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内存有三种方式
1:垃圾回收,在java中常见的管理内存方法,系统自动检测对象是否被使用,是否被释放
2.MRC: 手动管理引用计数,iOS管理内存的方式,程序员通过手动方式来管理对象是否被释放
3.ARC: 自动管理引用计数:基于MRC,系统自动的管理内存
引用计数:retainCount
当我们使用一个指针指向一块内存的时候,应该对这块内存做retain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7 23:14:34
阅读次数:
450
//管理内存有三种方式,
//1.是垃圾回收,java常见的管理内存的方法,系统来检测对象是否被使用,是否被释放
//2.MRC手动管理引用计数,iOS管理内存的方式,程序员通过手动的方式来管理对象是否被释放
//3.ARC自动管理引用计数,基于MRC,系统自动的管理内存,以后我们还是先使用MRC,培养管理内存的习惯对象被创建出来之后他的引用计数retainCount就变成1...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7-27 21:08:37
阅读次数:
143
手动内存管理MRC首先介绍一下引用计数器:用来保存当前对象有几个东西在使用它(数字)引用计数器的作用:用来判断对象是否应该回收内存空间(如果对象不等于nil,当引用计数器为0,此时要回收对象的内存空间)引用计数器的操作:retain 使得引用计数器+1release 使的引用计数器-1reta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6 22:32:12
阅读次数:
121
单例模式 - GCD
、兼容ARC和MRC
单例模式的作用:
1,可以保证在程序运行过程,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该实例易于供外界访问
2,从而方便地控制了实例个数,并节约系统资源
单例模式的使用场合:
在整个应用程序中,共享一份资源(这份资源只需要创建初始化1次)
单例模式在ARC\MRC环境下的写法有所不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4 18:22:49
阅读次数:
140
//ios没有垃圾回收机制,oc有垃圾回收机制,mac有垃圾回收机制,mac在10.1版本后被启用//mrc(引用计数)手动分配并释放 //alloc 分配空间//retain 引入计数加1//copy 复制(另开辟空间,和原来的一样)//release 释放,引用计数减1//autorelease...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7-24 12:30:48
阅读次数:
130
本文转载于http://www.cnblogs.com/zisou/p/cocos2dx-lua1.html上面一个问题我觉得在我们使用Lua之前需要深入思考的,Lua有何优点?缺点又是什么?先找准自己的项目定位在什么时候使用是很必要的;经过自己一番摸索之后有如下结论:优点:1,嵌入式脚本开发可以跳...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23 13:47:18
阅读次数:
6829
堆排序相对冒泡这些要复杂一些,它需要先初始化堆。.net里List的排序就混合使用了堆排序和快速排序。出于学习目的,代码示范里不使用数组结构,数组比较深涩。而使用嵌套类来实现。1.初始化堆排序肯定是有升序和降序两种,堆排序也一样,分为大顶堆和小顶堆。初始化堆的目的就是变为大顶堆或者小顶堆传统的方法是...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7-17 20:34:48
阅读次数:
200
1. 谁申请,谁释放,适用于面向对象开发的一个原则,“配对原则”2. 如果在实例化对象的时候,使用了 alloc,retain,copy,new(alloc&init),就需要有对应的 release 方法 - allocWithZone 不需要配对的 release3. 工具-静态分析工具(a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15 20:44:34
阅读次数:
122
IOS学习(OC语言)知识点整理一、OC 中的ARC内存管理1)ARC中释放对象的内存原则:看这个对象有没有强引用指向它2)strong:强引用,默认情况下的引用都是强引用3) weak:弱引用__weak4)ARC环境下:与内存相关的代码都不能使用了,如果要在ARC环境下使用MRC内存管理代码 如...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7-15 01:16:35
阅读次数:
233
首先说明一下几块存储区域:栈区(局部变量、函数参数值)、堆区(对象、手动申请/释放内存)、BSS区(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未初始化的静态数据)、常量区(字符串常量以及初始化后的全局变量、初始化后的静态数据)、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1.为什么需要内存管理 由于移动设备的内存极其有限,所以每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14 00:05:31
阅读次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