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制造人生快感-心流体验高潮——积极心理学Flow

时间:2015-06-19 01:32:20      阅读:27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心流   flow   积极   心理   体验   

流体验


技术分享

      一. 概念 

      偶然看到这个名词,是个挺奇妙的表达——心流体验(Flow)。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对心流体验的定义为:“行动者进入一种共同经验模式。在该经验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以至于与活动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忽略掉,并且丧失自我意识,只对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明确的回馈有反应,透过对环境的操控产生控制感”。
      大概意思是说人富含激情、专注地沉浸于做一件事的体验就叫心流体验!心流这个词很贴合,感觉这种体验跟随着心脏的跳动一起合拍舞动!
      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辞。
  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技术分享

      二. 实例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心流体验:全神贯注地打游戏、聚精会神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泡妞!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心潮澎湃、外界似乎都被你所忽略。相对现实世界,真是做到了“无我”的境界了。

技术分享

      更为典型的是现在比较火的虚拟现实技术,比如Oculus Rift,虚拟现实技术将人与外界切断联系,人将沉浸于虚拟的环境,专注于虚拟世界,从而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不过这只是营造一种沉浸式的外界环境,能否获得心流体验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内心!比如很多宗教信仰都有这种心流体验追求,如禅道之于佛、如冥想之于心理学。目的都是一个,摒弃外界干扰,专心自己关注的事情,进而从中得到好的反馈,身心愉悦!
      不知您是否有这种体验:打游戏从早上一晃就打到晚上还根本停不下来,甚至到半夜还兴奋得要命;小时候做一个数学题从放学想到吃饭,甚至吃饭是“食不知其味”,家人跟你说话也不知道他们说什么,突然一个灵感就想到解决方法,为此总觉得自己真聪明极了;看编程的书时看到入神,不是赞叹算法的神奇巧妙,这时你妈拿了点心——“大饼”进来,你蘸着墨水就往嘴里送,还吃得很开心(貌似有点熟悉。。)!诸如此类,都是具备心流体验的部分或全部特点!

技术分享

      三. 特征

      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米哈里齐克森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 (PS:前面的关键词是自己提炼的)
  1. 兴趣: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  
  2. 行动: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
  3. 计划:有清楚目标的活动;
  4. 主控: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
  5. 奖励:有立即回馈的活动;
  6. 忘我: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               
  7. 相对论: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 高速运动,时间迟滞。
      以上,1.是内心驱动——“知”,2.3.是动作过程——“行”,“知行合一”是心流体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行”两点只是内在因素,加上”4.主控“和”5.奖励“两个偏外在的因素就构成了充分条件。主控这个因素偏外因是因为一个人能力一定,对事情的主控力会受很多复杂的外界因素影响。最后的6.7.两点则是满足以上几个条件后心流体验的外形表露出来的特征。
      拿打游戏来说,1是有玩得兴趣;2是真的去玩了;3是幻想、计划玩得漂亮;4是我们可以控制游戏过程,遇到难以掌控的游戏,会使自生技能得到提升从而在后面能掌控时得到更多的掌控感与愉悦感;5是游戏打发无聊时间、游戏成果可以炫耀、游戏过程激动人心让人兴奋,这些都是奖励;6是打得天昏地暗饭都忘了吃;7是傍晚打着打着不知不觉就黎明了。
  以上项目不必同时全部存在才能使心流产生。但米哈里齐克森也提出一些方式使得一群人可以在一起工作使得每个个体都能达到心流的状态。这种工作群体的特征包括了:
  1.创意的空间排列。2.游戏场的设计。3.平行而有组织的聚焦。4.目标群组聚焦。5.现存某项工作的改善(原型化)。6.以视觉化增进效能。7.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

      四、如何追求

      他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会在自己可视范围内,他的心中就会形成一种叫做‘挑战’(或更清楚地说,应是‘ 见猎心喜’”)的力量,使个人的行动与环境的反馈之间形成‘立即明晰’的互动,个人意识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个人意识作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这时的意识状态称之为‘心流体验’(flow)。”

技术分享
      上面这个图十分清晰地说明了心流体验的各个状态区域。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常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焦虑,原因就是“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这时的你就是处于8区。
      本文不是为了介绍这个概念而写,真正的主题是如何利用这种心流体验的现象去更好地生活与工作!如何制造这种心流体验的高潮,同时提高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成就感。
      回到上面那几个特征:

  1. 兴趣:其实兴趣这东西并不清晰,很多东西自己感兴趣是由于自身在这方面有一定资源优势,能在该领域获得自信。在自己有积累、外界有资源、前景光明的领域,便可以成为自己的兴趣!特别是坚持后做得越来越好就会越来越有”兴趣“的;
  2. 行动:执行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很多想法是无法一开始就确定方向的。而是在执行在行动中不断去调整的。也就是需要“小步快跑. 快速迭代”!
  3. 计划:计划归属于行动,作为行动的指导,能使付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主控:这是要重点讲的,如上所述,对一件事情要有掌控力一定是未来在你的“可视范围”内,也就是你的能力跟你要做得事情有一定程度的匹配。可能是你可以轻松应付的,也可能是你要倾尽心血的,但是一定是在你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所以如果要利用心流体验给自己的进步加速,目标的选取一定要合适。不能是相对你来说太过困难的如在8区,也不能是太过简单的如在4区。最好的选取略有挑战的,如7区,最好是1区,这时的加速度会是最佳的。在这种状态下,会有技能的提升,最后达到2区心流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久了之后,就会跌落到6区。以前的高技能高挑战对现在的你来说都是low的了。这时你需要重新的选定目标进入下一个激流循环当中去!
  5. 奖励:成长是最好的奖励,当然在这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收获;
  6. 忘我与7.相对论:这个只是过程的一种感受,也是由于前面的种种叠加起来营造的一种结果,只管去享受便是了!

  

延伸阅读:

制造人生快感-心流体验高潮——积极心理学Flow

标签:心流   flow   积极   心理   体验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aycaiqi/article/details/4654054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