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处理函数和数组声明
指向函数的指针声明与指向数组的指针声明很容易混淆,主要原因在于函数和数组修饰符的优先级比指针修饰符的优先级高,因此通常需要使用圆括号。
int *f1(); //一个返回值为int* 的函数
int (*fp1)(); //一个指针,指向一个返回值为int的函数
const...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4 23:50:26
阅读次数:
504
寥寥数笔,记录我的C语言盲点笔记,只为曾经经历过,亦有误,可交流。1.逻辑表达式的使用取值 = 表达式 ? 表达式1:表达式2;比如x = y > z ? y:z2."+,-"等逻辑运算符优先级大于移位,移位大于逻辑运算3.sizeof在编译时由编译器完成,对其传入的参数不做运算处理。sizeof(i++);返回4;不会对实际的i进行操作sizeof和strlen的区别是,后者是运算时执行。返回遇...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4 23:37:44
阅读次数:
256
java多线程下载
一、简介
线程可以理解为下载的通道,一个线程就是一个文件的下载通道,多线程也就是同时开起好几个下载通道.当服务器提供下载服务时,使用下载者是共享带宽的,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总服务器会对总下载线程进行平均分配。不难理解,如果你线程多的话,那下载的越快。现流行的下载软件都支持多线程。
注意:实现多线程的条件是服务器支持单一IP多线程下载,如果不支持的话,很有可能封IP或者是...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4 23:31:04
阅读次数:
390
自适应布局1、适应场景是:左右两列,一列设置浮动和设置宽度,另一列不需要设置浮动和宽度,只需设置overflow:hidden,就可以实现左右两列自适应。原理(BFC,清除浮动原理)伪类与伪对象在官方文档中伪类用classify来描述,而伪对象用create。从这里我们就能明白它们的区别:伪对象则代...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6-03 14:13:04
阅读次数:
307
BFS+优先级队列。 1 #include 2 #include 3 #include 4
#include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7 #define MAXNUM 205 8 9 typedef struct
node_st {10 int x, y...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3 06:50:09
阅读次数:
259
1 调度
Windows不是实时操作系统,它是抢占式多线程操作系统。在假设所有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CPU对线程的调度原则是每隔20m就会切换到下一个线程,根据Context中的IP和SP来接着执行上次的东西。Windows永远不会让1个线程去独占一段时间。
2 可调度性
系统只调用可以调度的线程,其实系统的大部分线程都是处于不可调度的状态,要么处于暂停的状...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3 00:16:07
阅读次数:
402
今天复习了windows线程的调度,优先级等相关内容。以为将一个进程和它的线程都设为优先级最低,那么该进程将在电脑空闲的时候才会运行。我突然联系到有的程序比方说腾讯QQ或者屏保程序是不是将要调用的线程设为优先级最低,等到电脑空闲或空闲一段时间(具体时间程序当然可以调)才开始调用呢?...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1 10:05:57
阅读次数:
266
命令:
who:常用选项意义-a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信息-m显示运行该程序的用户-p只显示用户的登陆帐号和登陆用户的数量,该选项优先级高于其他任何选项-r显示当前用户的运行级别,是在那个级别运行的-u在登陆用户后面显示该用户最后一次对系统进行操作距今的时间
参数:注:格式有点乱, -a, --a...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5-30 16:05:25
阅读次数:
346
treap模版暂存。以后修改整理。#include#include#include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Node{ Node *ch[2];//左右子树 int
r;//优先级。数值越大,优先级越高 int v;//值 in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30 01:45:16
阅读次数:
250
最近在做项目中发现很多CSS代码里面都使用!important去覆盖原有高优先级的样式。按照常理来说,越是灵活的东西,需要做的工作就会更多。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像!important这样灵活、方便的规则如果用得多的话肯定会对性能有所影响。基于这种考虑,本来想把所有的这些样式通过提高优先级给去掉的。...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5-29 21:37:13
阅读次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