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场景再现
================
{甲}和{乙}是一起步入公司的同年生。
但是他们的工作的内容却不相同。{甲}是HR,{乙}则是业务员。
工作上他们之间很少有交集,但是私下里吐槽就却是常有的事。
{乙}:我恨透这个公司了,感觉这里对我不公平,我要离开这里,找一个“伯乐”去。
{甲}:好,你要离开这里我举双手赞成。既然公司对你这样的不公平,你就没想要报复公司吗?
{乙}:有报复的机会当然好了。
{甲}: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机会,你只是“小卒”罢了,你的离职给不了公司多大损失。
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借助公司多发展客户、多接单子,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那时候带着你的客户群突然离开这公司,可想其后果…..
{乙}:算你狠,听你的
================
想必管理层的你很难听到上面的声音,但我告诉你,这样的对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暂且不论{甲}{乙}二人的动机如何,最后的结局似乎超出了你的想象。
{甲}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身边结识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当{乙} {甲}再见面时,{乙}问道“时机到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甲}回答道“总经理找我谈了话,对我这一年的努力表示认可,并打算提拔我做其助理一职,现在的我不想离开了。”
笔者解读:
①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现在的很多人(例如 {甲}),在没有给他人“滴水之恩”时,就迫不及待的期待着他人“涌泉相报”。看似有失公平,其实仅是一己之见。付出与回报总是对等的,只不过在时间上超出了我们预期,所以你要有耐心。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多数人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是浪费机会”等等。难道你没有注意到我们缺失更多的是一种耐心、一种沉淀。进入公司不到三年就认为自己应该是主管、某领域涉猎不足5年就自封自己为专家。当你得不到时就开始抱怨“没有机会、没有伯乐、有失公平”等等,故认为“时间不等人”于是就跳槽到另一家、另一领域,悲催的一幕又再次上演,周而复始、不停迭代,其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有耐心并不能保证你能得到想要的,但它可以大大增加这个概率,它不是万全法则,它也受外因所控。在注重个人能力、尊重选才、育才、用才的组织里会凸显成效;而那些家族企业、官僚作风、裙带关系的组织就会收效甚微。
耐心是一个很玄的东西,细细体会哦。
② 我来说说{乙}。
{乙}在同{甲}沟通的过程,不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出谋划策,自始至终都是站到{甲}的立场上。{乙}是HR,在沟通中{乙}一反常态并没有从公司的规则制度、奖惩评定等入手,而是从{甲}的切身感受为切题点,甚至还建议{甲}要报复公司的举措。
因为{乙}知道,公司不是那种家族企业、裙带关系的不良组织;也坚信为公司有付出必有回报的铁则。如果此时在{甲}抱怨、抵触的情绪下,高谈公司战略愿景、各项制度等等,势必会加重{甲}对公司负面情绪,不如采取一种“将计就计”的策略,使其同{甲}在同一战营,会让{甲}更容易接受些。
{乙}在公在私暂且不论,他成功的避开了正面冲突,巧妙地同{甲}找到一个共同点,从结果来看{乙}是成功的。
如果贵公司多几个像{乙}这样的HR,高离职率也不会居高不下。
===================================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aohouchengzhangji/p/467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