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了【算法】并查集(Disjoint Set)和并查集详解 并查集原理 并查集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相交集合之间合并问题的数据结构,例如求连通子图、判断是否存在环、求最小生成树等。 以判断图中是否有环为例,下图是一个无向图。 graph TB; A B A C A D C D C E 首先把每一个顶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20:10:17
阅读次数:
53
思路 显然棋盘上的每个点有三种形态:障碍物,马,已存的马能跳到的不能放马的点 显然1、3在处理时可以归为一类,则共有两种点态。 所以这题可以看成一个二分图来做 每个马最多能覆盖棋盘上的八个点位 这就形似最大独立集的概念了 把所有独立集和障碍物都染色,剩下的就是就是可以放马的点 CODE 1 #inc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20:05:16
阅读次数:
48
思路 借助辅助栈保存当前栈最小值。 入栈:如果入栈元素小于最小栈的栈顶元素,则同时加入最小栈;否则,将最小栈栈顶元素再次加入最下栈 出栈:同时弹出两个栈中元素 代码 时间复杂度:O(1) 空间复杂度:O(1) class MinStack { stack<int> st1; stack<int> s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20:02:45
阅读次数:
47
1.题外话 kkksc03成功把我吸引过来~ 最近正好在复习基础,看到pj-的难度就想水一题。 2.解题意 4个科目,互不影响,说白了就是4组数据。给你四组数据,对于每一组数据,我们将其分成两组,使得max(sum1,sum2)最小,sum1和sum2分别指的是两组数据的和。 3.找思路 很明显,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19:58:15
阅读次数:
58
大多数计算机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数字 或 其他字符。 数据存储以"字节"(Byte)为单位,数据传输以"位"(bit,又名"比特")为单位,一个位就代表一个0或1(即二进制),每8个位(bit,简写为b)组成一个字节(Byte,简称为B),是最小一级的信息单位。 1B(字节)== 8位二进制 1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19:46:51
阅读次数:
116
SpringBoot简介 Spring是如何简化Java开发的 为了降低Java开发的复杂性,Spring采用了以下4种关键策略: 基于POJO的轻量级和最小侵入性编程,所有东西都是bean 通过IOC,依赖注入(DI)和面向接口实现松耦合 基于切面(AOP)和惯例进行声明式编程; 通过切面和模版减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6-17 18:13:40
阅读次数:
73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1961 通过next数组求字符串截止到i位置的最小循环节以及循环次数,可以在O(N)时间内得出,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求得字符串的任意长度的循环节。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usin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6-17 18:07:49
阅读次数:
51
STP生成树选举生成树选举步骤:1.选择根网桥网桥ID最小网桥ID=网桥优先级+网桥MAC地址网桥优先级:0-65535默认值:32768步长:40962.选择根端口(非根网桥)-此端口到达根网桥的路径成本最低-此端口直连的网桥ID最小-端口标识最小端口标识=端口优先级+端口编号端口优先级:0-240默认值:128步长:163.选择指定端口(每根网线)根网桥.上的所有端口都是指定端口-此端口所在交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16:47:03
阅读次数:
65
#JVM内存溢出1、堆内存溢出堆内存中主要存放对象、数组等,只要不断地创建这些对象,并且保证GCRoots到对象之间有可达路径来避免垃圾收集回收机制清除这些对象,当这些对象所占空间超过最大堆容量时,就会产生OutOfMemoryError的异常。堆内存异常示例如下:/**设置最大堆最小堆:-Xms20m-Xmx20m运行时,不断在堆中创建OOMObject类的实例对象,且while执行结束之前,G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16:46:28
阅读次数:
59
下面为前人的综合简介: 1.EdgeX Foundry简介. EdgeX Foundry是Dell发起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整个框架采用微服务架构,核心微服务包含8个,4个支撑微服务,和若干设备驱动层的微服务,具体如下: 核心微服务 微服务名描述 volume 数据卷微服务,所有数据都会持久化在这个微服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6-17 10:34:22
阅读次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