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分布式计算 文件系统
1.背景
为什么google会搞分布式计算这件事儿呢,因为在那个年代每天会产生几个T的日志,但是当时的磁盘只允许存储几百G的文件,07年之前淘宝的所有数据都是用完就删除的,因为没地方存。后来,人们认识到数据是值钱的,所以需要一种存储策略来存储大数据,于是google就用了分布式存储系统。
这里主要介绍下GFS和BigTable。
2.DFS(对应hadoop的HDFS)
D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常规的文件系统是树状结构存储的,每个文件有一个指针指到磁盘上的某个区域。
早期的DFS是单点结构的,有一个master节点负责管理每个文件的namespace(文件存储在哪个机器的哪个磁盘上,如s3/dick2)。要存储一个很大的数据,比方说一个10P的数据,首先是切片,比如说按照64M切片,每个block存在某一个机器的某个磁盘上。整体的结构如下:
这里面就会衍生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master节点如果挂了,整个文件系统就不能work了,这个是单点的一个缺陷。
第二个问题是,一但slave中的某个磁盘破损了,磁盘破损率在2%左右,也就是每天都有破损的。这里有一个冗余机制,就是每个block会分配到多个磁盘上备份~
第三个问题是,磁盘是不停的被读写的,master是如何获得每个磁盘的信息的,这个功能依赖于一种叫做heart-beat的机制,每隔几秒钟,master就要遍历每个slave得到它们的最新状况。
3.BigTable(对应Hadoop的HBase)
如果说DFS是磁盘级别的分布式存储,那么BigTable就是内存级别的分布式存储。BigTable的存储结构是HashTable,以key-value的形式存储。应用场景是一些在线的service。比方说GoogleEarth,每个地名(key)会对应一系列的meta(value),世界上有无数个地名,这是一个很大的文件。如果从磁盘中拿,比方说输入一个巷子的名字,过10分钟用户才能拿到结果,这是不能接受的,我们需要将这些key-value做成cache缓存在内存中。显然单机内存的极限,比方说300G也是无法缓存这么大的文件的。这就需要多个机器一起缓存,这个策略就是BigTable。
但是,一但一个机器出现failover的情况,整个缓存就出现了gap,BigTable有一个机制就是,不断地将文件underfile到DFS中,防止文件丢失。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分布式计算】DFS && BigTable
标签:分布式计算 文件系统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buptgshengod/article/details/4700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