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Eclipse中的hibernate反向工程可以根据数据表自动为我们生成实体类,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hibernate中单向一对多,多对一,双向多对一关联底层的数据库结构是一样, 双向一对一,单向一对一关联的底层数据库也差不多。 所以在进行反向生成实体类时候需要在生成过程中进行一些设置来生成我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31 15:37:34
阅读次数:
168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相关依赖对象皆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Model/View)模式、源-监听器(Source/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28 20:36:49
阅读次数:
154
namespace IBatis { public class User { public int UserId { get; set;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 get; set; } } public class UserRight { public int Use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7 20:24:05
阅读次数:
124
示例: 查询订单表及订单明细信息。编写sql查询语句:SELECT
orders.*, USER .username ,USER .sex,
USER .address,
orderdetail.id as orderdetail_id,
orderdetail.items_id,
orderdetail.items_num,
orderdetail.order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7 13:01:10
阅读次数:
142
一、观察者模式定义:
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时,他的所有依赖者都会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提供了一种对象设计,让主题和观察者之间松耦合。
二、组成部分:
1、抽象目标角色(Subject):也称主题,目标角色知道他的观察者,可以有任意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并且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目标角色往往由抽象类或者接口来实现。
2、抽象观察者角色...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7 12:40:49
阅读次数:
211
1NF:表的列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列的信息不能分解,只要是关系型的数据库就自动满足1NF) 2NF:表中的记录是唯一的,就满足2NF(通常我们设计一个主键来实现) 3NF:表中不要有冗余数据(表中的信息能被推倒出来,就不应该单独成列) 在一对多的情况,为了提高效率,可能会在1中设计字段提高效率(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5-26 20:34:12
阅读次数:
235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selene/p/4627446.html...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4 15:25:17
阅读次数:
184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体对象。这个主体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观察者模式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在解除耦合。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而不是依赖于具体。从而使得各自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另一边的变化。 下面的代码利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3 22:44:42
阅读次数:
159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 让编程改变世界 Change the world by program 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存储结构相比较线性表与树来说就复杂很多。 我们回顾下,对于线性表来说,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用数组或者链表均可简单存放。树结构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将数组和链表的特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更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3 10:38:08
阅读次数:
175
Observer Pattern,即观察者模式,当存在一对多关系,例如一个对象一有变动,就要自动通知被依赖的全部对象得场景,属于行为类的设计模式。 下面是一个观察者模式的简单案例。 Observer 定义观察者的接口,定义需要观察的对象,已经被通知的接口。BinaryObserver, OctalO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2 00:39:35
阅读次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