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来源: http://mt.sohu.com/20150727/n417624016.shtml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学习体验:一开始的时候很想学点东西,热情特别高,下了很大的决心,坚持每天都去学习,但是学着学着,热情日渐消退,首要的目标不再是“学好”了,莫名其妙的竟变成了“学完”,比如在多看上看书的时候,经常会下意识的看当前的阅读进度,哎呀,300多页的书怎么才看了150多页啊?得抓紧时间看了。
这其实就是学习动力下降的表现了,不在是主动的去学习,而是把学习当成了一项不得不完成任务。
我的总结是,人们学习的热情曲线是这样的:
触底之后,是否能否反弹,就看自己的造化了,也就是经常讲的爬坡期,很多人过不去,过不去的,就掉地上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消耗精力的事情,跟做工作没什么两样,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很容易就没了热情,浮躁了,把它当任务了,想快点结束了事。
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主题是“先整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核心思想就是,在做事情之前,先排除掉各种内在的干扰,同时再做些正向的激励,也就是做事情之前,先做心理建设,如此做起事情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学习也是事情,还是一件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事情,学习之前先做一番心理建设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很保障。在我的印象中,新东方是这方面的始作俑者,俞敏洪老师本身就是一个炖鸡汤的高手,一众新东方的名师也都有这方面的绝活,所以,学生都愿意去新东方学习。最近也有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跟我说,现在的95后学生很难带,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讲些半荤半数的段子学习氛围带不起来!这些段子所发挥的其实也是心理建设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线下教育机构开始认识到在学习之前对学员进行心理建设的必要和重要,也都在做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尝试。但是很遗憾,在线教育,尤其是以视频录播为主MOOC类机构,几乎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曾有圈内人士撰文探讨“在线教育产品如何激发用户持续的学习动力”,文中提到“学习动机是由持续性的反馈(如激励)完成的”,列举了一些机构的做法。在我看来,那些方法和手段,其实跟“心理建设”是殊途同归的,而且效果还不一定有“心理建设”来得明显。
日前上线的国内首个IT技术自适应学习平台,大讲台网,倒是有意识的在系统中融入了学员“心理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其宣传资料中提到了“心理引擎”的概念,言下之意,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激发学员内在的心理潜能使其学的更快学的更好。
据悉在大讲台自适应整个学习系统中,基本上每隔3-5天系统就会给学员推送一些心理建设方面的内容,通过图文、视频、教练的方式让学员回顾自己的目标,使其不忘初心,战胜浮躁,进而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不再焦虑什么时候学完,只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项技能。
融入了“心理建设”动作的学习过程,我想热情曲线应该是这样的,有波动,但不会掉地上。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neit/p/468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