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拿破仑非常善于运用情感激励官兵士气。在对意大利的一次战役中,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发现一个名哨兵倚着树根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哨兵,却拿起枪替他站岗约半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认出了正在替他放哨的司令,十分的惶恐和绝望,跪倒在他面前。 拿破仑却和蔼的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4 10:36:55
阅读次数:
166
先根,后子树;先左子树,后右子树二叉树的根节点 a 入队a 的子树,根节点 b 和 c 分别入队然后 b 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为空)c 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d 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为空)e 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f 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为空)g的子树的根节点入队(为空)结束层序遍历,整个过程就是一层层的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3 19:12:35
阅读次数:
181
题目:将序列:7,2,4,6,3,1,5转化为二叉排序树?根据二叉排序树的性质:(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2)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或等于它的根结点的值;(3)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4)没有键值相等的节点。可以得出下图: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02 22:33:19
阅读次数:
242
原理:
1.将中序表达式变化后续表达式
2.当前字符为数字,将该数字放入栈中
3.当前字符为操作符,从栈中取出两个树,根据操作符来运算,将运算结果放入到栈中
4.重复,直到将字符操作完,此时栈中只剩下一个元素,即要运算的结果
PS:我没有处理,只可以运行10以内的运算,如果有需要可以扩展
package com....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01 20:01:53
阅读次数:
149
回溯法 是 一种 在 穷举 中,裁剪 不满足 条件 的 分支,已达到 提高 效率的 方法。其基本原型 是 树的 先序遍历,从 树根 到 树叶的路径 是 问题的 一个 解。
回溯法的基本框架 = 确定 解空间 + 深度优先遍历 + 裁剪函数 + 确定结果函数
其中 解空间,分为 子集树 和 排序树。
具体 概念 详解:参考 点击打开链接 和 点击打开链接
递归算法通用 模板如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1 15:32:10
阅读次数:
269
能否找到一个保证线性时间性能的算法,这个问题非常难。还有一些改进加权快速合并算法的简单方法。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每个结点直接连到其树根,但又不想像快速合并算法那样改变大量连线。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所检查的所有结点连到根上,从而接近理想情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实现..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1 21:33:46
阅读次数:
180
一、赫夫曼树定义与原理
1.路径长度:从树中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之间的分支构成两个结点之间的路径,路径上的分支数目称作路径的长度;
2.树的路径长度:即从树根到每一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3.结点的带权的路径长度:即从该结点从到树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结点上权的乘积;
4.树的带权路径长度:为树中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
5.赫夫曼树定义:假设有n个权值{w1,w2,....,w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20 01:25:30
阅读次数:
141
题意:给出一颗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输出其后续遍历首先知道中序遍历是左子树根右子树递归遍历的,所以只要找到根节点,就能够拆分出左右子树前序遍历是按照根左子树右子树递归遍历的,那么可以找出这颗树的根节点,然后拆分出左右子树,对左右子树进行相同的操作,也就是将建树的这个函数递归调用下去build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12 20:44:23
阅读次数:
132
原题是SDOI2011染色
反正链剖都长得差不多不一样的就是线段树根据题自己在查询和修改里改一改就好了
跟着黄学长学的倍增记录祖先的写法,和网上不太一样求不喷
注释棒棒哒代码又长跑的也不快我也是醉了
注释代码根据题目不同自己修改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algo...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5 09:20:12
阅读次数:
201
第一次写将树映射到区间的线段树。。。
线段树部分很简单
主要是将原有的关系树根据BOSS关系从新编号
以便把每个BOSS所带领的员工全部压入一个连续区间内
然后记录每个BOSS的起始编号和他的最后一名的员工的编号
然后用线段树成端更新,单点查找即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node
{
int l,...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4 21:08:34
阅读次数: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