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回答自己的提问——对自己最大的反馈

时间:2015-06-21 02:01:20      阅读:1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1.既然我们要不断地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编写程序,那我们平时写的代码在今后如若遇到不同需求的时候几变成了一些废弃的资料,不能再重复使用了吗?那么代码的意义又将失去了,我们创造了它却又抛弃了它,正如抛弃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创造它又有何意义啊?

2.我们在选择队友的时候应当要怎么考虑呢?强强联合?还是以优带弱?是否可以详细解说一下应当如何选择自己的队友?

3.我们应当怎样选择不同的开发流程才能开发出适应时代的软件呢?

4.如果在冲刺的时候发现了新问题,改进了原来的计划,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5.我们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今后在就业过程,上司们考验的是我们的实战经验,但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有太多的缺点跟不足,我们应当如何打破这种窘境呢?

6.怎样才能高效率的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用户的背景、心理、需求等等?

7.作为一个PM,如何能让自己得到所有团队人员的支持?作为一个PM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同事,使项目做的更好?(感觉这一点是很重要但又好怕自己做不好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

8.如何能更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用户的需求?

9.市场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用户,如何规定不同用户的价值和需求才能使其得到广泛使用?

10.软件设计过程中,如何管理设计变更?

11.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12.在软件项目中,有这样一个拐点存在——在这一点之前,新的Bug产生的数量大于Bug解决的数量;在这一点之后,Bug的解决数量大于新的Bug产生的数量。我们应该如何让这个拐点发生?

13.分工之后,每人负责一小块东西,怎么才能体现出个人的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呢?

14.为什么在项目的最开始的时候团队们不拼一下,把所有事情在第一版搞定?这样在最后的稳定阶段就有更多的时间冲刺了。

15.软件工程师在企业中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人么,还是有独创性的专业人士? 他们对软件企业的成败负多大的责任?

感悟与收获:

     在这个学期里,我学习了软件工程这一门课程,我们的教科书是《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此外我还通过阅读《编程珠玑》来加深自己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的理解,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在做项目的时候,我自学基于asp.net的web设计,虽然到最后是用HBuilder编写网页,但我觉得多点知识对自己总是好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花在编写代码的时间比较少,但我觉得我是比较喜欢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觉得我写不了好的代码,因此,每一次我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在角落里写(zhuang)代码(bi),当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写出有质量的程序时,我都会觉得自己棒棒哒,但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自己在前几个夜晚不停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为基础。Good job!

     2015年6月19日,是我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的日子。这一天里,师兄师姐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珍惜大学生活。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一个人的最大的压力,不得不承认,毕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很喜欢一句话: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应该淡定地走下去,因为没有人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上个月经过一个师兄的介绍,我参加了一次关于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助理的面试(真的只是玩玩而已),在面试的过程中,我很放松,考官很亲切,问了我一些C语言、Java、数据库方面的专业知识,让我感觉很温馨,虽然最后因为自己还要上学的原因没有去上班,只是帮忙做一下小项目,赚点外快,但也是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

回答自己的提问——对自己最大的反馈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ikky/p/459138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