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收集整理,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见证雪球财经大V---龙泉如何步步预知阿里必将联姻苏宁。
阿里入股验证了苏宁的战略价值(2015年8月10日发表于雪球)
雪球唯一预测了苏宁和阿里联姻,正是区区在下。原文比较敏感,已经被作者删除,现重新贴
苏宁2014战略:迎接核爆
苏粉们请准备迎接一次头脑核爆:原来苏宁和天猫合作是最具战略性的!
苏宁和天猫如果不合作,必然是最终决斗对手;如果合作,就将横扫天下,三国归晋。
原因是什么?苏宁可以在1600个实体店中复制一个线下天猫,价格盯住天猫价,而苏宁的物流比菜鸟布局早。如果两家不合作,最终马云会发现苏宁才是决战对手。
天猫和苏宁合作,是1+1>2的结果。简单说,天猫加上苏宁1600个线下实体店,再加苏宁菜鸟物流的联合体,价值是不是大于现在的天猫+苏宁?这是真正的O2O闭环,一个全国性的商业王国瞬间形成。天猫和苏宁联合体的价值增加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其他商业体价值的缩小,可以想象天猫和苏宁结盟之后,京东的市场价值将缩小很多。
以下继续分析合作方案的可行性:
一、苏宁易购的技术部分全部由天猫负责,苏宁可以裁掉90%技术部门,一年可以省下8个亿的工资,按每人20万年薪计,裁员4000人。苏宁马上恢复健康的盈利。将这8个亿投入物流,京东吐血。
二、天猫鼓励所有旗舰店到苏宁易购开店,苏宁易购变成了天猫二店。苏宁的开放平台瞬间完成,双方加强了 优势。
三、马云不需要再投菜鸟了,苏宁把物流公司独立出来,马云参股就行了。
四、苏宁1600个门店变成了线下天猫,双线同价,线上下单,线下提货。天猫顿时解决了缺乏线下体验的问题,苏宁的线下店也引来史上最强的流量。
五、马云不需要再买视频公司了,PPTV大家一人一半,一起进军电视互联网。
六、双方将移动支付资源合在一起,80个苏宁广场将成为试验场;10万苏宁地面部队加紧开拓商户。
七、互联网思维加上1600个网点,苏宁阿里合资的银行前途无量。
双方合作的难点:
在于股权如何划分。
其他可以协同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样看来,苏宁的价值确实低估了很多!得苏宁者得天下!
从零售业的望远镜中看苏宁(2014年11月2日发表于雪球)
此文是旧文,发的时候我的点击率不过百,现在数万,因此我估计95%的人都没看过。换个题目重发!
提醒各位,泡杯绿茶,消消火气,带上望远镜看看小苏。
投资的一个原则是:你不能从汽车倒后镜看到未来。(比特林奇)
一、零售业,老三也能活
我们比较下中美零售数据,2012年,美国社会零售总额大约为27万亿人民币,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是20.7万亿。美国年人均消费额为8.57万人民币,中国人则为1.53万人民币(中国人口135404万,美国人口 31509万)。
如果中国的社会零售额按11%年增长,将在2022年碰到60万亿大关。假设届时中国人口保持不变,中国的人均消费额也仅为十年前美国人均消费的一半多点,年人均为4.4万元。
零售业是个极度分散的行业,美国前12大零售商加起来,也只占了美国零售总额的21.79%,前100大零售商加起来,则占了40.9%。互联网的生存法是老二必须死,而在零售业,大家的生活悠闲很多,老三也活得很好。我们看看下表,这是美国2012年的零售数据。
如果小苏混到2022年,仍然在中国零售榜前三位,那么按下表的假设:社会零售总额为60万亿,市场份额用美国2012年的数据,净利润仅按3%(实际沃尔玛能达到5%),市盈率按15倍算,则苏宁的预期市值应该在4455亿和20355亿之间。 分别是2014年3月19日收盘市值的566亿的7.8倍和35.9倍,复利收益率介于25.6%和48.6%之间。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的长期收益率也在25%附近,如果你没看走眼小苏,那么你未来10年的收益率就堪比股神了。
二、不搞超电器化就会落后
我特意把BESTBUY加上了,BESTBUY这个电器专业零售商,仅排在美国零售榜的第12位。苏宁如果不搞超电器化,将来就是这样的水平了。
这就是我一再强调苏宁超电器化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的原因。
三、为什么说苏宁最象中国的沃尔玛
因为天猫和京东没实体店呀!
四、为什么华润万佳,高鑫,永辉超市不会成为沃尔玛
因为他们没有B2C呀!
今天的沃尔玛也同时是美国的电商前三名,详细请继续看《苏宁的沃尔玛战略并不是你想象那样!》http://xueqiu.com/5380653425/27353462
线上线下成本终极分析(2014年9月3日发表于雪球)
线上和线下其实并没有实质上的成本差异
没有足够的论据证明线上的成本比线下低。马云说,只用“一台电脑”就够了,远远夸大了线上的优势。一个现实中的反例就是:从沃尔玛和亚马逊的年报得知:亚马逊过去5年的毛利率是22%附近,而沃尔玛在24%附近;沃尔玛要略胜一筹,我认为这是因为沃尔玛的规模效应造成的。
现在假设有两家百货商店,一家名叫“你来搬”,另一家名叫“我送货”。顾名思义,“你来搬”店是实体店,租了商铺,雇了一批售货员;而“我送货”店是一家电商,没有门店,全部的商品都是送货上门。假设他们每年销售都是1000万单,每单金额100元,总额为10亿元。“你来搬”店每年的租金、人工、水电费假设是一个亿,也就是销售额的10%;毛利率为20%,净利润是1个亿。“我送货”店没有租金、水电等成本,人工也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其他的成本假设只有“一台电脑”,也忽略不计;然而它有一个成本,就是送货费,无论金额多少,都是免费送上门,如果按每单快递费10元,销售1000万单,成本也是一个亿。毛利率为20%,净利润也是一个亿。
如果“你来搬”店的效率大大提高,每年销售了2000万单,销售总额是20亿,毛利率是20%不变,减去1亿元固定成本,净利润达到了3亿元;而“我送货”店即使销售2000万单,净利润却仍然是2亿元,因为它同时增加了2亿元的快递费。另外,“我送货”店发现有几种商品很头疼,一种是体积大,而价格低的,比如卫生纸;一种是重量重,而价格低的,比如大米;还有一种是容易坏的,比如海鲜。共同的特点是送货的成本难以有效降低。
揭开电商绚丽的科技外衣,电商和店商的区别,实际就是上门自取和送货到家两种商业模式的比拼。基本常识是:送货到家给消费者提供的价值更多,理应成本更高。
上面的模型虽然并不完美,但至少说明当线下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成本开支不是必然输给电商,甚至可能更有效率。沃尔玛长期呈现成本低于亚马逊的原因即在此。
点评:京东规模越做越大,为什么却始终不见规模效应,以上模型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有人反驳,实体店也需要物流配送。是的,实体店也要配送,但是可以标准化——极大节省费用,一个集装箱的运输,和几千件单独包装的运输,成本不可能是一样的。而且实体店没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家电这种标准化笨家伙,运输成本上实体店和电商是最接近的,都必须送货上门。前提是京东必须做到苏宁的网点水平,苏宁的实体店同时也可以是仓库,京东仍然需要租用仓库。京东想把物流成本降到苏宁的水平,其实是一点取巧都没有的,只能实实在在的压货,建设物流仓储体系,这不可能是轻资产的。
其次,在现实中,为什么大家普遍感觉到网上东西比网下便宜?
关键原因是我国的百货商店主要学习的是日韩式百货,即所谓联营制。如果你问一个问题,百货商店的销售员有几个是百货公司的员工?答案很可能是:一个也不是。比如耐克店,是由耐克的区域经销商请的销售员。一双耐克鞋的分成,很可能呈现以下规律,百货公司拿走30%,经销商拿走30%,耐克公司拿走30%,也就是说,一双1000元的耐克鞋,成本仅100元。
电商为什么价格便宜,是因为电商直接由经销商开店,省去了百货公司要拿走的那一块30%。然而同理,实际上百货公司也可以抛开经销商,直接跟耐克公司拿货,而省去经销商那30%的。这样的制度,就叫做买手制。美国大多数百货连锁,都是买手制的。梅西百货这些主流百货公司,毛利率能达到30-40%,而国内的百货业,只有区区20%。
点评:经销商在天猫开店,仍然要付扣点,技术支持费,广告费,拍摄费等等,据行内人称非常可观。
传统百货还有一个杀手锏,叫做自创品牌,从优势厂商手里收购商品,贴上自己的牌子,这是买手制的更高境界,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屈臣士就是其中典型例子。
也许你要说。如果淘宝把经销商也抛弃,直接跟厂商做,不是又一次秒杀实体店了吗?问题是,厂商为什么必须跟淘宝合作呢?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谁都有权自己单干。现实中的最佳例子就是苹果公司,你想买个iPhone吗?不需要纠结,线上线下都是统一价。苹果专卖店全部位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比如香港的IFC,纽约的第五大道,北京的王府井,成本之高毋庸置疑。然后苹果的个性化实体店,成为果粉朝圣的必到之地,产生了足以支撑线下成本的销售。
点评:苹果系列产品是解决线上和线下互博经典例子,小米手机也很类似,目前中兴的NUBIA,华为的荣耀,也开始走这条路线。
让我们看看现实世界的线下成功例子:
沃尔玛:全球采购,天天低价。点评:没有经销商环节,价格战威慑对手
宜家:自主设计,对手无从模仿。点评:只见网上代购,没有网上竞争者
屈臣氏:自建品牌,全球采购。点评:化妆品毛利高,自创品牌对方无从模仿
万达:聚焦餐饮,电影院,KTV。点评:现场体验类产品,线上无法竞争
苏宁打败京东的最后战场必然是在线下!(2014年9月10日发表于雪球)
初看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觉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打败一个线上企业,战场却在线下?但是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都明白:这是我龙泉一贯不变的主张。
京东的快速物流真正的壁垒只是态度两字。如果说资源禀赋,苏宁远超京东。苏宁可以从实体店出发开始送货,而京东只能从仓库出发。苏宁是网对网送货,京东是点对网送货。苏宁的效率肯定比京东高。苏宁认识到这一点,加上正确的态度,打败京东物流指日可待。
沃尔玛早就心知肚明:“90%的美国人住在离某个沃尔玛门店方圆15英里之内。” 请好好咀嚼这句话的含义。抨击我沃尔玛战略优于亚马逊战略的朋友,也最好明白这一点。
现在的问题,就是实体店没有货。想做到实体店有货可送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实体店改成超市百货。
因此,线下(而不是线上)的超电器化,才是一劳永逸打败京东的法宝!
靠降低毛利率的办法,跟京东打价格战,是最不可取的。需知以苏宁的销售规模,降低一个点的毛利率,我们就将损失10亿元。为什么不拿这10亿元,用到我们急需的供应链上?用到商品的组织上?
同理,京东只有10%的毛利率,还要维持烧钱的快速物流,这是我看空京东的主要原因。需知亚马逊目前的毛利率超过25%,物流需要收年费,却仍然在亏损中!京东如果能维持20%的毛利率,销量却不下滑,不用你们催,我自然会站到京东阵营去。(文/整理,独孤依风,订阅号:worldlun.“互联网一些事”订阅号:toutiaoshi.如若转载,请保留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krf168/article/details/4767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