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 子类化
理论:子类化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允许一个应用程序截获发往另一个窗口的消息。一个应用程序通过截获属于另一个窗口的消息,从而实现增加、监视或者修改那个窗口的缺省行为。子类化是用来改变或者扩展一个已存在的窗口的行为、而不用重新开发的有效途径。想要获得那些预定义控件窗口类(按钮控件、编辑控件、列表控件、下拉列表控件、静态控件和滚动条控件)的功能而又要修改它们的某些行为的一个便利的方法就是对它们进行子类化。例如,对于一个在对话框中的多行编辑框来说,当用户按下Enter键时,对话框会关闭。通过对编辑控件子类化,一个应用程序就能拥有一个可以往文本中插入回车和换行,而同时又不会关闭对话框的编辑控件,应用程序不用为这个特殊的需要而去专门开发一个编辑控件。
改变一个已经存在的窗口实例的性质:消息处理与其他实例属性。
在SDK编程范畴内,子类化就是改变一个窗口实例的窗口函数(通过GetWindowLong()和SetWindowLong()),子类化所要做的就是为某窗口实例编写新的窗口函数。其操作是在实例级别上进行的。
在MFC中子类化的情况有所不同:所有MFC窗口有相同的窗口函数,由该窗口函数根据窗口句柄查找窗口实例,在把消息映射到该窗口类(class)得消息处理函数上。为了利用MFC的消息映射机制,不宜改变窗口函数(名),MFC也把子类化封装在函数SubclassWindow()中。但子类化的本质没有变:在实例级别影响窗口的消息及其处理。例:
Class B :public A
{
……
}
A a;
B b;
HWND ha=a.GetSafeHwnd();
b.SubclassWindow(ha); #当然A 和B 不一定是继承关系。
注意:在被子类化的窗口销毁之前,必须执行窗口的反子类化:
b.UnSubclassWindow();
2 超类化
窗口超类化是在窗口类——WNDCLASS或WNDCLASSEX(非MFC类概念)级别进行的改变窗口类特征的。
使用过程:首先获得一个已存在的窗口类,然后设置窗口类,最后注册该窗口类。
例:
WNDCLASSEX wc;
wc.cbSize=sizeof(wc); //Windows用来进行版本检查的,与窗口特征无关
GetClassInfoEx(hinst,”XXXXXX”,&wc);
// hinst—定义窗口类XXXXXX的模块的句柄,如为系统定义的窗口类(如:EDIT、BUTTON)则hinst=NULL.。
wc.lpszClassName = “YYYYYYY”;//必须改变窗口类的名字
wc.hbrBackGround = CreateSolidBrush(RGB(0,0.0));//改变背景刷
wc.lpfnWndProc = NewWndProc;//改变窗口函数
……
RegisterClassEx(&wc);// 注册新窗口类
//使用窗口类
……
::CreateWindow(_T(“YYYYYYYY”,……);
故超类化只能改变自己创建的窗口的特征,而不能用于由Windows创建的窗口(如对话框上的按钮就不能进行超类化) 。而子类化是实例级别上的,只要能获得窗口的实例,就可对其子类化,这是唯一的子类化对于超类化的优势。另外,凡是子类化可实现的,超类化都可实现,不过超类化用起来较麻烦。
3. 总结
(0) 子类化修改窗口过程函数, 超类化修改窗口类(新的窗口类名)
(1) 子类化是在窗口实例级别上的,超类化是在窗口类(WNDCLASS)级别上的。
(2) 超类化可以完成比子类化更复杂的功能,在SDK范畴上,可以认为子类化是超类化的子集。
(3) 子类化只能改变窗口创建后的性质,对于窗口创建期间无能为力(无法截获ON_CREATE 事件),而超类化可以实现;超类化不能用于Windows创建的窗口,子类化可以。
4. 其他
在 眼见为实(2):介绍Windows的窗口、消息、子类化和超类化 这里有一个例子..
可以得出结论
a) 子类化的classname 是不会变化的, 而超类化使用新注册classname
b) 子类化 & 超类化 描述的是一个动作 和实现方法没什么关系..... 主要是子类化是SubclassWindow, SubclassDlgItem, 而超类化是RegisterClassEx(&newwindowclass)
c) 感觉具体没有必要区分这些, 实现功能就行了, 呵呵
参考:http://www.cppblog.com/bigsml/archive/2007/08/24/30780.aspx
--------------------------------------------------------------------------------------------
Delphi里的TButton就是使用超类化技术,包装了Windows的原生Button,从而变成TButton的
--------------------------------------------------------------------------------------------
子类化:
// 保存窗口默认的消息响应函数指针 WNDPROC pSubclassOldEditProc; // 用于替换子类化窗口的消息响应函数 LRESULT CALLBACK JcEditProcSubClass(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witch(message) { case WM_CHAR: { ::MessageBox(hWnd, "WM_CHAR响应", "子类化", MB_OK); return 0; } default: return ::CallWindowProc(pSubclassOldEdit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 对创建好的窗体进行子类化代码 { // 创建 HWND hEdit = CreateWindowEx(NULL, "EDIT", "SubClass", WS_CHILD|WS_BORDER|ES_LEFT|ES_AUTOHSCROLL, 100,120, 128, 16, hWnd, NULL, hInstance, NULL); pSubclassOldEditProc = (WNDPROC)::SetWindowLong(hEdit, GWL_WNDPROC, (DWORD)JcEditProcSubClass); // 显示 ShowWindow(hEdit, nCmdShow); UpdateWindow(hWnd); }
超类化:
WNDPROC pSuperOldEditProc;// 保存窗口默认消息处理函数 // 用于替换的超类化消息响应函数 LRESULT CALLBACK JcEditProcSuper(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switch(message) { case WM_CHAR: { ::MessageBox(hWnd, "WM_CHAR响应", "超类化", MB_OK); return 0; } default: return ::CallWindowProc(pSuperOldEdit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 // 创建超类化控件代码 { // 取得原控件信息 WNDCLASSEX myeditClass; ::GetClassInfoEx(hInstance, "EDIT", &myeditClass); // 保存原控件默认消息处理函数 pSuperOldEditProc = myeditClass.lpfnWndProc; // 设置替换的消息处理函数 myeditClass.lpfnWndProc = JcEditProcSuper; // 指定新的窗口类名字 myeditClass.lpszClassName = "JcilyEdit"; // 设置结构体大小 myeditClass.cbSize = sizeof(WNDCLASSEX); // 注册新信息 RegisterClassEx(&myeditClass); // 创建 HWND hEdit = CreateWindowEx(NULL, myeditClass.lpszClassName, "SuperClass", WS_CHILD|WS_BORDER|ES_LEFT|ES_AUTOHSCROLL, 100,100, 128, 16, hWnd, NULL, hInstance, NULL); // 显示 ShowWindow(hEdit, nCmdShow); UpdateWindow(hWnd); }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jcily/archive/2009/10/22/1587778.html
http://blog.csdn.net/chenhao518530/article/details/628556
http://www.cnblogs.com/tonybain/archive/2006/01/19/320366.html
http://www.fmddlmyy.cn/text19.html
窗口的子类化与超类化——子类化是窗口实例级别的,超类化是在窗口类(WNDCLASS)级别的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indumars/p/468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