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1+(1+1)3:1+2+(2+3)4:1+2+5+(5+8)而斐波那契数列1 1 2 3 5 8……因此推出a[n]=a[n-1]+fib[2*i-1]+fib[2*1-2];java代码import java.util.*;import java.math.*;public cla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08 22:52:36
阅读次数:
211
思路://hdu1316由于a,b的范围(0,10的100次方)先用数组对大数进行储存一下,求在a,b的范围内有多少项斐波那契数,先用二维数组进行存储然后求出a,b这两个数的长度,然后遍历二维数组中存储的斐波那契的长度直到找到大于a的长度的那一项跳出来,然后判断前一项如果长度等于a且等于a,则co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8 21:30:55
阅读次数:
139
转自知乎王希的回答。原文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062458/answer/39763094
一句话先回答问题:因为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都非常有用。
下面我就尽我所能,讲述一下斐波那契数列。
一、起源和定义
斐波那契数列最早被提出是印度数学家Gopala,他在研究箱子包装物件长度恰好为1和2时的方法数时首先描述了这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7 14:16:05
阅读次数:
316
题目大意:求p^F[n] mod q 其中F是斐波那契数列,p是质数,q
由于pq互质因此可以套用欧拉定理
然后就是矩乘求斐波那契的事情了- -
垃圾题卡O(√q) 求Phi的时候要枚举质数 不能一个一个枚举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long long empty[2][2]={{...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6 19:12:26
阅读次数:
211
观察下列表达式的规律,计算前n项的和
2/1 + 3/2 +5/3 +8/5 +13/8+ 21/13
思路:不能有斐波那契额数推分母分子分别为前两项分母分子的和,因为n == 100时,斐波那契数会很大,超出范围,所以找规律:F(n) = 1/F(n-1)+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6 12:46:00
阅读次数:
126
一、基本概念1.栈是限定仅在表尾(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2.栈:后进先出(LIFO),适用于撤销操作二、存储结构1.栈的顺序存储结构:1)数组的首元素作栈底2)两栈共享空间2.栈的链式存储结构:链栈不需要头结点三、栈的应用:1.经典递归例子:斐波那契数列递归函数:直接调用自己或通过一系列...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5 16:13:13
阅读次数:
213
def fib(n): a,b=0,1 while a<n: print(a,end=" ") a,b=b,a+b print() fib(2000) 输出: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05 12:21:37
阅读次数:
138
LeetCode 上不会的Reverse IntegerSingle Number II斐波那契数列 非递归算法Maximum Subarray 维持最大值Integer to RomanSort ColorsPopulating Next Right Pointers in Each Node 怎...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5 12:15:22
阅读次数:
161
Fibonacci
Time Limit:1000MS Memory Limit:65536KB 64bit IO Format:%I64d & %I64u
Submit Status Practice POJ
3070
Appoint description:
System Crawler (2015-02-28)
Description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4 22:50:39
阅读次数:
261
斐波那契数列又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我们不妨拿新出生的一对小兔子分析一下: 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2 14:44:34
阅读次数:
176