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u011240016/article/details/53200258" 以太网MAC协议–CSMA/CD协议 @(计算机网络) 为了通信的方便,以太网采用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CSMA/CD协议 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传输数据之前不用建立连接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1-27 12:08:52
阅读次数:
199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或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 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IBM公司的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协议扩展开发而成的。 特点 1. HD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5 23:56:08
阅读次数:
176
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是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它们之间主要区别就是,交换机发生在网络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器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这个区别是两者各自工作方式的根本区别。路由器可以根据IP地址寻找下一个设备,可以处理TCPIP协议,而上一篇我们讲过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寻址的。 交换机是分配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5 23:52:13
阅读次数:
83
冲突域: 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或者说是同一物理网段上所有节点的集合或以太网上竞争同一带宽的节点集合。这个域代表了冲突在其中发生并传播的区域。在OSI模型中,冲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层的概念,连接同一冲突域的设备有Hub,Reperter或者其他进行简单复制信号的设备。也就是说,用Hub(集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5 23:48:48
阅读次数:
67
主机间数据传输 1.应用层: 网络用户接口 2.表示层:数据如何表示 加密解密等特殊过程 3.会话层 :保持不同应用进程独立 底层数据流 4.传输层:TCP UP协议 分割上层数据 在应用主机程序之间建立端连接 流量控制 面向连接与非连接的服务 5.网络层:IP协议 提供路由器做路径选择的逻辑选择所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5 23:16:23
阅读次数:
89
MAC帧是数据帧的一种。而所谓数据帧,就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它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 在发送端,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传下来得数据封装成帧,然后发送到链路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1-25 13:18:09
阅读次数:
89
1.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2.透明传输(定义一个字符“ESC”,在数据中遇到“EOT”或者“SOH”控制字符时,在控制字符前插入“ESC”转义字符,而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3.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5 13:03:57
阅读次数:
77
生成树协议(英语: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一种工作在OSI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基本应用是防止交换机冗余链路产生的环路.用于确保以太网中无环路的逻辑拓扑结构.从而避免了广播风暴,大量占用交换机的资源。 工作原理 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任意一交换机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4 21:14:45
阅读次数:
109
面试经典题——URL加载 一、涉及基本知识点: 1. 计算机网络 五层因特尔协议栈: 应用层(dns、http):DNS解析成IP并完成http请求发送; 传输层(tcp、ud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模式建立tcp连接; 网络层(IP、ARP):IP寻址; 数据链路层(PPP):将请求数据封装成帧;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9-11-24 12:11:38
阅读次数:
130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概念 链路 网卡 一个节点的工作 接收来自物理层的比特流,识别数据帧,处理后交给上层(网络层) 三个问题 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点到点网络:PPP协议 组成 帧格式 建立PPP会话 广播网络数据链路层协议 局域网 优点: 以太网 标准:802.3 以太网物理地址 硬件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1-23 23:38:45
阅读次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