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台湾另外一种译名为:泡沫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这样说还不是很明白,先看张图:
算法步骤:
1)比较相邻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0 16:27:12
阅读次数:
261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8-20 14:13:03
阅读次数:
269
Exchange partition提供了一种方式,让你在表与表或分区与分区之间迁移数据,注意不是将表转换成分区或非分区的形式,而仅只是迁移表中数
据(互相迁移),由于其号称是采用了更改数据字典的方式,因此效率最高( 几乎不涉及io操作)。Exchange partition适用于所有分区格式,你可以将数据从分区表迁移到非分区表,也可以从非分区表迁移至分区表。
这就给批量更新分区表...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8-20 12:37:12
阅读次数:
246
老老实实学WCF第六篇 元数据交换通过前两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WCF通信的一些基本原理,我们知道,WCF服务端和客户端通过共享元数据(包括服务协定、服务器终结点信息)在两个终结点上建立通道从而进行通信。我们通过手写代码(或配置)的方式为服务端编写了元数据信息,没有借助元数据交换就实现了通信。然而在实...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0 11:56:32
阅读次数:
322
老老实实学WCF第五篇 再探通信--ClientBase在上一篇中,我们抛开了服务引用和元数据交换,在客户端中手动添加了元数据代码,并利用通道工厂ChannelFactory类创建了通道,实现了和服务端的通信。然而,与服务端通信的编程模型不只一种,今天我们来学习利用另外一个服务类ClientBas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0 11:44:56
阅读次数:
261
一、注意点一Z9000和4810类似,都需要在做任何操作前敲上reload-typenormal-reload,防止操作不生效。二、Z9000将40G接口分割成4x10G接口命令:Stack-unit0portXportmodequad【x表示哪个接口】(一)Qsfp是40g口,sfp+就是10g,sfp就是千兆也就是1g口。(二)接口分割后需要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0 10:37:56
阅读次数:
459
BGP是一个路径矢量路由协议,它的工作就是在自主系统间交换路由信息,以便发现访问互联网某处数据的最有效路径。如何选择最佳路径进行路由?思科无边界网络为我们揭示了BGP的14条选路原则:BGP的选路原则:前提(路由的下一跳可达、关闭同步、路由没有被惩罚、前缀没有被入境路由..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20 10:36:46
阅读次数:
251
WCF-基本知识(1)WCF服务元数据交换方式介绍:WCF服务有两种方案可以发布自己的元数据。一种是基于HTTP-GET协议提供元数据;另一种则为MEX终结点元数据交换方式,和WCF服务一样使用一个专门的终结点,称为MEX元数据交换终结点。System.ServiceModel.Descriptio...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9 23:55:45
阅读次数:
248
swap的功能是应付物理内存不足的状况,用硬盘来暂时放置内存中的信息。 对于一般主机,物理内存都差不多够用,所以也就不会用到swap,但是对于服务器而言,当遇到大量网络请求时或许就会用到。 当swap被使用的时候,主机的硬盘灯就会闪烁不停。 本篇介绍两种方式:1、设置一个swap分区 2...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8-19 23:48:55
阅读次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