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在函数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4.const修饰传入参数。
函数传入参数声明为const,以指明使用这种参数仅仅是为了效率的原因,而不是想让调用函数能够修改该传入参数的值。同理,将对象指针参数或引用参数声明为const,函数将不修改由这个参数所指的对象。
例如: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change(const 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26 05:52:27
阅读次数:
266
/*
使用keil4
可运行8个任务
任务从rtos_wait()处切换,在定时时间到后从定时中断中切换回来。
*/
#include "STC12C5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26 05:05:42
阅读次数:
419
〖微笑天使收集整理QQ:8402425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若需要利用形参直接访问实参,则应把形参变量说明为()参数。A.指针B.引用C.值2.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在指针q所至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执行()。A.q->next=p->next;p->nex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6 02:42:24
阅读次数:
299
能够分析类的功能的程序称为反射程序,反射机制的功能相当强大,几个基本的应用是:
在运行时分析各种类的功能; 在运行时对对象进行分析... 实现繁星数组操作的代码 使用Method方法就像使用C++中的函数指针一样;1. Class
类:当程序运行时,Java运行时系统...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26 00:53:53
阅读次数:
398
题目:输入一个整数s,打印出所有和为s的连续整数序列(至少含有2个数)。例如输入9,则输出2、3、4和4、5两个序列
方案一:由于序列至少要2个数,则两个数上限值为(1+s)/2,我们可以枚举该序列的起点和终点求所有满足的序列。时间复杂度为O(n^2),效率比较低
方案二:我们设置两个指针start和end分别表示当前序列的起点和终点,并记序列和为sum。当sum = s的时候输出这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5 18:18:18
阅读次数:
191
题目:输入一个递增的排序的数组和一个数字s,在数组中查找两个数,使得它们的和为s。如果有多对满足条件的则输出任意一对即可
方案一:枚举两个数求和判断,时间复杂度O(n^2),显然效率太低
方案二:枚举第一个数,二分第二个数,时间复杂度O(nlogn),效率高了很多
方案三:设置两个指针p1,p2初始化指向数组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即最小值和最大值),判断两个指针指向的两个数sum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5 10:03:37
阅读次数:
186
短语搜索
时间限制(普通/Java):1000MS/3000MS 运行内存限制:65536KByte
总提交:535 测试通过:170
描述
常见文本编辑器的一个功能是搜索,打开一段英文文字,根据一个给定的英文短语,可以搜索得到这个短语在文章中的位置,短语有可能重复出现。现请求出给定的短语在一段文字中出现的最后一个位置。文字中单词从1开始编号,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25 01:06:22
阅读次数:
284
刚入门的童鞋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Java不是有虚拟机了么,内存会自动化管理,我们就不必要手动的释放资源了,反正系统会给我们完成。其实Java中没有指针的概念,但是指针的使用方式依然存在,一味的依赖系统的gc,很容易就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25 01:04:18
阅读次数:
400
CRTOS 实时可剥夺型内核
1.任务不用预加载,不用预定义。任务调用时加载,可删除(退出死循环即可)
2.单位轮转查询时间由晶振和定时器初始化决定。在这里为10ms
3.定时时间为【 time*单位轮转查询时间 】 ,其中time为 rtos_wait(time)中time.
4.可运行多个任务【自定义】
5.任务从rtos_wait()处切换,在定时时间到后从定时中断中切换回来,任务执行后,回到中断,再从中断回到主程序。...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24 19:51:06
阅读次数:
324
空指针出现于Action注入位置。。如果一般错误请检查配置文件。我出的错误。在于拷贝了之前做的实例中的lib文件夹到这个工程中。其中有个包为struts2-convention-plugin-2.3.16.3.jar造成了包识别异常。出现空指针。有类似经历的可以查看,也给大家提个醒。不要一气呵成的导入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24 15:15:08
阅读次数: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