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IP地址的规划和设计方法(二)

时间:2015-08-01 10:06:03      阅读:20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网络技术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络   网络技术 网络服务器 路由器   

          五,IP地址规划方法
          (1)IP地址规划的基本步骤
          网络地址规划需要按以下6步进行:
          a)判断用户对网络与主机数的需求;
          b)计算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网络地址结构;
          c)计算地址掩码;
          d)计算网络地址;
          e)计算网络广播地址;
          f)计算网络主机地址。

          (2)地址规划的基本方法
          a)步骤一:判断网络与主机数量的需求
          根据网络总体设计中物理拓扑设计是参数,确定以下两个主要数据:
          1)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网数量Nnet;
          2)网络中最大网段已有的和可能扩展的主机数量Nhost。
          b)步骤二:计算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网络地址结构参数
         1)选择subnetID字段的长度值X,要求Nnet≤2的x次方
。例如子网数Nnet为10,那么选择subnetID字段的长度值X=4,2的4次方
=16,大于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网数量10,符合要求。
         2)选择hostID字段的长度值Y,要求Nhost≤2的Y次方
。例如,子网主机数量Nhost为12,那么选择hostID字段的长度值Y=4,2的4次方
=16,大于最多可能有的主机数量12,符合要求。
        注意:hostID字段的值为全0表示的是该网络的netID,hostID字段的值为全1表示的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因此Y=4时,最多可用的主机号只有14个。符合本例的用户需求。
         3)根据X+Y的值可以确定需要申请哪一类IP地址。
因为在子网划分中,X+Y值表示出subnetID与hostID长度的和,例如本例中X=4、Y=4,总长度为8,那么一个C类地址段就可以满足要求。如果超过8bit则需要申请2个C类地址或一个B类地址。

         c)步骤三;计算地址掩码
        根据子网掩码的定义,没有划分子网的C类网络的地址掩码是255.255.255.0。
        划分子网之后的地址掩码是将一个标准的32位IP地址中高于hostID(Y位以上)的高位置置1即可,也就是需要将标准IP地址的第4个8bit中的前4bit位置1,如果用十进制表示则为128+64+32+16=240。那么该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40。如果这个C类地址为192.168.1.0,那么也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92.168.1.0/28。
        d)步骤四:计算网络地址
        由于地址设计时选择hostID长度Y=4,那么每个子网中最多有14个主机。也就是说相邻子网的主机地址增量值为16。那么本例中第一个网络号为192.168.1.0,那么下一个网络号在此基础上增加16。
        需要注意的是,最初在描述划分子网的RFC文档中规定不使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地址,即本例中不使用192.160.1.0与192.160.1.240地址号,但是如果TCP/IP协议设定允许的话,也可以使用。
         e)步骤五:计算网络广播地址
         根据规律,一个子网的定向广播地址是比下一个子网地址号小1的地址号。
         f)步骤六:计算网络的主机地址
         按照地址使用的规律,剔除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之外的网络地址都是主机可以使用的IP地址。
         六,子网地址规划方法
         (1)子网地址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创建子网需要执行以下三个步骤:
         a)确定所需要的netID数。
         1)每个子网需要一个netID。
          2)每个广域网连接需要一个netID。
         b)确定所需要的hostID数
          1)每个主机需要一个hostID。
         2)路由器的每个连接需要一个hostID。
         c)基于以上要求,需要创建以下内容
        1)为整个网络设定一个子网掩码;
        2)为每个物理网段设定一个不同的subnetID;
        3)为每个子网确定主机的合法地址空间。
         2子网地址规划需要回答以下5个基本问题:
         a)这个被选定的子网掩码可以产生多少个子网?
          b)每个子网内部可以有多少个合法是subnetID?
         c)这些合法是主机地址是什么?
         d)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什么?
         e)每个子网内部合法的netID是什么?
         (2)子网地址规划示例
         1)用户需求
         a)一个校园网获得一个B类IP地址156.26.0.0),要进行子网划分。
         b)该校园网将由近210个网络组成。
         c)为了便于管理,要求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子网划分。
         2).确定子网号subnetID的长度
         a)考虑到校园网的子网数量在254个之内,因此一个可行的子网划分方案是取子网号的长度为8位。这样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b)由于主机号hostID不能使用全0或全1,因此校园网只能拥有254个子网,每个子网只能有254台主机。
        c)在确定子网长度时,应该权衡子网数与每个子网中主机与路由器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追求子网数量,一定是满足基本要求,并考虑留有一定的余量。
        3)确定子网地址
        在以上的子网划分方案中,校园网可用的IP地址为:
       子网1:256.26.1.1~156.26.1.254
       子网2:256.26.2.1~256.26.2.254
       子网3:256.26.3.1~256.26.3.254

        ……

        子网254:256.26.254.1~256.26.254.254

       七,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地址规划方法

        (1)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地址规划的基本原则

        IP协议允许使用变长子网的划分(RFC1009).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在子网划分时可以设计子网号长度是不同。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变长度子网掩码),是在标准的掩码上面再划分的子网的网络号码,无

类路由器选择网络可以使用VLSM,而有类路由选择网络中不能使用VLSM。

       (2)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地址规划的案例

       1)用户需求

       a)某公司申请了一个整个C类202.60.31.0的IP地址空间。 

       b)该公司有100名员工在销售部门工作,50名员工在财务部门工作。

       c)要求网络管理员为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与设计部门分别组建子网。
       2)选择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a)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ariableLengthSubnetMask,VLSM)技术将一个C类IP地址分为3个部分,其中子网1的地址空间是子网2和子网3地址空间的2倍。

       划分的子网为:

技术分享

          b)计算子网1地址空间
         首先可以使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将一个C类IP地址划分为两半。在二进制运算中,运算过程是:
         主机的IP地址:11001010.00111100.00011111.00000000(202.60.31.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255.255.255.128)

         与运算结果:11001010.00111100.00011111.00000000(202.60.31.0)      

         运算结果表明:可以将202.60.31.1~202.60.31.126作为子网1的IP地址。,而将余下的部分进一步划分为两半。由于202.60.31.127第4个字节为全1,被保留作为广播地址,不能使用;子网1与子网2,子网3的空间交界点在202.60.31.128;子网1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128。

         第一次借位:

技术分享

        c)计算子网2和子网3地址空间
       子网1与子网2的地址空间的计算过程为:
        主机的IP地址:11001010.00111100.00011111.00000000(202.60.31.0)
        子网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255.255.255.128)
        与运算结果:11001010.00111100.00011111.00000000(202.60.31.0)
        可以将平分后的两个较小的地址空间平分给子网2和子网3,第一个可用的地址是202.60.31.129,最后一个可用的地址是202.60.31.190。因此子网2可用的地址是202.60.31.129~202.60.31.190。
        因为下一个地址202.60.31.191中191是全1的地址,需要留作广播地址。接下来的地址是202.60.31.192,它是子网3的第一个地址。那么子网3的IP地址该是从202.60.31.192~202.60.31.254。

        第二次借位:

技术分享

        3)确定三个子网的IP地址空间
        采用变长子网划分的三个子网的IP地址分别为:
        a)子网1地址空间为:202.60.31.1~202.60.31.126。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
        b)子网2址空间为:202.60.31.129~202.60.31.190。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c)子网2址空间为:202.60.31.193~202.60.31.254。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
       子网1允许使用的主机号是126个;子网2和子网3可以使用的主机号均为61个。本方案可以满足该公司的要求。

       整个方案的网络结构为:

技术分享

       八,CIDR地址规划方法
       (1)CIDR地址规划方法示例
       a)用户需求
       如果一个校园网管理中心获得了200.24.16.0/20的地址块,它希望将它划分为8个等长的较小的地址块。
       b)确定CIDR地址中
      借用主机号的长度
      借用CIDR地址中12位的前三位(2的3次方
=8),可以实现进一步划分为8个等长的较小地址块的目的。
       c)地址块的划分
      划分的例子:
      校园地址:200.24.16.0/20
      计算机系地址:200.24.16.0/23
      自动化系地址:200.24.18.0/23
      电子系地址:200.24.20.0/23
      物理系地址:200.24.22.0/23
      生物系地址:200.24.24.0/23
      中文系地址:200.24.26.0/23
      化学系地址:200.24.28.0/23
      数学系地址:200.24.30.0/23
       (2)对划分结构的分析
       a)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于计算机系来说,它被分配了200.24.16.0/23的地址块,它的地址块的网络前缀为23为的“11001000000110000001000”;地址块的最小起始地址是
200.24.16.0;地址块可分配的地址数为29
个。对于自动化系来说,它被分配了200.24.18.0/23的地址块。它的地址的网络前缀为23为的"11001000000110000001001";
地址块的最小开始地址是200.24.18.0/23.;地址块中可分配的地址数为29
个。同样,8个系都获得了同等大小的地址空间。
       b)分析计算机系和自动化系的网络前缀:
       计算机系的网络前缀:11001000000110000001000
       自动化系的网络前缀:11001000000110000001001
       两个系分配到的网络前缀的前20位是相同的,并且8个地址块的网络前缀的前20个是相同的。这个结论说明了CIDR地址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地址聚合(addressaggregation)和路由聚合(routeaggregation)的能力。
       c)划分CIDR地址块后的校园网结构
       划分CIDR地址块后的校园网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练就到Internet的主路由器向外部网络发送一个通告,来表明:它将接收所以目的地址的前20为与200.24.16.0/20相符的分组。那么外部网络并不需要知道在200.24.16.0/20内部还有8个系一级的网络存在。
        (3)无类域间路由CIDR接收通常用在将多个C类IP地址归并到单一的网络中,并且在路由表中使用一项来表示这些C类IP地址。
        CIDR技术的主要应用:
        a)构建超网
        b)路由聚合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IP地址的规划和设计方法(二)

标签:网络技术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络   网络技术 网络服务器 路由器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erlian1992/article/details/4718319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