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如何阅读一本书

时间:2015-07-17 14:00:08      阅读:11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主动阅读包含哪些条件?

   

阅读的目标:

  • 获得资讯
  • 寻求理解

 

理解:

我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我就是要读这本书。我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思考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总体概括)
  •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细嚼慢咽)
  •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吸收前的检查过程)
  •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何去用)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

   

在书上做笔记的好处:

  • 保持清醒。
  • 阅读就是一种思考,把思考的东西写下来。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

一开始时不相等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用言语或文字教导另一个人时,就是一种被引导学习(被动)。

自我发现的学习(主动),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阅读的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一阶段: 阅读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从出生到六七岁。

第二阶段,认字。

第三个阶段,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

第四个阶段,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他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了,但是却还不够教练。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

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第二,整体书在谈的是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略读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略读的习惯:

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阅读一本很难的书,正确的方向是什么?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在读第二遍的时候,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至少将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行。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各类与主题来来分类(整体性)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将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模一样书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元不止此。借助他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浏览这份书目上的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在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

   

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好书对你的回馈:1.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2.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

   

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会。

书的分类:

1.对阅读技巧毫无帮助的书。

2.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如何阅读,如何生活。(重读时书中的内容好像比你记忆中的少了许多)

3.读得再通,也不可能尽其究竟。(重读时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

   

   

如何阅读实用性的书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理论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但实际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

实用性的书分为两种类型:

一:说明规则:

二:说明形成规则的原理:

   

每一个作者写的文字都在努力诠释他自己的观点:用了足够多的事实,用了足够多的资料,用了足够多的学者研究成果。没错,难道这样就不容置疑了吗?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的意思并不是一切都全盘接受,而是在求证、思考、思辨、质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是为了推翻别人的结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阅读理解的全面性。让自己真正掌握全书给予的启发,而不是照搬照用。

   

演绎法就是当人阅读到一段很有启发的段落的时候,在自己的脑海里加工一下,看能否提炼一条结论,用于对这个段落的概括。然后再将概括扩展到自己的生活中,或者扩展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

 

勤问必有所得,求索始于追问。

如何阅读一本书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elewei/p/465412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