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ArcGIS教程:填挖的工作原理

时间:2015-08-13 14:26:20      阅读:22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rcgis教程   填挖   

  汇(和峰)是由于数据的分辨率或将高程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值而产生的常见错误。

  应对汇进行填充以确保盆地和河流得以正确划分。如果未对汇进行填充,则生成的水系网络可能会呈现不连续性。

  填挖工具使用与焦点流、流向、汇、分水岭和区域填充等工具等效的功能来定位和填充汇。该工具的执行过程会进行迭代,直到指定 z 限制内的所有汇均填充完毕。在填充汇的同时,可能会在填充区域的边界处创建其他汇,这些汇将在下个迭代中移除。

  

技术分享

  该工具也可用于移除峰,峰是一种伪像元,其高程高于所预期的高程(以周围表面的趋势为基准)。

  

技术分享

  对于非 SDTS USGS 30 米分辨率的 DEM,Tarboton (1991) 等人发现 DEM 中 0.9% 到 4.7% 的像元是汇。这些汇的平均校正范围为 2.6 到 4.8 米。这意味着对于一个 1,000 × 1,000 的像元格网(100 万个像元),可能有 9,000 到 47,000 个汇要填充。其他 DEM 数据源中汇占的百分比会因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而或高或低。

  示例

  要填充所有深度小于 100 米的汇,可按如下所示设置填挖工具:

  · 输入表面栅格:高程

  输出表面栅格:fill_ras1

  Z 限制:100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ArcGIS教程:填挖的工作原理

标签:arcgis教程   填挖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dsac1/article/details/4761119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