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node.js Buffer(缓冲区) JavaScript 语言自身只有字符串数据类型,没有二进制数据类型。 但在处理像 或`文件流`时,必须使用到二进制数据。 因此在 Node.js中,定义了一个 ,该类用来 创建一个 专门存放二进制数据的缓存区。 在 Node.js 中,Buffe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05-10 01:07:00
阅读次数:
68
方式一:RDB ''' save(同步) 1 客户端执行save命令 》redis服务端 》同步创建RDB二进制文件 2 会造成redis的阻塞(数据量非常大的时候) 3 文件策略:如果老的RDB存在,会替换老的 4 复杂度 o(n) ''' ''' bgsave(异步,Backgroud sav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09 23:02:48
阅读次数:
90
需求: 做数据仓库时,需要将业务系统CRM抽取到数据仓库的缓冲层,业务系统使用的是SqlServer数据库,数据仓库的缓冲层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为实现数据库的迁移,即将SqlServer数据库中的所有表与数据迁移到Mysql。 解决办法一:利用kettle的复制多表复制向导 过程如下: 1、选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9 19:11:54
阅读次数:
156
2.2 HotSpot虚拟机中的对象 2.2.1 对象的创建 注意:这里所指的对象限于普通Java对象,不包括数组和Class对象等 当Java虚拟机遇到一条new的字节码指令时,会触发对象创建。 总结1 HotSpot中的对象创建过程: (1)首先将去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是否能在常量池( Java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09 16:43:18
阅读次数:
66
1.BASE64加密/解密 Base64 编码是我们程序开发中经常使用到的编码方法,它用 64 个可打印字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这 64 个字符是:小写字母 a-z、大写字母 A-Z、数字 0-9、符号"+"、"/"(再加上作为垫字的"=",实际上是 65 个字符),其他所有符号都转换成这个字符集中的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5-08 18:36:32
阅读次数:
95
仅供个人娱乐 靶机信息 下载地址:http://www.five86.com/downloads/DC-2.zip 一、主机扫描 二、信息收集 修改hosts文件 windows: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linux:/etc/hosts wpscan --u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5-07 20:07:54
阅读次数:
75
FILESTREAM简介 FILESTREAM是SQL Server 2008中的一个新特性,允许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放大对象数据,而不是以往一样将所有数据都保存到数据文件中。以往在对业务系统的文件进行管理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文件保存到服务器文件系统中,数据库中只保存了该文件的路径,在使用该文件时应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20:00:16
阅读次数:
99
常用配置 # 缓冲池位于主内存中,InnoDB用它来缓存被访问过的表和索引文件,使常用数据可以直接在内存中被处理,从而提升处理速度 innodb_buffer_pool # MySQL5.6.6之后可以调整为多个。表示InnoDB缓冲区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把innodb_buffer_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5:13:01
阅读次数:
78
一、checkpoint检查点为什么产生??页操作在缓冲池完成,那么缓冲池就是为了协调CPU和磁盘速度,所以页上做了数据变更,就成了脏页,就需要从缓冲池刷新到硬盘,那怎么刷新呢。频繁肯定不行,还是很多以后再提交或者不用提交,直接影响后续恢复。数据库都是这种策略WriteAheadLog事物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页,因此永远不刷页写日志有两个条件:缓冲池可以缓冲所有的数据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显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0:51:03
阅读次数:
86
一、checkpoint检查点为什么产生??页操作在缓冲池完成,那么缓冲池就是为了协调CPU和磁盘速度,所以页上做了数据变更,就成了脏页,就需要从缓冲池刷新到硬盘,那怎么刷新呢。频繁肯定不行,还是很多以后再提交或者不用提交,直接影响后续恢复。数据库都是这种策略WriteAheadLog事物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页,因此永远不刷页写日志有两个条件:缓冲池可以缓冲所有的数据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显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5-07 10:45:26
阅读次数: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