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n a binary tree, return the postorder traversal of its nodes' values. For example:Given binary tree {1,#,2,3}, 1 \ 2 / 3return [3,2,...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7 01:51:12
阅读次数:
198
给定一个序列,判断该序列是不是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二叉搜索树定义:
二叉查找树(英语:Binary Search Tree),也称二叉搜索树、有序二叉树(英语:ordered binary tree)
,排序二叉树(英语:sorted binary tree),是指一棵空树或者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任意节点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3 23:06:05
阅读次数:
220
题意 给你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 求它的后序序列
先序序列的第一个一定是根 中序序列根左边的都属于根的左子树 右边的都属于右子树 递归建树就行了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TNode
{
char data;
TNode *lc, *rc;
} node, *BTree;
void build(B...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3 21:40:08
阅读次数:
159
当我们需要添加了一种新的状态时,不需要去修改长长的条件判断语句了,只需要构造一个新的状态类,修改它的前序和后序状态类就可以了。对于任何一个状态的特有行为,都是独立的,不会混杂在其它状态的代码里。原为决定状态转移逻辑的那个长长的条件语句不见了,而是被分布在State的子类之间。另一方面,从设计的角度看,原先对当前状态的标识,是FSM内部的一个自有变量,状态与状态之间的转换也仅仅是表现为对自有变量的赋值,如果这个自有变量衍生为变量数组时,那极易出现FSM内部状态不一致的情况,而State的引入可以使得这样的情况...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2 15:31:04
阅读次数:
199
1 void postOrder3(BinTree *root) //非递归后序遍历 2 { 3 stack s; 4 BinTree *cur; //当前结点 5 BinTree *pre=NULL;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20 08:56:05
阅读次数:
243
C语言非递归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层序遍历代码如下: 1 #include 2 #include 3 #include 4 #include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7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表示*****//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1-18 20:56:12
阅读次数:
332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第六章树和二叉树知识点:先序遍历二叉树规则:根-左-右1.访问根结点2.先序遍历左子树3.先序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二叉树规则:左-根-右1.先中序遍历左子树2.再访问根节点3.最后访问中序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二叉树规则:左-右-根1.后序遍历左子树2.后序遍历右子树3.访问根结点1. 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17 19:29:07
阅读次数:
239
二叉树的创建及遍历是很多二叉树问题的基础,递归遍历逻辑清晰,代码简约漂亮,然则效率低下(所有递归方案的通病,非不得已不用递归);非递归遍历高效,却不是能信手写出来的,特别是后续非递归遍历,相信很多资深码工也有这样的经历:5年前学习了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一个月前复习了并达到能熟练写出的程度,在不参.....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15 21:45:57
阅读次数:
185
Given a binary tree, return the postorder traversal of its nodes' values.
For example:
Given binary tree {1,#,2,3},
1
2
/
3
return [3,2,1].
Note: Recursive solu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15 13:00:56
阅读次数:
141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binary tree traversal methods */package dataStructures;public class BinaryTreeTraversal { /** visit method that prints the el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1-15 10:37:52
阅读次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