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HashMap源码解析

时间:2015-06-24 00:32:59      阅读:7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

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

Hashtable跟HashMap很像,唯一的区别是Hashtalbe中的方法是线程安全的,也就是同步的

1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

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

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的数组”的数据结构,每个元素存放链表头结点的数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如图:

技术分享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

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

在代码中这个数组的名字叫table,是一个Entry类型的数组

Entry是HashMap的内部类,里面有key和value属性,还有一个Entry类的引用next,用来指向下一个节点

源码如下:

 1 transient Entry[] table;
 2 
 3 
 4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5     final K key;
 6     V value;
 7     Entry<K,V> next;
 8     final int hash;
 9     ……
10 }

 

2 向HashMap中put一个元素

 1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2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3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4     if (key == null)
 5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6 
 7     // 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
 8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9     // 搜索指定hash值所对应table中的索引。
10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11 
12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这个链表
13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14         Object k;
15         // ==比较key是否为一个对象  
16         //通过 key的equal来比较内容是否相同   
17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18             // 替换并返回旧的值
19             V oldValue = e.value;
20             e.value = value;
21             e.recordAccess(this);
22             return oldValue;
23         }
24 }
25 
26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27     // modCount记录HashMap中修改结构的次数
28     modCount++;
29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30     return null;
31 }

 

 1 /**
 2  key为null时是放在table的index=0的位置 然后遍历那个链表
 3  */
 4     private V putForNullKey(V value) {
 5         for (Entry<K,V> e = table[0]; e != null; e = e.next) {//null对应的值已经存在 发生替换
 6             if (e.key == null) {
 7                 V oldValue = e.value;
 8                 e.value = value;
 9                 e.recordAccess(this);
10                 return oldValue;
11             }
12         }
13 
14     // 第一次插入null和及其对应的值 
15        // 对应的存储位置是table[0]
16         modCount++;
17         addEntry(0, null, value, 0);
18         return null;
19     }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将key-value对放在数组table的 i 索引处。addEntry 是HashMap 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就是没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这三个访问权限修饰词修饰,为默认的访问权限,用default表示,但在代码中没有这个default),代码如下:

 1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2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3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4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5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6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7     if (size++ >= threshold)
 8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9         resize(2 * table.length);
10 }

当系统决定存储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时,完全没有考虑Entry中的value,仅仅只是根据key来计算并决定每个Entry的存储位置。

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hash(int h)方法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一次散列。此算法加入了高位计算,防止低位不变,高位变化时,造成的hash冲突。

1 static int hash(int h) {
2     h ^= (h >>> 20) ^ (h >>> 12);
3     return h ^ (h >>> 7) ^ (h >>> 4);
4 }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 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这样就大大优化了查询的效率。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 方法所计算得到的 hash 码值总是相同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值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HashMap中是这样做的: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码如下: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这段代码保证初始化时HashMap的容量总是2的n次方,即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为2的n次方。

当length总是 2 的n次方时,h&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length取模,也就是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种是否保证只有相同的hash值的两个值才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

而且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小结: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Entry 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将覆盖集合中原有Entry 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 方法的说明。

3从HashMap中get

 1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2     //key是null
 3     if (key == null)
 4         return getForNullKey();
 5 
 6     //计算下标并遍历链表
 7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8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e = e.next) {
 9         Object k;       //比较key的内容
10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11             return e.value;
12     }
13     return null;
14 }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

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

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4归纳

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 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 对象。

HashMap 底层采用一个 Entry[] 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对,

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 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

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HashMap源码解析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ihainan/p/459651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