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链路层3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 差错检验; 2)零比特填充 发送:两个F字段有5个连1时立即填入一个零 接受:两个F字段有5个连1时,在其后删除一个零 3)差错检验 1 用二进制的模2运算进行2n乘M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后面添加n个0。 2. M= 101001; M*23 = 1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9 13:48:47
阅读次数:
103
MAC 帧结构 字节 8 6 6 2 可变格式 4 前导符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长度 数据 FCS ↓ ↓ 00.d0.d0 xx.xx.xx Ethernet ||封装类型 在此域为“类型” IEEE分配 产商分配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冲突域所有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8 21:17:10
阅读次数:
126
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我们接触更多是局域网,其分为接入层(星型网)、汇聚层(树型网)、核心层(分布式网络)。 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前四层也称为底层数据流,后四层称主机间数据传输。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7 21:54:20
阅读次数:
151
一:OSI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它是个灵活的、稳健的和可互操作的模型,OSI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不同系统的互联标准,使两个不同的系统能够较容易的通信,而不需要改变底层的硬件或软件的逻辑,OSI模型分为七层,OSI把网络按照层次分为七层,由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7 09:40:30
阅读次数:
138
STP作用:(1)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2)当前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STP(SpanningTree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用于在局域网中消除数据链路层物理环路的协议。通过在桥之间交换BPDU(BridgeProtocolDataUnit,桥协议数据单元),来保证设备完成生成树的计算过程。根桥的选举:桥ID由桥优先级(Brid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7 09:26:20
阅读次数:
1069
物理层: 在设备间传递比特 定义电压,速率,线缆及针脚排列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冲突域 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数据链路层: 每个网段都是一个单独的冲突域 所有网段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网络层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是全网唯一的 传输层: 分割上层数据 流量控制 面向连接,面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6 23:05:46
阅读次数:
243
TCP/IP四层模型与OSI参考模型 TCP/IP四层模型: 1.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 2.网络层(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比如分组的选路。 3.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4.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14 13:25:37
阅读次数:
68
tcp协议:流式协议(以数据流的形式通信传输)、安全协议(收发信息都需收到确认信息才能完成收发,是一种双向通道的通信) tcp协议在OSI七层协议中属于传输层,它上承用户层的数据收发,下启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可以说很多安全数据的传输通信都是基于tcp协议进行的。 为了让tcp通信更加方便需要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05-05 17:13:09
阅读次数:
329
本主要内容: 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这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协议以及CSMA/CD协议)的特点。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及使用场合。 一、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5-01 21:10:38
阅读次数:
593
一、复习1、网络编程 软件开发架构 b/s架构 c/s架构 本质都是c/s架构2、互联网协议 OSI七层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连接层3、 物理连接层:建立物理连接传输电信号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协议) 规定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任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块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04-30 20:04:38
阅读次数: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