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了张脑图,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类似的图。脑图的特点就是能在短时间内给人建立一个事物认知的结构框架,不仅是视觉上冲击力特别好,而且很符合人的思维逻辑习惯。以中心为节点的发散关系链搜索阅读能让人即刻明白各个节点间的关系、以及单个节点在整个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层级位置。
目录:相信很多人在看书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看目录。浏览完目录之后,也能快速地在脑中形成整本书的框架。但是!跟脑图相比,获取认知的书目录是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因为按照目录的排版方式,顺下来读就是先看到某个章题目,接着是该章下面的各个节。而且章标题与章标题之间的间隔一般较远,还有换页的。所以所获取的层级结构并非全局的,而是局部的。这时候,如果要建立整体框架,就要先记住上一页的章节内容,再去结合后面的内容做思考总结。问题就在这里,人一旦双线程一边记忆一边思考,那精力就分散了,无法集中在思考上。高效人士都是单线程工作的。所以这时候要建立全局的框架认知就比较费力;
脑图:再看回脑图,他不需要我们记忆,而是把所有总要点都“堆”在页面上,把记忆部分的工作帮我们做了,现在我们只需要去思考认知整个脑图事务之间的框架结构。(这也说明为什么记忆力好的同学都比较聪明:其一是他们花费在记忆上的性价比较高,一般接受的知识量跟质量比较多;再者是他们能花更多时间精力在认知思考上,而且可以随时随地“无纸化”地深度思考,而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要思考时还得拿着课本去背诵、反复阅读理解,在路上突然一个内容想不起来还索性放弃了)。此时,脑图可帮助我们同时对事务的框架结构进行深度优先及广度优先搜索遍历。且两者可无缝切换。我们可随时看同一个层级上各个节点的内容,又能很快关注到自己关心的节点下有哪些子节点内容。又可马上跳回另外一个层级进行比较。特别对于这种发散式的脑图结构,离中心节点的距离往往代表着他们的层级深度、位置。就像帝都的二环三环、我们的目光只要绕转这些环过一遍,基本的逻辑就有了。
人类对世界认识的第一感官是视觉。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电视而不喜欢看书,为什么经常是看一张图就能在脑里建立整个信息框架而看了很久文字档案却昏昏欲睡。“一图值千金”确实有他的道理。我一直相信,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想法以及深层的心理活动等,都是进化出来的结果。还记得高中时奇葩地写过一篇作文类似“人的团结源于自私”,因为人力量相对其他大型动物来说是非常弱势的,以至于不得不通过团结来获取竞争力,特别典型的是狼与野狗。而类似团结这种行为,也是为了个体、乃至群体获取最大优势而执行的“自私”行为。甚至包括“助人为乐”本质上也是自私的一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获取种群其他个体的认同感,或者是追求心理的某种意识形态上的满足。
扯远了,也有些片面,但想说明的只有一点,遵循人类进化过程的种种行为特性及认知特点,才能把自身的力量发挥出来。那下面来聊聊最近使用的一些觉得有用的小细节吧。
我用的是Mindjet MindManager ,在官网下载(也可以用我放在百度云盘上的安装源文件),按照网上指引来下载去获取,但是页面都不一样,是直接购买的界面跟流程而不是里面说的可以填写简单信息就获取注册码的。我装云盘上那个,然后就试用。好吧,30天,用完还是没法找到一个真正的破解版。于是,我把系统时间改了一下,改为2014,结果看图。不说啥,只要不介意系统时间被改,可以无限期试用,而且试用版跟正版功能是一样完整的。
1、其一是丰富的图标图库可以把整个界面做的很丰富,看起来很有美感。之前只知道插入图标,没想到后来发现图库里也有丰富的素材,喜欢的话可以自己编辑图片导进来。
2、再者是这种能展示全局性的东西势必塞不了太多东西,不然就失去其优势与意义。后来发现每个主题后面其实可以插入“备注”,在右边栏就会出现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框,可以将详细的备注内容放在这。
当然,刚真正用,还有很多功能工具如甘特图这类的要去学习使用。但是工具始终是工具,关键还在于怎么用。用好工具则会助我们飞,用不好反倒会变累赘!
下面是一些快捷键,常用的也就几个。记录下总会有用,快捷带我飞!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互联网怎么利用人性(思维导图)——MindManager无限期试用+快捷键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aycaiqi/article/details/4662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