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置Switch# 创建VLAN system-view[HUAWEI] sysname Switch[Switch] vlan batch 10 20 30# 配置接口加入VLAN[Switch]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itch-GigabitE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9 10:23:18
阅读次数:
432
分层的目标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分层可将复杂的简单化,当需求需要改变时,你只需要该相应部分而不用大范围的修改。分层还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分层,业务逻辑简单,没有真正的数据存储层这时就不需要分层,如果分层反而会增加复杂度。所以我们平常在使用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8 16:10:13
阅读次数:
431
三层架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架构模式,根据系统的职责不同,将系统分成了表现层,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并且配合数据实体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大大的封装性和复用性。
经典的三层架构图:
我们再深入到架构图内部,看看具体的类图,用简单的登陆举例吧:
这里通过LoginUI,调用了LoginLogService和LoginVerificationService两个类,通过类图可以看得出,U层和...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8 15:46:03
阅读次数:
371
上篇博客介绍了SQl视图的使用,这篇博客通过内容和实例应用来简单介绍一下存储过程。 在机房重构的过程中,犯了个大忌(数据库设计在重构过程被修改了),所以影响了一个功能的实现,就又重新敲了一下机房收费系统退卡功能。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纯三层的代码实现变成了利用存储过程之后的完美实现。期间的磕磕绊绊都让我们对存储过程加深了理解。...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7-28 15:43:53
阅读次数:
316
在(Mirage系列之二)VMwareHorizonMirage的经典用户用例及真实案例分析中我们介绍过,Mirage从逻辑上把终端桌面分层了三层:系统层(包括驱动和基础层),应用层,以及用户数据层。在(Mirage系列之五)Mirage经典案例之桌面驱动和基础层管理中我们讲到Mirage可以灵活方便的管理终..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8 00:37:00
阅读次数:
240
首先说说三层+实体:就是表现层(U层)直接调用业务逻辑层(B层)的逻辑,业务逻辑层在直接访问数据层(D层),在把数据返回到B层后返回到U层。首先,只用三层+实体做程序时,灵活性不够高。如果想换数据库的话,需要大量改动B层的代码。其次,代码利用率不高,像访问数据库的一些代码,多次重复。
既然不好,就有必要寻找新的方法。B层直接访问D层不好,怎么办呢?用接口。这样,如果更换数据库,只要把D层进行修改或者在连接新的D层,而不用更改B层的代码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U层直接访问B层,U层需要知道B层的就...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7-27 23:50:29
阅读次数:
277
前段时间,在维护公司的几年前的一个项目,虽说不上是历史悠久,但也有些年头了,采用三层架构,加上存储过程的这么一个老的架构,本来这个架构也没什么问题,大部分系统都是这么干的,但是由于这个系统存储过程被滥用的问题,后期维护的时候,麻烦事就来了,任何涉及到数据库的调整,都得存储过程,实体类,SQL操作.....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23:06:29
阅读次数:
231
深入浅出C#三层架构(转)本文用一个示例来介绍如何建设一个三层架构的项目,并说明项目中各个文件所处的层次与作用。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这个方法有多对,而是希望给那些初学三层架构却不知从何入手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因为网上的文章,大多是注重理论的介绍,而忽略了具体的实践应用,或者有示例但讲得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10:28:32
阅读次数:
267
对于三层的概念查也查了,看也看了,下面是我找的一个关于三层的简单实例,真正看一下它是如何具体实现的.我们先来一起看看实体类-Model实质:实体类就是在完成数据库与实体类对应的功能,一个类是一张表,一个属性是一个字段!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10:27:02
阅读次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