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ed-古董级编辑器

时间:2015-08-09 17:21:29      阅读:11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今天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在介绍vim之前,它先介绍了ed -- ed是UNIX上最古老最基本的编辑器【1】。以前一直以为,vi和现在的有界面的编辑器相比,它是命令行模式下。今天才知道,和ed一对比,它也是有“界面的”。而且名字的由来尽然是因为它是Bill Joy开发的ex的visual interface。突然发现自己low爆了。

ed is a line editor for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It was one of the first end-user programs hosted on the system and has been the standard in Unix-based systems ever since.【2】

于是出于好奇心,按照文中给的延伸阅读的链接,感觉被带进了尘封已久的计算机世界的古老历史。其中一篇有这么段话:

When I log into my Xenix system with my 110 baud teletype, both vi and Emacs are just too damn slow. They print useless messages like, ‘C-h for help’ and ‘“foo” File is read only’. So I use the editor that doesn‘t waste my VALUABLE time.

Ed, man!  !man ed【4】

据说这是个笑话,不过我英文太差,没看出笑点。看了下时间 Date: 11 Jul 91 03:17:31 GMT。那时候的我,还在玩泥巴呢 。然后脑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很久很久以前,神秘的看不到脸的unix大神们,通过电话线连接到unix系统,黑底白字的屏幕上,快速的闪过各种命令,即使在编辑文本的时候,也是用ed命令,一行一行操作的。

网上有很多ed的例子,可以看出vim有很多ed的影子。正如文中所说:

现在虽然硬件有了长足的发展,ed编辑器很少有人用了,但是它的很多理念比如命令字符、正则表达式却在它的很多后辈身上体现出来。【1】

用ed编辑文本,我的理解是可以想象成是“可以擦写的打字机”。编辑模式下打字,好像vim中的buffer接收输入,完成编辑后贴到文本处。命令模式下操作光标在文本上移动才是文本编辑器的精髓。虽然我不打算试用ed,仅仅是了解下,帮助还是很大的:使我对vim的理解可以更为深入。故发帖记录下。

参考资料:

【1】程序员的编辑器——VIM http://arch.pconline.com.cn//pcedu/soft/gj/photo/0609/877033.html 

【2】ed的基维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_(text_editor) 

【3】ed的主页  http://www.gnu.org/fun/jokes/ed.msg.html 

【4】我没找到笑点的笑话 http://www.gnu.org/fun/jokes/ed.msg.html 


ed-古董级编辑器

标签:

原文地址:http://my.oschina.net/amhuman/blog/489774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