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can I access private variables in the
copy constructor?** >The access modifiers work on **class level**, and not on
object level.That is, two ob...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2 15:06:06
阅读次数:
315
有时候在比对代码时,看到某些改动,但不清楚这个改动的作者和原因,也不知道对应的BUG号,也就是说无从查到这些改动的具体原因了~【注】:某个文件的改动是有限次的,而且每次代码修改的提交都会有commit描述,我们可以从这里进行入手;一、切换到目录首先切换到要查看的文件所在的目录:cd
package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2 10:24:54
阅读次数:
310
概述有时需要对用户设备进行标识,所以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稳定可靠并且唯一的识别码。虽然Android系统中提供了这样设备识别码,但是由于Android系统版本、厂商定制系统中的Bug等限制,稳定性和唯一性并不理想。而通过其他硬件信息标识也因为系统版本、手机硬件等限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下面收集了一些“有...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12 05:26:31
阅读次数:
591
1.个人赛当自己的状态非常好时,要充分利用这段兴奋,快速出题。当状态一般时,采取跟随的战略。认真且快速读题,注意细节接答案格式;构思算法时,要考虑其正确性;编程一定是自己算法的真实体现,而且要注意编程细节,完成之后再次通读程序避免bug;测试数据(样例,边界数据,规模较小的但容易wa的);迅速提交后...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2 02:31:07
阅读次数:
221
全局安装forevernpm install -g forever 查看帮助forever
-h查看安装位置whereis forever编写自己的sh文件 forever -p web文件路径 -l 路径/access.log -e
路径/error.log -o 路径/out.log -a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5-11 15:28:31
阅读次数:
315
近几年,业内对并行和并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但之前积累的大量教材,在当今的软硬件体系下,反而都成了负面教材。所以,有必要加强宣传,翻新大家的认知。
首先,天地倒悬,结论先行:当你需要并行时,优先考虑不需要线程间共享数据的设计,其次考虑共享Immutable的数据,最糟情况是共享Mutable数据。这个最糟选择,意味着最差的性能,最复杂啰嗦的代码逻辑,最容易出现难于重现的bu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0 09:00:09
阅读次数:
334
最近因为要写新的mobile site页面,有好几个页面上面必须用到photo
slider。使用插件:/** Swipe 2.0** Brad Birdsall* Copyright 2013, MIT
License**/Github:https://github.com/thebird/Swi...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5-10 08:32:41
阅读次数:
453
NS_CLASS_AVAILABLE_IOS(6_0) UIRefreshControl
有个毛病有时会出bug 动画下拉就不动了,这里给出修复处理:@interface UICollectionView
(FixRefreshControlJump)@end#import "UICollectio...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10 07:44:40
阅读次数:
529
坑爹地多次过,全都是写程序时不注意的小问题,书写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遇到的bug有:忘记return语句;定义ListNode
runner = head.next,却将判断head==null的情况放在这句之后;
忘记了新的head将不会是原来的那个head,而是head.next;所以以后遇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10 06:59:37
阅读次数:
320
编译程序仅仅能查找出程序的语法错误,而对于“数组越界访问”“对空指针解引用”等错误,编译程序是束手无策的。
同时我们知道测试人员所使用的黑箱测试方法所能做的只是往程序里填数据,并看它弹出什么。这就决定了
对程序错误的检测可能需要点运气。
假如编译程序能够检测出“数组越界访问”,“差一错误”等等错误,那么编写无错代码其实就要简答多了。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思维转变:...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10 04:56:43
阅读次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