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熟地黄

时间:2015-07-24 20:24:56      阅读:31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地黃 Dihuang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名稱】 地黃  
【拼音】 Dihuang
【英文】 Adhesive Rehmannia Root Tuber
【拉丁】 Rehmanniae Radix
【類別】 根及根莖類
【來源】 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鮮或乾燥塊根。
【產地】 主產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地。
【性狀】 鮮地黃:呈紡錘形或圓柱形條狀,長8~24cm。外皮薄,表面淺紅黃色,具彎曲的縱皺紋、芽痕、橫長皮孔及不規則疤痕。肉質,易斷,斷面皮部淡黃白色,可見橘紅色油點,木部黃白色。氣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黃呈不規則的圓形或長圓形塊狀,長6~12cm,直徑3~6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體皺縮不平,具不規則的橫曲紋;細小的多為長條狀,稍扁而扭曲;質柔軟,乾後則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面平坦,紫黑色或烏黑色而光亮,顯油潤,具粘性;氣微香,味微甜。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端面烏黑色,有光澤。味甜。
【品質】 鮮地黃以色紅黃、粗壯者為佳;
生地黃以塊大、體重、斷面烏黑油潤,味甘者為佳;
熟地黃以軟塊大、內外烏黑有光澤者為佳。
【性味】 鮮地黃甘、苦,寒;生地黃甘,寒;熟地黃甘,微溫。
【功效】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可用于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等症。
【炙品】 熟地黃:取乾地黃加黃酒30%,拌和,入蒸器中,蒸至內外黑潤,取出曬乾即成。或取乾地黃置蒸器中蒸8小時後,燜一夜,次日翻過再蒸4~8小時再燜一夜,取出,曬至八成乾,切片後,再曬乾。熟地為不規則的塊狀,內外均呈漆黑色,外表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滋潤,中心部往往可看到光亮的油脂塊,粘性甚大,昧甜。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熟地黃炭:取熟地黃放煆鍋內,裝八成滿,上面覆蓋一鍋,兩鍋接台處用黃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煆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擋住火門,待涼後,取出;或將熟地黃置鍋內直接炒炭亦可。有止血收斂功效。
   
【連結】 技术分享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
 

主要品类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
技术分享地黄[2]
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

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晒蒸的复制品,所以功效有别,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为列当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1],易生混淆。下文以鲜生地、干生地、熟地黄来做区分。

技术分享
 
地黄的花

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产地

主要产地为中国北方,以河南省焦作市一带,如温县博爱县武陟县等地最为著名,在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焦作市在古时为怀庆县,因此地区出产的地黄功效最佳而颇负盛名,称为“怀庆地黄”。

炮制方法

鲜生地即为采集新鲜者,可榨汁用,称地黄汁

干生地为采集完后晒干者。

熟地黄则是与良酒、砂仁拌炒,并经九次蒸、晒而得。因费时费力,时下药商未必遵守古法,将次数减少,或六蒸六晒,或更少。炮制目的可使地黄的副作用(如:味苦、滋腻感、与服用后肠胃不适等情形)明显的降低。

中医学用途

按炮制不同,性味、用途也不同。

鲜生地

新鲜地黄称为鲜地黄鲜生地

性味

性寒,味甘苦。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因温病热毒、发斑,可以清火、解热、凉血而止血。

干生地

经干燥后的地黄称为干地黄干生地

性味

性凉,味甘微苦。

功效

可以滋阴、凉血,治消渴温病入血分。主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月经过多等症。

神农本草经》云:“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絶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古方亦用在补肾药,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中皆以干生地入药,如【肾气丸】即采用干生地、桂枝,配黄酒服;而不如后世相近的复方【桂附地黄丸】(又称【金匮肾气丸】)是采用熟地黄、肉桂皮

熟地黄

经加工蒸制后的地黄称为熟地黄熟地

性味

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功效

用于补血滋阴(尤其是肾阴)、益精填髓。主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酸、遗精崩漏等症。因为炮制,滋腻感与服用后肠胃不适的情形少于干生地。

肝经调血用的知名复方——【四物汤】,寻常是以熟地黄入药;除非病者有血热、上火情形才改用干生地。

参见

熟地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iopy/p/467424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