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 分区:把大的硬盘分为小的逻辑分区
(Linux中逻辑分区占的编号都是从5开始的,1、2、3、4只能给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使用)
2. 格式化:写入文件系统(工作步骤见下面)
3. 分区设备文件名:给每个分区定义设备文件名
(接口表示方法)a:第一块接口硬盘;1:第一个分区
/dev/hda1 (IDE硬盘接口)
/dev/sda1 (SCSI硬盘接口:服务器传输接口、SATA硬盘接口)
4. 挂载:给每个分区分配挂载点(把目录作为挂载点和分区连接在一起的过程成为挂载)
(盘符是Windows的概念; Linux不叫盘符,叫挂载点)
注:必须的分区:
/ (根分区)
swap (交换分区或区域内存,可理解为虚拟内存,真实内存不够时顶替内存)
注:内存4G以内,swap分区大小为内存两倍;大于4G,swap分区与内存一样大;实验环境下不超过2个GB
推荐分区:
/boot(启动分区,单独分出boot分区,用于启动,不用太大200MB就ok了)
1.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由硬盘结构决定。扇区有64个字节用于存储分区信息,每个信息占16字节,故为4
512字节(扇区大小)- 446字节(记录启动信息)=64(进行分区表示)[每16个字节表示一个分区]
2. 扩展分区:最多一个,不能写入数据,只能包含逻辑分区。取出1个主分区作为拓展分区,最多剩下3个主分区
3. 文件系统:
Linux识别EXT2,EXT3,EXT4
windows识别NTFS,FAT16,FAT32等
4. 格式化:格式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写入文件系统
格式化做的工作:
(1)将硬盘的其中一个分区分成一些等大的容量为4KB(可改)的数据块(block),文件所 对应的数据存放在block里(不连续存放)
(2)另有一分区列表,记录了文件的ID号(i节点)、修改时间、权 限,以及数据保存在了哪几个块(用于查找数据块node)
注:格式化的根本目的是写入文件系统 ,清空数据只是附带的效果(分成block时需要先将里面的内容全拿出来,即数据清空)
分区和硬链接 [图解] (待补充)
软链接及其与硬链接的区别 [图解] (待补充)
创建软链接、硬链接并对比 [图解] (待补充)
硬链接特征:(一个文件多个不同接入点,删掉一个只要其他接入点还存在,文件也还存在)
1.拥有相同的i节点和存储block块,可以看做是同一个文件
2.可通过i节点识别(i节点是相同的,可据此判断为硬链接)
3.不能跨分区
4.不能针对目录使用
软链接特性:(限制更少,更灵活)[建议使用]
1.类似Windows快捷方式
2.软链接拥有自己的i节点和block块 (但是数据块中只保存源文件的文件名和i节点号,并没有实际的文件数据)
3.Irwxrwxrwx (I + 3个rwx)I:即软链接 (注:软链接文件权限要看原文件的权限)
4.修改任意文件,另一个都改变
5.删除原文件,软链接不能使用
链接目录或生成链接文件:ln (link)
ln -s [原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s 创建软链接 (不加 -s 则默认为硬链接)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laremore/p/459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