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在TCP协议中RST表示复位,用来关闭异常的连接,在TCP的设计中它是不可或缺的。
发送RST包关闭连接时,不必等缓冲区的包都发出去,直接就丢弃缓存区的包发送RST包。而接收端收到RST包后,也不必发送ACK包来确认。
TCP报文中有一个RST标志位,如下图:
服务器程序端口未打开而客户端来连接,例如telnet一个未打开的TCP的端口可能会出现这种错误。
比如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SYN请求,表示想要连接主机B的40000端口,但是主机B上根本没有打开40000这个端口,于是B就向主机A发送了一个RST。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服务器程序core dump之后重启之前连续出现RST的情况会经常发生。
比如主机A和主机B正常建立连接后,A向B发送了FIN包要求关连接,B发送ACK后,网断了,A通过若干原因放弃了这个连接(例如进程重启)。网通了后,B又开始发数据包,A收到后表示压力很大,不知道这野连接哪来的,就发了个RST包强制把连接关了,B收到后会出现connect reset by peer错误。
服务器A和服务器B之间建立了TCP连接,此时服务器C伪造了一个TCP包发给B,使B异常的断开了与A之间的TCP连接,这就是RST攻击。
那么伪造什么样的TCP包可以达成目的呢?我们至顶向下的看:
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达到复位攻击的效果。似乎挺恐怖,然而关键是C如何能伪造成A发给B的包呢?这里有两个关键因素,源端口和序列号。
一个TCP连接都是四元组,由源IP+源端口、目标IP+目标端口唯一确定一个连接。所以,如果C要伪造A发给B的包,要在上面提到的IP头和TCP头,把源IP、源端口、目标IP、目标端口都填对。这里B作为服务器,IP和端口是公开的,A是我们要下手的目标,IP当然知道,但A的源端口就不清楚了,因为这可能是A随机生成的。当然,如果能够对常见的OS如windows和linux找出生成source port规律的话,还是可以搞定的。
此外,伪造的TCP包里需要填序列号(SeqNum),如果序列号的值不在A之前向B发送时B的滑动窗口内,B是会主动丢弃的。所以我们要找到能落到当时的AB间滑动窗口的序列号。这个可以暴力解决,因为一个sequence长度是32位,取值范围0-4294967296,如果滑动窗口大小为65535的话,则最多只需要发65537(4294967296/65535=65537)个包就能有一个序列号落到滑动窗口内。RST包是很小的,IP头+TCP头也才40字节,算算我们的带宽就知道这实在只需要几秒钟就能搞定。
参考文档:
http://my.oschina.net/costaxu/blog/127394
http://www.cnblogs.com/lulu/p/4149562.html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enny7/p/470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