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char()函数的输入方式在程序中使用getchar()读取字符、程序遇到的输入会先被放到一个输入缓冲队列中,直到程序读到了\n或EOF,程序才将\n或EOF前读到的字符赋值给变量。赋值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进行的,而getchar()是一个一个字符读取的,当输入缓冲队列中还有字符,getchar...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1 13:55:31
阅读次数:
128
http://www.educity.cn/linux/1241288.html有时候我们需要控制套接字的行为(如修改缓冲区的大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习套接字选项。 int getsockopt(int sockfd,int level,int optname,void *optval,sock....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1 09:07:05
阅读次数:
195
stringxdebug_call_class()返回当前被调用的函数或方法所属的类的类名stringxdebug_call_file()返回调用当前函数的文件名stringxdebug_call_function()返回调用当前正在执行的函数的函数名intxdebug_call_line()返回该函数是在哪一行被调用的。voidxdebug_disable()/xdebug_en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1 00:09:37
阅读次数:
177
使用快捷键,可减少鼠标点击的次数,从而提高效率,下面是总结的shell下的快捷键:Ctrl+a光标转到行首Ctrl+e光标转到行尾Ctrl+f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Ctrl+b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Ctrl+p转到上一个命令(“↑”,不用把手向右下移动了)Ctrl+n转到下一个命令(“↓”)Ctrl+k删除..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11-20 23:54:06
阅读次数:
249
前面在介绍Android系统的开机画面时提到,Android设备的显示屏被抽象为一个帧缓冲区,而Android系统中的SurfaceFlinger服务就是通过向这个帧缓冲区写入内容来绘制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的。Android系统在硬件抽象层中提供了一个Gralloc模块,封装了对帧缓冲区的所有访问操作...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1-20 21:58:00
阅读次数:
322
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1068发现如果只设一维的话无法转移那么我们开第二维,发现对于前i个来说,如果确定了M在哪里,第i个是用R还是不用就能确定了(如果用R那么在中间一定变成了缓冲串)那么可以转移了设d[i,j]表示前i个串,...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1-20 15:09:28
阅读次数:
216
1.流的简述及演示案例输入流和输出流相对于内存设备而言.将外设中的数据读取到内存中:输入将内存的数写入到外设中:输出。字符流的由来:其实就是:字节流读取文字字节数据后,不直接操作而是先查指定的编码表。获取对应的文字。在对这个文字进行操作。简单说:字节流+编码表字节流的两个顶层父类:1,InputSt...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20 10:14:20
阅读次数:
135
描述: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经典的进程同步问题,该问题最早由Dijkstra提出,用以演示他提出的信号量机制。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执行的N个线程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然后将物品放置在一个空缓冲区中供N个消费者线程消费。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中获得物品,然后释放缓冲区。当生产者线程生产物品时,如果没有空缓冲区可用,那么生产者线程必须等待消费者线程释放出一个空缓冲区。当消费者线程消费物品...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19 20:35:52
阅读次数:
178
1.消息队列的严重缺陷消息队列使用的数据缓冲区是全局共享的,有容量限制。如果消息队列的消费方,也就是读取并移除数据块的程序异常(例如退出后没有再运行起来),不再移除数据块,那么随着写入程序的不断写入数据,缓冲区会溢出。一旦缓冲区溢出,那么任何写消息队列的程序都无法正常写入数据块。如果移除消息队列数据...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11-19 20:12:13
阅读次数:
231
C语言中setjmp与longjmp学习笔记 一、基础介绍 头文件:#include 原型:intsetjmp(jmp_buf envbuf) 宏函数setjmp()在缓冲区envbuf中保存系统堆栈里的内容,供longjmp()以后使用。首次调用setjmp()宏时,返回值为0,然而longjmp...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1-19 17:56:17
阅读次数: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