三峡公司报道出来的体积。这个体积的差异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计算这个体积的时候,基本上是假定静态的体积,但是实际 上这个三峡水库回水长度是600公里,有一个动态的库容与静态库容之间有一个差异,静态差距或者动态库容的差距究竟有多少,对这个三峡水库的洪峰管理和调 度更有比较实际的意义。 |
进一步的比较,我们再看高层水位的时候,SRTM或者三峡公司的比较,两个在不同水位的时候,相对比较一致性的,但是ASTER更偏小一点,再推算出一个 水位或者体积好的时候,水位这个关系曲线图,这个SRTM跟实际报道的也比较一致,但是ASTER差距比较大一点。最后就是实际的三峡水库,三峡公司报道 的高层和体积之间的变化公司的曲线。所以从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SRTM得到来的长度可以700公里,在175米高层的时候,基本上跟高层得到的长度是位 于三峡公司报道的660公里有一点差距,SRTM得到来的体积,在高层的时候,还是比较一致的,在SRTM得到来的面积是大概比三峡公司报道的会小6%, 低于专业公司报道的值。我们计算出来的975平方公里,三峡公司报道的是1040平方,ASTER有一些不确定性,长度面积体积上,跟三峡公司得到来的差 距也比较大,我们进一步分析存在的差距原因是什么,进一步的分析这个高层数据所存在的问题。SRTM得到来的体积面积跟三峡公司报道的也比较一致的,虽然 这个SRTM存在不同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计算来看,得到来的因为技术处理以后得到来的体积面积还是相对比较可靠的,谢谢大家。 |
童小华:王老师介绍了用STRDM提取三峡水库的长度体积和面积,对三峡水库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大家有甚么问题? |
问:我关心误差的问题,在三峡水库大概6- 700公里这么长,你用的数据而且是峡谷的这种地貌的特点,SRTM,或者是其它的卫星数据,分辨率基本上在30米,如果这个水域是一个狭长性的,这个 30米的变化,随着不同高度的升高,比如说60米175米,这个水域面积的大小肯定是差别比较大,那么这个面积随着水位升高以后,误差这一块是不是也有变 化?这个考虑没有?最后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怎么影响的?还有一个问题,500-600公里长已经不是一个平面得问题,因此是一个曲面,库首和库尾在高层上还 是有差别的,这个你是怎么考虑得? |
非常好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研究当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狭长的比较陡峭的地方确实有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水位变化的时候,对卫星数据也是比较大的问题,另外 一个特别是对高层数据来说,SRTM就会形成很大的误差,这个地方有的纠正的误差另外我们在计算出这个面积来,要精确的测定带来的误差也是非常难的,另外 一种方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用不同的学生来做,看他的标准有多少,用这样确定它的不确定性,真的得到一个非常准确的数据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用不同的人 同时做,看一下误差,从数据看这个面积不同人做偏差还是比较少的,由于面积比较大,所以偏差相对来说比较可靠的,因为这个水体面积还是非常容易区别其他的 地物特征的。另外一个三峡是一个动态的库容,我们计算它的静态的库容的时候不符合现实的,关于动态库容就用这个数据看不同的事关,在统一瞬间的时候达到高 层变化是多少,我们用GPS测算,最高水位的时候看高层的变化,如果是动态库容的问题带来的误差,不确定性具体有多少,谢谢。 |
问:在计算这个库区长度的时候,这个长度怎么确定的? |
我们用分类就用SRTM这两个高层数据低于175米会达到哪,然后跟我们的值做一定的对比。 |
问:这个长度测量是怎么测量是直线距离还是? |
肯定是根据河道的,计算中心线的长度。 |
问:这个库有入口和出口,从入口位置确定,然后到水流的中线? |
对。 |
问:还有一个问题,关于库区的研究都是研究上游本身的,有没有研究下游的?这个库对下游的影响目前有甚么目前? |
这个对下游的影响一个对水流,因为改变的是径流的还有一个对活的沉积物的影响,还有一个对河岸的侵蚀是比较关注的地方。 |
问:谢谢老师。 |
童小华:我们再次谢谢王先伟教授的报告,第三位报告者是南京大学的黄昊,他的题目是规则格网内插中的J邻近点快速搜索算法,我们欢迎。 |
黄昊: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大学我叫黄昊这个题目稍微改了一下,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规则格网内插中的快速搜索算法,这个研究我发现 当我们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同时如果我们内插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密度比较大的时候,不管用什么软件做,发现计算机运行的时间就比较长。所以就想在这个 快速的这方面做一点研究,这个是汇报的提纲,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测试分析部分介绍,最后是一个后续工作的展望。 |
首先是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目标,空间内插这个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是我们遥感专业非常熟悉的,空间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归纳了一下,我们将这个空间内插的忙法按照上面的三种方式进行了分类,一个是按照格网类型和取值范围来做。 |
按照格网类型分,规则的内插和不规则的三角网的内插,不规则三角网主要是我们常说的TIN插网,先进行三角网的划分,然后再内部进行,对于一个好的三角忘 得内插的话,根据三个顶点进行内部的点进行插值,不规则三角网内插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对于一个三角网里面的一些点,插值的来源精度很难保证,数据结构复 杂,构网时间消耗比较大。 |
按照取值范围讲,整体内插、局部内插边界内插,就是将所有的点进行全区的整合,这个很容易想到,是想要很准确的对全区的特征进行整合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这 个整个区域的数据都会影响单个的,所以比较难掌控,局部的内插是和网插比较相近的东西。边界内插比较特殊,是假定任何重要的变化都发生在区域的边界,然后 边界内的变化是均匀的,典型的边界内插就是泰森多边形法,这个边界内插的假设,就是感觉有一点怪异,这个可能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这个假设一般是比较难以满足 的。 |
按照数学方法分类,可以将空间内插分为确定性几何内插和地统性内插,最常用的就是反距加全,这个确定性的几何方法就是比较简单明确,但是对于这个空间相关 性的考量就有所欠缺,这个地统的方法就是引入了区域化变量和半变异函数分析的理论,由于一般的方法,这个要进行很详细的空间数据分析过程比较复杂,也比较 难理解,而且这个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工敢于的程度比较高计算量很大。综合进行考虑决定将这个研究目标锁定在规则格网局部内插上面,这个也是有很多,我们主要 以反距离加全这方法来进行快速算法的研究,因为都是内插,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克里金的方法。 |
用这个拟合出来的模型进行对这个样本点的对预测值的贡献大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累计加全的预算得到一个预测值。这个在进行整个过程之前,还需要对研究区进 行一个规则格网的划分,选择一个合适了格网密度。下面我主要围绕这几个步骤进行快速算法的研究,只是想找到一个快速的算法,提高整体的效果。 |
从搜索邻近点和半变的拟合等进行讨论,在空间内插里面一般有两种邻近点搜索的原则,一个就是红色的这个圆,搜索在这个圆圈里面所有的点,另外一个就是给定 一个数目,比方说搜索20个点或者30个点,搜索距离这个中间的格网点比方说30个点进行内插,目前从文献上看,有不少对邻近点搜索算法上面的研究,归纳 起来有这几种,遍历搜索也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其它的几个算法也在前期做过相关的实验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后来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引入了一个叫 KD-TREE的结构,是一个平衡二叉树,通过相关的搜索算法进行快速的定位这个目标,这个算法既然是一个索引结构肯定是有一个索引构建的算法,然后是相 关的邻近点搜索的算法。构建的这个算法,主要讲一下它的思路,就是它是首先按照一定的剖分规则进行一个地规的剖分。 |
然后这个是邻近点搜索的算法,主要过程是建立一个搜索路径,然后再沿着这个往上进行回溯,从根结点上面进行回溯,这也是一个地规的过程。 |
前面刚刚讲到是有一个回溯的步骤,有一翁情况,就是当邻近点的邻域与分割超平面两侧的空间都产生焦急的时候,回溯的次数也会大大增加,时间长度也比较长。 所以常规的算法之上,我提出了两种优化的策略,一个是优先队列还有一个是邻近滞后,其实就是先在我们建立之前的搜索路径的时候同时建立另外一个优先队列, 这个是将其它没有被访的子空间进行排序,回溯的时候不按照之前的搜索路径回溯,而是按照优先队列回溯,这样保证最有可能含有目标的子空间里面,从而减少搜 索的次数。 |
然后邻近滞后其实非常简单,想到的也是比较容易的,通过观察我发现相邻的格网点之间,邻近点的重复率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很高。因此按照图上的这种反S型的 顺序来近来插值将它的结果作为一个初值给第二个格网点,这样因为他们不是重复率比较高嘛,所以有一个初值之后,就可以很快找到相应的目标点的结果。改进就 是根据规则格网内插的特点做,只能用在这个方法里面。 |
右边是一个具体的算法流程图。下面这个是克里金算法当中半变函数拟合的问题控制邻近点的权中的,通过相应的克里金方法内插的公式获取点对,左边图里面空心 的那些点,就是叫做实验半变函数的点对,用这些点对进行单半函数的拟合,一般的函数拟合就是采用基本方法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分段的函数,然后它这个自变量 公式里面的H,和我们要拟合的参数之一,就是变程A,这个不能直接进行拟合,因为我们不知道选取这些点的哪一个部分对前面的函数进行拟合,哪一部分的对后 半段的进行拟合,这个也查了一些文献,有很多的学者也对这个问题做了很细致的研究,一般他们提出的各种数学上的方法,一般主要常用的方法,通过人工给一个 初值进行不断的迭代计算,然后找一个误差比较小的结果,但是这种拟合方法首先带来了计算压力,最后这个结果可能也不是无限逼近最好的结果,我就通过做这个 实验发现,如果这个拟合的结果的误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最后对这个插值的精度影响不大,因此就采用了一种快速近似拟合的方法,首先我就是想先把这个变成A 确定,确定了之后再用这个方法进行拟合,主要的思想就是充分运用前三个点或者前四个点,首先就是计算这些数据的实验半变函数的方差,做一个平行与S轴的直 线,将前三个点或者四个点拟合成一条直线与虚线相较于一个点,这个点对应的X的值,初步定位变成了三分之二,就确定了初值。然后用这个值确定了以后,进行 了最小二程的拟合,这样的话就做一次运算就可以了,相对于后面的插值的运算基本上可以忽略了。然后是第三个步骤,就是求权插值计算。如果数据点比较多的时 候,那么它求解这个线性方程组的运算产生比较大的时间消耗,我们就采用了一个高斯消元的方法取代这个方程组,通过GPU的协同并行运算,CPU主要负责调 动和非变形部分的计算。然后GPU主要负责大运算量的计算,想到一个办法将这个数据先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进行单精度的运算,这样不会溢出,算法的效率也 比较高。 |
然后接下来就是策划与分析的部分,这个点可能看不太清楚,这是实际的观测数据,我们分别用我自己的算法和提供的工具箱进行对比,这个是反距离加权的结果, 左边是我们的算法右边是A的算法做出来的结果,这个是克里金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结果基本上来讲,前面的反距离权中基本上一致,这个稍微有一点区别, 我们通过交叉的方法来对插值的精度进行验证的话精度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这个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上面应该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一个效率分析,首先是在相同格 网密度下对离散点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上看,除了在离散点一半的情况下我们的算法执行时间是高于ARCGIS,后面的数目越大我们的算法的效率优势越来越 明显,为100万个的情况下,我们的时间消耗大概是Arc的十四分之一。 |
内插效率分析:横轴是格网点的数量,单位是万个,纵轴是时间消耗,单位是秒。实际上非常近似于一个直线的增长,所以这个也是我们优势,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在搜索邻近点的部分算法的优化上面起到的作用。 |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高密度的格网内插来说我们的算法更有优势的。 |
最后就是简单的后面我想做的进一步的工作,初步的想法是想将整个的内插过程都放到GPU做,因为前面通过一部分的GPU并行的运算,发现用GPU提高效率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邻近点搜索算法目前是一个地规的算法,但是GPU不支持地规算法,可能还要先将地规的算法改成非地规的方式才能做 GPU,还有一个就是进一步研究克里金的算法因为这个本身就比较复杂而且是比较好的方法。然后再这个半变函数快速自动拟合还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因为这个人 工参与的部分还是比较多。我大概汇报就是这样,谢谢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童小华:针对格网内插在邻近点的搜索以及估计这方面的一个快速算法做了一些工作,大家有甚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
问:后边的这个算法克里金的图还是有差异的,右侧图感觉边界是比较复杂的,这个可能跟你初值得的简化有关系。 |
黄昊:我们从这个图上看是有一些差别,但是用一般对这个精度验证的交叉验证的结果来看其实差别不是很大,就是精度对这个精度评价来说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从图的效果看,两个图,最后的结果不是太一样的,但是交叉验证的结果,精度的验证差别不大。 |
童小华:你应该给出一个结果出来。 |
黄昊:那个结果没有放上去。 |
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你前面也提出,有很多的内插算法,它们这些分类方法各自也有优缺点,这个分类不是根据优缺点分的,这个规格和局部选用这种算法基于什么考虑得?为什么选择这个算法? |
黄昊:因为前面对内插的算法进行了一个相当于一个了解,然后我这个出发点想针对这个空间内插算法从效率上面讲进行一个算法的优化,从这个插值的具体的精度 或者实用型考虑上面,我想选用一个普遍的比较好的方法,实际上空间内插的方法根据数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一个内插,适用性不是普遍适用的,我这个主要的 关注的焦点是在这个算法的时间性能的优化上面,前面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然后觉得这个规则格网下面局部内插的方法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的方法所以就这么 做了。 |
问:还有一个,你这个题目焦点体现在快速上面,但是你最后比较的时间,跟AR的内容比较了一下,这个是不是还可以做一些跟其它算法相关的? |
黄:我想是一个比较主流的软件,当然也可以跟MAP其他的软件也可以进行对比,但是主要是在比较的时候,因为ARGIS是有一个时间统计的计算的,所以就比较方便进行一个比较,而且ARGIS更有说服力一点,当然肯定可以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了。 |
问:谢谢你。 |
童小华:好,我们再次谢谢黄昊的报告。根据这个安排,我们还有一个茶歇,现在是10:25,我们休息15分钟,然后回来我们下半场的报告。 |
(茶歇) |
童小华:好,各位老师同学,我们进行今天我们科技创新论坛的下半场,有三位报告人,第一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报告题目是基于MapGISIGSS的智能水利建设研究,我们欢迎。 |
黄友昕: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来自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低于MapGIS IGSS智能水利建设的研究。主要想从四个方面来汇报,第一是智能水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是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当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一下基于 MapGIS IGSS智能水利建设研究,最后是总结和展望。 |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洪涝灾害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数字地球之后,国家提出了建设数字水利 的目标,力求人水和谐,随着智能地球的提出,智能水利成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水利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地理位置有密切联系,所以3S在水利 技术设施与水资源的信息化惯例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
基于以上的原因,下面我介绍一下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当中的运用。主要有如下方面,比如说防汛减灾,利用GPS无的技术定位洪涝灾害的位置,利用RS的技 术获取洪涝灾害的数据以及遥感检测与评估,利用GIS的建立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或者信息综合管理的GIS平台。还有在水资源检测管理,水环境检测管理,旱情 检测水土流失调查,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3S在这些当中有重要的应用。 |
那么我们重点想介绍一下基于MapGISIGSS的智能水利建设研究,先介绍一下MapGIS IGSS是什么?它是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它的特点是提供多层次的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高效的共享服务,以及提供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的支撑框架。 |
MapGIS IGSS的技术体系,有如下几点,跨平台的技术,跨操作系统跨GIS平台,支持多种硬件架构,虚拟化存储技术,多维时空地理信息管理,分析及可视化技术,管理维护中间件技术,数据集成管理与共享技术等等。 |
MapGIS IGSS如何实现智能水利建设?它是基于MAPGIS开发平台为技术,以MAPGIS开发平台为依托,构建多元数据的采集,然后提供腰杆三维互联网等方向 的应用。并且以MapGIS IGSS这个支撑框架,建设了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我们基于这个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可以在水利行业的信息化中可以提供这么多的应用,比如说山洪的预 警防汛抗旱水资源的管理,工程的管理水环境的管理,数据的审核等多方面的应用。这个是智能水利的建设研究的总体框架图,它是分为5层,是以云计算物联网为 支撑,在水利行业的标准规范体系以及组织与安全支撑体系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构建的,最底下的支撑层是基础设施层,比如说降雨量的采集等基础设施,以及它的 硬件和软件,它的硬件服务器的建设和网络的建设等等。基于基础建设,基于设施的建设,上面构建水利数据中心。水利数据中心包括了基础空间数据,水利专题数 据以及成果数据三维数据等多元数据的管理。在水利数据衷心的支撑下,依托MapGIS IGSS为支撑框架来构建水利共享服务平台,在这个水利共享平台基础上,我们再对水利的各行各业的应用进行研究。 |
智能水利的建设内容主要有4块第一块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利数据衷心的建设,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行业应用系统的建设。 |
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智能水利建设的基础环节,它的核心就是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规划整合既有的资源,它的建设内容有6 点,基础的网络中心,会商室的设备。第二块是水利数据衷心的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是智能水利平台建设的基础与内容保障,依托水利信息网络通过水利信息采集传 输与集成系统实现水利数据资源的共享。 |
这个是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图,水利数据中心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水利业务专题数据,专题成果数据,系统维护及权限管理数据。它的数据格式是多样的,比如 说它的空间数据包括了矢量三格影响等空间数据,包括了图片图表文档等数据,他通过空间数据引擎来实现各类数据的统一的访问接口,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水 利资源数据具有多元异构的特点,需要统一的数据汇总服务和外部数据接入接口。在研究的时候是以MapGIS IGSS为核心的支撑平台,融合了多种GIS前沿的技术,基于OGC的标准。 |
水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了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两大类,数据服务是包括水利空间数据遥感影象数据的服务,功能服务包括地理空间信息功能服务和水利专 题,和水利专业分析模型功能服务,通过这些对空间分析和水利专业模型的分析,可以对大量的水利异构以及功能的异构在水利行业的数据和功能的异构等资源进行 统一的管理和应用。 |
水利行业应用系统的建设,水利工程远程监管,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等等。水利工程的远程监管,是实现了远程对水利工程的一个进度以及它的质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 对水利工程进行一个监控和管理,以满足水利工程全过程的监管工作的需要,在水利工程远程监管方面,它主要要研究如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的管理监 督管理数据的统计查询可视化及空间分析。 |
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是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初步设计技术要求进行研究的,它是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支撑,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工作提供辅助的决策 支持。该系统是可以迅速的采集和传输雨水情旱情和灾情的信息进行管理,为各级防汛抗旱的部门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的信息。 |
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系统,主要的功能有如下几个点,信息接受气象产品的应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信息服务汛情监视,防汛会商防汛抗旱管理抗旱信息处 理城市防洪。它的体系结构主要分3层,在业务逻辑这一层里面我们从5级来进行划分,从中央也就是国家,国家流域机构省级地市级以及县乡镇级,根据5级不同 的需求我们划分成了3级进行管理。信息服务子系统,在3级里面都是需要的。 |
这个是在气象信息预报方面的一些系统,实现的一些截图,以及实时雨水情的监视的截图。这个是溃堤的分析,这一块是遥感旱情检测的分析,这个左侧的就是基于 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的,山洪灾害检测预警在研究的时候是基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布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检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为依据,以GIS技术空 间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为依托,建立山洪灾害防治数据库系统,在这个上面有4大块,是检测系统,县级检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以及群策群防的体系。 |
这个就是4大部分的研究内容,水雨情,预警系统群策群防组织体系。在水利信息服务的发布方面的应用,水利信息服务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机信息发布的一个平台,同时也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讯,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系统信息的共享。 |
发布的内容是包括水情雨情台风旱情以及预案信息等等一些数据或者是业务分析的成果数据,类型包括图表图象合文字报告。 |
这个是水利信息服务的框架体系图,是分为4层,最底下是数据层,技术支撑层,应用层以及最上面的服务层。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水利新闻的发布,水库信息的发布,实时水情的发布,预案发布,水资源信息发布,台风路径,卫星云图等等。这个是水利信息发布的一些系统截图。 |
最后是总结与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信息化进行已经向前推进,加之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提出,智能水利也被提到了议程上,基于MapGIS IGSS的水利信息建设可以提供如下服务,水利工程远程监管服务,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服务,山洪灾害预警服务。 |
随着智慧地球的提出,推动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山洪检测预警,防汛指挥调度等水利业务的智能化发展,使水利信息化建设迈进了一个互联网时代,谢谢大家我今天的报告就到这里。 |
童小华:基于MapGIS IGSS的共享平台提出了智能水利建设的一些内容,给出了四个典型的案例,包括山洪检测,水利工程检测以及决策支持,水情的这样一个分析,看看大家有甚么 问题交流一下?我有一个问题,你提到用物联网这些,物联网里面很重要的就是把传感器的这样一些检测能够跟后面的平台数据库,然后后面的一些分析结合起来, 这一块的跟这个传感器这一块的有那些?在这个平台里面有什么考虑? |
答:在基础设施这一块,或者是从降雨量那边传过来的一些数据,相当于是需要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络中心,然后网络中心把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或者是水利专网这样子传过来,然后存在这样一个网络中心里面,然后把数据进行一个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间是建设这样的水利数据衷心的概念。 |
童小华:在山洪的检测里面,现在你们部署的时候有哪些传感器? |
答:在部署上面,我们的硬件是第三方提供的,不是我们主导部署的。 |
童小华:但是你们做数据的传输和集成? |
答:对。 |
童小华: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再次感谢黄老师的报告,我们下一位是清华大学陈杨,他的报告题目是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我们欢迎。 |
陈杨: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我叫陈杨是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汇报的提纲 分为4个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有一个论述,其次对遗产廊道构建框架的总结,第四个是以南方丝绸之路的邛崃为主。随着人们对遗产的认识,遗产的保护也从单一 的文物建筑逐步扩展到历史街区的区域,所以保护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类型也越来越深度,深度也越来越深。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美以及亚洲的国家,都 产生了攸关遗产区域的方法与理论。其中遗产廊道就是首当其冲的,第三个是为物质空间里,为各个元素之间的分析,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
那么在这样的研究背景,遗产廊道构建的思路如下,首先对我研究的对象南方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文化背景的描述,南方丝绸之路是最早的一条陆地民间国际商道, 有2300年的历史,是一条从成都起点,最后从云南出境,最后到达缅甸的通道。从成都出来第一站就是邛崃,邛崃地区分布了非常分布的丝路的遗址,一条北线 和南线,雅安地区进行了交汇。 |
基本上可以得出,在邛崃地区的地势是西北高共南低,中部是比较深的,东部是比较平坦开阔的平原。它们整个地形的类型有山丘坝。 |
遗产廊道构建有6个步骤,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目标是通过背景和资源相关性确定的,我们在空间上对遗产廊道的边境有一个界定,接下来在构建遗产廊道的格 局,其中遗产廊道的格局由4个因素构成,分别是遗产资源遗产油气空间,最后一个对遗产廊道的管理与运营有一些政策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
保护目标是从保护的角度来整合有关南丝路的遗产资源,通过遗产区域的用地类型,创建遗产游憩空间与游道,在边界的确定,因为文化遗产廊道是一个遗产资源非 常丰富的区域,我们不能单一的以某一个边界来界定,所以我们从自然边界文化影响边界与行政边界来共同确定。首先是自然边界在研究邛崃地区的时候,通过 GIS的小流域进行提取,在提取的过程是考虑是阈值是50、500的情况,最后结合邛崃地区的分布情况,选择了小流域确定,一共有90个小流域单元。 |
文化影响边界,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征,这个遗产的分布都是以当地的乡镇为核心,并且是放射状分布,所以在邛崃的地区做了一个分析。管理边界,对保护和政策的 规定管理还是比较的独立,还是以乡镇的行政边界作为一个依据。通过三种边界的两两相加,最后得到了邛崃地区的遗产廊道的最终面积,就是绿色框里面一共是 852.3平方公里,这就是先对遗产廊道的边界进行确定,那么第二步就是遗产廊道因子的确定,透过这个遗产廊道的相关的理论,确定是遗产廊道的4个因子, 各个因子之间的组合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不同因子的组合一共得到了4种不同类型的结点,分别是区域性复合型基本型的节点。 |
通过文化自然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并且落实在空间上就成了一张分布图,在根据国家相关的一些文保单位评级的规定进行了分级的评价。那么通 过前两张分级和分类的评价得到了以下的特征,首先是空间特征,这个图是通过GIS在这个遗产廊道里面,遗产密度分布的分析图,我们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邛 崃地区的遗产资源,分别是沿着两条水的流域呈线性的分布,在阅读相关的一些文献里面发现,南丝绸之路是沿着河道分布,并且在河道分布发现了古道的遗迹。 |
那么第二个分析就是对遗产资源的数量等级进行了分析,这个是颜色越深的地方,遗产资源数量越多的,分别是邛崃地区的邛崃镇,这三个镇恰好又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所以这也是见证了三个镇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历史客观的依据。 |
第三个因子是遗产游憩空间,这个概念德兴城是在游憩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依附于遗产保护空间存在的,在跟遗产资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有并存也存在互 相交递,有的是没有在里面存在是在附近也有存在的,所以我们都划为遗产游憩空间的类型,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场所的物质空间。 |
那么对遗产游憩空间的提取,首先对邛崃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我们通过国家对这些规范的解读,最后选择以林地和建设类用地,所以这个图是一个叠加的过程。 |
那么第5个因子是遗产游道组织,一个是通达性一个是游赏性,通过这两个原则,主要是选择了乡道和镇道为主要的游道组织,所以形成了主线连区域辅线连节点的方式呈现。中间是一个高速公路。 |
通过以上的资源边界还有一些遗产游憩空间,遗产游道组织的分析,最后得到了遗产廊道空间格局的分布图,这个分布图可以表示出空间格局,是以临邛镇、平乐镇为节点。 |
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得到了结论,我试图在探讨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构建这个遗产廊道,在确定了遗产廊道边界等等量化结论,所以这些结论又可以反应出来南丝 路的相关文献是可以高度结合的,所以呢这个通过GIS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是可以得到一些量化的结论,把一些很虚的很非物质华的东西,落实的很具 体,就可以进一步在微观层面的详细规划与设计提供了支持,所以有助于保护由战略规划层的应用,好我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
童小华:陈杨同学用我们的地形分析对文化遗产的走廊,他的边界分布和格局进行研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工作。看看大家有甚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 |
问: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研究,我问一个跟GIS的没有关系的问题,西边是比较高的山,中间是一个洼地,再往那边是平原,我想问的就是,您刚刚提到两条线路,一个是在河流的那一边,这两条线路,应该是两条线路?两条线路的位置在哪?正好在山前的位置还是? |
答:因为是有些节点联系的,所以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这个实际上是沿着山前走的。 |
问:南边的? |
答:东面没有设计,这边只是南丝路的辐射点,我们现场调研的时候也发现,这边也是宗教的资源。 |
问:蓝色的是沿着山前? |
答:也是河道,可能这个图不是很清楚,这个河是从西往东流的,难免的喝就是白沫江,在这个节点形成了水两岸而形成的古镇,比如说平乐古镇就是。 |
问:第二个小问题,通达性有没有考虑节点的,你考虑了节点跟节点之间,因为你要考虑通达性,中间那个阻力系数有没有考虑进去?道路条件或者其他的?因为我们通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不是考虑通畅,会不会容易塌方这种? |
答:会考虑到,在断裂带,这块地方还有一个很丰富的资源就是温泉,左边山区就是08年断裂带的延伸,所以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有些路特别窄,山还在活动。 |
问:有没有考虑这些,有没有设定一个阻力系数放上面? |
答:在规划层面没有考虑,我们只是想保留下来让大家看到更多的这些资源。 |
问:首先说一点我对你的研究内容很感兴趣,因为我本身也是做GIS和文物保护这一块切合的一点,第一个问题在你研究的目的里面,研究的方向或者研究的目标 里面提出,你希望通过GIS空间分析,对我们的文化遗产或者遗产廊道或者是文物保护,它的规划与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看到PPT中间应该是出来一个系 统,对这个系动有架构,我想知道,你们在保护这一块,如果拿一个GIS系统,因为刚刚你觉得介绍得更多是拿GIS空间分析的东西告诉我们一个结果,空间分 析得到文物保护这一块的相关信息,对这个系统构建方面做了什么工作?包括你们的管理还有文物保护这一块,你们切合点和侧重点在哪? |
答:非常感谢您,我首先听完了您的介绍,我跟你的方向研究的对象一样但是方向不同,您是从保护的角度谈,如何更好的把这个资源保护起来建立什么系统,我们 主要是从规划和建设这一方面如何更好的保护它,所以其实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在遗产游憩资源本身,而不是遗产资源本身,因为遗产资源本身的管理是文物保护 单位保护的,包括划分保护区,我们在这个廊道构建的基础上做一些遗产游憩空间把保护和活动结合起来,因为资源是要保护的,如果不能进行文化的传承,不能进 行知识的相传这个保护将很难进行,不知道能不能清楚?不是你想的传统意义上去测量这个保护起来不能动,制订一些保护措施,我们把游憩方式,把现代都市人和 当地人的经济结构跟它结合起来,因为这个地区还是以农业还有部分的,第一产业为主,我们还是以振兴经济为目标,所以遗产廊道这个理论是源于美国,美国是唯 一一个推出联合国遗产组织的国家,提出这个目标的本身就是创建这些空间连起来形成一个通道并且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是从这个角度考虑多一些。 |
问:还有一个小问题,既然你们是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你们这样的一个研究到后面你们拿出来的具体的成果是倾向于哪个方面?是拿出相关的调查报告,或者是拿出一份为人们展示软件开发的一些东西? |
答:第一方面是对地区的政府管理层做指导作用,这些工作如何做如何界定另一方面对下一级各个类型的规划,因为区域的遗产廊道是,所以对下面各个子规划,提 出一些涉及导则,不管是保护还是做开发都要遵循这个导则所以会比较细,今天的汇报是比较概要,我们下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包括具体的游步道几米,是车行还是 人力都进行的界定,主要是指导。 |
童小华:好的,我们谢谢陈杨的报告,我们今天上午的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显刚,题目是MapGISIGSS产品解决方案,我们欢迎。 |
罗显刚:尊敬的主持人童教授尊敬的老师和同学,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中午好,我是最后的报告,我简单的把MapGIS IGSS跟大家分享一下占用的时间不多。 |
MapGIS IGSS听起来比较悬,第一个是互联互通,第二个是在实现在空间信息领域这样一个共享服务的GIS的解决之道,最后是跟其它的信息领域实现这样的信息世界 的共享,这是我们对MapGIS IGSS的这样一个初步的了解或者认识。那么MapGIS IGSS也是在各大行业应用也好或者是产业应用,顺应这个时代的变革也是与时俱进的产生这样的一个共享服务的解决方案。 |
下面我们看一下MapGIS IGSS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空间信息领域的发展,我们国家取得了很多巨大的GIS的成果,同时这些成果也在各个行业也有很多的应 用,我们看到里面也不止这些行业,我们列出来有国土、公共设施商业地质灾害等等,但是这些应用的展开也产生了一些挑战,如何在各个行业之间的应用领域,怎 么样把这些数据集成起来,在整个的GIS发展,一直在寻求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很多的GIS公司,包括其他的平台,也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最终目的为了 实现通过空间信息的服务整合来实现整个的不同资源也好,服务也好或者快速搭建也好形成应用。 |
那么空间信息服务业面临了变革,包括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同时包括整个的商业模式,最终是为了是现在这个模式不同的基础上,前提下我认为也是为了提供这种 超大规模不同力度这样的服务,为数据服务好提供共享,解决某个问题也好,甚至是提供运营也好,整个的地理信息应用方面从不同方面提供的这样的一个模式的变 化,也是为了更好的交互和更加透明的创建面向政府企业和大众的不同的应用。 |
那么从GIS像昨天的论坛的时候,包括主题报告的时候也提到了,GIS的产业链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三个上游中邮或者下游的产业链当中统计,我们国家已经有 2万家GIS的公司,40万人的从业人员,包括产值超过了一千万,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到十二五末是2000亿,作为GIS的厂商在中游,地位和作用是非常 重要的,除了管理,除了在本身这个地方提供一些价值链的同时,也对上游的数据的集成管理也提供了很好的干里方式,也是为上游这样的数据提供了带动下游的产 业发展,如果GIS的开发商不错的话,也可以促进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我们知道在整个的建设当中,所有的东西,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归属到数字城市这个地方 去,我们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城市生活在一起的,怎么样把这个智慧城市把这个空间信息服务集成利用起来,这也是我们在GIS共享服务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
那么同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基本上设计了用户有三大类,政府各个企事业的政府,包括人民政府。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包括社会的发展,对这个城市的管理 应该更加的精细化的管理,围绕着整个社会的生存就是企业,企业也需要全面的互联互通,随着2005年推出智慧地球以后,我们大众对GIS的认识,从专业化 转向了大众化,我们看到互联网上的很多GIS企业或者是GIS的应用也慢慢趋向大众化,我们对整个的GIS要求也是需要更加的便捷的方式。 |
在这个领域怎么样把这个信息共享起来,怎么样整合起来,整合信息共享之后主要是满足各个行业包括领域的实际的需求,满足需求之后,怎么样快速构建起来实现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这个应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在现在以及可能在将来需要做的这些事情。 |
存在的问题,需要做这些相关的东西,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实现资源的共享怎么样实现服务的共享,包括快速构建这些应用服务,MapGIS IGSS就是从全新的视角我们可以看一下怎么样提供这些东西?首先MapGIS IGSS我们大家了解,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一个解决方案的产品,可能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这样的产品,其中包括各个很多的产品构成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构成的解 决方案的空间共享服务的产品,既有产品也有整个的行业解决方案,总的来说,是在为任何的硬件构架的基础上,提供了数据中心,还有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 开发方式或者是设计框架,能够按需要服务模式提供多层次的应用服务和节方案。从硬件的基础构架有一个数据管理,提供这样的数据中心设计器。 |
那么在具体来说MapGIS IGSS,首先是超大规模硬件的组装结构,物联网时代,除了数据前端的很多的这些东西的接受,包括服务器中心,有大量的服务器,还有防火墙包括等等这些服 务,怎么样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MapGIS IGSS业提供了这样的管理的模式,在这个及处置上,我们有一些微内核群,这些原子功能服务能够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也是高可靠高性能。在这个基础上有 一个安全管理维护策略在两个策略的保护下,这两个东西共同构成了数据中心。那么在这个数据中心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能够提供各个行业的应用,那么同时各个行 业包括服务器的应用,还有PC断的应用,同时还有GIS的应用,包括MapGIS IGSS也跟现在非GIS的应用,我们的办公或者ERP集成起来方便的GIS给我们的系统进行对接。 |
从开发方式来说,右边是我们有将模式以后,我们通过右边提供的开发方式包括搭建也好,或者是快速开发或者是副客户端的开发,我们可以很快速的构建这样的应 用,这是整个的MapGIS IGSS从体系来讲是这样的。最终给出来的产品,就是大致的分为政府的企业的大众,可以很好的满足三个方面不同的应用需求,不同的行业模式。 |
MapGIS IGSS从界面上看是全面的界面设计,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也可以做成操作方式,也可以做成苹果这种的操作方式也可以自定义很多的个性化的操作方式,从数据 管理来看是可以管理更多的空间数据,那么从实现模式包括管理的数据类型来说,可以实现真三维数据的管理,高空地上地下的管理模式,这是MapGIS IGSS从它的体系构架的基础上可以做这一点相关的事情。 |
那么MapGIS IGSS也是用这个突破了极限,能够全方位的实现共享,它的价值不能够一一表述,第一个是信息的共享还有应用服务的集成,包括应用的快速搭建,就是我们原 来说的数据服务还有应用三个角度,我们看一下第一个价值,多维时空可视化与分析,MapGIS IGSS提供了三维模型以及虚拟现实和虚拟环境,提供这样的高效空间数据分析显示的插件。 |
那么同时在各种MapGIS IGSS的话,刚刚说了提供了这种从4个角度,高空地上地表地下的真三维的管理,在高空提供了气象的一些相关服务,为我们气象包括其它的相关的领域提供了 这样一个服务的支撑,在地上提供了这样一个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地表是三维景观的建模,为城市相关的辅助提供了相关的服务。在地下我们也提供了一些 丰富的三维地势建模的功能,为地下的空间提供了服务,真正实现了高空到地下一系列的服务的功能服务。 |
那么从性能角度说,MapGIS IGSS能够实现这个分布式并行处理,在高性能并行也提供了这样一个高性能并行处理得服务,从这边分布是部署的大致流程图,右上角MapGIS IGSS的部署流程图,这是整个的从它的数据存储到体系构架这样的流程图。 |
那么MapGIS IGSS也是对数据的管理还是多元的异构的,还有文档数据都可以统一管理,能够在统一管理基础上MapGIS IGSS业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挖掘的工具,能够对统一管理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同时个挖掘分析也是分布式进行管理的,对于我们管理的数据通过数据中心 进行管理清理、集成,包括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挖掘分析的结果,根据各个行业的不铜英勇,做一些相关的分析,分析的形成各种不同的地质建模的方式,一些地 表地层的切割,对于时空数据来说,构建地下水的动态模拟的过程,这是对挖掘对数据中心的挖掘做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在三维等等其它部分也提供了很多的分析的 工具。在挖掘出来的工具在市场也可以再应用,那个也是我们MapGIS IGSS,也是很方便把3S的技术在移动终端上形成,那么在移动终端上,对电子地图包括影象数据GPS数据,能够形成的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测绘行业,包括 导航应用这些东西也可以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当中去。 |
那么这是MapGIS IGSS的第一个,第二个比较大的,就是服务类的集成管理。前面跟大家分享的是MapGIS IGSS的整个体系结构,具体来说有很多的原则服务,就是我们在MapGIS IGSS的行业当中说,就是基础的操作,那么MapGIS IGSS在数据中心这个当中说,把原子服务进行结合,形成大力度的原子服务,形成的原子服务以后,能够再一次聚合形成更大原子服务的,慢慢的形成把原子服 务也可以放到功能库那种去,同时行业应用的积累越来越多,慢慢会形成整个行业当中功能仓库。我们通过APP可以快速的构建行业的应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 行业功能库,慢慢再形成行业的应用,应有的话可以在服务端也可以在PC也可以在移动端进行相关的服务建设。 |
MapGIS IGSS也是在基础空间信息服务里面遵循了OGC的标准,原子服务的基础上,服务的这样一个中心,能够把这些原子服务很好的集成这些服务,集成服务以后, 在APP可以在各个行业,在不同的终端进行应用,同时也可以跟我们的企业进行用,包括我们很多的ERP,像ERP CRM很方便的集成,那么在移动终端这一块,我们的服务也可以很方便,在移动终端上进行应用,那么同时我们在行业应用之外还有很多GIS也需要大众化,怎 么让GIS符合大众化的应用当中业提供这些方法和思路?包括各个行业的提取和积累,我们刚刚好有这样一个这样的事情,有一个服务超市。我们也希望做成一个 服务超市,大家可以类似于APP一样,有很多的工具,包括一些功能能够在服务里面进行注册,相当于其他的服务超市,像大众化用品一样把GIS的服务下载到 客户端去。这个项目在进展当中,只是基本的框架已经构建好了,实现了相关的服务。 |
那么在第三大块,快速构建这一块,我们的数据可以集成管理服务也可以,怎么样把这些资源快速搭建呢?MapGIS IGSS这样一个设计器,可以通过这些设计器,设计好很多的原则服务,在MapGIS IGSS的开发环境,包括这些环境当中可以自动动态聚合成原子的相关服务,慢慢功能与功能之间进行搭建,搭建完了之后可以反复利用这些功能,然后快速搭建 这样的模式。也就是说将工作流的方式,将原子功能聚合而成,力度较大的单位,为某个应用所用,随需而变。这是我们搭建应用系统的简单的界面, |
同时MapGIS IGSS也是在不同的从他的应用角度来说,最终面向的是三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手机搭建,前两个就是大家原来接触的比较多,后面手机也可以搭建式开发,不 同的应用我们列了一下,数字城市国土气象公共安全林业水利地质灾害农业企业级GIS,当然这些应用不止是这些行业,还有更多的其它的行业应用。 |
那么这是MapGIS IGSS的体系构建,简单介绍一下,其实昨天也讲了很多了,包括我们的专家和嘉宾也谈了很多,MapGIS IGSS怎么样在云计算里面做了什么东西?当然这个地方也是我们很多的构想,没有太多的成品的具体应用,我们在云引擎做了很多的事情,从硬件构架应用服务 解决方案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也是提到了SAASPAASIAAS不同的角度提供这些东西。对云引擎,还有更多的其它的东西需要来做的相关东 西,MapGIS IGSS的在整个的体系构架里面提供了云引擎这样的概念,对于很多的有这个资源的企业和单位,我们提供云引擎,通过我们云引擎把相关的构建这些,我们提供 了功能性的功能服务,包括构建基础构架这些支撑的情况。 |
那么MapGIS IGSS除了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同时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从我们利用MapGIS IGSS,能够真正的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从不同的角度从信息平台包括这个接口能够真正实现高效的共享方式。在多个城市的应用,也是从中央政府的省里面市 里面县里面的应用,从我们企业,跨公司或者大公司,基本上有总公司分公司,还有最终的客户都是多层的构架,怎么样跟他的实际的情况对应起来,我们也提供了 多层的地理服务,从部门级的到行业共享跨行业共享业提供了相关的事情。 |
对于政府部门,我们这一块也为丰富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平台等等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对象和问题,对于企业这一块,也是为他们的企业共享开发包括提供这些服务多种方式,对大众化也是提供了这样GIS从专业圈子向大众的应用进行推广。 |
同时利用MapGIS IGSS,我们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就发现对地理信息的建立成本有所降低,包括整合优化还有计算的环境等等各方面做这些相关的事情,对于中小企业用这个 MapGIS IGSS的话,辐射技术门槛比传统的开发,可能是有一些竞争力的,用它的话是有所增强的,我的报告内容就是这样。 |
愿景就是人人享有地理信息服务,谢谢各位老师,还有专家,谢谢。 |
童小华:罗老师介绍了MapGIS IGSS智能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这样的技术,大家有甚么问题交流一下? |
问:你们这个MapGIS IGSS已经对外正式发布了吗? |
答:对,4月15号在北京发布的。 |
问:现在提供的是共享服务平台产品整个的价格是多少?后面的这块产品大概在什么时间表上能够做出来?云引擎这类的东西? |
答: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个MapGIS IGSS,是跟我们原来的产品大一样,以前的就是一个安装包,MapGIS IGSS除了包含我们的嵌入式的应用,基础平台的应用,还有三维的应用,除了这些开发软件还有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给大家在行业应用里面提供了相 关的从部署,从整个的体系构架数据的整个管理大的角度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不像原来的软件一样给你一个安装包这个没有数据没有什么东西,你只要按照包装包 干这个事情跟原来的理念不一样,它不能说理解成一个软件,一个软件干这个事情,当然包含软件是它的核心,更多是的是解决方案,,真正的用户需要什么硬件构 架,从这个方面提供MapGIS IGSS的整个的服务。 |
第二个云引擎,只是能云引擎方面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云技术怎么样推出来真不知道。 |
童小华:好,那我们谢谢罗老师的报告。今天我们是有6个这样的典型的报告,应该说还有很多,从这个报告里面我们可以看出跟我们的主题,我们叫突破与提升, 我们有平台解决方案这一块的技术上的一个突破,从以前的系统平台到现在的高端的云计算,然后使共享服务平台我们也有一个算法,这个是在MapGIS IGSS本身需要发展突破的,然后有4个应用方面的服务方面的水利方面文化保护,在三峡这样一些重大工程的,还有城市地下管线,确实在这些应用服务方面需 要提升,那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基本上很准时的完成了这样一个科技创新论坛的工作,谢谢大家,我想可能是我们马上可以去午餐了,我们是准时提前了大概 5分钟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
(结束) |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113/p/457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