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的设计宗旨呢,是高内聚,低耦合。其意思是一个驱动程序里面,尽量是自己把事情都干完,别跟其他模块或驱动牵扯太多。不然出问题的时候,就不好排查,当然这样也利于移植,只要搞清楚了驱动程序里面的代码,那换个平台,也变得轻松。2,驱动是沟通硬件和应用的桥梁。无操作系统下的驱动一般是由一个h文件和c文件...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11-26 15:50:26
阅读次数:
228
本文转自:http://qiuguo0205.iteye.com/blog/14433441. 为什么使用Mockito来进行单元测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答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为什么使用mock?mock其实是一种工具的简称,他最大的功能是帮你把单元测试的耦合分解开,如果你的代码对另一个类或者接口有依...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6 14:15:35
阅读次数:
516
一、概述
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都有可能接收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且沿着这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职责链模式是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
核心在于引入一个抽象处理者类
二、适用场景
请求的链式处理,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请求、但是具体由哪个对象来处理由运行时系统根据条件判断确定。
如请假业务场景:...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26 01:26:51
阅读次数:
232
(一)代理模式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优势:解耦合敏捷原则:开放-封闭原则实例:tableview的 数据源delegate,通过和protocol的配合,完成委托诉求。列表row个数delegate自定义的delegate(二)观察者模式应用...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1-26 01:23:19
阅读次数:
235
A.从ViewController分离View 之前的代码中,View的数据加载逻辑放在了总的ViewController中,增加了耦合性,应该对控制器ViewController隐藏数据加载到View的细节。 封装View的创建逻辑 封装View的数据加载逻辑到自定义的UIView中 B.思路 使...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1-25 22:45:44
阅读次数:
159
无论是商品的促销规则还是ERP里面的收益计算规则,都需要使用经典的模式“策略模式”,需要把规则设计成一个或一套(继承关系)规则对象,而不是直接将规则耦合到主体里面去。当然,这里先不谈规则引擎之类的概念,只是指规则的一般应用。规则、规格(specification)对象设计好后,可以使用spring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5 12:25:36
阅读次数:
165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没有强制绑定到特定的实现上,称为服务之间的松耦合)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5 07:03:46
阅读次数:
170
当我们发布完Web Service接口之后有两种方式可以调用Web service服务,一种是通过动态客户端方式,另一种是引用服务端的接口,引用服务端接口的方式对于客户端同服务器端耦合比较大,而使用WSDL的方式客户端不知道服务端的存在就可以调用服务器的方法。
下面是项目的结构图:
1.Web Service发布项目
2.编写服务端接口类以及实现类...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24 22:30:41
阅读次数:
423
A.继承的实现: is a1.不允许子类、父类存在相同的成员变量2.方法调用优先原则:子类调用方法的时候,优先从本类寻找,若无则向上在父类中寻找3.重写:子类重新实现父类的方法,覆盖父类之前的方法4.无论对象方法或类方法都可以重写5.缺点:致使耦合性增强6.OC只能单继承B.组合的实现: has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4 20:29:01
阅读次数:
173
对于一般的Java项目,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一种依赖型的关系,也就是由一些互相协作的对象构成的。Spring把这种互相协作的关系称为依赖关系。如A组件调用B组件的方法,可称A组件依赖于B组件,依赖注入让Spring的Bean以配置文件组织在一起,而不是以硬编码的方式耦合在一起
一、理解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 控制反转(Inversion ofCo...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24 17:23:31
阅读次数: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