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装饰器 装饰器:本质就是函数,功能是为其他函数添加附加功能 原则 1,不修改被修饰函数的源代码 2,不修改被修饰函数的调用方式 举例说明:有一个求和函数要求就算出函数的运行时间 正常代码应该这样day20-1.py 假如有多个函数都需要这种统计时间的功能,遵循开放封闭的原则不能修改函数源代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7 20:11:57
阅读次数:
141
变量: 变量是为了存储程序运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为了方便日后调用。 例: print ("Hello World !") print ("Alon") print ("alon_x") name = ("Alon_x") x=3 y=4 z=x*y print("x*y", z) print("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7 13:43:18
阅读次数:
133
二进制 编码 ASSIC 每一个字符统一都需要8个bit来存储 计算机容量 1位 = 1bit 8bit = 1byte = 1字节 1024bytes = 1kbytes =1KB 1024个字符,小文档 ,几百k可以表示一张图片 1024KB = 1Million Bytes = 1MB = 1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7 00:33:15
阅读次数:
158
一,深浅拷贝 看拷贝列子day19-1.py 假如修改的元素是一个列表,源列表也会发生变化day19-2.py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第一次修改的是一个不可变元素对应的指针发生了变化,第二次s和s3指向的内存地址是一个可变的元素(列表)当列表发生改变,但是列表的内存地址没有改变s和s3的指向没有发生改变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6 18:16:17
阅读次数:
123
一,什么是生成器 可以理解为一种数据类型,这种数据类型自动实现了迭代器协议(其他数据类型需要调用自己内置的__iter__方法),所以生成器是可迭代对象。 二,生成器分类在python中的表现形式 1,生成器函数:常规函数定义,但是,使用yield语句而不是return语句返回结果。yield语句一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5 20:22:59
阅读次数:
159
一,什么是迭代和递归 递归和迭代都是循环的一种。 简单地说,递归是重复调用函数自身实现循环。迭代是函数内某段代码实现循环,而迭代与普通循环的区别是:循环代码中参与运算的变量同时是保存结果的变量,当前保存的结果作为下一次循环计算的初始值。 二,什么是迭代器协议 1.迭代器协议是指:对象必须提供一个ne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5 17:31:34
阅读次数:
122
一、Linux操作系统1、unix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安全的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多个联机终端和采用多道技术。2、开源代表代表公开,所有人可以编辑查看,但不代表免费。3、服务器要的是性能,稳定,效率,不间断运行。故LINUX更能胜任,WINDOW不行,运行久了就会很卡。4、桥接:用交换机的方式上网,相当于在局域网内多增加一台电脑联网。5、虚拟内存一般设为物理内存的1.5-2倍,但不超过8G。物理内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13 13:00:16
阅读次数:
204
回顾2017,我在学校已经顺利保研,在51cto学院里学习R语言,在2017年底,我加入了python全栈开发的课程,准备学习python,从开始学习到现在我已经学习了1个半模块,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到一个初步了解python的大白,在2018年里,完成学习python的目标,实现爬虫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2018年就要上研究生了,以下是计划:1、应能自如地阅读英文版经济类著作,进而培养自己的国际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01-12 15:56:48
阅读次数:
147
递归函数 初识递归函数 递归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函数里再调用这个函数本身 Python为了考虑保护内存占用情况,有一个递归深度的限制。 探究递归的默认最大深度: 强制的将递归层数控制在了997,此后会报错,报错只是计算机为了保护内存。当然了,997是python为了我们程序的内存优化所设定的一个默认值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01-09 20:25:18
阅读次数:
119
数学定义的函数 函数的定义:给定一个数集A,对A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A),得到另一数集B,也就是B=f(A)。那么这个关系式就叫函数关系式,简称函数。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Python定义函数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12-28 14:07:53
阅读次数: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