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个事物存在,就一定会有它存在的道理。为什么我们这样学习又那样生活?没有人敢说,自己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是在不停思考的。就比如说高三,经过题海战术,我们做题几乎就是不假思索的了。再比如,如果让你把回家的路的地图画下来,你肯定是画不出来的,可是让你走回家,再路痴的人也很难会走丢。
说到底,就是一种叫做习惯的力量在作祟。
习惯性的掏出智能手机,刷新看看有没有新消息,把朋友圈刷到自己看过的地方。从头开始看的电视剧,再难看也非要看到结尾。早上起床,闹钟响后非要赖一会儿才肯起来。。。。。。潜移默化中,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出更好的习惯,比如早起,那么就会吃早餐、晨跑。坏的习惯同样也可能导致更坏的习惯,比如熬夜刷手机,第二天就会赖床,然后就不会吃早餐更不会晨跑。
一天的时光,短短数小时,有多少是浪费在了坏习惯之中?刷手机是因为无聊,觉得没事干,可是仔细想想,没有干的事情是不是成堆在旁边?房间乱得像狗窝,地没有拖,桌子没有擦,衣服没有洗,饭没有做,公开课没有看。。。。。。你却觉得无聊,于是只顾低头自徜徉。
别人不认同的人生,你可以坚持,自己不认同的人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改变?对习惯的科学研究,结果也不过只是一个简单的回路图:暗示引发习惯,习惯带来奖赏,奖赏太诱人所以又产生暗示。
就比如训狗,“萌萌,站起来,嗯,乖~吃块肉”当宠物习惯每次听你的话就有肉吃的时候,训狗就成功啦~小时候看到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有讲有个二货养小鸡,每次都把小鸡摁在地上喂食,到最后小鸡一看到这二货就马上自觉倒地。还有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外婆家养狗,高冷型,任凭我怎么呼唤它愣是不搭理我。然后我哥说:“你这不行,看我的。”然后边叫它边拿筷子在吃完的空碗里不断的搅拌,向它的喂食盒走去,就像外婆剩饭拌肉汤去喂它的样子。顿时高冷汪汪眼睛都亮了,向我哥扑了过去,当我哥笑着把碗收了回去,汪星人的眼中顿时充满了失望。后来我也这样逗了它一次,照样中招。
人是高级动物,主谓宾就是“人是动物”,所以也是不能免俗滴~《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上讲了一个人去改变习惯的实例。比如你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每天下午去咖啡厅买巧克力豆饼干。书上讲坏处是长胖,我觉得还有一个坏处。。。。。贵呀!咖啡厅的甜品,屌丝吃不起啊啊啊啊!!!!
所以必须去改变,就要找到习惯的根源,它的暗示是什么?习惯是什么?奖赏又是什么?
第一步,找出习惯的行为,下午从桌旁起来,走到咖啡厅,买饼干,边和朋友聊天边吃。
第二步,暗示是什么?饥饿?无聊?低血糖?进入下一项工作或学习需要休息?
第三步,奖励是什么?饼干?换了环境?暂时散散心?和同事聊天?还是吃完饼饼能量充沛的感觉?
于是我们可以开始用奖赏来做实验了,第一天,出去散散步(渴求换个环境休息),什么都不吃。第二天吃苹果(饿了)。第三天喝咖啡(补充能量)。第四天,在公司和同事闲聊(渴求闲聊)。。。。。。
在四五个不同的奖赏后寻找其规律:每次活动完回到桌子,拿笔记下头三个可以想到的词。等设好的十五分钟后闹钟响起,问问自己还想不想吃饼饼,如果不想了,恭喜你,你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接下来就可以用好的习惯去替代坏的习惯,满足同样的渴望。
看完《习惯的力量》,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读一本好书有多么的重要。但是站在一本好书面前,不是光读就可以了。看这本书的途中,我用智能机下载了一个开心消消乐,一个消灭星星,于是后几天搓的手疼,天天熬夜,玩到没电。真正有用的知识还是需要应用起来,落到实处。我会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坏习惯,我决定以后每次想玩手机了,就看书,看公开课,写点东西,做些有意义的事。其实写这个东西之前我在看书,看书之前我在看公开课,看公开课之前,我真的好无聊,好想玩手机~让我给自己定一个十五分钟的闹钟,倒数,开始!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aoleiguliang/p/471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