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Excel表格和BI技术差不多,都是用来做数据分析的。其实不然。BI进行数据分析过程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现在的BI系统可以对接很多类型的数据仓库,大大提高了效率。下一步就是找到可能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消除错误和重复数据,这在Smartbi中可以很容易实现,建立自助数据集即可。然后构建数据分析模型,Smartbi对这一复杂过程做了极大地简化,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内置的数据挖掘功能,简单拖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20:16:33
阅读次数:
25
题意: 给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 然后求满足 他们的异或和 加和相等的区间 题解: 我们发现,一旦两个数字有一位都是1,他们会变成0,所以这时候肯定就少了值,换句话说,两个数异或的最大值,是两个数的加和 所以枚举每个位置,然后向前异或,因为,所以每次最多20次向前 复杂度20*n,也就是log(a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20:09:08
阅读次数:
32
1.理解socket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9-17 19:47:20
阅读次数:
36
痛点相信不少人写过这样都代码,对方法入参进行了各种校验。上面还是比较少的校验。如果遇到什么邮箱、手机号更复杂,对格式也需要进行校验。可能洋洋洒洒几百行代码就过去了。这种代码其实跟业务流程没有太多关系,但是又不能不做。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呢。当然有!就是JSR-303(**JSR是指向JCP(JavaCommunityProcess)提出新增一个标准化技术规范的正式请求,是Java界的一个重要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9-17 19:45:09
阅读次数:
36
有时,我们要维护一个数据结构,支持区间对x取min。 如果只有区间max/min查询,则可以把区间的所有节点的值对x取min。 标记可以合并,这样子时间复杂度是nlogn的。 但是如果有了区间和查询,则不能这么做。 虽然标记可以合并,但是无法更新区间最大值。 考虑维护区间严格次大值m2和区间严格次大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19:22:52
阅读次数:
27
1.为什么要用甘特图? 复杂问题需要很多道工序,涉及到与多个人进行沟通,人的注意力没法持续关注,导致很容易忘掉很多重要步骤。像这种问题就要用到项目管理工具,在重要的节点上,来检查自己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环节。 比如手里总有十好几个工作任务同时在跑,手忙脚乱应付不了总是在怀疑人生;除了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19:19:04
阅读次数:
26
国际化项目中经常遇到将时区A时间time转为B时区时间time2,简单的的可以直接计算毫秒数的差值进行处理。 有时目标时区不确定,服务有可能运行在不同时区,有时还有比较复杂的时间计算,通过计算毫秒值得方式就很繁琐。 通过设置SimpleDateFormat 的TimeZone ,使用format、p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19:07:29
阅读次数:
27
作为Linux中断低半部的另一种实现机制的基础,工作队列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解决软中断和Tasklet对于用户进程的时间片的不良影响问题的。工作队列本身是可以使用内核线程来替代的,但是使用线程来实现复杂程度和内存资源的消耗是不利因素,所以Linux内核就实现了这一机制。通过内核线程(worker)作为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09-17 19:03:34
阅读次数:
33
十种常见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摘自https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9-17 19:03:08
阅读次数:
91
给定一个数组 nums,有一个大小为 k 的滑动窗口从数组的最左侧移动到数组的最右侧。 你只可以看到在滑动窗口内的 k 个数字。滑动窗口每次只向右移动一位。 返回滑动窗口中的最大值。 进阶: 你能在线性时间复杂度内解决此题吗? 示例: 输入: nums = [1,3,-1,-3,5,3,6,7],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9-17 19:01:09
阅读次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