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ios是一款用来监视系统和网络的开源应用软件。利用其众多的插件实现对本机和远端服务的监控,当被监控对象异常时,会及时向管理员报警,用户可以直接调用插件,也可以自定义shell脚本来监控服务;可通过web页面显示对象状态,日志,报警信息。1 搭建Nagios监控服务器(1)部署Nagios服务运行环境[root@ser56 ~]# yum -y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8-03-13 11:00:16
阅读次数:
252
4 对象的组合 组合模式能够使一个类更容易成为线程安全的,并且在维护这些类时不会无意中破坏类的安全性保证。 4.1设计线程安全的类 设计线程安全类的三个基本要素: A: 找出构成对象状态的祈有变童。 B: 找出钓束状态变量的不变性条件 C: 建立时象状态的并发访问管理策略 例如,LinkedList...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3-10 14:12:02
阅读次数:
216
3 对象的共享 3.1 可见性 我们不仅希望防止某个线程正在使用对象状态而另一个线程在同时修改该状态,而且希望确保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对象状态后,其他线程能够看到发生的状态变化。因此就需要通过显式的同步或者类库中内置的同步来保证对象被安全地发布。 3.1.1 失效数据 3.1.2 非原子的64位操作 J...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3-10 14:00:11
阅读次数:
167
对象状态 Hibernate中对象的状态: 临时/瞬时状态 持久化状态 游离状态 学习Hibernate的对象状态是 为了更清晰地知道Hibernate的设计思想,以及是一级缓存的基础 ...当然啦,也就一点点知识 临时/瞬时状态 当我们 直接new出来的对象就是临时/瞬时状态的 .. 该对象还没有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3-09 00:22:00
阅读次数:
184
1、临时状态(transient):用new语句创建,还没有被持久化,并且不在Session的缓存中。标识:OID为null,没有和Session建立关系。2、持久化状态(persistent):已经计划被持久化,并且加入到Session的缓存中。(为什么说计划:因为事务问题,是否已经提交事务)标识:OID不为null,建立了和Session的关系。3、删除状态(removed):(可以不管,如果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3-07 20:14:20
阅读次数:
246
编写正确的并发程序需要在访问可变状态的时候进行正确的管理。前面说了如何通过同步避免多个线程在同一个时刻访问相同的数据,本章介绍如何共享和发布对象,才能让对象安全地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 synchronized只是实现了原子性和临界区。我们还希望某个线程修改对象状态后,其他线程能够立刻看到状态的变化。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3-07 15:16:22
阅读次数:
186
观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也叫发布-订阅模式 (一)为什么需要观察者模式 1,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 2,完美的将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8-03-06 23:18:29
阅读次数:
280
逛哔哩哔哩 ( ゜-゜)つロPC版的时候看到一个蛮有意思的动画,指导用户去下载客户端,示意图如下。 看起来蛮复杂的样子,还有线条的幻化成各种形状。debug一下得出真相,此乃动画雪碧图实现的。 雪碧图概念:雪碧图也叫css精灵,一种网页图片应用处理方式,将页面涉及到的图片零星图片集中到一张图上使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3-06 17:11:26
阅读次数:
159
1. volatile 关键字与内存可见性 内存可见性(Memory Visibility)是指当某个线程正在使用对象状态而另一个线程在同时修改该状态,需要确保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对象状态后,其他线程能够看到发生的状态变化。 可见性错误是指当读操作与写操作在不同的线程中执行时,我们无法确保执行读操作的线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3-04 00:26:27
阅读次数:
222
当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时,则使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比如,当一个对象被修改时,则会自动通知它的依赖对象。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2-20 15:58:49
阅读次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