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据的加密,可以使用证书、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这三种加密机制用于保护数据,SQL Server还提供一种加密功能,透明数据加密(Transparent Data Encryption,TDE),用于对数据库的文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进行加密。除了在操作系统层面对文件进行访问控制(权限控制)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07 16:20:49
阅读次数:
72
上次说到InnoDB关键特性插入缓冲、两次写、自适应hash索引、异步IO、刷新相邻页Insert Buffer插入缓冲是InnoDB存储引擎关键特性中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InnoDB缓冲池中有Insert Buffer信息,但是也和数据页一样,也是物理页的一个组成部分。在Inno...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29 19:17:51
阅读次数:
84
1.静态方式 String str="this" 2.动态方式 String str=new String("this") 区别: 静态方式创建字符串,在堆内存的缓冲池中只会产生一个字符串对象,使用该方式产生同样的一个字符串时,堆内存不在开辟空间,而是两个引用变量指向同一个字符串对象 动态创建的字符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26 12:23:29
阅读次数:
57
以下出现代码均为伪代码; 2.5.1 生产者 消费者问题(考试模型占比 60%) 分析上图:缓冲区存在互斥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还 存在同步问题 1. 利用 记录型信号量 解决生产者 消费者问题(==背下来==) 假定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共用缓冲池中具有n个缓冲区,这时可以利用互斥信号量mute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05-11 00:57:40
阅读次数:
88
常用配置 # 缓冲池位于主内存中,InnoDB用它来缓存被访问过的表和索引文件,使常用数据可以直接在内存中被处理,从而提升处理速度 innodb_buffer_pool # MySQL5.6.6之后可以调整为多个。表示InnoDB缓冲区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把innodb_buffer_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5:13:01
阅读次数:
78
一、checkpoint检查点为什么产生??页操作在缓冲池完成,那么缓冲池就是为了协调CPU和磁盘速度,所以页上做了数据变更,就成了脏页,就需要从缓冲池刷新到硬盘,那怎么刷新呢。频繁肯定不行,还是很多以后再提交或者不用提交,直接影响后续恢复。数据库都是这种策略WriteAheadLog事物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页,因此永远不刷页写日志有两个条件:缓冲池可以缓冲所有的数据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显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0:51:03
阅读次数:
86
一、checkpoint检查点为什么产生??页操作在缓冲池完成,那么缓冲池就是为了协调CPU和磁盘速度,所以页上做了数据变更,就成了脏页,就需要从缓冲池刷新到硬盘,那怎么刷新呢。频繁肯定不行,还是很多以后再提交或者不用提交,直接影响后续恢复。数据库都是这种策略WriteAheadLog事物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页,因此永远不刷页写日志有两个条件:缓冲池可以缓冲所有的数据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显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0:45:26
阅读次数:
72
一、简介 思考一下这个场景: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地增大,同时缓冲池也足够大,那么是不需要将缓冲池中页的新版本刷新回磁盘。因为当发生宕机时,完全可以通过重做日志来恢复整个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到宕机发生的时刻。 但是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1、缓冲池可以缓存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2、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 因此C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01 22:29:30
阅读次数:
74
InnoDB体系架构 后台线程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刷新内存池中的数据,保证缓冲池中的内存缓存的是最近的数据。此外将已修改的数据文件刷新到磁盘文件,同时保证在数据库发生异常的情况下InnoDB能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后台线程 1. Master Thread Master Thread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后台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4-03 15:12:19
阅读次数:
83
享元模式常常用于系统底层的开发,以便于解决系统的性能问题 定义:提供了减少对象数量从而改善应用所需的对象结构方式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比如String, 有就返回,没有就创建,然后将对象保存在缓存池里面 系统有大量相识对象,需要缓冲池的场景(线程池,常量池,数据库连接池) 享元模...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3-25 17:33:35
阅读次数: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